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生、軍人、警察……為了戰勝疫情,為了國之安寧,他們選擇義無反顧地逆向而行,嚴守在疫情第一陣線。 在烏蒙山麓的畢節大地上,嚴防嚴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打響後,有這樣一支同樣毫不猶豫選擇在這特殊的戰場上選擇「奉陪到底」的保安團隊,他們說得最多、最硬氣的一句話就是:「請差遣我們!」
「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 「請公司和客戶單位放心,我們絕不辜負期望,保證堅守崗位,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竭盡全力,爭取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再立新功!」 ——這是畢節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的黨員及職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請戰書》的內容。 畢節市保安公司有兩位保安班長分別叫劉珍永和申慶揚,是公司派駐畢節市七星關區醫院新院區的保安班長。本來他們可以按照規定隔天輪休一次,但是,他們的職業素養、良知,他們對安保對象肩負的高度負責感,讓他們毅然決然將其他事情都拋在腦後,每天十多個小時,穿梭在防控病毒第一線。 「忙碌是暫時的,病毒是短命的;勝利是我們的,明天是美好的。有需要,請差遣我們!戰病毒,我們奉陪到底!」朱佩倫、李光倫、葛永東、陳天舉、劉珍永及申慶揚他們能夠異口同聲說出的話,鏗鏘有力,振奮人心。 在畢節的保安領域,戰鬥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四位保安中隊長朱佩倫、李光倫、葛永東、陳天舉,以及兩個保安班長劉珍永和申慶揚,幾位「兵頭將尾」,有的是黨員,有的是退伍軍人,作為行業領域的代表人物,他們紅心不改、本色依舊,戰「疫」期間的工作,更是一絲不苟、可圈可點。
宣誓請戰(受訪者供圖)
瞞天過海「偷」口罩,「東窗事發」不怕笑 再過兩年就進入知命之年、畢節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中隊長裡的老大哥朱佩倫,是中共黨員、退伍軍人,服役時當過班長,愛兵,爽快,是他的特點。 畢節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不久,朱佩倫就進入公司,從保安員到班長、中隊長慢慢成長起來。今年,他分管的駐勤點,包含七星關區人民醫院新院區。眾所周知,這裡住院病人多達數百人,目前每天進出車輛較多,流動人口更甚,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控點。 大疫當前,不得有半點兒戲。「隨時聽候公司差遣!」朱佩倫除了正常查崗,還頻繁出現在醫院,以便及時幫助同事們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朱佩倫說,每個隊員每天都要在這裡工作很長時間,要說危險和辛苦,自己都不敢和他們比。1月26日,有隊員反應口罩缺乏。第二天,朱佩倫將家裡本就有限的口罩「擠」出20個,將這份「厚禮」送到隊員手裡。 同樣是中共黨員的李光倫,進入公司也是十多年了。他雖然不是退伍軍人,但從保安員、班長、中隊長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多年的保安隊伍「兵頭將尾」生涯,養成了他一身軍人素養。 李光倫凡事顧大局。在家,妻子擔心他天天出門工作的安危,他卻說,個人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得隨時聽候差遣,「放心,不管為大家還是為小家,我會加倍小心的。」 無獨有偶,與朱佩倫一樣,李光倫也是對同事們關愛有加,他不止一次從家裡「偷」出一些當下難求的口罩,分給一線保安員。 對於李光倫「瞞天過海」的事,「『東窗事發』了咋辦?」同事們打趣他。 「咋辦?」李光倫樂觀地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雖然是瞞著老婆做的『壞事』,但我不怕笑話。」因為他深深地知道,妻兒不出門可以,但隊員們不出門、不上班咋行?
