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漁計劃公益助力「大涼山」:教育扶貧,一個人都不能少!

2020-12-17 大河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5日電(記者 劉尚君)為了生活,彝族女孩阿爾阿妹早早輟學背井離鄉去陌生的城市打工。無論是工廠還是滿是水泥灰塵的建築工地,都曾出現過她瘦小的身影。直到遇到了授漁計劃助學項目,阿妹才走出工廠,對上學這件事有了新希望。
  涼山深處的地門妹妹不想放棄上學的機會,為此,只有15歲的她每天起早貪黑去山上打筍子,早出晚歸拼命幹活攢了1200元錢,家裡賣了值錢的牲口,終於湊夠了她上學的費用。初中畢業時,18歲的她再次面臨輟學。經過當地政府部門、授漁計劃及項目學校的審核,她順利地成為「授漁計劃」的資助對象,以後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
  加多阿合是一個稚嫩的肩膀上肩負著自己未來和家人希望的孩子。他家是涼山州喜德縣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扶貧戶。曾經,他對自己的認知是:讀不起書就去打工,等掙夠了錢就娶妻生子。後來,通過「授漁計劃」的課堂,他發現自己有許多志向與想法。
  ……
  阿爾阿妹、地門妹妹、加多阿合都是授漁計劃項目學校四川省檔案學校的學生。幸運的是,還有更多的自四川大涼山「家庭貧困和學習薄弱」的雙困生通過授漁計劃重返課堂。

  2016年1月6日,「青年之聲·授漁緣夢」精準扶貧一幫一助學行動在四川雅安舉行,通過精準扶貧一幫一的模式,在四川省資助1000名孤兒、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在兩年時間內,為每人每年提供3000元助學金。這其中,包括了500名雅安地震災區學生。
  據介紹,授漁計劃自2014年實施以來,全面貫徹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方針,鎖定對象,分類施策,通過一幫一精準幫扶模式開展對困境學生的扶貧助學和安全教育工作,幫助貧困地區的困境青少年實現平安成長,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2016年,團中央「青年之聲」攜手授漁計劃開展「授漁計劃 青年之聲」精準扶貧助學行動,已資助四川大涼山、甘肅、湖北、山東、湖南、江西等省份的貧困學生近2000名,其中,資助大涼山彝族學子和雅安地震災區的學子928名。
  2月11日,一則讓全國人民為之關注的「暖新聞」刷爆了授漁計劃項目公益圈:2月11日上午,農曆春節來臨之際,正在四川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大涼山腹地,走進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沿著崎嶇山路,他一一走訪貧困戶,並與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座談交流,結合當地特點給村民們支招致富路。習近平表示,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感動之餘,一位曾深入大涼山當地參與拍攝「授漁學子」系列故事的導演王波有感而發。去年,他帶領攝製組團隊輾轉了近17個小時,第一次來到大涼山昭覺縣阿爾阿妹的家。鏡頭記錄下的貧窮和無奈,也又一次讓他們體會到了貧困的等級。
  「『大涼山』一直貼著貧困的標籤,所謂深度貧困地區,就是連靠山靠天吃飯,都是奢望。」王波說,如今,總書記去到大涼山走訪、慰問,更表明了幫助貧困人民脫貧的決心,也證明了這些年授漁計劃做的事,走的路沒有錯。希望在扶貧路上,授漁計劃『扶貧先扶智』的精神能從幫助一個孩子開始,帶動一個家庭脫貧致富。

  授漁計劃學子地門妹妹在四川省檔案學校讀書。

  授人以漁,從「心」開始。四川省檔案學校作為授漁計劃公益項目學校,為當地貧困學生提供了免費的職業教育和成人大專教育,學生們在學校完成兩年的中專學習後,統一安排到合作企業開始三年「工學一體」的學習模式。通過定期走訪、開展座談會、建立授漁學子微信互動群等形式,了解學生近期思想動態與生活、工作中的問題,對學生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時予以幫助、解決,對於政策性問題及時給予回復並跟進;對於反映實體管理中的問題,做好問題跟蹤並落實,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職業技能的同時,實現穩步就業,服務社會。
  為了幫助授漁學子更好地成長成才,授漁計劃2017年啟動「授漁計劃·平安成長」項目,在部分省份的項目學校試點開展「五項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六項精進》課程培訓,針對困境學生開展扶貧助學、安全教育、心理輔導,在資助困境學生的同時為學生教育成長提供意見,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相關焦點

