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尋古寺:文化遺產中的那些寺廟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黃花山真經寺(圖片來源:濟南日報 攝影:郭堯)

興福寺(圖片來源:濟南日報 攝影:郭堯)

興福寺殿堂鬥拱(圖片來源:濟南日報 攝影:郭堯)

興福寺殿堂(圖片來源:濟南日報 攝影:郭堯)

[原標題]深山尋古寺:文化遺產中的那些寺廟

在濟南的文化遺產中,為數眾多的寺廟是其中獨特的一脈佛教文化。如果你去過南部山區的某一處,站在山林流水中,看遠處的寺廟孑然而立,千年古剎的神秘、靜謐和清涼,會讓人忘記回家的時間。倘若運氣足夠好,或許還能遇上寺廟住持親自講解博大精深的佛學文化。在此次公布的濟南261處文化遺產中,為數眾多的寺廟在其中獨領風騷。

黃花山真經寺:一名僧人七年的堅守

從水波浩渺的臥虎山水庫往西望去,勁翠的群山染著濃鬱的綠色,山雖不高,卻也頗有幾分巍峨俊秀的味道。有山有水的地方總是給人感覺多了幾分靈氣,循著山的方向望去,一座高聳的佛塔從山頂拔地而起,半山腰的鬱鬱蔥蔥中隱隱露出一個金黃色的「禪」字,遠遠望去,青山、佛塔,勾勒出一幅深山藏古寺的畫卷。

到濟南南部山區遊玩的遊客,臥虎山水庫是最優先選擇的地點之一。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水庫西鄰的黃花山上,還坐落著一座古老的佛寺——真經寺。一聽到記者詢問黃花山在哪,世代住在山腳下的村民都熱情地引路。從山下拾級而上,就在寫著「黃花山」的牌坊旁邊,一間不大的佛堂門口,坐著一名已過中年的僧人,正是真經寺的住持常善法師。

黃花山並不高,但卻十分陡峭。常善法師一邊帶著記者沿著剛剛修繕過的臺階攀山,一邊講述著自己和這座山的淵源和歷史。原來,祖籍安徽的常善法師最早在安徽九華山出家,後來輾轉到北京雲居寺,一待就是數十年。2008年前後,他來到濟南的黃花山真經寺做住持,如今已經過去了七年時光。不過,出家的僧人對於時間流逝的感慨卻頗為平淡:「對於出家修行的人來說,七年的時間不算什麼。」在真經寺修繕完成之前,獨居山上的常善法師也極少下山,一個人在山上看了幾千個日出日落。

「在歷史上,真經寺曾經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廟。」常善法師說,山上的很多碑刻一定是鼎盛時期、香客眾多的時候留下的。從山上發現的碑刻看,有記載的最早時間是金代中葉,大約明朝正德年間達到頂峰。山下的當地人,有人稱這座寺廟是「娃娃廟」,從佛學文化的角度講,「娃娃廟」和「觀音廟」的寓意不謀而合,意味著到這裡來求子的人很多,香火鼎盛。清朝末年,還有長清甚至淄博等地求子的人到這裡來燒香拜佛。不過在此後的很長時間,真經寺慢慢衰落下去,現在連很多濟南本地人都不知道這座寺的前世今生了。直到七年以前,常善法師來到這裡,開始主持寺廟的修建復興工作,如今,攀山的臺階、山上的佛塔、祠堂的部分佛像,都已經修繕完畢。不過大雄寶殿、鐘鼓樓、山門等佛門要塞還沒有多大進展,「僧人只能乞食,不能討錢。」常善法師說,寺廟的完善幾乎全靠社會力量捐助,進展緩慢。不過他相信,真經寺會再現香火鼎盛的局面。

