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名單公布,5部重慶作品參與競爭本屆中國...

2020-12-11 上遊新聞

05-15 15:40:2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重慶之眼》《安居古城》《女人百年》《碑》《桃夭》這5部長篇小說將作為重慶文學的代表衝擊第十屆茅盾文學獎。5月15日早晨6點過,中國作家協會官方網站公布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參評作品目錄,前述5部由重慶作家創作或是深刻反映重慶故事的作品獲得參評資格。

根據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的參評作品目錄,本屆「茅獎」的參評作品為234部,這相比四年前的252部參評略有減少。馮驥才、賈平凹、葛亮、韓少功、梁曉聲、劉亮程、葉兆言等文壇大咖也均有作品出現在了本屆參評作品目錄中。

在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中,首當其衝就是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現為西南大學)中文系的作家範穩帶來的《重慶之眼》。在書中,範穩用他的筆生動展現了主人公藺珮瑤、劉雲翔、鄧子儒在戰爭中的苦難經歷、曠世愛情,以及重慶大轟炸受害者對日本罪行的深刻揭露。範穩筆下的「重慶大轟炸」既是市民龍舟賽面對敵機掃射仍以旗為槍擊鼓競渡,又是「霧都話劇」在殘垣斷壁的大劇院旁照常排練上演……

範穩在《重慶之眼》首發式上

2017年,《重慶之眼》首發時範穩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曾透露,在真正動筆前自己光是為了採訪就在重慶生活了整整一年。範穩說,為了儘可能真實地還原重慶大轟炸期間的民生百態,自己去了三峽博物館、西南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重慶市文史館查閱各種資料。那一年中,自己查閱了超過四百萬字的文史資料。此外,還有超過20位當年重慶大轟炸的倖存者都接受了範穩的採訪。

像書中出現的重慶市民龍舟賽面對敵機掃射仍以旗為槍擊鼓競渡的橋段,就是自己從當年《中央日報》《新華日報》上找到的真實發生過的新聞事實。整部《重慶之眼》範穩前後寫了9個月,隨後又花了3個月修改了5遍。隨後《重慶之眼》獲得了2017年的「中國好書」獎。

以銅梁安居古城為小說原型的長篇小說《安居古城》同樣也是抗戰題材。來自銅梁的作家李明忠在書中主要描述抗戰時期國民黨將官呂旃蒙與安居名媛周如惠的愛情故事以及呂旃蒙奮戰崑崙關、在桂林保衛戰中壯烈殉國,之後周如惠為之守節、為之爭榮譽的動人故事。

楊恩芳帶來的《女人百年》通過56萬餘字塑造了祖母蔡雲仙、母親唐秀華、女兒方潔三種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舊社會山區的女農民、解放後的城市女工人、新時代知識女性的典型代表。展示了近百年來中國勞動婦女從農村走向城市,從家庭走向社會,從低層走向高端,從求生存走向建功立業的奮鬥歷程。作者楊恩芳此前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書中不少細節都源自自己在重慶市婦聯工作時接觸到的真實案例。「我也希望通過《女人百年》中前後三代女性堅韌、奮起,以身作則承載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經歷,引導女性自立、自強。」

重慶本土知名作家王雨帶來的《碑》則是他的「重慶移民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已經翻拍成電視劇、由秦嵐主演的《填四川》和《開埠》是另外兩部。此前王雨受訪時曾表示,《碑》的人物和另兩部也有相繼性:《填四川》中秦嵐飾演的主人公寧徙是《開埠》的主人公寧承忠的高祖母,寧承忠是《碑》的主人公寧孝原的曾祖父。

王雨在《碑》的讀者見面會現場接受記者採訪

故事到了寧孝原這一代發生了變化,他不想接過家業,看到戰爭來了,毅然拿起了槍衝上了抗日戰場。因為王雨自己生在小龍坎,小時候也在滄白路地下室住過,所以《碑》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老重慶的風貌,都郵街、佛圖關、精神堡壘、太平門、大陽溝、抗建堂、勝利大廈舞廳、皇后西餐廳等地方都被王雨寫進了小說裡。更有情懷的中華劇藝社、中國萬歲劇團、孩子劇團、怒吼劇社等抗戰時期活躍在重慶的劇團劇社,夏衍、吳祖光、老舍、冰心等文學家在渝創作的軼事,轟炸中的國泰大戲院也都能在《碑》中找到。

