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少數民族是這樣飲茶的,你知道嗎?

2020-08-24 觀海茶樓

雲南與茶有著很深的淵源。

雲南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雲南的四大茶區多位於少數民族聚集地。這裡聚集的25個少數民族都用各自不同方式酷愛著雲南的茶。

下面就介紹一下,雲南最具特點的五個少數民族飲茶風俗!

白族:三道茶

白族人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

「一苦」、「二甜」、「三回味」,是三道茶的特點。

第一道茶稱為頭道苦茶,將優質綠茶放入砂罐用火焙烤,待茶葉烤黃,發出香味後,衝入少量沸水,當茶水呈琥鉑色時,倒入茶壺裡。這寓意著:人生應當吃苦耐勞,方能有所作為。

第二道茶,在砂罐中注入沸水,加上白糖、核桃仁、芝麻面等,煮後飲用。這象徵著:生活應當先苦後甜,才有意義。

第三道茶,要在茶水中放入烘香的乳扇和紅糖、蜂蜜、桂花等,飲食感覺香甜又略帶辛辣味,使人精神爽然。這寓意著:事業開拓成功,令人回味無窮!

彝族:土罐烤茶

一壺烤茶,喚醒對生活的熱愛,彝族烤茶已經具有千年的歷史了。

彝族土罐烤茶,先用炭火幹燒土罐,土罐燒熱後放入普洱生散茶,然後抖動罐子,要抖九九八十一次。

看到茶葉變黃後,加入沸騰的泉水,煮沸看到罐口起泡沫了,就可以將土罐的茶倒入茶具品嘗了。

茶氣濃鬱,入口即甘,還帶著一種原始的芳香。

納西族:「龍虎鬥」

你喝過「龍虎鬥」嗎?「龍虎鬥」是指納西族人民將酒與茶同飲的一種特殊飲茶方式。納西族人民在衝泡「龍虎鬥」時,先將茶放入陶罐中進行烘烤,至茶葉焦黃後沏入沸水熬煮茶湯。

待茶湯熬煮粘稠過後,倒入盛有半杯白酒的茶盅內,隨著悅耳的響聲撲面而來的是茶酒之香。

「龍虎鬥」在民間是一味很好的感冒良方,當您感冒不舒服時喝上一杯「龍虎鬥」,睡上一覺,醒來過後,會頓時覺得渾身輕鬆,精神抖擻。

當地有趣的飲茶諺語說道:「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鬆;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

傣族:竹筒茶

雲南傣族,一個能歌善舞又愛喝竹筒茶的民族。他們製作的竹筒茶既能有普洱濃鬱的茶香,又有清新的竹香。

竹筒茶,就是將曬青毛茶放入特製的竹筒內,在火塘中邊烤邊倒壓,直到竹筒內的茶葉裝滿並烤乾,就可以將竹筒刨開,取出茶葉,用開水衝泡飲用。

基諾族:涼拌茶

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被稱為「吃茶」的民族。「吃茶」的習俗,源自中國古代「食茶」法。這種涼拌古老的涼拌「食茶」法,被基諾族稱為「拉拔批皮」。

基諾族在製作涼拌茶的時候,採用茶樹鮮葉。將葉子採摘下來,用手輕柔,再放到碗中,加入酸筍、酸螞蟻、大蒜泥、辣椒、黃果葉、鹽等調料,最後加入山泉水即可。

泉水稀釋出草木的味道,與茶葉帶來的口感,構成了一種全新的體系,宛若專屬於一個民族的獨家記憶。

在千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雲南少數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並將之作為一種傳統,一代傳一代。

每個民族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詮釋對茶的理解,各個民族風俗奇特,地域色彩濃烈,為我國的茶飲風情塗上了濃濃的一筆。


