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調作為攝影重要的藝術語言,它在畫面中發揮什麼作用?

2020-12-19 趙許生攝影實戰營

為大眾所喜愛的攝影,它以它獨特的魅力虜獲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心。而攝影並不是按下快門那麼簡單,它是一門藝術,需要攝影者精通攝影藝術語言,並能夠調動自身的審美能力去創作。影調作為攝影重要的藝術語言,它在畫面中到底發揮什麼作用呢?

認識影調:

影調是指畫面的明暗層次、虛實對比以及色彩的明暗關係。它是從黑白、色彩運用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攝影形式,是由密度和反差的級譜差異構成的整體影像特徵。影調脫胎於光的自然屬性,其本質可以理解為光線照射下所呈現出來的不同深淺的明暗變化。

影調畫面體現:

攝影畫面中的影調結構體現在畫面的「調」。攝影畫面中的影調結構體現由白到黑、由明到暗的過渡層次和等級。在黑白攝影中,它不但能真實地再現物象,而且還能抽象地「再現」色彩。在彩色攝影中,影調體現為一種顏色中光向影的過渡、明向暗的過渡。

影調的基調:

攝影畫面一般由一種影調為主,形成畫面的基調。當整體影調偏重於淺色和白色時,就形成了高調畫面;偏重於深灰和黑色時,就形成了低調畫面;黑白影調相間,以柔和細膩的灰色為主時,就形成了中間調畫面。

影調的反差:

