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丨素淡人生有真味

2020-09-25 大道知行


有一個成語是東晉人王恭的原創——一位族叔到家,見王恭所坐之簟(竹蓆)不錯,就開口索要。王恭自然是起身抽出相送。不久族叔再來,見王恭坐在草墊上,問其故。王恭說,我「身無長物」,竹蓆給了你自己就沒了。此處的「長物」是多餘之物的意思,王恭官職不算顯赫,可也任過都督、刺史,按說擁有幾領竹蓆不是難事,可他偏偏弄得如此窮酸。所以史稱其「清廉貴峻、志存格正」,《世說新語》也將這則故事編在《德行》篇中。

如果把德與行拆開來講,一是說品德,二是論行為,恰好對應了中華文化中素與淡這兩個字。

素,是儒學的底色,孔子就被稱為素王。其名言「繪事後素」看似在說繪畫——只有在純淨的素帛上才能畫出絢爛的畫卷,實際上是在比喻品德和功名的關係,這與老子的「見素抱樸」一起打造出中國人精神結構和道德標準的底子。古有《素書》,相傳是張良受之於先賢,見無人可傳就埋進墳裡。西晉時盜墓者以為是取功名謀財富的秘笈,挖出一看不過是些素心素德的禮儀之類。的確,「素」的學問不在字裡行間,還需從無字之處讀起。

淡,是中國古典美學的核心命題,也是區別於其它美學的一種獨特品格。法國人朱利安寫過一本《淡之頌:中國的思想與美學》,他認為,莊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是一種摒棄功利色彩的「淡」,從來都是中國人最推崇的行為範式。如同《人物誌》中對鑑識人物的說法:「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

淡者,一是對物,二是對己。徐特立年輕時家貧,參加會考中榜後無錢參加複試。有富家同窗解囊相助,徐特立甚為感激但又恐「受恩多則立朝難」——私誼多難秉公理,於是淡然謝絕,坦然地棄考而歸。這種志存高遠又淡泊名利的境界,令人心嚮往之。

當然,在博大精深的漢語言裡,素也罷、淡也好,從來都不僅僅是一些吐辭為經的文字概念,它如心靈的過濾器,過濾掉人間許多的情緒雜質,始終散發著一點清逸風懷、幾縷悠然芬芳。中華文化中把德行高尚者稱為「躬行君子」,事實上,躬行往往比飽學更難得。著名物理學家王淦昌在談到認識宇宙時說:「關於宇宙,我們只知道一點點。」以「遠行必自邇,登高必自卑」之心來仰望自然、尊重科學,這種心態充盈著中華文化素淡的意涵。

無論面對怎樣沸湯滾油、脂膩粉濃的生活,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在利益、公平和情感之間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規則,有所敬畏,有所斂止。梭羅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座聖廟的建築師,身體是自己的聖殿,在裡面,他用完全是自己的方式崇敬他的神。」這和中國人說的「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是一個理。人因良知而自律,既然是自律,標準皆在心裡。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素雅之情感、淡泊之念想,難免身陷猥瑣的世相,本想遊戲人生,反被人生遊戲。

