二戰德軍為何那麼強?擁有世界兩大頂級軍工廠,想不強都難

2020-12-17 迷彩前沿

導語:二戰德軍為何那麼強?擁有世界兩大頂級軍工廠,想不強都難

大夥都知道,二戰時期的德軍勇猛無比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其嚴謹的紀律性和勇往直前的血性使其在後續的戰場中無往不利,在閃電戰發動之後很快就讓大半個歐洲淪陷,即便是強國法國也只在抵抗了40多天之後宣布投降。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納粹德軍的強悍戰鬥力以及極高的軍事素養,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點而已,德軍強大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核心點。

那就是其擁有當時的世界兩大兵工廠,一個是克虜伯,一個是斯柯達。克虜伯是德國的老牌軍工廠,而斯柯達則是捷克所有,隨著捷克被德國佔領,該兵工廠也曾了德國所用,為其打造武器。這兩大兵工廠在戰時源源不斷的打造各種武器和黑科技,這直接讓在前線的德軍士兵們少了後顧之憂。同時在戰爭的推動之下,這兩大軍工廠基本上創新的速度極快,量產也非常的快,德國士兵可以第一時間拿到比敵人更加先進的武器和裝備,從而建立起巨大的優勢,拿下戰爭的勝利。

對於克虜伯相信大夥不說都知道,在18世紀開始,在一戰中它就世界聞名,論兵工廠他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其打造出來的大炮坦克性能在全球都獲得了無數的好口碑。為此後續只要是這個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別國二話不說直接購買。曾經最巔峰的時候,克虜伯擁有將近25萬名員工,想想是什麼樣的概念,如此成熟的生產鏈德軍根本就不用愁武器和各種黑科技的使用。

而第二個雖然整體的生產線和技術以及規模都不及克虜伯,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也是排得上號的,巔峰時期的時候斯柯達兵工廠人工也多達15萬人。並且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在二戰時期,該兵工廠製造武器的能力和數量一點也不亞於法國、英國和美國等軍事強國。至此可以發現,在規模上小於克虜伯,但是在能力上可謂一點都不服輸呢。

