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自古以來就給文人雅士們提供著許多寫作素材,因此,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數不勝數。而,僅蘇軾一人,一生中就寫過多首與中秋有關的詩詞,其中,又尤以這三首最為經典,最後一首甚至被奉為「千古詠中秋第一」。
《念奴嬌·中秋》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裡,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這首《念奴嬌》,蘇軾在萬裡無雲的中秋之夜登高望月,天空遼闊無邊,秋月明亮,秋夜清冷。他想像月宮的景色,應是亭臺樓閣,樹影婆娑,仙子們乘著軟風自由的飛舞著,風景如畫,美麗多姿。在此,蘇軾化用了李白的詩句,邀月飲酒,渴望借酒消愁,他將明月當做知己,望可以乘風歸去,在月宮之中,將一曲橫笛,吹至天明。
《念奴嬌》,意境深遠,寫於蘇軾被貶黃州之時,正處於仕途不順的時期,蘇軾的心中,頗為無奈,漸生隱逸之情,看破富貴榮華,此詞雖帶有些消極的色彩,但是,卻體現著蘇軾一貫的不羈和灑脫,體現著他對自由的渴望。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這首《西江月》,依然寫於蘇軾被貶謫之後。全詞的格調較為哀婉低轉,充滿著對人生的感傷,全詞融情於景,通過「涼秋」、「秋夜」、「落葉」、「酒」、「明月」等典型的意象,來抒發著詩人此時心中的痛苦和寂寞,感情隱約悲婉,中秋的寂寞和身世的悽涼令人回味無窮。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水調歌頭》相信從10歲稚童到70老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此詞是蘇軾懷念弟弟蘇轍所做,從首句的「明月幾時有」到尾句的「千裡共嬋娟」可謂是句句經典,特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是深藏這人生哲理,從古至今,不知道給多少的遊子們到來慰藉。其被贊為「千古詠中秋第一」可謂名副其實。
中秋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非常有意義,魚魚在這裡,祝大家節日快樂,願朋友們事事順心,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一路愉快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