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窯琮式瓶
琮式瓶是仿新石器時代玉琮造型的一種瓶式。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線紋為裝飾。一般認為,最早的瓷質琮式瓶出現在南宋的官窯和龍泉窯,是陶瓷造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樣式。宋、元、明、清時期,琮式瓶的造型一直為皇室所喜愛,乾隆皇帝規定霽藍釉的琮式瓶為祭祀的禮器之一
-
宋代官窯解析
正是由於自古以來有官、哥不分的說法,在我把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懸案哥窯的年代和窯址論證分析過程中,我也系統的研究了宋代官窯。現把宋代官窯除南宋傳世哥窯的南宋修內司內(官)窯之外的官窯部分的研究心得解析如下。本文筆者實物所見考察了南宋官窯博物館、杭州市博物館、杭州鳳凰山修內司官窯老虎洞窯址及郊壇下南宋官窯窯址、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市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等;資料主要參考大英博物館、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及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等知名大牌拍賣行。
-
解密宋代的官窯瓷器為何價值千金(圖)
,由於中央政權抑制武力的策略,慢慢形成了文官得寵的政治風氣,宋代有很多大文人都是做官的,導致宋代文化高度發展。很多學者都對宋代的文化予以肯定,認為中國後一千年的文化都是宋代定的調子,這一點非常重要。宋代在「以文治天下」的國策下,此後三百多年時間取得非常大的成績。儘管我們都知道,宋代的國土非常小,但是宋代老百姓的生活,整體來說都還是不錯的。除了南北宋之分是一次大災難以外,老百姓的整個生活還算穩定,而且長達三百多年。 這種繁榮有很多證據存在,比如《清明上河圖》,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繁華。
-
南宋官窯珍品器型之琮式瓶
宋高宗趙構避逃東南,定都臨安,建立了南宋朝廷。在杭州鳳凰山設立修內司官窯,並在烏龜山八卦田郊壇下附近另建新官窯。內窯和新官窯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燒造官庭和達官貴人需要的青瓷。據南宋人葉寊的《坦齋筆衡》一書中記載說:政和間(北宋1111-1117年),就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宗遺制置窯 於修內司,造青器, 名內窯,澄泥為花,極其精製,釉色瑩沏,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此段文獻資料是迄今發現的關於南宋官窯歷史的最早文字記載,後人研究都多以此為考證。
-
宋代官窯,看著養眼!
由於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間,有著系統的傳承關係,南宋官窯最初是承襲了北宋官窯的燒造方法,瓷土、釉材都按照北宋官窯的標準來選取。南宋政權穩定後,又吸收了龍泉窯薄胎厚釉的經驗和方法,燒制出來「聚沫攢珠」、「紫口鐵足」的南宋官窯。因此,一部分宋代官窯是很難區分北宋南宋的。
-
宋代官窯瓷器,看起來很美!市場價值更加美麗!
所謂宋代官窯瓷,應是指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的統稱。據研究,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的窯址就是新近在河南汝州發現的張公巷窯遺址。該窯與燒造汝官窯的寶豐清涼寺窯相隔僅30多公裡,同屬汝州之地,年代也同在北宋,只是比汝窯晚一些,時在北宋晚期。
-
宋瓷極簡美學,60圖欣賞實用與美觀兼具的宋代瓷瓶
但因宋代社會動蕩,開採難度大,遂用「琮式瓶」代替「玉琮」,功能從祭祀轉向裝飾。宋 官窯青釉琮式瓶 大英博物館藏宋 官窯青釉琮式瓶 大英博物館藏南宋 龍泉窯青瓷琮式瓶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雖宋代龍泉窯所燒造的琮式瓶是歷代琮式瓶的典範,一色清純的端正韻味審美,不同窯口、不同時代的琮式瓶也是別有滋味。
-
古人為什麼喜歡把琮式瓶叫蓍草瓶?你知道其中寓意嗎
琮式瓶作為瓷器創燒於南宋,宋代盛行仿古之風,在宋代琮式瓶最好的還是龍泉窯瓷器。這種琮式瓶明明是仿照周代玉琮外型並加以變化而成的瓷器造型,古人為什麼喜歡把琮式瓶叫(shi)蓍草瓶?琮式瓶功能1.琮式瓶是古人用來祈福用的功能瓷器;2.琮式瓶(蓍草瓶)是陳設瓷用來插花擺設的。
-
宋代瓷器花瓶能提高插花美感嗎?56圖欣賞宋代傳世美瓶
宋朝是一個審美視角極高的朝代,「鬥茶、掛畫、焚香、插花」四藝的流行,使得宋代創造了許多集藝術性、實用性於一體的瓷器。無論是在胎釉裝飾、美觀實用等方面都是世界領先水平。宋瓷花瓶能提高插花美感嗎?56圖欣賞宋代百花齊放的傳世瓷器美瓶,即使不插花,純粹陳設,已非常別致、高雅。非高手,不敢拿宋瓷來插花。
-
宋代龍泉青瓷鑑別
由於龍泉青瓷聲名遠播,品質高,影響大,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歷代仿燒龍泉青瓷的問題,就目前調查所知,自南宋以來,國內外許多窯廠都仿燒過龍泉窯青瓷。在國內除浙江本地以外,廣東、江西、福建、湖南等省都有仿燒。在國外,有日本、泰國、朝鮮、敘利亞、埃及等國,直到今天,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仍在大量仿製宋元時期的龍泉青瓷。