畫面中最亮和最暗處的色調關係稱之為影調的反差,反差強被稱為硬調畫面,反差弱被稱為柔調畫面。

硬調畫面是指明暗反差很大、對比強烈、影調層次不夠豐富、只保留黑白兩極影調而捨去中間影調層次的畫面,畫面有力度,可以帶來硬朗、粗獷、豪放的感情色彩。

柔調畫面是指明暗反差較弱、對比較弱、較多中間影調層次、畫面中缺少強烈的明暗對比的畫面。畫面細膩、柔和、朦朧、輕盈、含蓄,視覺效果淡雅、愉悅。

攝影者可以整體觀察拍攝畫面,利用影調表達情感,也可以利用影調透視來創作畫面中的空間感。

本文由趙許生攝影實戰營-趙許生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謝謝分享。

相關焦點

  • 知道什麼是攝影中的影調嗎?
    攝影中影調來源於音樂,來源於音樂中的術語,是因為攝影這種利用光影變化而構成的畫面更具有一種音樂般的視覺上的節奏與韻律。而對攝影作品而言,「影調」,又稱為照片的基調或調子。指畫面的明暗層次、虛實對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間的關係。通過這些關係,使欣賞者感到光的流動與變化。
  • 淺談攝影作品中的影調——色彩篇
    大家好,我是攝影者娟子。之前給大家分享了攝影理論基礎知識中的明度關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關於色彩的基本知識。我們都知道,明暗關係與色彩關係是構成攝影中影調的兩大核心要素。明暗與色彩共同影響著攝影作品的影調,從而影響作品思想與藝術的深度。
  • 在照片的二度空間表現三度空間,攝影者不妨利用影調透視來實現
    理解攝影基礎知識的攝影者,對畫面的影調有這整體的認知,通過影調透視可以實現畫面二度空間到客觀世界三度空間的實現。利用好影調透視,可以增強畫面的空間感、立體感,給觀者以代入感。影調:在攝影畫面中經過色調轉換或單一消色結構而形成的一系列不同層次的黑白灰的表現,形成了獨具攝影構圖語言特徵的影像構成要素。影調脫胎於光的自然屬性,其本質可以理解為光線照射下所呈現出來的不同深淺的明暗變化。
  • 攝影構圖貴在畫面經營,如何讓陪體發揮襯託、渲染、升華的作用?
    學習攝影,了解畫面的構成十分重要。簡單來說,畫面由主體和陪體構成,它們均為主題服務。在攝影創作中利用好陪體,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什麼是陪體?陪體指的是在照片中起陪襯作用的對象。陪體可以烘託主體,幫助表達主體的特徵和內涵,並和主體一起構成完整的畫面主題。陪體是與主體聯繫緊密而直接的次要對象,畫面上由於有陪體,視覺語言會生動的多。陪體的作用:1、烘託。通過陪體的色彩、形狀、含義、明暗等特徵來烘託主體形象,更深入的闡述主體。
  • 攝影藝術流派
    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該流派的攝影藝術家在創作中恪守攝影的紀實特性,在他們看來,攝影應該具有「與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實性,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只有具有「數學般的準確性」,作品才能發揮它種藝術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 數字黑白攝影藝術-畫面局部影調控制
    儘管畫面上有清晰的細節,但影調反差不足,顯得沉悶。這可以通過色階或曲線調整,但若要獲得更精細的結果,則可以考慮混合複製圖層。2.1.5 反差混合  這個原理大多數有暗房經驗的人都很容易理解。這是通過不同的濾鏡在同張膠片上分次曝光,以實現在不同的區域產生不同的反差。
  • 風光題材照片拒絕平面感,利用影調透視拍出風光攝影大片
    攝影是一門視覺造型藝術,面對大自然綺麗多彩的風光,攝影者應如何把立體的場景定格在平面的圖像中呢?其中牽扯到攝影造型的效果,拍攝風光攝影題材的照片,拒絕照相機直接表現的平面感,攝影者可以利用影調透視拍攝出空間感、立體感十足的風光攝影大片。
  • 學攝影,先要會審美,如何欣賞一張攝影作品?
    在100餘年的攝影發展歷程中,攝影已經從單一的藝術形式形成了多種風格的藝術流派和表現方法,在攝影師捕捉和創作的畫面中,除了視覺上的好看與否,還有很多真實反映的生活和事實、寄託的情感等,有時,攝影會歌頌,有時,它也會抨擊,故而在攝影作品的賞析當中,既要有對攝影技術知識的了解,還要有對攝影語言解讀的能力,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發揮攝影專版在報紙宣傳中的獨特作用
    提 要:新聞攝影專版,在報紙宣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搞好新聞攝影專版,就要注重視覺統籌,在製作上凸顯時代感;及時跟進典型宣傳,形成典型報導集束效應;突出新聞貼近性,與時俱進講好圖片故事。
  • 如何學習攝影第十八步——學會使用攝影語言
    人類最偉大的進步就是發明了語言,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語言。同樣的道理,在攝影上我們想用照片去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也需要用攝影語言。學習運用攝影語言,是學習攝影過程的一個重中之重。一般來說,攝影語言主要有六個方面:線條、虛實、灰度、色彩、透視、對比一、線條我們平常拍的每張片子裡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線條,但是我們往往會忽視這些線條在畫面裡起到的作用。好的線條可以起到美化畫面結構、引導視覺關注、延伸思維想像的作用。