同樣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現西南大學)中文系的張者帶來的《桃夭》的核心主題則是中年危機。主人公中年律師鄧冰一開篇就離婚了,以他為代表書中的主人公是一群曾心懷文學熱忱的法學專業大學生,三十年後逐漸陷入中年危機的生活現狀:如今或為律師或為法官的他們,雖都已經有所成就,卻也是事業與心理的多變期,年輕時的純真與荒唐,連通生計的打拼和生活的變故,讓他們遭逢了接踵而至的荒誕和報應。

根據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的公告,本屆獲得參評資格的234部作品將從即日起在《文藝報》和中國作家網上公示至6月15日,公眾若發現其中有不符合參評條件的作品,請向評獎辦公室反映。

新聞連結》》

馮驥才、賈平凹、葛亮等文壇名家的作品一個都不少

根據本次公布的參評作品目錄,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壇名家的作品自然不少。馮驥才、賈平凹、葛亮、韓少功、梁曉聲、劉亮程、葉兆言等均有作品參與本屆「茅獎」的爭奪。

其中,馮驥才帶來了《單筒望遠鏡》,這部僅有10餘萬字的小說講述了清末中西方文化最初開始接觸的那段時間裡天津城裡的種種,主人公紙店的二少爺歐陽覺和望遠鏡主人的女兒薩娜之間的感情被刀槍攪得痛不欲生,折射出的其實是當時中西方的劇烈衝突。

賈平凹的《山本》也是寫亂世中的絕美愛情。賈平凹聚焦的地方同樣的自己的家鄉秦嶺深處,陸菊人、井宗秀等主人公在1920年代的亂世中的愛恨情仇構成了賈平凹心裡想寫的「秦嶺志」。

在青年作家早已享有盛譽的葛亮本次參評的《北鳶》多少也和重慶有點關係。書中主人公之一毛克俞的原型、著名藝術史學者葛康俞就是葛亮的祖父。抗戰烽煙中,葛康俞曾來到重慶江津,並在此寫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藝術史巨著《據幾曾看》,王世襄都盛讚為「不下黃賓虹」。此前,葛亮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曾透露,「《據幾曾看》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純藝術論著,這也可以看出他在重慶江津的這段生活是非常重要、對他影響蠻大的。」

