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到長白山看天池是需要一點點運氣的,如果運氣值點得不夠,到長白山十次,有九次是看不到天池的。長白山天池也因此而獲得了「十次九不見」的神秘稱號,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到了長白山而看不到天池呢?
而這就需要從長白山的氣候特點說起了。長白山天池所在的區域,年平均氣溫在-7℃至3℃之間,即便是在天氣最炎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也不會超過10℃。這裡屬於受季風影響的溫帶大陸性山地氣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氣候的特點外,還有明顯的垂直氣候變化,從山腳到山頂可以體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
長白山天池總的氣候特點就是:冬季漫長凜冽,夏季短暫溫涼,春季風大乾燥,秋季多霧涼爽,天池所在的山頂無霜期只有60天左右。雲多霧多,風大氣壓低,是長白山天池所在主峰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的長白山,風雲莫測,如果你在這時候登上長白山而沒有看到天池,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這次的長白山之行,當定了行程之後,我也一直為為能否看到天池而忐忑,每天都會查幾次天氣預報,看當地的氣候變化,去過的朋友也一直在告誡我,要添衣備傘,這樣即便碰上個陰雨的天氣,也可以在山頂多堅持三五個小時,說不定就能看到天池了。
幸好天公作美,這次的長白山之行,天氣出奇的好,趕上了風和日麗、藍天白雲,讓我第一次來到長白山,就見到了天池,見到了這一方神山聖水。當我跨越千裡,從炎炎夏日來到這一方清涼之地;當我跨越72道彎,一彎一彎越過山巔;當我不懼風雨,千裡萬裡來尋你,當我站在長白山天池旁,心中已是莫名感動,只有站在山巔,才會感慨自然的偉大,感慨天地的雄渾。
火山就在腳下,火山口就在頭頂,天池就在前方。1000年前的一次巨大噴發後,火山口塌陷,降水和地下湧泉匯聚成了今天的天池。天池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口湖,湖面面積僅有9.82平方公裡,一眼就能看得到邊,但卻看不到底。天池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373米,20億噸水被山體捧在2189米的高空。
天池就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的長白山群峰之中,它被16座山峰緊緊地環繞著,僅在天豁峰和龍門峰間有一狹道池水溢出,飛瀉成長白瀑布,是松花江的正源。
極其純淨的水質,導致水中含氧量低,周圍裸露的巖石、稀少的植被,使得天池不具備魚類生存的條件。夏融池水在光的折射下呈現出比天還蔚藍的色彩,如此晶瑩透徹的湖面並非天池的常態,更多的時候,它以另一番神態示人,當時間進入12月,天池就會勃然變色,以另一番面目示人,從此進入長達7個月的封凍期,冰魂雪魄才是天池最常見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