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臺當局或令兩岸關係更趨緊張

2020-12-2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導(文/朱松嶺)2017年在臺灣政局日益加劇的政治博弈中結束,臺灣經濟在回溫增長的車道上行駛緩慢,兩岸關係在冷對抗逐步升級中進入下一年。2018年,「九合一」選舉將如何改變島內政治版圖?臺灣經濟將有怎樣的變化?蔡英文將把兩岸關係帶向何方?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翻身難

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既是蔡英文的期中考,又是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前哨站,因此是藍綠政黨必爭之戰。已經全面失去權力的國民黨要想東山再起,必須在此次選舉中有所斬獲。從目前看,儘管蔡英文當局的滿意度在不斷下降,但是國民黨的支持率並沒有相應上升。加之,民進黨上臺後全面控制了島內媒體,一直持續對農漁會等組織進行威逼利誘,對臺灣地方派系進行收編,民進黨執政的多數縣市的執政效果看似不錯,因此,國民黨要想全面翻身似乎比較困難。但是如果國民黨內部團結、選舉主軸清晰、用人得當、選舉策略正確、媒體運用準確的話,也不排除有重大斬獲。

首先,誰能勝選臺北市長是臺灣政壇的重要指標。由於人氣高漲的無黨派現任市長柯文哲尋求連任,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沒有必勝的把握。為此,民進黨內專門通過了「2018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特別提名條例」,為自己提名或與柯文哲合作預留了空間。反觀國民黨,可選臺北市長的人才儲備頗豐,已經無法連任新北市長的朱立倫就是競選的強棒,另有張善政、丁守中、蔣萬安、江宜樺以及羅志強等也皆有可能參加黨內初選。這一切,都要看國民黨究竟傾向選取什麼樣的人才,出臺什麼樣的初選政策。就民進黨內看,姚文智已經表態要選臺北市長,未來如遇突發狀況,出現特殊選情,經過主席提名,中執會通過,民進黨可另訂方案執行,因此,2018年五六月份,民進黨是否推出候選人仍可能存有變數。

其次,其他「直轄市長」的選舉也因選舉人口眾多,成為藍綠爭奪的重點。其中,新北市國民黨基礎深厚,存在鞏固的可能性,但是其不確定性在於國民黨採取怎樣的初選規則,是侯友誼還是周錫瑋出線,還要看民進黨派出誰來對壘。無疑,新北市也是此次「九合一」選舉的重要看點。民進黨在臺南和高雄優勢明顯,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深耕基層,收編各種勢力,連任應無驚險。臺中市長林佳龍能否連任要看國民黨是否團結,是否推出共同的候選人並一心一意實現政黨輪替。

再次,就當前看,「臺灣省」的縣市長中,除非民進黨執政縣市的政績不彰、民意反彈或者派系內鬥,如雲林、嘉義、彰化、宜蘭以及澎湖縣等,國民黨還有翻盤的機會,其他縣市國民黨翻盤的可能性不大。當然,縣市議員的選舉以及其他選舉也頗值得關注。臺灣作為淺碟型政治體,不排除意外出現,不排除翻盤的事情發生,因此「九合一」選舉還有很多值得觀察的地方。

經濟增速將低於全球水平

臺灣作為淺碟型經濟體,沒有完整的產業鏈,非常容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和兩岸經貿的影響。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7%,受此影響,臺灣經濟也會繼續增長,島內外權威機構普遍預測其經濟增長率可能會在2.2%左右,低於全球經濟增長平均水平。

首先,2017年臺灣經濟有喜有憂,2018年將繼續這個發展勢頭。2017年,臺灣經濟受惠於2016年底開始的全球經濟復甦並有所增長。但是,臺灣的經濟增長主要靠外需帶動,內需尤其是民間消費和投資依然低迷。2017年,臺灣半導體行業產值約佔全球半導體行業總產值的1/5,但增速只有0.5%,與該行業20%的全球增速相去甚遠。更令臺灣人憂心的是,韓國半導體產值首次超過臺灣,並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其次,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有可能受到不穩定因素的影響。2018年,島內消費會有所提升,並帶動企業盈利及薪金增長。尤其是,臺灣民間投資可能持續擴張,半導體投資新廠可能繼續加速,加上「前瞻計劃」的實施,以及擴充公共建設開支、增加企業的投資,都將拉動臺灣經濟增長。但是,兩岸經貿部分可能隨著兩岸關係的變化而變化,兩岸經貿能對臺灣經濟的增長有多少貢獻還存在未知因素。美國的減稅、美聯儲的升息、國際油價的變化以及東北亞局勢的變化都有可能對高度外向型的臺灣經濟發展產生影響。

不會停止漸進性「臺獨」步伐

自2016年民進黨重新上臺,臺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狀態,造成兩岸走向冷對抗局面。2018年,兩岸關係依然嚴峻,很難有大的轉折或變化。

