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婦女節」國際婦女運動史③——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蓬勃發展

2020-12-06 西藏女性

1910年8月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通過了決議:把3月8日作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這一節日得以確立並廣泛推行的背後,是各國婦女長達一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和艱苦鬥爭。

3.8

婦女節

今天,讓我們走入國際婦女運動史

一同了解中國婦女運動的

重要思想來源——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

國際婦女運動風起雲湧之時

無產階級革命領袖馬克思、恩格斯

對婦女解放問題也十分關注

發表了許多有關婦女問題的論述

他們曾指出

婦女的解放是檢驗社會進步的天然尺度

他們的思想理論

對國際婦女運動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包含了哪些內容?

一起來跟小編學學~

馬克思主義以唯物史觀為基礎,在全面考察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礎上,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性和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人類解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所指出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論述無產階級解放和共產主義社會人的發展目標時,毫無疑問包括了對婦女的關注。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形成

19世紀中葉,在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高漲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和空想社會主義者們關於婦女解放思想的合理內核,在吸收了摩爾根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後經由馬克思主義者們共同研究探索和發展形成了一個科學的體系。我們可以把其理論形成分為四個階段。

1

最早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從社會歷史生活中人的勞動異化的分析中,體現了對婦女的關注。馬克思指出:「拿婦女當作共同淫樂的犧牲品和婢女來對待,這表現出了人在對待自身方面的無限的退化。」馬克思在《手稿》中儘管沒有直接地提出婦女解放問題,但是這已經反映出了馬克思對婦女境遇的關注和思考。

2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從人類歷史的進程出發,闡述了人類必然走向解放的歷史過程中包含了婦女的解放。馬克思主義認為,全人類有一半是婦女,如果婦女得不到解放,就談不上人類解放。無產階級如果不爭得婦女的完全自由,就不能得到完全自由。而對於婦女來說,婦女的徹底解放,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最終獲得。

3

在1884年發表的《家庭、國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恩格斯根據馬克思《(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對婦女解放問題進行了最系統、最全面、最集中的闡述。思格斯指出,專偶制婚煙「決不是個人性愛的結果」,它「仍然是權衡利害的婚姻」,「專偶制是不以自然條件為基礎,而以經濟條件為基礎」。恩格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深刻闡述了家庭的起源以及婦女受壓迫的起源,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初步形成。

4

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婦女解放思想也在德國、俄國等許多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中得到關注和運用,並被進一步地豐富和發展,逐步走向了成熟。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主要由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組成部分構成,而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基本內容比較集中地體現在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馬克思的《法蘭西內戰》《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給路德維希-庫格羅的信》,恩格斯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著作、書信中。其中恩格斯寫於1884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一部代表作。

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中,馬克思、恩格斯對於婦女問題的闡述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展開的:

一是從經濟事實出發,闡述了人類兩種再生產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兩種再生產理論的發展史視角考察了婦女地位的演變;

二是以人的解放為出發點,分析了作為無產階級一部分的無產階級婦女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地位,並指出無產階級婦女要獲得自己的解放只有在無產階級解放中才能實現。

恩格斯深刻地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為指導,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論,把握其精神實質,而不是僵化地照搬經典作家的原著,也不是機械地去解釋個別論點,斷章取義。

它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婦女被壓迫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的社會現象。因此它必將被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男女平等所代替。

第二,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因此,婦女解放必須伴隨全體被剝削被壓迫人民的社會解放而得到實現。

第三,參加社會勞動是婦女解放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人們在社會上和家庭中的地位,歸根到底是由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決定的。

第四,婦女解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法律上的男女平等距離事實上的男女平等,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第五,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發展中具有偉大的作用。婦女與男子同是人類歷史前進的推動者,同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尊重婦女,保護婦女,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文明社會應有的法律規範和道德風尚。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深刻性與開放性

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女性的本質也不例外,在其現實性上,它是女性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女性解放不僅是女性的自然屬性的自由,還包括女性的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的全面的自由,這是對女性特點的深層次概括。女性解放是女性主體意識在人類社會中的顯示,是對人的社會存在的佔有,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的改造。女性的社會存在的必然性不僅是指女性受社會規律的制約,也受完整的社會化過程的制約。

因此,女性解放首先意味著女性必須改造人類自身奴化的現實,必須確立女性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女性不是社會被動的存在,而是人類社會的創造者。恩格斯指出:「只要婦女仍然排除於社會的生產勞動之外而只限於從事家庭的私人勞動,那麼婦女的解放,婦女同男子的平等,現在與將來都是不可能的。」意在說明女性必須成為社會的主體,才能獲得女性解放。

