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我對緬甸的認識:東南亞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在金三角長期的戰亂和毒品泛濫讓經濟發展舉步維艱,我覺得來緬甸會是一件挺不安全的事情。但是,事實上來了之後打破我原有的認識,緬甸近年來隨著政府的民主化措施的加快、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強,經濟和社會環境都有所改善,現在基本上很少聽到在緬甸有國人遇害的的新聞,緬甸人喜歡樂善布施,在那裡我所遇見的人都是比較友好的,他們各自安居樂業,雖窮,卻幸福著。
緬甸是一個小城佛教國家,他們經常會在街邊布施,跟我們的化緣差不多,老百姓們都是很尊重施捨的東西,他們認為很多人和事都是可以輪迴的,做的好事,總會一天自己也會被善待。
他們會把最好的東西施奉給眾多布施者,在緬甸有一個傳統就是男人的一生必須出一次家,每次出家的時間一般為一個月到一年以上,他們理解他們家族當中也有多多少少男性出家的不易,雖然出家清貧,但是有著信仰的生活總是幸福的。
在緬甸小城市裡,也是沒有公共運輸,大多數人出行還是以摩託車為主,很多郊外地方很難打到車,他們比較盛行這種人力挎鬥單車,他們眼中的taxi。
緬甸的曼德勒第二大城市是華僑的主要聚集地,很多上世紀八十年過來謀生,現在大部分華僑都有做自己的生意,他們很多老人不願意隨兒子回來中國發展,因為習慣了這裡的安居樂業。
在昂山市場的華僑阿姨告訴我,他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在當地還算不錯,相對當地人,華僑們會比較勤奮,所以在這裡聚集了很多做生意的華僑,他們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商會,他們依然保留著很多中國文化的傳統,甚至合建了中國式的寺廟。
在緬甸街頭,無論小孩和老人,平時的時候會往自己的臉上塗鴉,這種東西他們叫塔納卡,也是香木粉,用的是香楝樹的樹皮磨成的粉塗,這個並不是什麼宗教信仰,而是當地人相信這個是可以防曬、防止粉刺,而且保持皮膚嫩滑細膩,對於不是那麼富裕的緬甸人來說,絕對是便宜但又是有用的天然護膚品。
在緬甸。最大的節日莫過於是潑水節了,相當於中國的春節,這個時候普遍的全國都會放5天假期,他們大大小小就會相遇到街頭潑水狂歡,無論是不是陌生人,都是用潑水來問好,這個節日成為了當地人打破彼此問候的陌生,把微笑不斷傳遞出去的正能量。
在緬甸待的一段時間讓我感覺很多不是大家想像的髒亂差,到處搶劫治安不好,我是覺得,很多地方比如仰光的城市建設現在算是比較國際化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這裡旅遊觀光,城市的發展也隨著慢慢變好,人民的生活也得到越來越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