山上的柏樹如果被折斷枝杈,流出來的是像血一樣的紅色液體。常善法師說,這是黃花山上難以用科學解釋的自然現象,來日有機會請植物學家來解答。而黃花山的得名,是因為春天時漫山遍野均是黃色的小花兒。如今的黃花山,三面環水,清泉簇擁。置身在半山腰的鐘亭裡,東瞰浩渺的臥虎山水庫,仿佛一幅淋漓的水墨畫,連同黃花洞內外的古老遺蹟,一起定格在這滄桑的歷史和無垠的天地之間。

興福寺:沒落的「貴族」將迎來興盛時代

提起濟南市的千年古寺,人們立刻會想到神通寺、靈巖寺、興國寺等。而地處濟南小飲馬莊的興福寺同樣歷經千年滄桑卻少有人知。作為濟南市郊區的一座小型佛教寺院,興福寺在歷史上似乎沒有大的昌盛。從寺院內遺留的唐代柱礎等實物和殘存的碑刻題記中推斷,該寺應初建於唐代,宋初大殿有過重建,金末元初又有過再建,元代中期有過較大的重建。從遺存的碑首規格及柱礎尺寸上看,寺院具備一定的財力。

濟南西城片區的道路中,東西向的有一條道路叫興福寺路,命名來源正是位於興福寺路與齊州路路口處的興福寺。寺廟隱藏在茂密的植物之後,如果不是當地人的指引,開車行駛在路上很難看到。如今,歷經千年的它在西部新城區卻呈現一片破敗的模樣,只有大殿前面的一個簡易香爐和隱隱冒出的幾縷青煙散發出微弱的煙火氣息。夏日炎陽下,正殿、後殿、西廂房的大門緊鎖,沒有香客光顧,只有東廂房裡一名年事已高的老人看護著這座庭院。大殿前的兩棵上千年的古樹,則彰顯著巍然的氣度。

不過,遠遠看去,興福寺仍然像是沒落的貴族,雖然潦倒,卻掩不住還殘存的幾分非凡的氣派。興福寺建築群按照中國傳統古建築格局而建,以中軸線次第排序,兩側對稱,極為規整。按照中國古建築等級:屋頂形狀分為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興福寺前殿、後殿都為廡殿頂形式,規格較高。大殿建於高臺之上,使人須仰視觀賞,顯得頗有氣勢。寺院的浮雕和彩繪亦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考古價值。

曾經一度小規模興盛過的興福寺在「文革」時期遭到破壞,寺院內一些建築被拆,曾經有過的十幾棵古樹大部分被砍伐。西配房東南側一塊石碑表明,該寺在1979年就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再過一個月左右就可能開門納客了。」看寺的老人說。正在修復中的千年古寺興福寺,正期待迎來一個新的興盛時代。

