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日旅遊工作組織情況
(一)值班組織情況
節前,省旅遊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工作的通知》(川旅產領辦〔2017〕45號),省、市州均成立假日旅遊工作機構,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積極協調各地各部門處理假日期間突發、重大涉旅事件,保障全省假日旅遊市場平穩有序。
(二)安全檢查、市場檢查情況
9月13日,省旅遊發展委印發《國慶中秋假日全省旅遊市場綜合檢查方案》,並派出督查組開展綜合檢查。9月26日,省旅遊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全省「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安全暨服務保障工作視頻會,並印發《關於切實做好旅遊安全維穩工作的通知》(川旅產領辦〔2017〕48號),對假日安全和服務保障工作做出具體安排,嚴格落實各級政府領導責任、相關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要求安監、公安、交通、質監、旅遊、衛生等部門和各地齊抓共管,紮實排查旅遊安全隱患,強化假日市場聯動巡查,豐富假日旅遊產品供給,全力維護假日旅遊市場秩序,正面樹立假日旅遊形象。
(三)發布信息提示情況、新聞宣傳情況
廣泛運用主流媒體、微信平臺和官方網站發布旅遊產品線路、氣象、交通、節慶活動、餐飲住宿等實時信息,引導遊客錯峰出行,理性消費,在主要旅遊幹線和各大景區電子大屏幕,滾動播放文明旅遊和溫馨提示宣傳片。
節前,我省借承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第22屆全體大會、成立世界旅遊聯盟(WTA)、召開第四屆旅博會機遇,向全世界強力宣傳四川。同時,在國內外主要客源地開展「熊貓走世界·美麗中國」、「天府四川最美金秋」等宣傳營銷活動,分批次發布大九寨及外圍區域、大香格裡拉區域、大峨眉區域、川南區域和川東北區域精品旅遊線路和優惠政策,降低「8·8」九寨溝地震影響,提振了旅遊市場信心。
10月7日,省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旅遊安全引導服務確保遊客平安返程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旅遊部門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門做好返程旅遊交通安全的監督管理,通過各種發布渠道,切實加強旅遊安全引導服務,確保遊客平安有序返程。
二、假日旅遊市場特點
(一)遊客旅遊需求持續增長
一是自駕遊、自助遊是主要出行方式,高鐵遊成為新風尚。自駕遊、自助遊繼續成為遊客出行的主要方式。隨著高鐵線路在我省的進一步擴展,特別是成渝高鐵線的開通運行,直接帶動我省資陽、廣安、內江、遂寧等成渝沿線地區遊客的增長。根據本次四川省「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市場調查結果顯示,自駕遊遊客佔57.77%,非自駕的自由行遊客佔34.37%。
二是古鎮文化遊火爆。洛帶古鎮接待遊客57.5萬人次,同比增長21.82%,街子古鎮接待50.4萬人次,同比增長24.56%,平樂古鎮、黃龍溪古鎮、閬中古城、李莊古鎮分別接待55.5萬人次、52.2萬人次、44.3萬人次、17萬人次,位居各類景區前列。
三是鄉村旅遊需求旺盛。國慶與中秋「雙節」疊加,返鄉探親遊客增加,家庭組團遊、親子遊成為城市居民的重要選擇,感受田園風光、體驗鄉風民俗、參與農事採摘、品嘗農家美食等休閒項目備受遊客青睞。
四是體驗式旅遊需求擴大。深度體驗目的地民俗、文化、生活已經成為遊客的普遍需求,旅遊+美食、旅遊+體育、旅遊+民俗等旅遊產品廣受歡迎。
(二)豐富旅遊新業態新產品供給
各地深入挖掘農耕民俗、紅色文化、生態環境、文化節慶、體育活動、康養醫療、科技教育等資源,積極打造「旅遊+」產品體系,豐富旅遊新業態、新產品供給。樂山新打造「夜遊三江」產品,推動夜間旅遊經濟進一步繁榮。德陽市廣漢市舉辦了三星堆國際飛行音樂節暨面具狂歡夜、2017年四川國際航天航空展覽會,展覽會接待參展商200餘家、參觀遊客31.5萬人次,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成倍增加。廣安市精心策劃了「快樂過國慶,VR新體驗」旅遊活動;鄧小平故居景區採用VR技術融合傳統觀光模式,吸引了大量遊客體驗。
(三)節慶活動,異彩紛呈
各地組織了富有地方特色、精彩紛呈的節慶活動。成都市舉辦了第十四屆成都美食旅遊節暨第七屆國際慢食全球大會,「厲害了我的國」大型系列活動走進都江堰市;眉山舉辦農業嘉年華國慶天天樂活動,推出「東坡文化·東坡味道」等精品旅遊線路;宜賓市蜀南竹海景區推出#帶著微博去蜀南竹海#線上系列活動;巴中市平昌縣舉辦「森林音樂燒烤露營節」;阿壩州舉辦了「激情鍋莊、舞動阿壩、喜迎十九大」為主題的第六屆嘉絨鍋莊文化旅遊節、中國·四川大熊貓國際生態旅遊節暨第二屆汶川大熊貓節;涼山州上演彝文化風情旅遊實景劇《阿惹妞》,受到廣大遊客喜愛。
(四)旅遊市場平穩運行
