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地理都知道,從廣義上說,東北地區的山地是屬於長白山山系。也就是說,從黑龍江的大興安嶺一直到遼東半島的山地,統統納入長白山山系。從狹義上說,長白山是指中朝邊界的界山。美麗的長白山,猶如天女散花一般,把她的淳樸,粗狂,溫柔和豪放的種子撒遍東北大地,養育了億萬人民。而長白山上的天池,就是長白山的心臟,是長白山之靈魂。說她是心臟,有數條河流從這裡流向大地,哺育了億萬人民成長。說她是靈魂,有更多的時候,你站在山巔卻看不到近在遲尺的她的真容。不過我們非常幸運,只來了這一次,就看到她的真容
那年八月中旬的一天,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長白山景區的大門。令我們沒想到,這麼早遊人已經相當多。停車位也不好找,到處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原來風景區早六點就開始開門放客,現已經七點了,難免人多。我倆顧不上吃早點,馬上進入角色,排隊購票。門票是125元,六十歲以上半價,六十五歲以上免票。哈哈,老伴兒半票,我免票,我給政府點讚了。從大門到山門還有十幾公裡,要乘擺渡車才能到達,車票是80元外加五元保險費,即85元,車票均含回程車票,車票可沒有半票和免票啊。擺渡車由大巴車組成,幸運的是我倆趕上一輛黑色的奔馳中巴。
二十多分鐘後,終於來到山門。待一會兒要爬山,早上還沒吃飯怎麼行。要一碗冷麵40元,一桶方便麵15元,有點兒小貴,味道還不錯,算是吃了早餐。餐後還要排隊,到山頂還要乘坐中巴。
從這裡去主峰天池還有16分鐘盤山路,要換乘小巴,車費又是80元。兩次車費就是170元,正常加門票125元,每人300元,費用不低呀!
長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積水成湖,夏天池水比天還要藍,冬季冰面雪一樣的白,四周被16座山峰環繞,像一顆寶石鑲嵌在群山之中。車窗外清一色的白色奔馳和眾泰中巴在盤山道上疾馳,遊客在車裡晃來晃去,驚險刺激。我為了看景,坐在第一排,看到年輕的司機駕技了得,令人佩服。
二十分鐘後,終於到達山頂停車場。山頂遊人也是好多,也比想像的荒涼得多。最感幸運的是天氣超好。據說,這樣的好天氣每年不是很多。長白山天池位於長白山主峰火山錐的頂部,這裡四季風光迷人,是來長白山的必遊之地。登上山頂可見群峰疊嶂、氣勢恢宏,十六座山峰簇擁著一潭平靜的湖水,在藍天晴空的映照下,湖水深邃幽藍,格外迷人。盛夏是觀天池的最佳時節,因雲霧相對較少,一睹天池真容的機會較大。
主峰觀光路線有A、B兩條棧道,互不幹擾選擇好一條就要走到底,不能串換。雖說遊覽的角度都差不多,但A線排隊人最多,就是比不排隊的B條效果好,千萬別聽信景區的廣播,說兩條線沒有區別,沒必要排隊。又經過兩次排隊,終於踏上了登峰之路。
長白山火山地貌十分典型,類型主要有火山熔巖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巖溶)地貌和冰川冰緣地貌。其中火山熔巖地貌主要有火山中山、熔巖丘陵、熔巖地和熔巖谷地;流水地貌主要有侵蝕中山、侵蝕剝蝕低山、侵蝕剝蝕臺地、衝積洪積臺地、河流高階地和河谷平原。先看到的是長白山臺地,給人有點兒兇險的感覺。
長白山是中國名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是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三江發源地。因其諸多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1949年以前全部屬於中國,後來被割送一半給朝鮮,現為中朝兩國的界山。在金日成欲「建立朝鮮革命聖地」的多次懇請下,1962年中朝政府重新劃定邊界,中國國界線在天池地段後退30公裡,長白山由中國獨有變為中朝界山,天池成為界湖。跟隨人流終於看到了天池,這個角度找的不錯,要是沒有那個木樁更好了。沒辦法,周圍都是遊人,躲不過去的,否則,你連這個位置也沒有了。
長白山形成於1200萬年前地質造山運動,經過多次噴發而拓成了巨型的傘面體,當火山休眠時湧泉溢出,形成十餘平方公裡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橢圓型,南北長4.4公裡,東西寬3.37公裡。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達373米。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的長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國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
天池周圍火山口壁陡峭,並形成十幾座環狀山峰,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其中將軍峰最高,海拔2749米,位於朝鮮一側。白雲峰海拔2691米,在天池西側,為我國東北的第一高峰。天池東北有天豁、鐵壁、華蓋、紫霞諸峰,天池西南有梯雲、臥虎、冠冕(玉雪)諸峰,天池西北有龍門、觀日、錦屏、芝盤、玉柱(青石)諸峰。我們登頂的是天文峰,(也稱華蓋峰)因駐有氣象站而得名的天文峰(2670米),山峰不是很險峻,有公路直抵山顛,可俯瞰天池。
據記載於公元1597、1668和1702年長白山年有三次小規模的噴發。但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山上,有多處溫泉不斷從地下溢出,這說明,地下仍孕育著巨大的能量。據近代地震觀測,長白山區地殼相對穩定,尚無火山噴發的徵兆。
天池沒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終年外流不息,孤懸天際,使人倍感神秘。很久以來,傳說池中潛伏著一條「龍」,長流不息的天池水,就是龍吐出來的水,因此,天池又叫龍潭,天池水被奉為聖水。到長白山看天池水面是要看運氣的,因為這裡的霧氣特別多,隨時變化,如果來三次能一次沒有霧,完全能看到水面,那真是運氣很好。我們只來這一次,就趕上這麼好的天氣,真是幸運極了!
