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的差遣給我們看到什麼

2020-12-11 撒勒法
希望之光

約拿的差遣給我們看到什麼

1:1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2「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3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

我們許多人都喜歡得到神的差遣,因為奉神差遣的人必得神所喜歡,然而約拿卻不喜歡神的差遣,因為神差遣人,總是給難處(受苦),而不是給榮華(享受),所以約拿就躲避神的差遣,而是逃到他施躲避耶和華。約拿書是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奉神的差遣;神差遣人是到什麼樣和地方去。奉神差遣的決不是雙方事先有溝通;奉神差遣的決不會在自己預先設想的範圍內,更不會使人得享受,而是受苦害。

保羅和亞拿尼亞得著耶穌(聖靈)的差遣完全不在人的意料中,【徒9:6起來!進城去,你所(應)當作的事,必有人告訴你。」……11主對他說:「起來!往直街去,在猶大的家裡,訪問一個大數人,名叫掃羅,他正禱告;……】掃羅(保羅)奉差,卻不知道是什麼,因為自己曾經逼迫過耶穌,而亞拿尼亞更是不能理解要他接待這樣一個人,徒9:13亞拿尼亞回答說:「主啊,我聽見許多人說,這人怎樣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你的聖徒,這正是聖經中所說的,【林前2:9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若能被我們預知和預見的就不是神所差遣了。正是在以賽亞書上所記的一樣,【賽6:8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奉差遣的並不是讓人得享眼目的榮華,而是只會給自己加添重擔。以利亞奉差遣,卻要以利亞接受寡婦的供養,並不只是使撒勒法寡婦『壇內的面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缺短」,更重要的是以利亞本人一同得到供養,免受饑荒的害。而今天那些名為奉差距的人不是接受撒勒法式的寡婦供養(接受低微教會的供養,而不是去供養他們),而是給這些教會有依靠、得到保障,就是農村(鄉下)的教會由縣城供養供養,名望大的教會供養名望小的教會這樣的供養格局已經定型。這樣與以利亞奉神的差遣到撒勒法寡婦的那裡接受供養不是顛倒了嗎,這樣真是成為賽6:9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約拿書中的光景就是今天眾教會的光景,在各教會中有約拿一樣的人、有尼尼微大城的人、也有專往他施的人。說實在的,愛去他施的人就是分不清左右手的人,若能分清,必能知道什麼是基督的差遣,或是保羅似的奉差遣,或是亞拿尼亞似的奉差遣。我們要知道他施是貿易(買賣)之商埠,所以凡想要得利的都是去了他施,他們認為去了尼尼微就什麼也得不到,就是因為得不到才被輕看。縱觀今天奉差遣的人都是名利雙收,稱讚和金錢都沒有短缺。約拿能明白了神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他卻寧願人將自己拋到海裡,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離開去他施的船,耶穌說;路11: 32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

所以說今天就沒有了約拿時的神跡,我們看約拿書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要明白,我們以為是奉差遣的,卻原來是躲到了去他施的船(教會)裡。不要以為今天教會的紛爭之多,歸結於某些人沒有合一的心,卻不認識到教會核心層已經往他施去了,因為船不是約拿時的船,「狂風大作」也就不是約拿時的狂風大作了,只是船(教會)再也不能平靜了,當約拿被拋在海裡「海的狂浪就平息了」,說明奉神差遣的只有約拿,其餘的人已經任憑他們了,而我們今天的教會都有奉差遣的責任,沒有拋棄幾個「約拿」,船(教會)所受「海的狂浪就不會平息」。

今天也只有被拋在大海裡的人(約拿)才能被神所吩咐的「魚」吐在旱地上,只有被吐在旱地上的才是得救,這就是神救恩的奧秘。為此【路11:32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而今天的約拿沒有去傳,所以今天的尼尼微(不知道是作惡)人要起來定這世代人的罪,因為他們沒有聽到(約拿)所傳的道,要將這罪歸在失職的人身上。正是保羅曾說:【腓3:6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保羅所說的熱心也就是往他施方向去了,而律法的義當時只停留在道德層面,所以保羅就以為先前有益的卻為的損了(腓3:7)。而道德層面的作惡,是人所共識的作惡,只是個人自己作惡,很難引導人一同作惡。【太七、13、……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作惡;並不只是道德層面的作惡,更要認識走天國路上的作惡,不但是自己作惡,還能引導更多的人作惡,是在神前作惡,而這些作惡的人,在道德層面大多是完美的,所以那些作惡的人就是分不清左右手的人。所謂悔改,重要的是有以利亞的心志,這心志並不是能叫天閉塞不下雨,而是能接受撒勒法寡婦的供養。就是不要以為在權位的就可以叫人跟隨了,其實就是要接受一個比自己低微、弱小之人得到幫助。只有這樣才是避免「只把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就不受尼尼微人的審判