-
宋代龍泉窯青瓷珍品,難得一見,真的都是真的
因此北宋龍泉青瓷窯業的發展,深受鄰近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南宋 龍泉窯青瓷五管瓶器物胎色灰白,釉質滋潤,造型多種多樣,在生產白胎青瓷的同時,還仿造官窯的黑胎器物。日本常盤山文庫收藏一件器形相仿,但釉色米黃的作品。由於該件瓷瓶的器表局部也出出青翠的釉色,加上大英博物館收藏一件同形青瓷瓶,浙江省龍泉窯博物館收藏的同形瓶釉呈米色,故有米色釉的產生,乃因窯燒時火候溫度出現改變,導致青瓷釉色轉呈米黃色的說法。
-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宋官窯琮式瓶,流落海外的中國古代瓷器珍品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宋官窯琮式瓶,流落海外的中國古代瓷器珍品在瓷器收藏界,一直受大家關注的便是以宋代五大名窯為代表的宋代瓷器。宋代瓷器,以其特有的器型和典雅的藝術效果,受到宋代和後世收藏者的喜愛。宋代瓷器五大名窯當中,存世數量比較少的瓷器中,除汝窯瓷器外,便是官窯瓷器。官窯瓷器從誕生的一天開始,就是專為宮廷生產使用瓷器的。由此官窯瓷器都被皇家所壟斷,民間百姓難以得見官窯瓷器的真實面目。尤其是北宋的官窯,到目前為止,由於北宋官窯還沒有發現具體的窯址,因此無法對北宋官窯瓷器進行認真的系統分析。
-
一件龍泉青瓷拍出450萬:釋放何種市場信號
成交價:2,437,500港元 尺寸:24cm 來源: 日本私人收藏 倫敦蘇富比2015年5月13日,編號106
-
為什麼宋代官窯瓷器越紅,價格越貴?現在市場拍賣宋代官窯瓷器成交...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國陶瓷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時代。個別專家對張公巷是北宋官窯的說法提出質疑:文獻上記載「宣正間京師自置燒造,名曰官窯」,而張公巷距當時的京師開封200公裡之遙。
-
從一件低級贗品假貨「南宋官窯琮式瓶」殘器可以看出「古玩江湖...
有網友說: 「在杭州舊城風貌保護區某老宅,見到主人收藏的南宋官窯琮式瓶殘器標本,鐵骨厚釉(釉厚於胎),橫斷清晰,殊為難得。」以下圖片就是這件所謂的「南宋官窯琮式瓶」殘器標本,同時這位網友還配上了一張這所杭州老宅的照片,不過本人感覺配上老宅的照片有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廢話不多說了,上圖:以上就是這位網友發的所謂杭州老宅中出現的「南宋官窯琮式瓶」殘器。
-
侘寂之美與「馬蝗絆」:日本藏宋代龍泉殘器故宮首展
侘寂之美與「馬蝗絆」:日本藏宋代龍泉殘器故宮首展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19-10-11 15:54 來源:澎湃新聞
-
價值連城的明代官窯瓷器 全國不單景德鎮有麗水龍泉也有
這就意味著,它們的出現將打破全國只有景德鎮有明代官窯的說法,龍泉很有可能曾出產價值連城的官窯產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沈嶽明透露,「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經向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提交龍泉窯大窯遺址的考古發掘計劃書,並有望在明年得到批准和實施。」這個消息迅速在國內流傳,不少海內外收藏人士都聞風而動,紛紛趕往龍泉探個究竟。
-
五代至清代龍泉青瓷特點總結
龍泉青瓷的歷史可謂非常悠久,從五代時期至清代均有燒造。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龍泉青瓷從五代時期至清代都有何特點,通過這些特點總結,使您深入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龍泉青瓷。一、五代龍泉青瓷特點龍泉青瓷自五代時期開始燒造。五代時期所生產的龍泉青瓷器形主要以碗、盤和壺為主。
-
必看:宋代官窯的十一個特徵!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官窯瓷器燒成,須嚴格挑選,精良者送進宮中,對落選者加以處理,以防流散。(自宋代始至明清的官窯體系,一直有這個特點。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將次品打碎後集中掩埋,殘片不能流出。南宋官窯老虎洞和郊壇窯址都有瓷片掩埋坑,明清景德鎮御窯打碎填埋自不必說了,這都與汝窯等貢窯「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的做法有本質區別。)杭州老虎洞窯址發現的瓷片堆積坑,這是一道皇家御窯特殊的「工序」。
-
龍泉青瓷--奪得千峰翠色來
此時,龍泉青瓷的釉色非常純正,普遍帶有開片,風格、造型基本上時在仿造宋代。自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就一直重視龍泉瓷的傳承和創新。龍泉青瓷的魅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在2009年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作為唯一入選目錄的陶瓷類,為龍泉青瓷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龍泉青瓷正在成為民族陶瓷文化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