有句諺語說:騎在樹上鋸樹枝,不可鋸自己騎的那根。領悟中華文化中的素與淡,其實是一個提醒,不要為把欲望的火堆燃大而去鋸自己騎的樹枝,否則必定摔跟頭。

◎本文原載於《解放軍報》(作者鄭蜀炎),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素淡人生有真味
    如果把德與行拆開來講,一是說品德,二是論行為,恰好對應了中華文化中素與淡這兩個字。 素,是儒學的底色,孔子就被稱為素王。其名言「繪事後素」看似在說繪畫——只有在純淨的素帛上才能畫出絢爛的畫卷,實際上是在比喻品德和功名的關係,這與老子的「見素抱樸」一起打造出中國人精神結構和道德標準的底子。
  • 通透的人生智慧: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題記:一代奇人洪應明,在《菜根譚》中有言曰: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意思是,美酒佳餚、辛辣甘甜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清淡;與眾不同、舉止怪異的人不算是真正的偉人,真正的偉人往往很平常。原來,最真、最美、最恆遠的生活是清清淡淡的,越是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越懂得低調謙恭、甘為平凡。
  • 淡是原味,淡是人生的本味.【星雲大師•迷悟之間】 淡中有味
    吃菜有鹹淡,口味不一。鹹有鹹的味道,淡也有淡的味道。青菜蘿蔔不是什麼稀奇的平淡之味,但有的人一生就是喜歡吃青菜蘿蔔的清淡之味。人情也有濃淡,冷暖寸心知!水因為平淡,所以能調和各種味道;不像甜味與鹹味混合,就會雜味紛陳,所以無味是最上的境界。一般人都喜歡香味,覺得淡而無味很貧乏;其實淡有淡的味道。香水要淡,才能持久;花香太濃,容易令人生厭。牡丹花雖然象徵富貴,但不若淡雅的幽蘭受人喜愛;因為幽蘭清香,所以被人喻為君子。
  • 淡而有味享受人生
    有人說: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細想想,這句話,頗有哲理。當今這個時代,也太喧囂,太物質,太功利,太勢力;一個人如果欲望太多,就會被「重口味」折騰得死去活來。  人生平淡,並不是讓你放棄理想、事業、志向、信仰,而變得庸庸碌碌。而是要少計較,只有少計較,才能少折騰。
  • 疫情時讀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淡,是生活的真味。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真是一個生活大家。他一生顛沛流離,數次被貶,但他從沒有被不公的命運打垮,反而用一份超然的氣度和曠達的胸襟,樂觀豁達的面對命運,把詩和遠方過成生活的日常。沒有吃的,他自己做;沒有住的,他自已建;沒有喝的,他自已釀。在生命的低谷,他變成了一個生活大家。
  • 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這碗豆腐,被日本人稱之為「絕品」
    烹製精進料理的過程,亦是修行:探求最恰當的烹調手法,呈現真實的天然風味;思索如何物盡其用,儘可能減少丟棄;只尋求真味,不無謂雕琢細節。相較本膳、懷石、會席等料理體系的華麗奪目,精進料理時常顯得尋常而寡淡。但只有如此,方才契合僧侶們修禪的心境。愈淡的調味,愈能襯託出本貌,從而感受食材的來之不易,珍惜自然的恩賜。
  • 淡而有味-中新網
    淡而有味   我的二姨媽曾對我說過,人老了口味會變的;二姨媽到了晚年時,正如她所說的那樣,口味和以前大不相同,面對擺在她面前的各種食物,總愛說四個字:「淡而無味」。
  • 廚房中的哲思丨《菜根譚》裡的烹飪禪語,告訴你人生的真味是什麼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是《菜根譚》裡的一句勸世名言。這句話初聽沒什麼特別,但隨著對廚事、對人世生活理解得越透徹,它卻越發像禪語一樣,具有深意。
  • 讀《菜根譚》「真味是淡,至人如常」,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但是,無論持哪種觀點的人,都有自己道理,這裡也不好說誰正確誰錯誤, 既然作不了判斷,我們就從經典處世著作中,從歷史名人中找答案吧。翻開人生處世經典著作《菜根譚》,我們看到這樣一段話:「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這是告訴人們,烈酒肥肉辛辣甘甜,並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的。人的行為舉止神奇超群的人,也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人,真正德行完美的人。
  • 詩詞丨人生百味,終歸一淡
    嘗遍了酸、甜、苦、辣、鹹,經歷了起起伏伏,看遍了世間的風景,才開始明白,人生百味,「淡」才最為珍貴。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生百味,終歸一淡。
  • 心淡如茶,心素如簡,心靜如水