此外,韓少功的《修改過程》,梁曉聲聚焦十幾位平民子弟從改革開放後至今生活的《人世間》,劉亮程的《捎話》和葉兆言描寫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軍閥混戰、日軍侵華背景下南京各階層生活的《刻骨銘心》也出現在了參評作品目錄中。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5部作品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原標題:5部作品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作品獲得該獎項。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會議並講話。鐵凝說,茅盾文學獎體現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創作高度,體現導向性和權威性。
  • 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陝西14作家參評
    15日,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234部作品中,陝西作家佔據14席位16部作品。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作品徵集工作於2019年3月15日啟動,2019年4月30日結束。經審核,初步認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公示期至6月15日。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示,名單新鮮出爐
    12日下午,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對本屆獲獎提名作品進行公示。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注意到,經過五輪評選之後共產生十部提名作品,包括《北鳶》《尋找張展》《人世間》《主角》《刻骨銘心》《捎話》《應物兄》《牽風記》《北上》《敦煌本紀》等,公示截止期為8月15日,16日將公布最終獲獎的五部作品。據悉,今年共計有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其中重慶有5件作品。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梁曉聲《人世間》等5部作品獲獎
    央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記者王子衿)經過六輪投票後,今日(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正式公布。根據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的名單,以得票多少排序,第十屆茅盾文學獎5部獲獎作品分別為:《人世間》(梁曉聲)、《牽風記》(徐懷中)、《北上》(徐則臣)、《主角》(陳彥)和《應物兄》(李洱)。
  • 茅盾文學獎公布參評作品
    賈平凹5月15日,中國作家網公布了「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共有252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入圍本屆茅盾文學獎。本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均為2011年至2014年期間出版和發表的文學作品,評獎委員會的構成仍由作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組成。在252部入圍作品中,出現了多位知名作家的名字。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憑藉《天香》再次入圍,王安憶能否第二次獲得茅盾文學獎,這將是本屆茅獎的懸念之一。之前,王安憶憑藉《長恨歌》獲得茅盾文學獎。
  • 陝西十四位作家的十六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5月15日,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經審核,共有234部作品被初步認定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規定的參評條件,其中陝西省14位作家的16部作品參與評選。陝西省此次參評的14位作家16部作品是:陳彥《主角》,賈平凹《山本》,黨益民(陝籍)《根據地》《雪祭》,方英文《群山絕響》,和谷《穀雨》,杭蓋《浚稷山》,吳文莉《葉落大地》,李丹《走三邊》,王妹英《得城記》,李虎山《平安》,羅國棟《江河本紀》,趙陽《大清官》,周瑄璞《多灣》,巴隴鋒《絲路情緣》《永失我愛》。
  • 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網絡文學進名單
    5月15日清晨6時11分,中國作家網發布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2019年]第1號,稱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徵集工作於2019年3月15日啟動,2019年4月30日結束。經審核,初步認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
  • 陝西14位作家16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人民網西安5月16日電(記者王博)記者從陝西省作協獲悉,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昨日公布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在234部作品中,陝西作家佔據14席位16部作品。陝西作家路遙、陳忠實和賈平凹曾獲此殊榮。 據悉,茅盾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 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獎:網絡文學作品明顯增多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上官雲)15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顯示,今年共計有234部作品參評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公示期為5月15日至6月15日。這一消息引起廣泛關注:茅盾文學獎(簡稱「茅獎」)因何設立?今年的參評作品有哪些特點呢?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示 陝西作家陳彥作品入選
    8月12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布。由陝西作協等單位推薦的陝西作家陳彥作品《主角》入選本屆「茅獎」提名作品。  12日進行第五輪投票 產生10部提名作品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8月12日發出公告,表示評獎委員會經過認真閱讀討論,於12日進行第五輪投票,產生出10部提名作品,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期為8月15日。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布 譯林出版社兩部作品入選
    圖說: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作品公布 網絡圖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經過認真閱讀討論,於今天進行第五輪投票,產生了10部提名作品。譯林出版社有兩部作品入選。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茅盾文學獎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作品公布
    (記者 曹瑞)8月12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發布公告,對入選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的10部作品進行公示。陝西作家陳彥的長篇小說《主角》入選。《主角》於2018年1月出版,首刊於《人民文學》,之後被多家刊物轉載,併入選多個年度推薦榜單,廣受好評。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公布,十部候選作品中三部出自江蘇籍作家之手
    昨天(8月12日)下午,中國作家協會官方網站中國作家網發布《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告[第2號]》,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10部提名作品進行公示,其中就有南京籍著名作家葉兆言的最新長篇小說《刻骨銘心》。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作品公布 陝西作家陳彥作品入選前十
    8月12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布。《北鳶》《尋找張展》《人世間》《主角》《刻骨銘心》《捎話》《應物兄》《牽風記》《北上》《敦煌本紀》十部作品進入提名作品名單。由陝西作協等單位推薦的著名陝西作家陳彥作品《主角》進入前十。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布 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入圍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公布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入圍每日甘肅網8月13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雷媛)8月12日下午,中國作協官網「中國作家網」公布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10部提名作品。在公示的提名作品名單中,著名詩人、小說家、全國政協委員、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甘肅日報主任編輯、甘肅日報社葉舟工作室主任葉舟的最新長篇小說《敦煌本紀》入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作品公示截止日期為8月15日。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北京揭曉。評獎委員會經過第6輪投票,產生了5部獲獎作品,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長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並講話。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五部作品獲獎
    半島記者 張文豔8月16日,經過六輪投票後,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正式公布。根據評獎辦公室公布的名單,以得票多少排序,第十屆茅盾文學獎5部獲獎作品分別為:《人世間》(梁曉聲)、《牽風記》(徐懷中)、《北上》(徐則臣)、《主角》(陳彥)和《應物兄》(李洱)。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京揭曉
    本報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張鵬禹)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今天在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作品獲獎。茅盾文學獎是中國作協主辦的具有最高榮譽的4項全國性文學評獎之一,每4年評選一次。本屆茅盾文學獎從今年3月15日開始徵集作品,評選範圍為2015年至2018年間在大陸地區首次出版的長篇小說,共有234部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規定的長篇小說參評。經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聘請,來自全國各地的62位作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組成評獎委員會。
  •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公布10部提名作品名單,江蘇作家蘇童《黃雀記》入圍
    作為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四年一屆的茅盾文學獎歷來競爭激烈。該獎項四年評一次,2011年畢飛宇憑藉《推拿》榮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是江蘇作家首次拿下這一大獎。2015年3月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開始評選,8月12日晚上7點,中國作家網公布本屆入圍最終評選的10部提名作品,這些作品將公示至本月15日,最終從中選出5部獲獎作品。
  • 安徽省作協推薦3部作品角逐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徵集工作於3月15日啟動,4月30日結束。經審核,初步認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記者了解到,本屆茅獎安徽省作協共推薦3部作品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