不過在戰後,這兩大公司在全球範圍之內出現了很多的競爭對手,從而開始逐漸被取代和超越,比如說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瑞士的SIG公司、法國的GIAT集團、義大利的貝雷塔輕武器公司等等,當然即便是被超越,它們存在於一個時代的傳奇是無法被超越的,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捷克陸軍欽定的下一代制式手槍,為何被德軍嫌棄?
    捷克斯洛伐克軍方原定採購4.1萬支,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二戰剛開始,捷克斯洛伐克就被英法賣給了德國,連帶著所有軍工廠被德國控制,已經生產出來的CZ38也被德軍所得。
  • 二戰中,德軍為何寧可犧牲也不用化學武器?其實希特勒並沒那麼高尚
    二戰中,德軍曾啃過好多硬骨頭,前期採用閃電戰戰術,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懸殊,基本是兵不血刃的。但是後來到了蘇聯戰場,雙方力量旗鼓相當,戰役一個比一個慘烈,傷亡越來越多!可是納粹一直卻沒動用過殺傷性極大的化學武器,有些人說,德軍沒有用化學武器是德軍沒有具備那個能力, 這顯然是錯誤的。
  • 掌閱書單:六本關於二戰德軍的文獻書籍
    這次,掌閱的書單有點特別,是六本關於二戰時期德國的文獻書籍,這六本書籍談論的角度不一,但是整的來說,他們都在解釋一個問題,德國為什麼會輸。跟隨掌閱的腳步,我一起走進二戰。  談到二戰,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二戰的發動者——第三帝國以及訓練有素又殘暴無情的德軍。
  • 二戰蘇德戰爭,德軍為何不就地取材燒柴取暖?容易暴露目標
    二戰蘇德戰爭,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說了兩件事,一件是莫斯科戰役,德軍為什麼不燒木頭取暖?一件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同樣遇到嚴寒,為什麼還是凍死那麼多?
  • 德軍在二戰中,拆卸並運走的蘇聯的琥珀屋,為何至今去向不明
    2003年5月15日,在聖彼得堡建城300年慶典時,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琥珀屋終於建造完成,向遊客們開放。這座足足有8米高的藝術瑰寶,是用無數塊琥珀精心雕刻拼接而成的,再鑲嵌上一顆顆純天然的寶石,在燈光下的映射下一片燦爛輝煌。
  • 二戰義大利是「戰五渣」,為何還能成為德軍的盟友
    二戰義大利是「戰五渣」,為何還能成為德軍的盟友有些人不了解二戰的歐洲和北非,北非戰局後期德軍和意軍的裝備補給都很差。有個國外的紀錄片(科教頻道放過)其中對比了後期英軍夥食和德軍夥食,英軍甚至有蔬菜罐頭,而德軍只有不明肉源的肉罐頭和咬不動的餅乾。對的英軍也有肉,重點說蔬菜罐頭是因為英美軍用罐頭是先肉和主食後蔬菜水果。義大利人比較幽默,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為正義捐軀的大義凜然完美地融合於一起,而且以一種無比淡定甚至詼諧的氣質表達出來,足以讓人對真正的義大利男子漢刮目相看。
  •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二戰時期的德國,以裝甲部隊稱雄。二戰前期,德軍在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的戰術思想指導下,以裝甲部隊為主體,快速推進,直搗黃龍的閃擊戰,幾乎橫掃了大半個歐洲,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甚至於號稱擁有著當時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相繼倒在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鐵蹄之下。
  • 「人是鐵,飯是鋼」,二戰德軍的夥食究竟如何?終於大開眼界!
    這樣一場世界規模的大戰,對於武器裝備呢自然是相當的重視,特別是當時不可一世的納粹德軍,在二戰中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攻打眾多歐洲國家,西線戰場開戰還不夠,德軍還開闢了東線戰場。從兩線作戰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德軍確實有著「無人能擋」的氣勢。
  • 德軍太強?二戰法國陸軍擁有250餘萬,為何迅速投降
    1940年5月,法蘭西擁有250餘萬人的世界第一陸軍,裝配有當時世界第一坦克,坐鎮世界第一防線馬奇諾。然而,50天之後,靠著世界第一海軍船隊的協助,法國人完成了人類軍事史第一大撤退:十萬法國士兵從敦刻爾克成功撤往英國。 法國擁有這麼強大的陸軍,為何投降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士兵厭戰,沒有戰鬥意志。
  • 為何有人認為二戰德國元首是「穿越者」?德國黑科技武器確實罕見
    文/紀布話說,在二戰初期的納粹德國,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與此同時,大家也會想到他們的元首,正是因為有他的領導,才促使德國不顧一切地發動了二戰。鑑於德軍在二戰中的各種表現,網上曾有很多朋友對希特勒產生了懷疑,認為他是一個穿越者,為何這麼說?
  • 二戰期間,德軍從巴黎撤退,為何沒有順手燒毀老冤家法國首都巴黎
    二戰時期的法國無疑成了一個笑話,他們的表現非常拙劣,擁有極其強大的國力,卻早早就選擇了投降,這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事情。無論法國有多少的理由,可幾乎沒怎麼抵抗就選擇了投降,這就是恥辱,法國輕鬆淪陷,也讓德國元首看到了自己主導世界的可能,德法之間也是老冤家了,早期就已經有過多次的交鋒。