    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淡比之濃,或許由於接近天然,似春雨,潤物無聲,容易被人接受。有人說:用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也別有滋味,不是嗎?淡是態度,雅是品味。 心淡如茶,心素如簡,心靜如水。心淡如茶,心素如簡,茶有濃淡,有冷暖,亦有悲歡。用一顆俗世的心品茶,難免執著於色、香、味,則少了一份清淡與質樸。
  • 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做人宜淡不宜濃,淡中現出真趣味,淡中現出平常心。再美味的食物,一日三餐不離口總會吃膩的;過於特立獨行的人,往往因為太過特殊而不合於群。世界上最可口的食物不過是家常菜,德行完美的聖人不過是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還是德高望重的大師學者,他們並不是生而如此,而是在平凡中實踐人生理想的。身為普通人更是如此,只有在平凡之中才能保留人的純真本性,心態平和地對待人生,才能在平平淡淡中品味人生百味,進而在平凡中顯出英雄本色。
  • 「菜根譚」--真味是淡、至人是常
    ------------真味是淡至人是常------------>真味是淡至人是常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淮南子主術篇》中說:「肥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於口者,則明主弗甘也。」真味:美妙可口的味道,比喻人的自然本性。神奇:指才能智慧超越常人。卓異:才智過人。至人:道德修養都達到完美無缺的人,即最高境界。
  • 真味只是淡,樂在一碗中
    如果你出去走幾步,會發現川菜和湖南菜越來越流行,甚至在廈門那種口味比較淡的地方,晚上宵夜去吃的居然是烤魚、燒烤。然而,生活裡的美好,其實就是情中見真意,淡中有真味。小喬覺得,吃飯就是要讓每一碗米飯吃到每一個人的心裡,讓每一個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味道。
  • 讀畫丨虢筱非讀書圖:讀書有味,作畫有味
    作畫有味 文丨妙不可言 人間至樂,無如讀書。真入其境者,雷打不動,泰山崩於前而目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王天下而不與存,直可拋妻棄子,視富貴如敝屣。讀到樂處,似瘋似魔,或者手舞足蹈,或者念念有詞,或者拋書長嘆,或者忍俊不禁,或者黯然涕下,其情難自已之處,莫可名狀。
  • 讓人心情平靜的句子,人生百味,情最濃,人生繁華,淡最真
    終有一天你會知道,失去比擁有更踏實。四 * 人的一生中,我們有許多轉念的機會,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別讓小小的委屈難過左右你的情緒,幹擾你的生活。學會原諒,學會篤定,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怨別人,苦的是自己的心。試著去愛,不要活在嗔恨的苦海中。五 * 人生,會出現許許多多的意外。
  • 小蔥拌豆腐,看似平淡實則淡而有味,蘊含著生活與人生的大境界
    小蔥拌豆腐,看似平淡實則淡而有味,蘊含著生活與人生的大境界 周忠應 吃的時候把嘴巴張到最大,然後用勺子送入口中,感覺糯糯的、柔柔的、綿綿的、滑滑的,幾種相同又不太一樣的感覺融在一起,那股味道真香。後來家庭條件越來越好,誰還做這種簡單的菜呢? 提起這個問題,70多歲的媽媽非常感慨,她的話匣子便多了起來。媽媽說,在我家老家許旮洞,她的小蔥拌豆腐是做得最好的,很多鄰居家裡打了豆腐便喊她去做,還經常帶些回來給我們品嘗。
  • 餘美田國畫創作:水靈墨潤 素淡清幽
    美田,字未子,號大疆,墨榭臺主人 自幼矢志丹青,其創作有感於心,神弛筆騁,水靈墨潤,地就天成; 畫風素淡清幽常以簡略筆法,隨心應手寫出胸中丘壑,寥寥幾筆,機鋒轉語,不拘泥常規,畫中有禪,禪中有畫,一氣呵成,自在無礙。
  • 啃菜根:辨人識物的智慧,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啃菜根: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祖龍漢】【特別說明,是至人,系統老是提示是錯字。不是致人,國學經典用字,不是系統智能識別的。且至人也是一個詞。今天要和大家啃的菜根是:真味是淡,至人如常。通俗的說,意思就是最真的味,就是那種淡淡的原味,但回味悠長。真正有本領的人,看起來都謙和如常人一樣從不賣弄。
  • 七言絕句★淡素銀微
    七絕★淡素銀微作者/健康一生淡素銀微明翠新,善於炎日鬥芳真。桃梨不見驚兒樹,形色識君花錦春。銀微:屬紫薇科,喜光和溫暖氣候,耐旱,怕澇,稍耐陰但耐寒性不強,在肥沃、溼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上種植為宜,生長較慢,壽命長。樹幹越老越光滑,若是用手去撫摸,它會微微顫動,所以又叫它入驚兒樹、痒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