在長白山周圍分布著100多座火山,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這些多如繁星的火山拱衛著長白山,奇峰秀水相映生輝,構成了壯觀的火山群。其中,海拔在2500m以上山峰有16座。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也自然降低。根據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下降6度的算法,我們登頂的天文峰海拔2670米,山腳下按七,八百米計算,山頂要比山下低十度左右。
長白山是中華十大名山,以神山聖水而聞名於世,還有「關東第一山」之稱。從廣義上說,從大興安嶺到遼東半島的山地山脈,統統屬於長白山山脈,我們是長白山之子。
在山頂上除了天池,沒有更多的景色。一個小時足夠了,但是這裡的確是原生態的,沒有垃圾,沒有樹木,沒有野草。有的只是火山灰,火山巖。除了氣象臺,哨所和景區設施外,再沒有多餘的人類的建築。
華蓋峰又稱黃巖峰、鷹嘴峰、天文峰,海拔2670米,是長白山第三高峰,也是天池東側最高峰。它氣勢雄偉,崢嶸突兀,是長白山之精華所在,也是從北坡俯瞰天池的最佳之處。特別說明的是:華蓋峰的別名在長白山十六峰中是最多的,而因峰頂由黃色浮石組成,又得名「黃巖峰」;因峰頂尖如鷹嘴,傾向天池,又呼之「鷹嘴峰」。
1958年在其東側建長白山天池氣象站後,人們也稱其為天文峰。長白山天池氣象站,位於當年玄武巖巖漿的溢流口處。繞上長白十八盤的雲中路,就修在這條熔巖流上,這是北坡可乘車直達山巔的唯一盤山公路。這張圖是從山頂俯視邊防哨所和等待登頂的遊人,遠處的建築就是邊防哨所。
天文峰(華蓋峰)「山形如蓋,其出雲還雲,狀亦如蓋。每至春冬,常見五色雲遮掩頂上,即風雪交加,亦不散去。」因其似帝王車輦之華蓋而得名「華蓋峰」。毫不誇張的說,山上是不毛之地,清一色的火山灰,一派蒼涼。
長白瀑布位於天池北側,天池北側有一缺口,古稱闥門,水往北流經乘槎河(又稱通天河)。該河夾流在天豁峰與龍門峰之間,全長1250米,在其盡頭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系長白山名勝佳景,故名長白飛瀑。瀑布下有長白溫泉,均與二道白河相通,為松花江的正源。
長白山分為東、南、西、北4個坡,但因為東坡在朝鮮境內,所以在中國境內只有南坡、北坡、西坡可以進入。在這其中南坡又因為路況問題,暫時還沒有開放。所以來到長白山,你只能遊覽北坡和西坡。長白山西坡相對來說沒有北坡的名氣大,但是這裡的風景更加別具一格,尤其是山頂視野開闊,沒有遮擋物,是觀看天池和拍照的最佳地點。還有幽深的地下河、石筍崢嶸的錦江峽谷,明豔的高山花園,處處都值得你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西坡沒有直達山頂的遊覽車,從山上的環保車停車場到山頂需要徒步登1440級臺階,根據自身的情況需要自行選擇。 在西坡或北坡買的門票都是三天內有效的,西坡和北坡通用的,因此你可以用上兩天時間都玩兒一下。
長白山有梯雲溫泉、聚龍溫泉、湖濱溫泉、洗眼泉等溫泉。在方圓1000多平方米的範圍內,竟有數十個泉口,終日不斷地從巖石縫隙中向外噴吐著沸騰的熱水,猶如群龍噴水,所以長白溫泉群又稱聚龍泉。聚龍泉是溫泉群中水量最大、分布最廣、水溫最高的溫泉,較大泉眼有七處,堪稱長白山第一泉。由大小不等的泉眼組成了溫泉群,冬季溫泉四周樹枝掛滿了霧凇,景觀奇特,泉水中有氫、鈣、鎂等物質,對皮膚病、關節炎及風溼症等療效較好。
景區還有小天池,炭化木生成帶,放鶴臺,釣鰲臺,女真祭臺遺址,八卦廟,等數十個景點。長白山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歸入了「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為世界生物圈保留地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被國家首批提升為AAAAA級旅遊景區。
可惜我不會寫詩,如果會,一定要寫一首讚美她的詩,題目就叫作「長白山之魂——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