  • 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二戰德軍的戰敗是多方面因素的,這包括了綜合國力、兵源、戰略縱深......哪怕作戰的氣候,都是要算上的。而二戰德軍裝甲部隊從巔峰到跌落神壇,也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數量和補給僅僅是其中的部分因素,今天我較為全面地來給大家做一個分析。第一,德軍裝甲部隊人員的作戰素質逐步下降真實的戰爭不像我們打電子遊戲,建個車輛廠造坦克就直接開人家主基地了。
  • 二戰時,猶太人差點被德國滅族,為何還有15萬的猶太人會加入德軍
    二戰時,猶太人差點被德國滅族,為何還有15萬的猶太人會加入德軍 眾所周知,當初希特勒上臺之後,就逐漸把德國改造成一個法西斯國家,在他的授意之下,德國人開始大規模的迫害猶太人,不僅搶奪了他們的財產,而且還將他們無情的抹殺。尤其是在二戰爆發之後,德國更是展開了大規模、有組織的猶太人清洗運動。
  • 二戰時蘇聯為何能擋住德國所向披靡的閃電戰
    憑藉閃電戰,德軍橫掃歐洲,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佔領了大半個歐洲。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在英國的幫助下,堅持了還不到四十天就舉旗投降,德國閃擊丹麥更是僅僅用了幾個小時。不過德國的閃電戰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戰無不勝的,德國的閃電戰在蘇聯遭遇了滑鐵盧,強大的德軍兵敗蘇聯,輸掉了二戰。那麼二戰時為何蘇聯能擋住德國所向披靡的閃電戰?
  • 二戰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哪個的實力更強?
    提起二戰,就不能不說蘇德戰場。可以說,這個戰場堪稱二戰中陸軍機械化戰役與戰術對抗的巔峰舞臺,更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為嚴重的陸戰戰場。而對於在此交鋒的蘇德兩軍來說,他們引以為傲的「拳頭」力量,毫無疑問當屬雙方的坦克機械化部隊。這其中,尤以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最具代表性。
  • 二戰時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為何法國卻僅撐了一個多月
    文/寂寞的紅酒蘇聯和法國是二戰時期的兩大主要參戰國。作為二戰時的兩大頂級軍事強國,兩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卻大相逕庭。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雖然差點掛掉,但最終反敗為勝,贏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蘇聯和法國都是世界一流軍事強國,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為何法國卻只頂了一個多月?第一,法國的國力沒有蘇聯強。雖然法國和蘇聯都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強國,但法國的實力比蘇聯人差了不少。一戰後,法國人逐漸走向衰落,而蘇聯人則異軍突起,二戰前兩國的差距已經拉開。
  • 圖說#二戰德軍軍服#
    西方歷史上,拿破崙講究衣裝華美考究有名,18世紀和19世紀初的法國人也確實將服飾創作到極致。希特勒也說過:「軍服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就會義無反顧的投軍效勞!」     一個畫家只能清洗畫布,一個擁有無限權力的畫家則會連根拔起現存的各種建構和傳統,他必須淨化、清洗、驅逐和殺人。這些行為都是創作。
  • 二戰德軍為什麼不放棄基輔,直取莫斯科?
    此時,西南突出部給德國製造了麻煩和威脅,但也把自己陷入與德軍中集和南集的兩線作戰中,為德軍進行坎尼式兩翼合圍創造了最合適的條件。說起合圍,德軍可是屢試不爽。中集在戰爭爆發不久,連續進行了精彩的明斯克和斯摩稜斯克合圍戰役,蘇軍在這兩場戰役中分別損失了50萬人左右。
  • 二戰中國傷亡3500萬,蘇聯傷亡4640萬,為何反差那麼大?
    相較之下,蘇德戰場是兩大工業強國之間的抗衡,戰爭爆發伊始,雙方兵力500萬起步,戰爭初期蘇德投入的總兵力就已超過1000萬。 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慘重,落後的農業大國遠不及逐步工業化的日本,可以說中國在用血肉之軀抗擊侵略者,而蘇德戰爭與中日戰爭卻大不相同。 美國是二戰前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加入同盟國發起的反法西斯戰爭後,美國的工業產值當居榜首。
  • 二戰中德軍的3大王牌,都長著一張娃娃臉
    當然人如果有能力的話臉長得怎樣影響不大,要知道二戰德軍3個最強悍士兵,都長著一張孩子似的臉呢。,他那張臉看起來比卡爾尤斯還要稚嫩,再配上兩片大耳朵就更像沒長大的孩子,而且他本就有個外號叫「小孩」。 哈特曼和卡爾尤斯同一年出生,從1941年加入德軍「第五十二戰鬥機聯隊」後,他在二戰期間創造了合計擊落352架盟軍飛機的戰果,這個紀錄不光德軍無人能及,盟軍也無人能打破,哈特曼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世界空戰史上擊落敵機最多的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