首先,「官方斷、民間溫」的狀況或將持續。2016年「5·20」後,失去了共同的政治基礎,兩岸共同開創的和平發展局面已經榮景不再,歷經八年建立起來的兩岸兩會互動機制、國臺辦與陸委會的溝通機制全面中斷。由於蔡英文當局對「火燒車」事件處理不當,大陸赴臺遊客減少,兩岸民間交流雖然繼續,但是受到民進黨當局的掣肘、制約,民間交流的人員開始減少。儘管大陸對臺經貿依然保持著可觀的數額,但是兩岸民間交流的溫度遠不如從前,尤其是民進黨當局收緊了對大陸赴臺人員審批的尺度,增加了對島內相關人士赴陸的條件。2018年,蔡英文當局不可能承認「九二共識」,沒有共同政治基礎的兩岸雙方不可能恢復官方往來。而臺灣當局的管控也將使得兩岸民間交流繼續降溫。

其次,臺灣當局投向美日的行為將更加明目張胆,這或將拉升兩岸冷對抗的程度。2017年,臺灣當局在言行上不斷加大與大陸對抗的程度,臺灣當局的「國防報告書」更是首次公布了美臺軍售流程,將美臺軍售進一步公開化。這一方面是向世人表明美國是它的後臺,另一方面是向美國表忠心,表明它是跟美國捆綁在一起的,是通過「拉大旗,作虎皮」的方式狐假虎威,公開跟大陸叫板。這對2018年不是好消息,透露出臺灣當局或將在「疏大陸、親美日」道路上越走越遠,兩岸關係可能因此更加緊張。

2018年,臺灣政局依然複雜多變,民進黨當局施政困難不少,但不會停止漸進性「臺獨」的步伐,也不會實質性調整兩岸政策,兩岸關係不僅難以打破僵局,臺海形勢或將更加嚴峻,引發新一輪緊張情勢。(作者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