全省納入統計的部分4A級以上景區,接待遊客人次增幅前十位的是:三蘇祠(2.8萬人次,83.25%)、三星堆(6.3萬人次,48.24%)、四姑娘山(8萬人次,同比增長47.54%)、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3.2萬人次,34.66%)、稻城亞丁(7.8萬人次,同比增長33.32%)、自貢恐龍博物館(11.7萬人次,同比增長25.96%)、洛帶古鎮(57.5萬人次,同比增長21.82%)、街子古鎮(50.4萬人次,同比增長24.56%)、峨眉山大佛禪院(87.3萬人次,21.27%)、康定情歌(木格措)風景區(4.1萬人次,同比增長11.97%)。
全省納入統計的部分4A級以上景區,門票收入前十位是:峨眉山(2436.33萬元)、光霧山(2003.7萬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1799.66萬元)、樂山大佛(1770.25萬元)、都江堰(1666.7萬元)、劍門關(1537.9萬元)、閬中古城(1418.75萬元)、青城山(1168.43萬元)、碧峰峽(1031.37萬元)、稻城亞丁(903.3萬元)。
旅遊拉動消費效果顯著。成都遠洋太古裡人氣旺盛,資陽市旅遊購物場所銷售額平均增幅30.9%,夾江天府觀光茶園特色旅遊商品收入644.7萬元,同比增長247.68%。「涼山山珍」、「涼山苦蕎」、「彝族漆器」等系列旅遊商品購銷兩旺。
(五)文明旅遊、誠信經營正反面典型案例
節前,省旅遊發展委印發《關於國慶中秋假期開展文明旅遊宣傳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旅遊集散地等遊客集中區域做好文明旅遊宣傳,設置文明旅遊志願崗,引導遊客文明出行。各地及相關部門積極行動,文明旅遊宣傳取得良好效果。
樂山在高鐵站旅遊要道設置12個「青年文明志願服務崗」,峨眉山和樂山大佛開展「青年志願者」和「黨員示範崗」活動,提供便民利民服務,湧現出一大批文明旅遊、周到服務的典型事跡。如「美國遊客遊樂山大佛丟了護照,民警幫忙找回」、「老人騎三輪自駕樂山拋錨,兩警察幫忙推車1.3公裡」、「樂山大佛九曲棧道:消防官兵一天幫抱60多個孩子」等深受遊客點讚。
(六)假日旅遊新形勢、新發展、新成就
一是全域旅遊建設初具成效。遊客出行日趨理性,大香格裡拉、大峨眉、川東北、川南等區域和線路受歡迎。受「8·8」九寨溝地震影響,九寨溝暫停對外開放,阿壩州旅遊市場受到較大衝擊,阿壩州共接待遊客110.3萬人次,同比下降59.2%;其中過夜遊客38.37萬人次,同比下降57.5%;一日遊接待遊客71.93萬人次,同比增長下降60%;旅遊總收入7.34億元,同比下降59.6%。但甘孜州、涼山州等地大香格裡拉區域旅遊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甘孜州稻城亞丁景區連續多日達到遊客最大承載量並啟動了應急預案,海螺溝廁所革命受到遊客稱讚。涼山州成為自駕遊熱線,邛海瀘山、螺髻山、瀘沽湖、安哈彝寨仙人洞各大景區停車場基本飽和,掛外地牌照的中小型車輛佔八成以上,全州共接待自駕車21.43萬輛,再創歷史新高,旅遊住宿設施平均開房率達到82.23%,特色餐飲生意興隆。
二是智慧管理,強化保障。依託四川旅遊運行監管及安全應急管理聯動指揮平臺,實現對主要景區、景點的實時監測,確保各景區平穩有序運行。主要旅遊景區採取多種信息化手段,網上預售門票,對遊客量進行實時監控,接近最大承載量時及時採取預警、疏導和控制等措施。
(七)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省外客源比重下降。根據本次我省假日旅遊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受「8·8」九寨溝地震影響,遊客以省內遊客為主,省內遊客佔比77.66%,省外遊客佔比22.34%。在省外遊客中,排名前十的是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新疆自治區、河南省、江蘇省、湖南省、雲南省、浙江省和貴州省。其中,重慶市遊客數最多,佔比22.85%,其次是陝西省和甘肅省,所佔比例分別為12.95%、8.17%。
二是假日大眾旅遊需求的集中釋放與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議各地廣泛應用新技術,研究新業態,應用新模式,加大特種旅遊、專項旅遊產品開發力度,健全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滿足遊客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積極推行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進一步緩解「黃金周」集中出遊壓力,釋放旅遊消費需求,讓廣大群眾共享旅遊業改革發展成果,增加遊客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假日期間旅遊安全應急和投訴處置情況
截至10月8日17:00,我省旅遊市場秩序良好整體運行平穩,無重大旅遊投訴和安全事故報告。全省收到旅遊投訴72件,已結案10件,其餘正在積極協調處理。
責任編輯: 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