  • 「授漁計劃·青年之聲」精準扶貧助學行動落地江西贛州,400名貧困...
    ,通過公益教育幫扶促進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長,由團中央「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電視臺團委、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新華網、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贛州章貢區人民政府、授漁計劃公益促進中心和完美(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在江西贛州開展「授漁計劃·青年之聲」精準扶貧助學行動。
  • 授漁計劃招聘
    一、授漁計劃簡介授漁計劃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新華網、中育集團、美年大健康共同發起。2015年授漁計劃公益促進中心成立,同年,團中央「青年之聲」、中國青年網成為授漁計劃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
  • 海銀集團韓宏偉:授人以漁 助力貴州遵義精準扶貧
    8月15日,海銀集團與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長崗鎮茶花村籤署東西部扶貧協作協議,旨在利用海銀集團的各項資源優勢,通過產業扶貧、創業就業培訓、高效農業種植與收購、退役軍人安置等多種舉措,全面助力遵義精準扶貧。
  • 授人以漁 尚德機構助力教師隊伍建設幫助貧困地區
    作為一家行業領先的在線教育公司,尚德機構在全力發展教育事業助力學員實現夢想時,不忘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或發起了多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幫助貧困地區的人員,為他們捐款捐物。
  • 華圖教育教師節赴大涼山支教捐錢捐物不如捐贈"希望"
    中國網教育頻道9月8日訊,"世間事,唯其難,方顯珍貴",在公益支教的路上,華圖教育"精準扶貧"計劃已經走過了六年光陰。教師節前夕,華圖教師再次走進四川大涼山,為支教教師進行開學前的系統培訓。是的,在四川大涼山地區,孩子們的生活遠不如我們所想的模樣。
  • 致敬扶貧人| 華美牙科公益助力·大涼山扶貧金章紀念卡敬意發布
    他們堅守使命,在信念的驅使下,隻身走進陌生的大山裡,十年如一日的為當地的脫貧事業奮鬥,他們被稱為扶貧人。今年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了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承諾,廣大幹部群眾頑強奮鬥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他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大涼山之貧大涼山坐落於四川省西南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自治區。
  • 「授人以漁」——厲以寧講述4個扶貧故事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題:「授人以漁」——厲以寧講述4個扶貧故事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  扶貧攻堅,是今後5年一項重要任務。  「扶貧要授人以漁」「搬遷之後關鍵要靠自己努力」「要重視職業教育」……  85歲高齡的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有著自己的扶貧理念。
  • 新聞聯播|四川大涼山:美好生活 一個都不能少
    新聞聯播|四川大涼山:美好生活 一個都不能少 2020-07-26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紮根扶貧村 授魚變授漁 中國移動河南公司助力小山村脫貧致富在...
    紮根扶貧村 授魚變授漁 中國移動河南公司助力小山村脫貧致富在春天裡 2020-04-21 09:16:56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近日,在河南新聞聯播【全省脫貧摘帽縣巡禮】中播出了南陽南召縣馬別灣村走上脫貧致富路的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助力南召縣馬別灣村脫貧致富的畫面中,為扶貧而堅守一線樹信心、為扶貧而因地制宜找項目
  • 助力大涼山「千人貧困村」脫貧攻堅 美大控股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
    (扶貧捐贈儀式在中壩文瀚小學舉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希望盡我們的綿薄之力,幫助中壩文瀚小學發展得更好,孩子們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美大控股集團副董事長葛爽在講話中表示。大涼山裡的小書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在助力脫貧攻堅戰役中,美大控股集團在大涼山鎖定中壩村進行精準扶貧。