相關焦點

  • 隱藏在北京深山中的古寺,滿滿的「玄幻風」,歷史悠久卻鮮為人知
    北京除了故宮之外,還有諸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祭天神廟天壇、頤和園和圓明園以及八達嶺長城等名勝古蹟,除了這些著名的旅遊景點外,北京有一座隱藏在深山中的古寺也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這座古寺充滿了「玄幻風」,雖歷史悠久卻鮮為人知。
  • 飛來峰上千尋塔,尋的很可能是它,千年古寺的傳承
    北宋的詩人王安石曾經寫過這樣一句詩「飛來山上千尋塔,問說雞鳴見日升」,那詩中說的飛來峰是哪裡你們知道嗎?後來,據專業人士考證,王安石所尋的塔,非常可能是靈隱寺的塔,而且靈隱寺也有一著名景點,名為飛來峰。
  • 河南「深山古寺」走紅,號稱「嵩山第一勝」,門票20不輸少林寺
    文/堆某人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東方的美,是一種無聲的力量河南作為我國中部地區,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佛教在傳入我國時,就在這裡建立第一座寺廟,後在時間的發展中,佛教吸收我國思想,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在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下,有了巨大的發展,並在這裡修建了眾多寺廟。河南的寺廟很多寺廟在全國都負有盛名,其中白馬寺與少林寺,更是把這裡提到了佛教聖地的高度。
  • 黃柏山法眼寺:千年銀杏一樹黃 深山古寺有人知
    黃柏山法眼寺:千年銀杏一樹黃 深山古寺有人知 2017-11-0215:16:51來源:中工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2017年11月02日 15:16 來源
  • 江西藏在深山中的古寺,已有上百年歷史卻無人問津,距城區23公裡
    江西有許多著名的旅遊城市,但是有一個城市風景優美,但是它的知名度不是很高,這座城市叫宜春,宜春還有一個著名的景點,那就是明月山,明月山裡面有一座寺廟,如果你去宜春旅遊,你不會錯過這座寺廟的,旅遊景點是仰山禪寺,它離宜春市只有23公裡,今天要說的是江西藏在深山中的古寺,已有上百年歷史卻無人問津
  • 深山探古寺,平川看佛堂——懸崖絕壁上的「雙塔寺」
    「深山探古寺,平川看佛堂」。中國傳統文化中寺廟似乎與山川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就像山無水就失去了靈性,水無山則少了許多氣勢。山水相連才算得上「山是山水才是水」般的鐘靈毓秀。寺廟之於山川,同樣有相得益彰的奧妙。「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山霧縹緲,雲蒸霞蔚,寺廟的存在增加了山的人文厚重,重山又賦予了寺廟神秘遼遠的氣息。比如,佛教之五臺山,道教之泰山。
  • 河南香火最「旺」的古寺,已是世界文化遺產,距鄭州2小時車程
    河南香火最「旺」的古寺,已是世界文化遺產,距鄭州2小時車程佛教是中國傳播最廣的宗教信仰,自印度傳入中國以後,因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相通相融,而廣受接納。從古至今,在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之下,佛教逐漸在全國盛行,遍地可見寺廟。
  • 江西深山有座千年古寺,這裡溈仰宗發源聖地,如今人煙稀少
    江西深山有座千年古寺,這裡溈仰宗發源聖地,如今人煙稀少2019年的暑期已經來臨,相信不少的小夥伴們都有著出遊的打算把!如果你還沒有想好目的地,小編我這次推薦你去江西玩。江西可是個好地方,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這裡的旅遊資源可是非常的豐富的。
  • 隱藏在江西深山中的古寺,在歷史上地位極高,如今卻已無人問津
    隱藏在江西深山中的古寺,在歷史上地位極高,如今卻已無人問津江西宜春這個城市,很多人應該都曾經去過,這裡的明月山等地方都是比較有名的。而在這座明月山還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寺廟建築,也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這就是當地的仰山棲隱禪寺。
  • 這座深山古寺,佛法曾遠播日韓,是「梯田」起源,如今卻少有人知
    佛教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信奉,所以在全國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寺廟,其中還有許多的千年古剎,而如今的寺廟也不僅僅有信眾去參拜,很多的寺廟也都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景點,比如少林寺、法門寺等等。
