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到來,學生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對於初三的孩子們來說,這一年至關重要,他們將在這一年裡完成大量積累然後衝刺,開啟第一個小戰場。所有人都希望贏得勝利,拿到名牌高中的入場券,就意味著半隻腳踏入頂尖大學的校門。
學霸們保持穩定發揮的話,基本沒太大問題。而有的家長則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初一初二表現平平,初三還能逆襲嗎?如果「逆襲」的標準是從吊車尾一下子竄到年級前列,那希望很渺茫,畢竟學習是腳踏實地的東西。但掌握好學習方法,就會擁有一定的提分空間,如果能把學習潛能激發出來,能提的分也就更多了。
要想在初三這一年提升成績,就需要在不同的階段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規劃和執行。
1、 開學前三個月:學習激情期
升入初三,競爭變得激烈,無論是前所未有的壓力還是對於未來的憧憬,都會讓孩子表現出積極的狀態,更用心、努力地投入學習中。而這個時候,老師也會教授大量知識,提早把課程學完,才有更多時間複習。但也因為如此,基礎薄弱的同學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就是面對海量知識不自覺地出現囫圇吞棗式學習,以為自己已經記住了,但一到實際運用時就懵了。
及時歸納總結,整理成筆記本,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如果初一初二時沒養成,那在初三跟上也還不算太晚。每個人的學習時間是公平的,差異就在課堂之外。下課後需要及時梳理知識框架,將每個知識點歸類好,以筆記本的方式呈現,在之後還有大用處。錯題本的價值也要利用好,出現做錯的題目,不是光記下來修正就好,需要找到當時做錯的誤區,再附上正確的解題思路,時不時拿出來溫習,擋住答案再做一遍。
在這個階段,家長和老師需要協助孩子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清晰的認識,擅長哪方面,哪個部分是薄弱的,更適應哪種學習方式等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合理規劃一整年的學習時間。在這個階段一起定下目標高中,也能讓孩子更有動力去衝刺。
2、12月-次年1月:學習瓶頸期
此時初中課程差不多已經學完,很多學生在經過高強度的密集學習之後,出現疲倦狀態。這個階段不宜再制定過於繁重的學習任務,而應該把重心放在知識回顧上。之前記下的筆記本就可以發揮作用了,結合老師的複習計劃,有條不紊地對這三年的知識進行回顧梳理,同時積極刷題進行驗證。在這期間可以進行課外閱讀,不僅是放鬆身心,也是在積累作文素材。
家長在這個時期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避免造成太大壓力讓平衡過渡的學習狀態被打破。
3、 焦慮期
進入下半學期,就是大量考試的時期了。大測小測,各種模擬考,高密度的考試加上快速出分,讓考生的焦慮感加重。在這個階段需要解決的是心態問題,一次的成績並不能決定最終的結果,它能讓你認清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不要被考試成績所影響。做錯的題目才是考生最大的收穫,在正式中考之前及時發現並調整,就是一種成功。
孩子在前方衝鋒陷陣,家長要做的則是後勤工作的充分準備。監督孩子按時作息,保證三餐營養均衡,這是最基本的。備考期間壓力大,家長還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多陪伴多溝通,紓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每個為夢想而努力的孩子都讓人感動,希望在這一年裡,追夢者們都能拿到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