  • 《雲南日報》| 昭通:授人以漁 教育扶貧燃起明天的希望!
    《雲南日報》| 昭通:授人以漁 教育扶貧燃起明天的希望!長房九年一貫制學校就位於雲南昭通彝良縣發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內,是雲南省菸草專賣局(公司)幫扶昭通脫貧攻堅項目建設教育扶貧中的一項。學校佔地面積98.82畝,總投資約12131.33萬元,其中雲南省菸草專賣局(公司)出資約856萬元,主要用於學校設施設備購置。學校有1996名學生,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770人,大多是搬遷到安置區的群眾子女。
  • 魚漁並授 榮盛集團獲「2020年度最佳創新扶貧企業」
    在中國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前行過程中,榮盛集團以各種形式參與脫貧攻堅,從「授人以魚」發展為「授人予漁」,用企業的力量帶動貧困村、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獲「2020年度最佳創新扶貧企業」。
  • 授人以漁,上汽通用汽車搭建多元平臺為「全民公益」賦能
    來源:第一財經授人以漁, 上汽通用汽車搭建多元平臺為「全民公益」賦能[ 為助力疫情防控戰早日勝利,上汽通用汽車早在1月31日即宣布,向武漢市捐贈500萬元,向上汽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所在的江夏區捐贈300萬元,共計人民幣800萬元,馳援武漢地區抗擊疫情工作。
  • 菜鳥驛站以藝術做公益,為大涼山孩子打造舊物新意展
    因為這場藝術展的舉辦地點不在經濟發達的北上廣,而是在大山的深處——四川涼山美姑縣阿波覺村愛慕小學操場;舉辦場館不是高大上的美術館,而是一個足夠寬敞明亮的「臨時美術館」;展覽的觀眾也不是城市裡的白領小資,而是大量上山區裡的孩子們這場特別的大山裡的藝術展,由菜鳥驛站和閒魚聯手,秉承「綠色驛站」理念,發起「舊物新意,大山裡的藝術展(SmART Gifts For Kids)」計劃
  • 郴州尹堂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給一個人一碗麵條,能餵飽他一天;教一個人如何做麵條,能餵飽他一輩子。尹松堂就在完美詮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尹松堂是桂陽縣審計局副局長,他一直走在扶貧的最前線,深入貧困戶的內心,了解其真正需要什麼,找到最根本的問題。
  • 辛巴攜手央視大涼山助農,創新《心連心》方式,功成名就初心不忘
    但是對於大涼山(涼山州)當地的百姓而言,這一天並不尋常,因為辛巴來了,朱迅來了,《心連心》也來了。8月11日晚七點,辛巴與朱迅二人攜手海陸、李亞鵬、劉惜君組成帶貨天團,在涼山州喜德縣開展助農直播帶貨活動,助力大涼山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 君康人壽發力精準教育扶貧 助力脫貧攻堅戰
    君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康人壽)作為國內知名險企,在經營好主業的同時,不斷探索保險公益扶貧新路徑,精準定位教育扶貧,在服務民生、助力扶貧攻堅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過去幾年,我國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
  • 馬蔚華:商業的本質不是唯利是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馬蔚華表示,影響力投資對扶貧攻堅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我們要徹底脫貧,必須重視能力建設,把輸血變成造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下為馬蔚華先生在中國企業家綠公司年會上的精彩演講,經投資家網整理,略有刪減。
  • 爸爸封開縣扶貧,兒子大涼山支教
    其中時年52歲的中山橫門旅遊公司總經理鄧錦華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參加扶貧工作。在他的影響下,兒子阿朗主動到四川大涼山做公益支教志願者,並將半年支教計劃改為一年。2016年4月,鄧錦華任駐新進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全新的工作,陌生的環境,對52歲的鄧錦華是個全新的挑戰。為更好開展幫扶工作,工作隊將新進村當成第二個家,吃、住、辦公都在村裡。為不影響貧困戶白天勞作生產,鄧錦華帶領工作隊晚上走訪入戶,與每個幫扶對象親切交流,摸清摸透每戶狀況,為他們出實招、謀實事。
  • 馬雲談扶貧致富:給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馬雲談扶貧致富:給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5月27日上午,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正在貴州召開,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出席了「精準扶貧」高端對話環節,並做了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