相關焦點

  • 讀經默想丨從先知約拿看:順服和悔改對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他用自己的方法逃避神的差遣,並且希望就此平安穩妥,但現實卻和他想的並不一樣,因為神所認定讓他做的事,他逃脫不了。約拿書短短四章的經文,卻將約拿的性情描繪得淋漓盡致,並且讓每個人再去看約拿書時,不得不思考神的救贖與人的回應,以及犯錯的人只要來到神面前悔改都能得到赦免的機會。
  • 淺析「約拿情結」:你一生平庸,不是沒有原因的
    「約拿」在基督教中是鴿子的概念,鴿子的工作是傳播信息,也就是我們理解的傳教士、信使。但在聖經中約拿是約公元前790-749年的一位先知,他與其他同時代的先知,奉神的差遣向異國的人民傳講悔改的信息。約拿是一位虔誠的猶太先知,內心是一直渴望得到神重用的,有一天神終於派給他一項重要的使命,但約拿卻開始東躲西藏,經過反覆的遲疑,約拿終於悔改完成了這項使命,使命完成後約拿還是把自己隱藏了起來,不讓人們紀念他,將眾人的目光引向了神。約拿情結:「人不僅害怕失敗,還害怕成功。」
  • 「請差遣我們!」
    在烏蒙山麓的畢節大地上,嚴防嚴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打響後,有這樣一支同樣毫不猶豫選擇在這特殊的戰場上選擇「奉陪到底」的保安團隊,他們說得最多、最硬氣的一句話就是:「請差遣我們!」「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  「請公司和客戶單位放心,我們絕不辜負期望,保證堅守崗位,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竭盡全力,爭取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再立新功!」
  • 牧者靈修丨約拿書:蒙福人生,不至滅亡
    從這一章可以看到,約拿是怎麼作的?尼尼微人是怎麼作的?尼尼微的王是怎麼作的?上帝是怎麼作事的?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
  • 《約拿書》第三章——面對神,我們要迴轉
    一、謙卑領受教訓(1-5)從經文中可以看到,約拿領受了耶和華的命令,照著耶和華的話,傳信息給尼尼微城的人。約拿將上帝的信息告訴尼尼微人,而尼尼微人的反應是如何的呢?他們的反應,不是拒絕,而是謙卑的領受。
  • 約拿單靠信心得勝
    約拿單帶著一個拿兵器的,出發進到非利士人防營那裡去。他對手下說,我們到未受割禮的人那裡去。從中看出他對強大的敵人的輕視,而且以自己為神選民的身份自豪。而且約拿單不計較自己的寡不敵眾,直接向敵軍的軍營走去。因為他的信念就是耶和華神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
  • 先知約拿與魚的故事
    在西布倫(今位於巴勒斯坦西岸地區南部)與拿弗他利接壤邊境的一個城市裡有個先知,名叫約拿。他生活於公元前800年-公元前740年,是亞米太的兒子。約拿從小就看到了以色列人的興衰,,長大後更是心裡也深深的記著尼尼微人對自己族人的欺壓和侵犯,這也在他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 約拿書-個人靈修
    尤其是當神的意思與我們國家的利益或者與我們個人的利益有衝突的時候,我們是捨棄神的意思呢,還是捨棄自己的意思呢?做順命的僕人。2神的幹預當約拿違背神的意思,不逃避他的使命的時候,神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興起環境來迫使約拿改變心意。
  • 《約拿書》第二章: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
    禱告是屬靈的呼吸,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去做的事情。約拿書的第二章就是一篇禱告的詩篇,約拿在魚腹中,他向神禱告,作出了一篇美妙的詩篇。從這一篇詩篇中,讓我們學習他在面對神的時候,他是如何的禱告,也可以讓我們學習,我們在面對我們的神的時候,要如何去禱告。一、患難中要求告 2節約拿說他自己正遭遇患難,並且他懂得在患難中求告神。他遭遇什麼樣的患難呢?
  • 克服「約拿情結」,直面人生挫折
    其代表的是一種在機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後畏縮的心理,是一種情緒狀態,導致我們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發掘自己的潛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據此提出「約拿情結」。約拿是《聖經》中的人物。據說上帝要約拿到尼尼微城去傳話,這本是一項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榮譽,也是約拿平素所嚮往的。
  • 大衛和約拿單:兄弟情深,心相契合
    但是當約拿單聽完大衛和掃羅的對話後,他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究竟大衛說的那些話打動了約拿單呢?那時約拿單是掃羅的大兒子,大衛是耶西的麼兒,想來約拿單的年記會比大衛要大一些。為何他對大衛的話會產生那樣大的感動呢?我們來看一下約拿單做過的一件事,就明白為何約拿單和大衛的心會深相契合。
  • 先知約拿的經歷,能帶來哪些教訓
