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調又稱為照片基調或調子,是指照片中的一系列不同等級的黑白灰表現。
影調是物體結構、色彩和光線的客觀再現,是指一幅畫面的整體色調傾向,影響影調的構成因素有光線、角度、造型、視角等,都直接影響影調的構成。攝影師可以通過控制影調來提升畫面的氛圍感。
通俗地說:在攝影中,影調指一張照片的明暗程度,即黑白灰的明暗等級和照片明暗佔比,如果照片中白色佔比達,就是高調人像,黑色佔得多,就是低調人像。
影調和色彩有關係嗎?
影調與色調不同,有些新手可能就分不清概念,在這裡簡單地提一下。
影調與色調的區別:生活中所見到的顏色有三個主要特徵:色調、飽和度和明度。
色調是色彩成分,照片風格偏重於哪種色彩,如黃色,就是暖色調。
影調是指照片明暗程度,照片明亮且淺色多,那麼這張照片就是高調;
照片整體偏深黑色,暗色的部分多,就是低調。
不亮不暗與背景、環境的顏色差距不大時,就是為中間調。
一張照片中有很多顏色,如紅色、白色、黃色,如果將照片轉換為黑白時,照片中的主體都失去了飽和度和色相,顏色都以黑、白、灰呈現,黑白灰之間的區別只在亮度上,從整體上來看,照片越亮越白系高調,照片越暗越黑系低調。
一張照片是由影調和色調兩個部分組成的,下面這張照片是一張普通的攝影作品,我們可以將它拆成兩部分來看。
將照片的飽和度與色相移除後,圖像失去了顏色特徵變為黑白,影響照片的只有明暗變化。如果照片中黑色多就是深沉灰暗的,黑色少就是輕快明亮的。在色彩豐富的照片中,黃色代表溫暖的、喜悅的。可以說,色調和影調都可以表現情感和增強氛圍的作用。
下面這張照片是色彩色相和濃度,這是色調。
在開頭處就說明了色彩的成分和組成,色調與影調組合在一起後,就成了原來的照片,攝影作品中的線條、形狀、色彩等元素是由影調的明暗來體現的。
影調在人像攝影中的運用
攝影影調可以分高調、低調和中間調;
按影調對比強度還可以分為硬調和軟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