  • 攝影基礎知識:用造型語言線條進行攝影創作,需知這6大應用技巧
    一、文章總論述在攝影的創作中,攝影的線條與光線、影調、色彩構成了攝影藝術的4種造型語言。而線條又是攝影構圖的高級的元素。線條,在創作中被稱為攝影的生命線。特別是在攝影的畫面中,色彩的組合隨著線與形的變化而千變萬化,由於線條的魅力可以產生許多不同的色彩的節奏和韻律,線條具有內在的間隔的秩序而產生節奏感和旋律感,線條和色彩的變化,便攝影藝術作品具有藝術的韻味,音樂的美感。
  • 5分鐘帶你了解攝影藝術流派
    縱觀攝影發展史,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形成了多種藝術流派,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寫實主義、繪畫主義、自然主義、純粹主義、新現實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主觀主義、堪的派等等。它們均在攝影史的某個時期內產生過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 攝影漫談,攝影藝術的本質與特點,米利《走下樓梯》對繪畫的啟示
    談起攝影藝術的本質和特點,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繪畫藝術。繪畫成為人們生活中主要的藝術形式,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成熟後才出現的攝影,攝影與繪畫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同樣作為圖像藝術一視覺藝術的繪畫與攝影,都是由靜止的兩維空間平面形式,以客觀具體實實在在的、直觀形象的瞬間畫面,再現在人們面前的視覺表現,並且都是以光線、色彩(影調)、構圖為基本造型語言,以具體可視的畫面再現客觀現實。
  • 線條,攝影藝術語言和手法基本的造型因素
    攝影畫面上的線條是由相鄰兩種影調的分界線勾勒出來的,是被攝影體的結構與光線相互作用的結果。攝影家們往往通過線條美來建構和豐富形象,把線條看作是有生命之物,藉以表達情感,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攝影線條從構成上可分為單純線條和組合線條。單純線條是組合線條的基礎。
  • 色彩基礎:了解影調與色調,拍出有情緒的照片,提升畫面的氛圍感
    影調又稱為照片基調或調子,是指照片中的一系列不同等級的黑白灰表現。影調是物體結構、色彩和光線的客觀再現,是指一幅畫面的整體色調傾向,影響影調的構成因素有光線、角度、造型、視角等,都直接影響影調的構成。攝影師可以通過控制影調來提升畫面的氛圍感。通俗地說:在攝影中,影調指一張照片的明暗程度,即黑白灰的明暗等級和照片明暗佔比,如果照片中白色佔比達,就是高調人像,黑色佔得多,就是低調人像。影調和色彩有關係嗎?
  • 色彩在彩色攝影作品畫面上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對於彩色攝影來說,色彩是彩色攝影作品畫面中的主要藝術語言。它是諸多造型因素中對視覺的反應最為敏感的一種:它在彩色攝影的藝術造型中具有多種多樣的作用,主要作用有以下幾種:1.突出和表現被攝主體的作用由於人類的視覺對色彩的反應最直接、最敏感,所以,一些攝影藝術家在進行彩色攝影的藝術創作中,充分利用色彩的特性,有意識地將那些最能引起觀眾興趣的色彩安排在畫面中主體的附近
  • 不懂攝影語言就看不懂作品!用生動的例子來講述什麼是攝影語言
    我在剛接觸攝影的時候,就經常聽身邊的老師傅們提到「攝影語言」這個詞,那時候也不敢提問,擔心被別人笑話。後來在漫長的攝影學習中,才不斷了解這個詞的含義。那麼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作者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攝影語言?攝影語言包括哪些方面?什麼是攝影語言?
  • 攝影基礎知識:攝影的三大要素用光、構圖、時機
    攝影不是簡單的按下快門,從構思到拍攝,攝影是一個充滿藝術的過程。在攝影創作中,用光、構圖、時機可以稱得上是攝影的三大要素,它們各自有什麼作用,對攝影作品有這什麼樣的影像呢?用光:攝影這個詞的英文原意是「用光作畫」,有光才有色彩,才有感知,有光才有影。 攝影本身是通過光學CCD感光元件的感光作用,才能夠將大自然的畫面收入到相機裡。光是攝影的生命線,又是攝影造型的重要手段,離開了光就沒有辦法去攝影。光在攝影中的作用可見一斑。
  • 攝影玩的就是光線,光線對攝影造型到底有什麼作用?
    攝影發展這180年來,科學技術在不斷的變革,數碼設備對光的感知也越來越靈敏。攝影玩的就是光線,那麼,光線對攝影造型到底有什麼作用呢?1、照明被攝體沒有光線,我們就看不到客觀世界的存在,也就無法將其記錄下來。對於被攝體來說,不同角度不同時間的光線帶給人的視覺印象是不同的,被攝體的特徵會隨著光線的強度明度軟硬變化,使得人們感受到不同的視覺印象。
  • 關於攝影的藝術流派,你知道嗎
    高藝術攝影是攝影師在藝術道路的最初探索,它把攝影從初期的機械模仿,引導走向藝術的領域,促使了攝影藝術的發展,使攝影逐步走向了藝術的道路。但是高藝術攝影一味的模仿繪畫,限制了攝影藝術創作的道路。五、新客觀主義攝影新客觀主義攝影起源於德文,是新客觀主義和新客觀性的意思。新客觀主義攝影家主張攝影藝術要依靠攝影的自身特性,注重拍攝現實中具有豐富細節的影像,強調充分利用自然光,刻畫物體的表面結構,表現其豐富自自然的影調與清晰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