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獎:網絡文學作品明顯增多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上官雲)15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顯示,今年共計有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公示期為5月15日至6月15日。這一消息引起廣泛關注:茅盾文學獎(簡稱「茅獎」)因何設立?今年的參評作品有哪些特點呢?

茅盾文學獎是怎麼來的?

據了解,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旨在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圖片來源:中國作家網截圖

它的由來,與著名作家茅盾有關。1981年,根據茅盾先生遺願,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

後來,茅盾文學獎調整為每四年評選一次。依據2019年3月修訂的評獎條例,參評作品須為成書出版的長篇小說,版面字數13萬字以上,於評獎年限內首次出版,出版單位在中國大陸地區。

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為例,評獎年限為2015年—2018年。而首屆茅盾文學獎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範圍限於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

此外,評獎條例顯示,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應以其漢語譯本參評;而多卷本作品則應以全書參評。

第九屆茅獎「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

細數歷屆茅獎,不少知名作家均獲得過這個榮譽,比如遲子建、阿來、莫言、畢飛宇等等。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更曾被一些媒體認為可能是「茅獎」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屆。

的確,從該屆茅盾文學獎的參評數量上看,達到了252部,比上一屆多出72部,但最終獲獎作品僅為5部。

當時,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委之一陳曉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參評作品數量比較多。本屆茅獎的評選的確有一定難度,「有些作家的作品難分伯仲,水平旗鼓相當,要經過反覆細緻地比較才能最終作出選擇」。

「像茅獎這麼嚴格、細緻、深入的評獎,可能在中國各式各樣的評獎中是極少數的。」陳曉明如此表示。

記者在修訂的茅獎評獎條例中也看到,「評獎紀律」中強調:嚴禁行賄受賄等違紀違法行為和人情請託等不正之風;中國作家協會組成專門的紀律監察組監督評獎過程。

本屆茅獎網絡文學參評作品增多

今年5月15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顯示,本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徵集工作已結束。經審核,初步認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規定的參評條件。

這些參評作品有哪些特點呢?

記者在這234部作品參評名單中發現,其中不乏知名作家作品,如馮驥才《單筒望遠鏡》、賈平凹《山本》、梁曉聲《人世間》、馬原《姑娘寨》、葉兆言《刻骨銘心》等等。

另外,今年也有不少網絡文學作品參評。比如《盛世醫妃》、《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二胎囧爸》等等,這些作品最先發布在網絡文學平臺上。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也注意到這一情況。他表示,目前公布的是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參評作品,「本屆網絡文學參評作品明顯增多,且多為現實題材。這也說明網絡文學作品的質量在提升、主流文壇的認可度在提高、社會影響力在逐步擴大」。(完)

