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世界文化藝術價值

2020-12-08 中國社會科學網
敦煌莫高窟的世界文化藝術價值

2016年12月09日 08: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樊錦詩

字號

內容摘要:給各位老師和同學報告的題目叫「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價值」,主要講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敦煌莫高窟產生的歷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史書記載,在公元284年,有號稱「敦煌菩薩」的竺法護等高僧在敦煌首次翻譯佛經,這也是敦煌教授佛教的時間。位於敦煌東南鳴沙山東的莫高窟,在1700多米的長斷崖上,迄今保存了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張大千1941年到1943年到敦煌去,別人問他到敦煌去幹什麼,他說宋代的我都看過,我要到敦煌去看六朝和隋唐的壁畫。我們現在把敦煌變成數字電影,出書解讀敦煌,有30個經典洞上線,用百度搜索「數字敦煌」就可以搜到我們的網址www.e-dunhuang.com,用手機、計算機都可以瀏覽,看到高清的數字敦煌資源庫的圖像,還有3D虛擬漫遊的圖像.

關鍵詞:壁畫;藏經洞;彩塑;佛教;文書;藝術;敦煌莫高窟;中國;文化;菩薩

作者簡介:

  敦煌地處中西交通咽喉,敦煌的洞窟建築、彩塑、壁畫,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藝術品,是經過了一千年的文化交互形成的,世界上很少有這樣連續一千年,吸收多民族藝術風格又自成體系的石窟藝術。

 

  今天,我來到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給大家做演講,感到很榮幸。給各位老師和同學報告的題目叫「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價值」,主要講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敦煌莫高窟產生的歷史、地理和文化背景。  

  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4000多年前,已經有先民在此活動,考古曾發現人形彩陶罐。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很多少數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有月氏、烏孫、匈奴。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曾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當時中國與歐亞大陸間的交通被全線打通。漢武帝很有眼光,他立即把蘭州以西的河西走廊地區收歸西漢的範圍,並設了河西四郡。為了開發這個地方,漢朝從內地向敦煌河西走廊移民,這些移民帶去了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和灌溉技術,改變了少數民族原來的遊牧形式。順理成章地,以儒家為主的漢文化也傳到了這個地方,為敦煌開窟打下了堅實的漢文化基礎。所以我們接受外來宗教跟思想藝術的時候,實際上是有準備的,而且是有選擇的。這些舉措確立了敦煌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再說說敦煌的地理位置。河西走廊的北邊不是山脈就是高原,這種地方交通肯定不便。在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後9世紀,河西走廊成為中國通向西方的主要渠道。漢代的敦煌,向東可以到長安、洛陽,再往東可以到朝鮮半島、日本;往西走就是新疆,再向西經過西域的南北兩道,翻過帕米爾高原,可到中亞、南亞印度、西亞古波斯,乃至地中海古希臘和古埃及,波斯再往西走就是現在的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地中海往西走就是古希臘、羅馬;向北走,如果越過戈壁沙漠,可以到達天山北部,天山北部西行就是草原絲綢之路。史書上說敦煌是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它既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也是宗教文化知識的交集地,在古代的交往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產生於公元4世紀的莫高窟,就位於中西文化交匯交融的地點。  

  敦煌以東有個遺址叫懸泉置驛站,這個地方有一個漢代遺址,出土了幾萬件文獻。公元前86年到公元前74年,敦煌作為漢王朝的西大門,接待過大月氏、大宛、龜茲、于闐等29國的使節。絲綢之路全線貫通後,東漢、三國、魏晉時,從西往東來傳播佛教的西亞高僧、中亞高僧,如安世高、支謙、康僧會,以及西行求法的中國高僧都曾經過這裡。史書記載,在公元284年,有號稱「敦煌菩薩」的竺法護等高僧在敦煌首次翻譯佛經,這也是敦煌教授佛教的時間。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胡博婧)