本文出自公眾號「觀海茶樓」,如您喜歡,請您關注查詢更多文章內容。

相關焦點

  • 【特別策劃】雲南十大少數民族的中秋習俗,你知道嗎?
    原標題:【特別策劃】雲南十大少數民族的中秋習俗,你知道嗎?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今天就是中秋節了是不是一直只知道漢族的中秋是怎麼過得雲南其他少數民族的中秋習俗一個都不知道來來來跟著小編一起走進雲南少數民族中秋習俗篇1"阿細跳月"彝族阿細人習俗
  • 除了傣族的潑水節,雲南少數民族的這些節日你知道嗎?
    雲南是個多民族的省份,每逢重要節日,雲南的很多少數民族都會組織盛大的節慶活動。除了潑水節,雲南少數民族的這些節日你知道嗎?哈尼族「十月年」雲南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區,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十月年」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長、內容最豐富的節日,歷時五六天。哈尼族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每年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要過「十月年」。
  • 去雲南少數民族旅遊,你知道他們怎麼稱呼你嗎
    雲南做為一個的旅遊大省,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美麗的自然風光外,還有很多古老的少數民族,奇異神秘的民族風情。納西族、彝族、白族、藏族、傣族等25個少數民族融合聚居在雲南各個地方。來雲南旅遊可以了解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民俗,各族獨特的語言,還有那彼此的稱呼,有的來自音譯,有的來自傳說。
  • 這些雲南少數民族茶俗,你聽說過嗎?(上)
    於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而言,茶葉,已經不僅僅是解渴的飲料,更是藥物、食物和經濟來源。根植於雲南大地的眾多少數民族,大都與茶葉有著不解之緣。他們依託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用茶文化—一烤茶、燒茶、竹簡茶,以及各種養生保健的「茶菜」,不勝枚舉。
  • 雲南這個少數民族為什麼會在十月份過年:你知道其中原因嗎
    2020年雲南哈尼族又過年了,為什麼哈尼族會在農曆十月份就過春節,你了解嗎?哈尼族是中華民族56個少數民族的一支民族,它們的祖先從青藏高原一路南下最後定居在了雲南南部紅河一帶,這裡山美水美人更美,哈尼族四代居住於此,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風俗習慣,哈尼族是目前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存最好的一個少數民族。
  • 你可知道雲南少數民族的習俗?
    你可知道雲南少數民族的習俗?雲南各個民族都有尊老敬老的傳統習俗,世代相承,成為人們行為規範的準則,雖各有千秋,但都閃爍著動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雲南的少數民族都有哪些敬老習俗呢?一起看看吧!白族白族老人坐「花轎」雲南大理白族,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這一天,凡村裡年滿70歲的老人,都披紅掛彩,穿戴一新,被請進披上紅綢裝飾講究的轎子內,然後由村裡的青年抬起轎子,敲鑼打鼓,全村男女老少都跟隨在轎後,遊村一周後,再把老人抬到村公所寬敞的大院內。待「花轎」把剛滿70歲的老人抬進院內入席後,晚輩們都來向老人們祝福。
  • 雲南的25個少數民族,你了解多少?
    在「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俗」的雲南 生活著25個民族 其中25個少數民族中 15個民族為雲南所特有 這25個少數民族你數得全嗎?
  • 雲南特有的15個少數民族,你知道幾個?
    雲南是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26個,其中15個是世居雲南的少數民族。這15個土著少數民族,你知道幾個?、人口較少的7個少數民族之一。15個少數民族之一。,也是雲南特有的15個少數民族之一。
  • 雲南一個景點,讓你了解25個少數民族,堪稱「少數民族大觀園」
    民族村位於雲南昆明滇池旁邊,所謂民族村,是將雲南境內的特有的少數民族集中到一個景區內,景區內劃分若干個地方,每個地方給一個少數民族使用,每個少數民族利用劃分好的方位,將自己的民族建築、飲食、風俗習慣等濃縮到這個地方,同時配以節目表演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民族特點,讓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一個民族。
  • 雲南「特有」的5個少數民族,人口最少的僅有7000人,你身邊有嗎
    雲南「特有」的5個少數民族,人口最少的僅有7000人,你身邊有嗎?雲南一年四季都很美,除了風景美之外,這裡的人文風俗也很吸引人,畢竟雲南是少數民族和漢族混居的地方,所以文化交融之下,有一種別處沒有的魅力。
  • 在雲南娶個少數民族姑娘有多難,這樣的民俗婚姻,你被徵服了嗎?