  • 深山探古寺——滎陽周古寺之行
    河南歷史底蘊濃厚,寺院文化貫穿古今,但正是因為有如:少林寺、白馬寺等著名的寺院,使得眾多千年古剎遺忘在關環以外,滎陽周古寺就是其中之一。出遊時分暖風徐徐晴空萬裡,鄉間道路兩側盛開的油菜花鮮豔動人,沿著寬闊的中原西路很快就抵達周古寺村。
  • 日本的千年古寺始建於唐朝,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旅遊勝地
    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在唐代,中日之間有過密切的接觸,日本的許多古建築都是模仿中國唐代的建築風格建造的,現在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京都可以說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京都有很多古老的建築,清水寺位於京都東部的音羽山,是日本最著名的寺廟之一,清水寺建於778年,它在唐朝有1000多年的歷史。
  • 西安城南這座寺廟埋葬了玄奘法師,入選世界遺產,可免費參觀
    相信很多來西安旅行的人都一定會去大雁塔廣場打卡,而在大雁塔南廣場有一座玄奘法師的雕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目光遙望的西安城南,這裡有座寺廟就埋葬了玄奘法師,它就是興教寺。興教寺位於西安城南外的少陵原畔,與大雁塔的大慈恩寺相比,興教寺的「名氣」似乎小了許多,但是興教寺的規格其實很高,它入選了世界遺產,是陝西世界遺產三大佛塔之一(另外兩個是大雁塔和小雁塔)。由於大雁塔和小雁塔位於西安城中,交通便利,去那裡的人很多,而興教寺就略顯冷清了一些,但這不就是寺廟應該有的樣子麼,佛門清淨,非常幽靜,可以在這裡虔誠的祈福。
  • 成都一座深山裡的無人古寺,這裡金秋銀杏美景正當時
    成都的秋天, 賞銀杏觀紅葉是秋遊必不可少的活動,網上也推薦了很多成都周邊各地觀賞銀杏和紅葉的地方,著實讓人心動,但是大多看紅葉的地方都太遠,賞銀杏的地方倒是很近,市區郊區都有,甚至有些大學裡面都成了銀杏觀賞地,在眾多推薦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這兩天銀杏美景正當時。
  • 盤點隱藏在耒陽深山中的寺廟,總有一間你沒去過
    今天,小編來為大家盤點一下藏在耒陽深山中的幽靜古寺~ 侯憩仙寺 耒陽海拔最高的寺廟 侯憩仙寺始建於南北朝,寺址在原諸葛亮議事廳的舊址上,原築有忠義祠,內塑劉、關、張三人像。
  • 成都深山唐代古寺,因寺中「聖水」聞名,周末登山訪古好去處
    成都彭州市境內風景名勝古蹟眾多,在距成都50多公裡的彭州丹景山中,有一座三昧禪林,它距離彭州有名的丹景山風景區不遠,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佛教寺廟建築群,位於一片群峰環繞的深山密林之中,因為地處偏遠,此處很少有人到訪。
  • 深山藏古寺,青城山旁的高顏值皇家寺院,千年古寺
    下古寺由鐘樓、鼓樓、觀音廟、大殿、家、西廂房和大雄寶殿組成。所有這些都是莊嚴的佛像,建造了李鴻。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親林佶的第43代住持祖泉重塑了大雄寶殿的下古寺——宗祠、祖堂。並且在設計中運用了一些大善人和堂兄弟的思想,突出了中國寺廟略帶西方建築風格的特色,引人注目。回想我與古廟的緣分,應該是小時候與祖父母一起去香佛。
  • 探秘國內那些國讓你驚豔稱奇的寺廟
    時代的節奏日益加快,身心嚮往那詩和遠方,心靈的淨土且須慰藉,幽深的古寺最能讓人心境祥和,虔心向佛有助於修行之後尋得內心寧靜和一方淨土。從古至今,每個時代都會有高人選擇歸隱山林,或者選擇到深山隱居修行,或遁入空門,了卻塵世之心,他們離塵世很遠,卻離天闕最近。也許,這裡是隱士們在世間的最後一片淨土。
  • 藏在深山裡的故宮,沒用一顆釘子,中國保存最好的皇家寺廟建築群
    一座古老的建築,遠在千裡之外的深山裡,美名遠在外,震撼著無數國內外遊客,在一座古老的寺廟裡,香氣環繞百年,將「感謝」之心浸潤在鄉村的隔壁,成為當地文化的遺傳基因,位於綿陽平武縣城,這是被稱為縮小版「故宮」的報恩寺,釘子皇家寺院建築群。
  • 隱藏在深山中的「龍宮」:全寺有一萬條龍,但是沒用一顆釘子
    遠在千裡之外的大山中的古老建築群,深山老林卻無法阻止人們的喜好,其美名震撼了許多國內外遊客,正是這樣的建築,漂浮著百年來的香味,把感謝之心浸入了鄉村的隔壁,所以很多人都有好奇心,這到底是什麼樣的舊建築?它位於綿陽平武縣城的報恩寺,這是王立寺的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