另外,女性解放必須改造客觀存在的社會現實。人類創造了社會,社會又反作用於人,塑造了人類的文明、塑造人類的種種必然性,因此,要改變社會的這種異化現象的必然性。女性解放不改造社會,就將永久成為社會的奴隸,永遠無法戰勝人類自身創造的社會,並且限制在其中。如此,女性解放就只是虛無縹緲的目標。只有改造女性在社會中的傳統性與保守性,打破女性固有的社會模式,擴大女性的利益表達渠道,就是使女性完全成為社會的真正主人,而不是相對於男性存在的對立物,這樣女性解放才可能在社會中從事更自由的創造,從而獲得女性社會屬性的自由。人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人的自由,女性存在的終極價值就是女性的自由。自由,是女性解放的核心問題;自由是女性解放的終極價值。如果放棄自由的追問,就無法深刻地理解現代女性解放追求的實質;不理解自由的價值,就無法真正理解女性存在的本質。我們在這裡所說的自由,是指女性的自由,是指女性的主體意識在人的存在的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即女性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它顯現在女性存在的各個層面。女性解放不僅是指社會層面的解放,而且包括精神層面的解放,即女性對精神必然性的改造。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吸收了前人的優秀思想成果,開放性是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重要特點之一。

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逐步傳播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婦女解放的理論在各國尤其是德國、俄國社會主義運動中得到發展。1879年奧古斯特·倍倍爾創作了第一部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專著《婦女與社會主義》。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傳入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李大釗率先在北京大學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大旗,他在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同時,也特別關注著中國婦女的解放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作為分析中國婦女問題的理論武器。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了豐富深刻的婦女解放思想。中國婦女解放思想產生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的過程。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的「四大繩索」理論(備註:四大繩索即政權、神權、族權和夫權)就是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探索的重要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使中國婦女獲得巨大的解放。毛澤東的「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論斷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婦女建功立業。中國共產黨的婦女解放思想隨著時代主題的變化而發展,但一直是圍繞著黨的中心任務的,是黨的幾代領導人革命、建設思想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我國現實中的各種婦女問題,黨的中央領導集體對推進婦女解放和發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我們必須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促進男女和諧發展,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而奮鬥。

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西方的影響和發展

如上所說,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是具有開放性的理論體系,它對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西方女權主義思潮起源於19世紀中期,女權主義思潮既引起了女權運動的興起,又在女權運動中得以發展。傳統的女權主義在理論上的失誤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簡單理解女性解放與人的解放的相互關係。一味強調女性解放並將之當作人的解放的唯一課題,忽視人的解放、男性解放、女性解放三者之間的關係。其二,直線式的理解女性解放與人的解放的關係。認為女性解放是人類解放天然的尺度,不理解人的解放是女性解放的前提條件。思想的偏頗必然帶來行動的失誤,這就使女性解放追求的價值取向發生轉變。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的女權主義在實踐的檢驗過程中極為空泛、缺乏說服力。

為使女權主義的理論能夠得到長足有效的發展,部分西方的女權主義者嘗試將馬克思主義與女權主義相結合。

早在1970年,舒拉米斯·費爾斯通在她的女權主義著作《性的辯證法》一書中就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來論述社會運動的三個層次:「性、階級和文化」,從而將馬克思主義的思維方式引入到西方女權主義的理論中。另一位著名的女權主義者朱利葉特米切爾在《婦女的地位》一書中也認同馬克思主義和西方女權主義的結合,並認為這兩者的結合是一種良性的結合,可以從她的一句影響深刻的話中體會出來,她說:「我們應當提出女權問題,但要試圖給出馬克思主義的回答。

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思想被廣泛地吸收、納入到女性主義理論當中,並成為理論基石,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婦女要解放就必須要參加杜會勞動」的觀點被廣泛接受。回到公共領域中去,婦女才有可能重新找回自己的尊嚴和社會地位。婦女就業成為婦女的重要權利,也成為她們爭取解放的一種象徵。婦女就業確實在某種程度上使婦女的地位有所提高:一方面,一定的社會職業使婦女有了一定的經濟收入,從而在經濟上不再像過去那樣依賴丈夫,進而也提高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婦女參加社會工作也開了她們的眼界,使她們的見識不再局限於家庭事務。