一絲不苟戰疫情(受訪者供圖)
戮力同心戰疫情,「團團轉」裡「帶風聲」 負責查崗的那一天,保安公司的中隊長們往往深更半夜也要深入鄉鎮駐勤點查崗。崗查完,天也快亮了。根據工作制度,查崗的第二天可在家補瞌睡。 大年初三夜,葛永東隊長查崗差不多到天亮,第二天上午瞌睡正香,電話「不知趣」地響起來:不好了,他分管的一個駐勤點保安員跌倒受傷,需要立即調派替補隊員。 又是非常時期遇到特殊事情,葛隊長翻身起床,打電話、臨現場、幫忙救傷員……「忙得團團轉的時候最充實,等到事情安排妥當,嗨,這瞌睡,不曉得跑哪去了。」事情過了幾天了,葛永東提到這事,仿佛這才意識到瞌睡沒補足,下意識地揉揉眼,「儘管瞌睡來,只要有差遣,最短時間必到位」。 特殊時期,街上沒吃的,公司食堂也暫停提供飯食,2月4日那天,又是葛永東值班查崗,都到下午快兩點了,他才趕回家裡,隨便熱點飯吃,接著馬上開始下午的工作。 晚點吃飯倒是不算什麼,最讓他感到不安的是,他覺得愧對自己杖朝之年的老父親。 原來,葛永東的老父親半個月前遭遇車禍腿骨骨折,直到現在還在醫院住院治療。可是,葛隊長只能稍事得閒,才能抽空去看望。不過,讓他心裡不安的,是躺在病床上的老父親,還要為天天奔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兒子擔心。 不是在辦公室處理工作,就是奔忙在各駐勤點之間。八零後陳天舉,是保安公司中隊長裡面最年輕的。他說,自大年三十那天起,沒有哪一天,工作「離開」過他,「簡直忙起風聲」。 陳天舉打趣道,就是在家裡,工作也會「找上」家門來:保安員們經常會有工作上事情,在電話或微信裡請教。「電話裡解決不了的,只要需要,立馬出發,一切服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只有整個社會都安全了,我們才安全」,2月3日,背著紅色噴霧器的陳天舉一邊給辦公區消毒,一邊說。 陳天舉的內人是個醫生,因此也最懂得注意病毒防護的重要性,每次他出門,妻子的眼裡總是寫滿了「擔心」二字,注意事項「喋喋不休」。 對於長期加班加點而沒多陪陪的妻子說的話,陳天舉聽在心裡,暖在心底。「特殊時期,病毒肆虐,我們必須群策群力,助力打贏這場病毒防控戰役,才是對工作和家人最好的交待。」 對於「忙」,對於「虧欠」家人的,葛永東和陳天舉都說,能在這個關鍵時候發揮他們的智慧和力量,他們能對社會、對他人有所作為,是其生存價值的最好體現,家人也很理解。
一絲不苟抗疫情(受訪者供圖)
「自我差遣」作表率,「擅作主張」盡職責 特殊時期,不是病得不輕,誰也不願意輕易跨進醫院半步,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管區」,很多人更是避之不及。 疫情防控期間,畢節市保安公司派駐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的保安全員上崗,也還是人手不夠。根據安排,劉珍永和申慶揚只需要輪流上班,即每天有一個保安班長在崗即可。可是,看到醫院醫護人員日以繼夜奮戰在比自己危險的防控病毒第一線,看到全體保安員沒日沒夜奔忙,兩位保安班長的責任感、使命感在他們心裡湧動,讓他們不能心安理得坐在家裡。 略經溝通,二人決定「自我差遣」:說服親人理解自己,每天,兩人都來醫院,和全體醫護人員、保安員一起,為獲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勝利而盡職盡責、盡心盡力。 從1月23日起,劉珍永和申慶揚就放棄上一天班休息一天的上班方式,「擅自」到崗維護秩序、分流車輛、測量體溫……「我們不僅每天來上班,不是按照規定上滿八小時走人,而是每天上班時間都在十多個小時。」申慶揚說。 「劉珍永進入公司當保安十年了,申慶揚當保安的時間更長,整整十八年。特殊時期特殊『上』,他們的敬業精神和犧牲精神很讓人感動,是我們工作和做人的榜樣!」葛永東說。 這段特殊時間,前往醫院的人員往往情緒不穩,甚至脾氣暴躁,動不動大動肝火,甚至罵人、動手。每當這個時候,兩位保安班長總是救火隊員般,哪裡有問題、哪裡有困難,他們出現在哪裡。 中隊長朱佩倫對自己這兩個「愛將」,是既敬佩,又心疼:「開始發現他們每天都來到駐勤點,我說『太辛苦了,怕不行吧?』後來,深感他們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就只有勸他們見縫插針抽點時間休息,多加保重。」
通訊員 王純亮 韓賢普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汪瑞梁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