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做為一個的旅遊大省,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美麗的自然風光外,還有很多古老的少數民族,奇異神秘的民族風情。納西族、彝族、白族、藏族、傣族等25個少數民族融合聚居在雲南各個地方。來雲南旅遊可以了解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民俗,各族獨特的語言,還有那彼此的稱呼,有的來自音譯,有的來自傳說。
1、石林彝族稱呼女性為「阿詩瑪」,男性為「阿黑哥」。
2、大理白族稱呼女性為「金花」,男性為「阿鵬哥」。
3、麗江納西族稱女性為「胖金妹」,男性則稱「胖金哥」。
4、香格裡拉稱女性為「卓瑪」,男性為「扎西」。
5、西雙版納稱女性為「哨哆哩」,男性為「貓哆哩」。
很多人可能看過電影《阿詩瑪》,石林就是阿詩瑪的故鄉。石林主要是彝族,一般稱呼女性為「阿詩瑪」,男性為「阿黑哥」。
有的導遊可能還會告訴你還有阿白哥、阿花哥,據說以前阿詩瑪最喜歡嫁給阿黑哥了,因為阿黑哥勤勞和勇敢,可是現在的阿詩瑪喜歡嫁給阿白哥了,為什麼呢,雖然阿白哥整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但是他們聰明有商業頭腦,所以現在景區裡開飯店致富的都是阿白哥,而阿黑哥都是幫他們打工的。阿花哥呢,油頭粉面,見異思遷,很花心。
大理白族,一般女的叫金花,男的叫阿鵬哥。據說名字源自電影《五朵金花》裡面的白族青年男女副社長金花和鐵匠阿鵬,兩個真心相愛的人,歷經種種誤會和波折,終成眷屬。白族也喜歡鵬這種傳說中的神鳥,後來把鵬引申勇敢無私的英雄。
麗江的納西族看見美女要叫胖金妹,帥哥叫胖金哥。「胖金妹」本身就是納西語的音譯,為了能讓遊客容易理解,比如說在遊客問到納西姑娘為什麼叫胖金妹的時候,為了能讓遊客印象深刻,有些導遊就會回答說:「因為納西人以胖為美,以黑為貴」,這樣也起到一個為麗江宣傳的作用,大家回去之後肯定就不會忘記麗江『胖金妹』這個詞了。」
本地納西語學者認為「胖金妹」是納西語pail ji mei的音譯,與胖、金、妹無關聯。pail ji mei的本義解釋如下:pail指年齡的pai,ji指小,mei指女性。pail ji mei的意思為:年輕的女性,即姑娘,女青年。納西姑娘不應該音譯為『胖金妹』,而應該音譯為『盼吉美』,有些地方的納西人也稱小夥子叫『胖金若』,其實應該音譯成『盼吉若』。
香格裡拉的藏族一般管男的叫扎西,女的叫卓瑪。
扎西在西藏語中的意思是「吉祥如意」。扎西本人就是吉祥如意的象徵,他時時把吉祥如意播撒人間。藏族對男子的稱呼是「扎西」,這個只是一個大概的稱謂,就好像我們招呼人為「帥哥」、「美女」一樣。
卓瑪是藏族對女子的稱呼,它的意思是「度母」,一個很美麗的女神。度母是度脫和拯救苦難眾生的一族女神,同時也是藏傳佛教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因此二十一位度母在藏族地區被廣大信徒或百姓普遍敬拜,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西雙版納的傣族一般管男的叫貓哆哩女的叫哨哆哩。貓哆哩和哨哆哩都是雲南省傣家的傣語,「貓哆哩」是傣家對男孩子的稱呼,「哨哆哩」是對女孩子的稱呼,就像漢語叫的小夥子,小姑娘。很多人把「哨哆哩」讀成「騷哆哩」是音譯沒譯好。
雲南民族眾多,是祖國多民族大家庭的縮影。來雲南,除了領略山水風光,還要慢慢體會各民族風情。
還有很多其他少數民族對男女的不同稱呼,你知道的話,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