相關焦點

  • 2018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
    中國臺灣網2月日訊 華廣網1日刊載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吳為的評論文章指出,2018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可能進一步加劇,這是造成兩岸關係僵局持續、風險升高的最大因素。
  • 兩岸學者指2018年兩岸關係或面臨更嚴峻形勢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路梅)2017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15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認為,「臺獨」依然是兩岸關係最大的現實威脅,2018年兩岸關係可能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大陸方面應加強危機管控,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導權。
  • 40年來最緊張!事關兩岸關係,臺學者發聲引爆輿論,蔡英文聽清楚
    自2016年上臺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保障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雙方的所有官方交流交往徹底中斷。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民進黨當局更是居心叵測,毫無同胞之心,他們隔岸觀火、幸災樂禍的嘴臉不堪入目,明確宣布禁止向大陸出口口罩,煽動島內部分民眾與大陸進行民意對抗。
  • 「票」令智昏的臺當局聽得逆耳忠言嗎?
    甚至不少中小企業按捺不住都開始喊話,要民進黨當局恢復兩岸對話交流。問題是,「票」令智昏的臺當局聽得進去這種逆耳忠言嗎?雪上加霜陸客斷炊,觀光業哀嚎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放下剛剛開始的2020年暫且不表,單單2019年,臺北就已經有多家知名餐廳熄燈落幕。
  • 臺當局強推「反滲透法」,兩岸人心惶惶!
    這些關係裡充滿很多無法解釋的空間」。他擔心地說,如果有臺胞在大陸參加任何當地政府的會議,回臺灣之後是否會被檢調約談,要去解釋很多事情?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直言,民進黨操作「恐共」是選舉策略,已在企業界引爆恐慌效應,兩岸交流勢必停擺很長時間。
  • 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臺專家指出一條明路,蔡英文聽清楚了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幹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推動一系列的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令兩岸關係愈發緊張那麼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呢?對此,臺專家為臺當局指出一條明路。
  • 全球視野丨往兩岸關係上潑冷水?臺當局的「叫魂術」能堅持多久?
    而如今滄海桑田,在更新換代、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民進黨當局為達到執政的目的,仍用「叫魂術」這種荒誕滑稽的手段,試圖通過扭曲事實、製造恐慌的方式來割裂臺灣與大陸的關係。臺當局一再製造對立,往兩岸關係上不斷潑冷水煽動民心,製造對立,向來都是民進黨當局的拿手好戲。
  • 民進黨當局難道不知道兩岸關係緊張的癥結?
    面對臺海局勢緊張,島內輿論對兩岸可能爆發軍事衝突越來越擔憂,近期島內一項民調也顯示,兩岸「開戰感受度」創下11年以來的新高。這讓恢復徵兵制再度被拿來討論,臺軍的後備戰力問題也浮上檯面。2021年開始,後備部隊教育召集由原來的8年2訓改為1年1訓、訓練時間由原來的5至7天延長為14天;島內也出現主張恢復徵兵制的聲音。
  • 臺灣還會繼續2018年亂象嗎?網友評:蔡當局令「蒼天無語」
    對此,有網友評論說,此時無聲勝有聲,民進黨蔡當局已經令「蒼天無語」了。據臺媒爆料,臺灣廟宇「南鯤鯓代天府」有357年歷史,2015年大年初一曾抽出「武則天坐天」的所謂「國運籤」,因預言蔡英文上臺而名聲大噪。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安全部門負責人:臺海最近確實緊張
    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日前以「八項指標」判斷,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灣《聯合報》報導稱,臺當局「國安局」局長邱國正10月29日受訪時說,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他還宣稱「臺方會嚴密注意」,要島內民眾不要緊張。
  • 兩岸必將統一!解放軍雙航母或將聯合繞臺,「臺獨」立馬緊張了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民進黨當局借題發揮,&34;,企圖&34;,嚴重損害兩岸關係。綠營政客&34;,向美購買&34;飛彈的空艦、艦艦和潛艦。美國依據所謂的&34;及&34;持續對臺軍售,嚴重幹涉中國內政,破壞兩岸和平統一,中方已向美提出嚴正交涉,並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
  • 兩岸關係緊張 馬英九擔憂:政策若錯 千萬人頭落地
    馬英九資料圖海外網9月22日電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2日表示,臺海情勢緊張,蔡英文當局不應把所有籌碼放在美國身上,而應避免戰爭,「一旦政策錯誤,千萬人頭落地」。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馬英九22日到大學主講「兩岸關係與臺灣安全」,他說,過去大陸軍機尊重「海峽中線」,現今狀況與最近一連串「美臺關係」有關,他表示十分擔憂兩岸關係日漸緊張,一旦擦槍走火恐難以收拾。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安全部門負責人: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
    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日前以「八項指標」判斷,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灣《聯合報》報導稱,臺當局「國安局」局長邱國正10月29日受訪時說,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他還宣稱「臺方會嚴密注意」,要島內民眾不要緊張。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安全部門負責人: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日前以「八項指標」判斷,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灣《聯合報》報導稱,臺當局「國安局」局長邱國正10月29日受訪時說,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他還宣稱「臺方會嚴密注意」,要島內民眾不要緊張。
  • 美臺敲定F-16戰機軍售,專家:無疑會使兩岸關係更加緊張、動蕩
    《國會山報》: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之際,臺灣籤署F-16戰鬥機購買協議報導稱,美國國防部14日發布聲明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年前獲得一份總價值為6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09億元)、為期10年的軍售訂單。
  • 臺當局要強推「反滲透法」,臺商擔心兩岸交流停擺
    工商界憂島內經濟前景首當其衝受到「反滲透法」影響的就是經常往來兩岸的臺商。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大陸全國臺企聯23日在北京舉行年度會議。臺企聯總會長李政宏在接受採訪時稱,眾多臺商非常擔心「反滲透法」,因為現在兩岸交流這麼密切,「大家有沒有考慮到陸配?兩岸婚姻?臺資企業和大陸國營企業的合作?這些關係裡充滿很多無法解釋的空間」。
  • 兩岸已進「準戰爭」狀態?臺安全部門負責人:最近是蠻緊張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日前以「八項指標」稱兩岸現今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臺當局「國安局局長」邱國正表示,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但「臺方會嚴密注意」,要島內民眾也不要緊張。邱國正29日上午在臺立法機構受訪時表示,臺海最近的階段確實蠻緊張,有目共睹,臺軍或情報單位更加要密切注意,但大家也不要緊張,事實上大陸有任何動作,臺方不管透過管道、方法都會持續嚴密注意,不會有突發狀況,「臺方一定會很用心的去注意到」。
  • 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之際,「臺軍」依靠奇襲打贏了
    由於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我軍戰機連續多日越過所謂「海峽中線」,令臺灣社會頗感緊張。據環球時報9月27日報導,臺「國防部長」嚴德發當天對媒體宣布,在剛剛落幕的「漢光」演習中,「臺軍」在利用大型計算機進行的「兵棋推演」中,最終依靠奇襲打贏了戰爭。不過,他並未透露具體是如何取勝的。反正是能夠打贏,老鄉莫慌就是了。真是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忽悠島內老百姓方面,臺當局準備的套路中總有一種適應你。
  • 中國發布|蔡英文上臺3年兩岸關係惡化 國臺辦:任何人無法阻擋祖國...
    中國網 郭天虎 攝中國網5月29日訊(記者 趙曉雯)29日,國臺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蔡英文當局上臺已經3年了,如何評價3年來的兩岸關係?對此,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表示,自2016年「5·20」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惡化了兩岸關係,嚴重損害了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
  • 臺當局「逢中必反」陰魂不散 島內民眾吃悶虧
    中央電視臺在臺北西門町一處大型LED螢幕投放新節目「信中國」的宣傳廣告,昨天(4日)在臺灣當局的幹預下停播。上海學者包承柯認為,近來民進黨當局明顯在收緊兩岸交流、割斷兩岸聯繫,臺灣一直有些「臺獨」人士「逢中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