第二,「家務勞動必須社會化」的觀點被廣泛接受。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莉絲·沃格爾認為,家務勞動任務的社會化能夠為資本主義企業提供新的工作機會,體現為社會創造利潤。公共教育和健康保健可以使家務勞動部分地成為國家的責任,同時通過強制稅收和普通納稅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分化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並不在於使婦女不再從事家務勞動,而是使人們認識到家務勞動的重要性,從而得到社會對此工作的認可,並提高從事家務勞動婦女的社會地位。

第三,「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婦女受壓迫根源」的觀點被廣泛接受。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代表人物海迪哈特曼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中長期處於不平等的低下地位進行了考察。她指出,儘管在資本主義工業社會中大批婦女已經進入了僱傭勞動力的市場,但是婦女在勞動力市場的從屬地位加劇了她們在家庭內的從屬性,在家裡的從屬性反過來又加劇了她們在勞動力市場的從屬地位。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們認識到資本主義私有制和父權制是共同構成婦女受壓迫地位的原因。

第四,「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觀點被用以分析婦女受壓迫的原因。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南希·費爾斯通贊同,女性處於從屬的、受壓制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並不是因為社會或者一個人本來就有的概念和意識,而是因為女性長期從事受他人支配的、從屬的工作,因而造成社會和自我意識發生相應的改變而引起的。

第五,馬克思在僱傭勞動領域中所使用的「異化」的概念被借鑑使用。這兩大理論在分析婦女的被壓迫狀況時,借鑑了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異化理論,提出了關於婦女地位問題的新解釋。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艾麗絲賈格爾主張用馬克思的「異化」概念來分析婦女受壓迫的狀況。她認為,異化發生在婦女所從事的家庭勞動、性愛、生育孩子等婦女生活的方方面面。

總之,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中國深深紮根並枝繁葉茂之時,馬克思主義在男女平等領域中的批判精神在西方女性主義中得到繼承和發揚,也為婦女解放拓寬了道路。

文獻來源:

①《中國婦女報》 康沛竹《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

②《中國社會科學報》 回春萍《多聲部敘事:西方女性主義理論》

③四川大學法學院 秘倩《淺談馬克思主義女權理論》

④中國人民大學 王淼《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來源:中國婦女報、中國社會科學報

編輯:愛樂福

審核:西藏自治區婦聯

西藏女性

相關焦點

  • 「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國際婦女運動史②——女權運動的三次...
    1910年8月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通過了決議:把3月8日作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這一節日得以確立並廣泛推行的背後,是各國婦女長達一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和艱苦鬥爭。「三八」婦女節今天,讓我們一同走入國際婦女運動史重新回顧婦女爭取獨立平等、捍衛女性權益、謀求自身解放的偉大曆程回顧國際婦女運動發展的歷史,女權思想的濫觴和女權運動的興起都以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為首要前提。
  • 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②|國際婦女運動史(二)——女權運動的三次...
    「三八」婦女節這個三月我們將迎來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在這個重要節日即將到來之際閩姐姐特別推出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專欄今天,讓我們一同走入國際婦女運動史重新回顧婦女爭取獨立平等、捍衛女性權益、謀求自身解放的偉大曆程回顧國際婦女運動發展的歷史,女權思想的濫觴和女權運動的興起都以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為首要前提。
  • 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國際婦女運動史(二)——女權運動的三次浪潮
    1910年8月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通過了決議:把3月8日作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這一節日得以確立並廣泛推行的背後,是各國婦女長達一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和艱苦鬥爭。女權運動的三次浪潮回顧國際婦女運動發展的歷史,女權思想的濫觴和女權運動的興起都以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為首要前提。在西方,各國婦女致力於實現性別平等的理想和爭取自身的解放,三次女權主義運動浪潮也可謂波瀾壯闊。
  • 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⑥ | 中國婦女運動史(一)——啟蒙與覺醒
    3.8婦女節這個三月我們將迎來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在這個重要節日即將到來之際閩姐姐特別推出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專欄查看回顧:一個多世紀以來,在風起雲湧的國際婦女運動歷史畫卷中,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當屬輝煌的篇章。
  • 以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創新推動新時代中國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
    02:41來自閃電新聞近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發展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京召開。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對研討會高度重視,勉勵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統梳理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創新成果,深入研究婦女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為中國婦女事業在新徵程上實現更好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 ...定位中國婦女理論研究的新坐標(一)】在中國婦女事業發展的...
    在恩格斯誕辰200年之際,重溫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婦女解放和婦女發展的理論,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在新時代中國婦女運動的火熱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具有重要的特殊意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將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根本制度。
  • 「「三八」特輯」國際婦女運動史——女權運動的三次浪潮
    「三八」婦女節這個三月我們將迎來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在這個重要節日即將到來之際閩姐姐特別推出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專欄今天,讓我們一同走入國際婦女運動史重新回顧婦女爭取獨立平等、捍衛女性權益、謀求自身解放的偉大曆程回顧國際婦女運動發展的歷史,女權思想的濫觴和女權運動的興起都以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為首要前提。
  • 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
    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 2018年08月01日 09:28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康沛竹 字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體系
  • 意識形態進行時|以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創新推動新時代中國婦女...
    近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發展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京召開。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對研討會高度重視,勉勵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統梳理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創新成果,深入研究婦女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為中國婦女事業在新徵程上實現更好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 婦女節手抄報資料:國際勞動婦女節的發展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團要求男女平等權利而舉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第二次社會主義者婦女大會上決定,為了促進國際勞動婦女的團結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為婦女節。也叫國際婦女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世界,帝國主義企圖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
  • 【重溫經典:定位中國婦女理論研究的新坐標(二)】兩種生產:婦女的...
    在恩格斯誕辰200年之際,重溫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婦女解放和婦女發展的理論,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在新時代中國婦女運動的火熱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具有重要的特殊意義。本期推出「重溫經典:定位中國婦女理論研究的新坐標」系列文章第二篇:「兩種生產:婦女的作用與貢獻——馬克思主義者如是說 ①」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中,人類社會的更迭和歷史的前進發展歸根結底是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過程。
  • 婦女節手抄報 婦女節代表人物克拉拉·蔡特金
    >婦女節手抄報 婦女節代表人物克拉拉·蔡特金2016-03-08 13:58:1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蔡特金在奧西普指導下閱讀了《共產黨宣言》和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並投身工人運動。1882年至1892年,她與丈夫及兩個孩子流亡瑞士和法國巴黎,結識了馬克思的女兒蘿拉· 拉法爾格。1889年參加第二國際成立大會。1897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  1892年創辦婦女報紙《平等》,並擔任編輯至1917年。1907年,發起並組織了第一屆國際社會主義婦女大會。
  • 中國婦女運動的卓越領導者蔡暢
    蔡暢■ 蔡暢是我黨傑出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畢生致力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婦女運動,把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開闢了中國婦女解放的道路,改變了廣大婦女的命運,成為我國婦女運動的卓越領導者和國際進步婦女運動的著名活動家
  • 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內涵精髓與當代價值
    由此,在創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同時,馬克思、恩格斯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對婦女社會地位的演變、婦女的社會作用、社會權利和婦女爭取解放的途徑等問題進行分析與概括,進而構建起無產階級政黨用以指導婦女運動的基本理論,即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
  • 2020年是第幾個三八國際婦女節 2020年是第幾個中國婦女節
    2020年是第幾個三八國際婦女節 2020年是第幾個中國婦女節時間:2020-03-08 19: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是第幾個三八國際婦女節 2020年是第幾個中國婦女節 1909年3月8日,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國紡織、服裝業的工人舉行規模巨大的罷工和示威遊行
  • 鄧小平理論為新時期中國婦女運動導航
    早在新中國早期,鄧小平同志就十分關心中國婦女運動的發展;改革開放後,他的思想、理論和學說,為新時期婦女運動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思想指南。為此,本刊特刊發特稿,以志紀念。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他的思想、理論和學說,為新時期婦女運動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思想指南。 首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為正確認識和評價中國婦女運動和婦女發展狀況提供了理論基礎。
  • 三八婦女節|「婦女」與「女性」之辯
    但隨著近代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產生和發展,這一傳統詞彙在保留其原始意義的同時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而有一點我們首先應該注意,即在中國近代婦女解放運動(這一命名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形態立場,詳下),「婦女」被指代為全體女子的稱謂,實則頗為晚近。
  •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故事 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起源
    節日發展起源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是最先產生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     原標題:三八婦女節的由來故事 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起源    明天就是三八婦女節了,你知道婦女節是怎麼來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三八婦女節是怎麼來的_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起源,希望你喜歡。
  • 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與實踐創新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的豐富與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是對中國婦女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並在中國婦女運動發展實踐中不斷豐富。與會專家通過回溯、梳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成果,對特定歷史語境下婦女解放運動特色進行探討,豐富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的認識。
  • 國際三八婦女節的來歷簡介 為什麼婦女節定在3月8日?
    國際三八婦女節的來歷簡介 為什麼婦女節定在3月8日?時間:2020-03-08 18: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國際三八婦女節的來歷簡介 為什麼婦女節定在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