相關焦點

  • 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陝西14作家參評
    15日,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234部作品中,陝西作家佔據14席位16部作品。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作品徵集工作於2019年3月15日啟動,2019年4月30日結束。經審核,初步認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公示期至6月15日。
  • 第十屆「茅獎」開選: 三位徐州作家作品入圍茅盾文學獎
    目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共產生234部提名作品,可喜可賀的是,入圍作品中,有三部作品就是咱們徐州作家創作的。我市著名作家趙本夫的《天漏邑》、徐州市作協副主席、銅山區作協主席葉煒的《鄉土中國三部曲》以及徐州著名網絡作家打眼的《神藏》,入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 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網絡文學進名單
    5月15日清晨6時11分,中國作家網發布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2019年]第1號,稱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徵集工作於2019年3月15日啟動,2019年4月30日結束。經審核,初步認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
  • 茅獎評委楊慶祥:我更建議大家關注提名的十部作品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8月16日發布公告,根據第六輪投票結果,梁曉聲《人世間》、徐懷中《牽風記》、徐則臣《北上》、陳彥《主角》、及李洱《應物兄》(按得票數排序)5部作品最終獲得本屆茅盾文學獎。鳳凰網文化第一時間連線了本屆茅盾文學獎評委楊慶祥。
  • 三位徐州作家作品入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記者從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獲悉,經過認真閱讀討論和多輪投票,目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共產生了234部提名作品。可喜可賀的是,在入圍的這些作品中,有三部作品就是徐州作家創作的。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名單公布,5部重慶作品參與競爭本屆中國...
    05-15 15:40:2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重慶之眼》《安居古城》《女人百年》《碑》《桃夭》這5部長篇小說將作為重慶文學的代表衝擊第十屆茅盾文學獎。5月15日早晨6點過,中國作家協會官方網站公布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參評作品目錄,前述5部由重慶作家創作或是深刻反映重慶故事的作品獲得參評資格。根據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的參評作品目錄,本屆「茅獎」的參評作品為234部,這相比四年前的252部參評略有減少。馮驥才、賈平凹、葛亮、韓少功、梁曉聲、劉亮程、葉兆言等文壇大咖也均有作品出現在了本屆參評作品目錄中。
  • 茅盾文學獎公布參評作品
    賈平凹5月15日,中國作家網公布了「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共有252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入圍本屆茅盾文學獎。本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均為2011年至2014年期間出版和發表的文學作品,評獎委員會的構成仍由作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組成。在252部入圍作品中,出現了多位知名作家的名字。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憑藉《天香》再次入圍,王安憶能否第二次獲得茅盾文學獎,這將是本屆茅獎的懸念之一。之前,王安憶憑藉《長恨歌》獲得茅盾文學獎。
  • 四川10位作家11部作品衝擊茅盾文學獎
    5月15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在中國作家網上正式公示。經審核,初步認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參評條件。其中,四川方面,共有10位作家11部作品參評。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有兩位網絡作家姒錦、林海聽濤攜作品參與評選,四川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和網絡寫手的實力可見一斑。在參評作品中,來自綿陽安縣的作家安昌河有兩部作品入圍,包括長篇小說《斷裂帶》和《羞恥帖》。此外,盧一萍的長篇小說《白山》、陳新的長篇小說《鏡像》、毛國聰的長篇小說《鏡子背後的女人》和成都文學院籤約作家華夫的長篇小說《尋找如意》都在參評名錄中。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示
    《北鳶》,葛亮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10月 《應物兄》,李洱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2月 《敦煌本紀》,葉舟譯林出版社,2018年12月   8月12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對外公示「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作品」,一共有10部作品:分別是《北鳶》《尋找張展》《人世間
  • 10部作品入圍第11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終評階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陳小茹)9月19日,第11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舉辦首次新聞發布會,並揭曉了今年入圍該獎項終評階段的十部譯著。入圍第11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的十部譯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陳小茹/攝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介紹說,本屆傅雷獎組委會共收到參評作品44部,其中社科類29部、文學類15部。初評已於9月12日在北京完成,評委會成員從中選出了10部入圍作品,其中文學類和社科類各5部。
  • 第12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十部入圍作品
    圖片由法國駐華大使館提供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李娜)22日,第12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傅雷獎)公布了本屆入圍的十部作品。據介紹,本屆傅雷獎共收到48部參評作品,其中社科類28部,文學類20部。在入圍的十部譯作中,有讓·斯塔羅賓斯基的《透明與障礙:論讓-雅克·盧梭》,貝爾納-瑪麗·科爾泰斯的《孤寂在棉田》,尼古拉斯·瓦尼耶的《生命的課堂》和埃裡克·萊因哈特的《夫妻的房間》等作品,充分體現了中國當代法語譯界的多樣活力。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示 陝西作家陳彥作品入選
    8月12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布。由陝西作協等單位推薦的陝西作家陳彥作品《主角》入選本屆「茅獎」提名作品。  12日進行第五輪投票 產生10部提名作品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8月12日發出公告,表示評獎委員會經過認真閱讀討論,於12日進行第五輪投票,產生出10部提名作品,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期為8月15日。
  •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公布10部提名作品名單,江蘇作家蘇童《黃雀記》入圍
    現代快報記者 鄭文靜  初評252部: 史上角逐最激烈的一次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被稱為史上角逐最激烈的一次評選。其參評作品徵集工作於今年3月15日啟動,4月30日結束。經審核後初步認定入圍的共有252部作品。5月15日,中國作家協會公布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的時候,多達252部長篇小說的作品目錄,讓網友們看得眼花繚亂,很多人吐槽根本翻不到最後就已經看暈了。
  • 茅獎為何是中國最權威文學獎?
    從1982年首屆茅獎頒獎算起,這項長篇小說大獎已經走過了33個年頭,是國內現存歷史最久的文學獎項。因為出身體制內,茅盾文學獎一直飽受爭議,幾乎每次評獎結果都會被人質疑不公平、有內幕。然而,綜合獲獎者獎金數額、未來前途以及獲獎作品質量來看,茅盾文學獎依舊是中國最權威的文學獎項,沒有之一。
  • 「天馬文學獎」在滬頒發 5部網絡文學作品獲獎
    原標題:網絡文學經典化,上海為什麼能擔重任 摘要:「天馬文學獎」在上海頒發 血紅《巫神紀》、齊橙《大國重工》、貓膩《擇天記》、何常在《浩蕩》、吉祥夜《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12月24日,五部網絡文學作品在上海獲頒「天馬文學獎」。 上海是中國現當代文學重鎮,也是中國網絡文學的發祥地。
  • 第八屆青海省文學藝術獎參評作品徵集啟事
    第八屆青海省文學藝術獎參評作品徵集啟事 2019-09-15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網絡文學雙年獎揭曉 25部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第二屆網絡文學雙年獎揭曉 25部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2017年11月06日 10:40:23來源:青年時報昨天上午,第二屆網絡文學雙年獎頒獎典禮在寧波慈谿舉行。現場不僅請來了網文界的各路大咖,還有不少粉絲慕名而來。  兩年前,首屆網絡文學雙年獎曾經評選出《琅琊榜》《長相思》等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兩年後,由浙江省作家協會與寧波市文聯、中共慈谿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網絡文學雙年獎延續首屆的賽制,歷時1年,從海量網絡文學作品中精選出25部優秀作品。
  • 茅獎評委:茅盾文學獎鼓勵「把文學當成生命的人」
    王春林關注、研究國內長篇小說創作多年,在他看來,全國每年會誕生上千部作品,獲獎的5部作品從其中252部作品中選出,能夠代表當下文學創作的最高水準。然而,他也坦言,現在嚴肅文學的閱讀是小眾化的,銷量較高的金宇澄的《繁花》只有30萬冊,而這部作品很多人說看不下去。所以,茅獎的精英化傾向會持續下去,即作品本身的精神高度、思想內涵和藝術原創水平。「看銷量的話,要評委做什麼?
  • 評委王春林詳說茅獎:這是近幾屆最好的一次評選
    自從5月份中國作協關於確定王春林為茅獎評委的批覆下來後,他實質上就開始了評委的工作,中國作協要求他們自主去閱讀作品,在大範圍上熟悉評選對象。與此同時,各省作協、各大出版社、各大文學刊物開始推薦候選作品,經中國作協審查,最後確定了178部參評作品。  8月1日,61位評委齊集北京,在半封閉的狀態下,正式開始茅盾文學獎的評選。
  • 陝西14位作家16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人民網西安5月16日電(記者王博)記者從陝西省作協獲悉,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昨日公布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在234部作品中,陝西作家佔據14席位16部作品。陝西作家路遙、陳忠實和賈平凹曾獲此殊榮。 據悉,茅盾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