    所以,我們要從先知約拿身上接受的第二個教訓,就是要盡心、盡力地為神做事,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夠討神的喜悅,千萬不能夠敷衍了事地去做。先知約拿為什麼會有這種扭曲的心理呢?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從信仰上看,他們認為神只是以色列人的神,與外邦人無關。二是從仇恨的角度看,當時亞述帝國正準備侵略以色列國,所以他不願意看到尼尼微悔改。但,神偏要讓他看到尼尼微人悔改,目的就是要他改變自以為是的觀念。因此,我們也當靠著神的恩典,不斷地更新自己,免得固步自封,以自我為中心。
  • 約拿書-救恩不僅是給以色列民,也是給全世界全人類
    網絡圖片主經文:約拿書 3:1-10;那鴻書 1:9-15尼尼微城因先知約拿的宣告而認罪悔改上帝關心整個世界,看見尼尼微城的罪惡,決定差遣一位使者到那裡。雖然這位使者的目的沒有明確清楚地在這幾節經文中說出來,但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我們知道這位使者是去發出一種警告,號召尼尼微人悔改離開他們的惡,回到上帝面前。這就啟示我們一種上帝更廣義的關懷:不但關心尼尼微人的惡,更希望他們離開罪惡,轉變為良善。
  • 讀經感悟:「約拿的故事」與神的憐憫
    讀經內容:阿摩司書9-米迦書5讀經感悟: 神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約拿書 4:9 和合本)這十章經文裡,最生動有趣的就是「約拿的故事」,約拿的一次悖逆,兩次發怒,一次禱告,還有極其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畫面感凸顯的狂風巨浪,高大的蓖麻樹,都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那些跟約拿同一隻船的船員們,是很善良的一群人,他們在把約拿拋進大海之前,做了兩件事,第一是,先是用力蕩漿,想要把船靠岸,靠岸後,好讓約拿下船,然後他們就可以躲避風浪之災了。
  • 天國的奧秘|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生命!
    約拿單的心和大衛的心就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生命。大衛戰勝歌利亞的英雄事跡,令以色列軍隊士氣大振,一掃四十天來得憋屈恥辱,這就是大英雄的作用,也是神揀選他的原因。約拿單也是敬畏神的英雄,這些天來何等的煎熬,作為以色列軍隊的將領,那種恥辱、無奈是何等的強烈。當他看到大衛的信心,還有神借他之手成就的大事,敬愛之心油然而生。
  • 舊約聖經約拿書概述
    在後先知書中,約拿書是獨具特色的一卷書。這卷書並沒有收集先知宣講的預言,相反,它通過一位極不情願的希伯來先知約拿(亞米太之約拿,他與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期間說預言)之口講述了神憐憫某個外邦人的故事。故事可以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約拿蒙神呼召,讓他去尼尼微城裡宣講審判的信息。他卻往尼尼微相反的方向逃去,來躲避耶和華。耶和華卻興起大風,約拿被扔到海裡。最後神安排了一條大魚,通過神跡救了約拿的性命。第二部分講述了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回應,以一首讚美詩感謝神救他。
  • 逃跑的約拿……(拿1:1-6)
    默想經文:約拿書1章1-6節主題:逃跑的先知,不倦的天獵今天默想的是: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約拿書1:3b)約拿可能是舊約最有名的先知,不是因為他敬虔的典範或屬靈影響力,而是因為他獨一無二的個性和經歷。孩子們都喜歡約拿,因為約拿的個性跟小孩子一樣,他逃離神,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孩子們也想逃離,逃離父母。經典繪本《逃家小兔》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隻小兔子,他很想要離家出走。
  • 從以賽亞被呼召反思:基督徒的受差遣之路
    文 | 恩澤賽6: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一,這是聖潔的差遣有人認為以賽亞書是聖經中第一部先知著作,並且以賽亞書是由多種文體格式寫成,其中有散文,也有詩歌;這卷書充滿著先知的宣言和吶喊,其中更為吸引我們的就是本書的兩個主題,第一就是「審判」,第二就是「安慰」,通常會把這卷書分為兩個部分。
  • 約拿是舊約時代的先知,為什麼他會逃避神的命令呢?
    但是神此時卻儘量吩咐他要去到尼尼微城,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約拿的處境,我們就會知道尼尼微城是約拿在傳道當中最不想去到的地方,這是由於在情感上面的被傷害過,還有一種強烈的民族意識,所以導致了約拿聽到了神的呼聲的時候,他就馬上逃跑了。
  • 渴望成長,機會來臨卻退縮,要破除這種心理,須讀懂「約拿情結」
    我們突破重重阻礙,追尋人生的動力,找到了,卻拒絕承擔使命,拒絕成長的代價,面臨成長的恐懼,我們失落、迷茫,不知所措!相信我,你不是一個人!馬斯洛把這種心理,稱之為「約拿情結」。看到一起進來的同事進步、升職,自己卻還原地踏步,難免心生嫉妒;看到同事受到領導的誇獎,自己內心會很難受;而當看到同事工作沒有做好,挨了罵,我們居然心生「喜悅」的感覺:ta也有倒黴的時候。我們會幸災樂禍。5.最大的敵人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