相關焦點

  • 敦煌舞的靈魂來源於敦煌莫高窟文化,是敦煌莫高窟文化的動態展現
    甘肅省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市所轄的敦煌縣級市,因其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中心,所以也被稱作「千佛洞」,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以及科技價值。敦煌莫高窟的修建自我國古代十六國時的前秦開始,一直持續到元朝時期,共有各類洞窟七百三十五個,窟內有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泥質彩塑兩千四百一十五尊,具有很高的價值。公元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偉大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畫廊。」「莫高窟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中國西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鳴沙山的崖壁上,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492個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
  • 藝術價值巨大的敦煌莫高窟,你究竟了解多少?
    回首中國的過往,不僅僅是有著很多的文化底蘊,許多的歷史文化傳承,因為這麼多的歷史文化啊,所以有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有很多的嚮往,想要感受中國的魅力。在中國,不僅僅是文化的底蘊,對於藝術方面中國也是有很多的沉澱。
  • 「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佛像欣賞
    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敦煌莫高窟佛像雕刻藝術
    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千佛洞,位於敦煌東南25公裡處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是舉世聞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代表了我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窟藝術,有「絲路明珠」之稱。 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
  •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作客上圖 講述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價值
    人民網上海12月23日電 (記者 曹玲娟) 這個冬季,滬上不少文化愛好者熱議的話題是「敦煌」——被譽為「敦煌的女兒」的樊錦詩研究員近日作客「上圖講座」,為公眾講述敦煌令人敬仰與憧憬的文化價值。
  • 敦煌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什麼不是5A級景區?
    中國四大石窟包括「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這四座石窟無論哪一個,都是國家和整個民族的寶貴財富,但是要問其中最著名 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石窟,無疑要屬甘肅敦煌莫高窟,但是很奇怪敦煌莫高窟,作為眾石窟之首,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其歷史文化價值無法估量
  • 「雲遊」莫高窟 暢享敦煌文化之美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雖暫時不能與海內外遊客見面,但莫高窟「雲」端一直在線,民眾可以通過網絡足不出戶便可暢享敦煌藝術之美,隨時隨地擁有一個「觸手可及」的線上敦煌石窟。此次發布的小程序將敦煌石窟的內容進行了分類呈現和深入解讀,民眾除了可以近距離領略敦煌石窟藝術風採,感知敦煌壁畫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充盈的美學價值,還可以定製專屬敦煌色彩、敦煌石窟主題內容,更有每日「私人定製」壁畫故事和與之契合的智慧「畫」語,讓古人智慧賦予日常生活更多儀式感。  除了大眾熟悉的「九色鹿」,敦煌壁畫中還有哪些動物?
  • 數位化助力: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
    屆時,莫高窟的遊覽模式將發生改變,參觀莫高窟將分為參觀數字展示中心和洞窟遊覽兩部分,遊客必須通過網絡、電話等形式預約才能正常參觀。   此外,適逢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暨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數位化成果展」將於本月下旬在敦煌研究院蘭州分院舉辦,屆時免費向觀眾開放。這是迄今為止數字敦煌項目最大規模一次集中展示。
  • 中國人民的文化瑰寶——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於西北的甘肅省敦煌市,它珍藏這數萬件的佛像雕塑,壁畫,經書,古典書畫作品等。它不僅是我國的珍貴歷史的文物,其精美程度,文化價值更是在全世界享譽聲外。據史料記載,一位西遊的和尚路過此山,忽見金碧輝煌。便效仿佛祖釋迦牟尼開始在此山鑿洞修禪。此後越來越多的僧人,信佛人士在此鑿洞修佛等。
  • 如果你去敦煌,不要只去莫高窟,這裡藝術價值更高
    尤其是西夏時期的壁畫,榆林窟的藝術價值更是超越了莫高窟。,彌補了莫高窟壁畫藝術的不足,是敦煌石窟藝術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唐代至元代的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藝術成就最高的經變畫,形象優美,線描道勁,色彩絢麗,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被段文杰先生盛讚為「敦煌石窟藝術之冠」。
  • 如果你去敦煌,不要只去莫高窟,這裡藝術價值更高!
    提起敦煌,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莫高窟!但99%的人都不知道,其實在敦煌還有一處,可與莫高窟相媲美的石窟寶庫。它,就是榆林窟。尤其是西夏時期的壁畫,榆林窟的藝術價值更是超越了莫高窟。▲第3窟 普賢菩薩 西夏榆林窟精美的壁畫藝術,彌補了莫高窟壁畫藝術的不足,是敦煌石窟藝術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唐代至元代的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回鶻文文獻及其學術價值
    一、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及其考古發掘概況敦煌莫高窟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50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後,國家撥巨款對莫高窟進行了保護。在北區第465窟修建了窟前臺階,對從底層石窟頂部通往高層石窟的八個供上下用的過道進行了封堵。
  • 隴上有名(二十)|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
    在我國四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歷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保存著4世紀到14世紀的700多個洞窟,有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唐宋窟簷木構建築5座。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人樂傅在敦煌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開石窟供佛,莫高窟自此誕生。其實,就如同大自然的一個現象,莫高窟似乎自然而然地就存在了。1987年,敦煌莫高窟作為中國首批候選者獲得世界文化遺產認定。
  • 佛教雕塑藝術——敦煌莫高窟
    此外,在一個封閉的石室中,還發現了大量的價值極高的古代經卷,文書,畫卷等。現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古代的西域)、甘肅西部(古代河西地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現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古代的西域)、甘肅西部(古代河西地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從規模或藝術成就而論,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堪稱中國四大石窟。
  • 中國石窟藝術之最——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後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莫高窟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後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 石窟藝術聖地:敦煌千年莫高窟
    敦煌作為絲綢之路戰略要地,伴隨古絲綢之路興盛和繁榮的一千年,東西方文明長期的薈萃交融,催生了公元4—14世紀的莫高窟藝術和藏經洞文物的碩果。敦煌歷來既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就是古代中西文化在敦煌交匯交融的見證。敦煌不僅是佛教藝術聖地,也是一部輝煌的人文史,是一部在戈壁包圍的綠洲營造人類精神家園的歷史。
  • 敦煌莫高窟:留存於世的千年文化藝術,戈壁黃沙中歷史悠久的文物
    ,敦煌環境承載力也一再受到極限,到達敦煌之前,絕大多數遊客因莫高窟的知名度,而對敦煌生出一些模糊印象,但也僅僅止步於此,浮於表象。,現如今莫高窟在危崖上保存著735個洞窟和石窟寺,大大小小佛像2400多尊,以壁畫、彩塑聞名於世,這樣延續了千年的佛教藝術,在近年來,也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客,但令人心酸的是,當人群不斷湧向莫高窟,莫高窟卻在逐年經受著時間洪流的消磨和衝洗。
  • 講好「敦煌故事」 讓莫高窟文化動起來活起來
    孫志軍攝  核心閱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了解莫高窟歷史沿革和文物保護情況時強調,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珍貴文化遺產,堅持保護優先的理念,加強石窟建築、彩繪、壁畫的保護,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保護水平,將這一世界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敦煌研究院在文化遺產保護、價值挖掘、旅遊開放、文化傳播等方面作出巨大貢獻,成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典範。
  • 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佛教藝術的寶庫
    一定要了解敦煌莫高窟,原因是它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它是融建築、繪畫、雕刻在一起的綜合藝術,它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可以研究不同時期的文化交融。敦煌莫高窟開始鑿洞的時間是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其具有的藝術特色是將建築、繪畫和雕刻藝術融於一體的綜合藝術還吸收和加入了西域及外來的藝術手法。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價值在於它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