    雲南少數民族婚俗趣事之最最有趣的情書:花花總是和生活中美麗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在西雙版納有一個哈尼族支系,叫愛尼人,花對它們來說非常重要的。這是它們表達愛的重要工具。因此,當著它們的長輩、姑姑或妹夫的面觸摸花朵,就會被認為是不雅的行為。
  • 雲南18怪都是哪些,你知道嗎?
    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地區,以其獨特的地理地形孕育了多彩的滇文化,少數民族多達25個,其中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多達15個,創造了雲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鄉土文化。這其中就有著名的雲南十八怪,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怪」現象已經逐漸消失,有些依然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下面給大家羅列了這十八怪,大家看看怪不怪:第一怪 雞蛋用草拴著賣。
  • 盤點 | 令人嘆服的雲南少數民族茶俗
    ,探尋別具風情的民族文化,體驗令人嘆服的茶俗茶禮,看這片神奇的東方樹葉,是如何在雲南人手中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哈尼族喜歡飲用土鍋茶,這是一種古老而方便的飲茶方法:先用大土鍋將山泉水燒開後,放入特製的 「南糯白毫」 ,熬煮數分鐘後,茶湯呈綠黃色,便舀入竹製茶盅內飲用,清香潤喉,回甘生津。
  • 這些雲南獨有的少數民族,你知道多少?
    中國55個少數民族其中26個主要居住在雲南,看看這些數據,你會有更直觀的感受,雲南少數民族是真的多,他們的文化然雲南更加五彩斑斕。白族,佤族,傣族,怒族,景頗族,阿昌族,傈僳族,布朗族,獨龍族,哈尼族,德昂族,基諾族,普米族,納西族,拉祜族是雲南獨有的少數民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雲南各種少數民族的文化。
  • 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你知道是哪幾個嗎?
    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你知道是哪幾個嗎?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一家。中國每個民族都有著獨特的地方,都有著不一樣的地方,不管是風俗習慣不一還是人口不一,下面跟著小編去看看中國人口最少的十個民族。
  • 飲茶聊天,你應該知道不同國家的飲茶文化
    目前,全世界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有飲茶習俗,飲茶人口20多億。但各個國家圍繞茶衍生出的「飲法」卻各有差異。無論是東亞地區較為流行的清茶飲法,還是歐美地區盛行的奶茶、糖茶等等,茶文化都用各具特色的飲法吸引了無數愛好者。我特意為大家擷取了一些較為典型的外國飲茶文化,給大家了解下茶文化的多姿多彩。
  • 傳承古今的雲南少數民族茶文化
    傳承古今的雲南少數民族茶文化——— 《神話、禮化與商化:雲南少數民族茶文化功能變遷探析》簡介鄧玉函 葛恆君    一、內容摘要    本研究從民族文化變遷角度,運用文化變遷理論,根據各民族的歷史記載、地方志、民族志等經史研究,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考察雲南少數民族茶文化的歷史文化資料
  • 「茶在雲南」大開眼界,雲南人是這樣吃茶的!
    生吃、醃吃、烤吃……在雲南少數民族村寨,常常聽到說的不是「喝茶去」而是「吃茶去」,這是為什麼?因為雲南說吃茶真的是在吃茶!在喝茶花樣上潮汕人和廣州人不得不讓步,雲南人才是喝茶花樣最多的老司機。雲南人的「花樣吃茶」提到雲南的茶,大家自然而然的都會想到「普洱」,普洱茶就是雲南不折不扣的名片 。普洱茶最早是雲南少數民族的食物,當地流行「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
  • 廣西雲南兩個少數民族的省份 誰的發展更好一些
    廣西和雲南,是大家印象中少數民族比較多的地區,不少人到了外省,見到廣西的就會問你是壯族的嗎?見到雲南的就會問你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呢? 我們先看看兩個省份的民族情況,廣西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壯、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合計
  • 了解我國的茶文化——少數民族的飲茶風俗
    邊疆 地區聚居著眾多的少數民族,他們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繽紛,使人觀嘆。下面,選擇幾則有代表性的民族飲茶法,簡述如下。由於罐罐茶的濃度高,喝起來有勁,會感到又苦又澀,好在傾入茶杯中的茶湯每次量不多,不可能大口大口地喝下去,但當地少數民族因世代相傳,也早已習以為常了。(三)藏族的酥油茶藏族主要聚居在我國的西藏自治區,喝茶是藏族同胞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叫做「飯可以一天不花,素卻不能一天不唱把茶和米看得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