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引領發展步伐 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2020-12-09 寶安日報數字報

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昨在寶安開幕,圖為專家作主題演講。

寶安日報訊(記者 何一航/文 劉安邦/圖)11月25日,位於寶安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名企薈萃、群賢畢至,以「數字賦能 集群轉型」為主題的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開幕式在這裡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廣東省副省長王曦出席並致辭。

劉烈宏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肯定5G、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作用,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成效顯著,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模式向各行業不斷滲透。工業和信息化部正聯合相關部門加緊制定出臺《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進一步推動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再上新臺階。粵港澳大灣區依託產業和區位優勢,成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重要高地,希望進一步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和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引領發展步伐。

王曦指出,工業網際網路對促進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意義重大。廣東高度重視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已累計推動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網際網路實施數位化轉型,為促進工業經濟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廣東將進一步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加快建設國家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高地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所長陳立輝,國家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餘曉暉,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各省(區、市)數字經濟和工業網際網路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塗高坤,省通信管理局局長蘇少林,廣東省相關部門、各地市的相關負責同志;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田夫,市工信局局長賈興東,寶安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立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蔡英權出席活動。

開幕式上,在現場近千名嘉賓與網上眾多觀眾的見證下,對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意義重大的廣東省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節點管理平臺、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廣州琶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數據)、深圳寶安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工業網際網路)逐一啟動,標誌著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升級迎來又一「加速點」。

開幕式還以視頻形式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白皮書》《2020年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分析報告》《深圳市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白皮書(2020)》、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質量管理服務平臺、第四屆全國工業大數據創新競賽獲獎名單,進行了廣東省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案例分享,李培根等知名專家、學者作了主題演講。

據悉,本次大會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主辦,寶安區人民政府、省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協辦,於11月24日至27日舉行,為期4天。除上述主論壇活動外,還組織了廣東工業網際網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及「工業網際網路+大五金產業,新基建開啟數字新經濟」大五金產業數位化轉型分論壇等活動與工業網際網路專題展。

相關焦點

  •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0〕198號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
  • 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研判
    受新冠疫情「黑天鵝」效應倒逼,數位技術與各行業融合「漸入佳境」,以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持續迭代、加速成熟,「無接觸」、「宅生活」、「雲消費」成為數字生存新常態,正適應、引領、創造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新需求,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拓展前沿科技應用場景,不斷優化新興消費供給,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全面改革創新政府服務,培育壯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北京經濟新增長點,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 河北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發展
    河北省日前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新型消費擴容提質,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規範創新監管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青島:五大行動推進新業態新模式跨越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安然報導 今年以來,受疫情衝擊,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迎來新的機遇。為了搶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風口,加快培育新經濟新動能,青島市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的意見》。今天記者從青島市政府專題發布會上獲悉,由青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動能辦常務副主任張旭東同志向社會各界發布解讀該意見。
  • 線上線下業態進一步深度融合 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加快普及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推進智能製造。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這一舉措為中國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增強發展新動能提供了重要路徑。近年來,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在中國蓬勃興起。智能製造、電子商務、在線教育等業態的發展不僅增添了中國經濟的活力,也為人們生活提供了便捷舒適的服務。
  • 100萬個以上新就業機會!浙江這些新業態新模式快來了解~
    為深化數字浙江建設,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要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等,到2022年,數字賦能社會效益顯著,累計帶動形成100萬個以上新就業機會,隨小布了解詳情~總體要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
  • 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釋放潛力 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力提速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各類新業態新模式潛力加速釋放。5G、工業網際網路等賦能傳統產業,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為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新動能。
  •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 夯實經濟抗壓能力
    羅建華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近期多個部門和地方政府強化對新型消費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傳統消費與新型消費創新融合,面向「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數字智慧文旅等重點領域研究出臺促進服務消費的新舉措,補齊制約消費發展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 數字中國建設加速推進 多地點燃數字經濟發展引擎
    浙江:實施「一號工程」 強化帶動引領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儀式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浙江強化創新引領,著力培育壯大數字產業,深入實施「五年倍增計劃」,積極推進「三區三中心」和標誌性引領性項目建設
  • 海報時評丨從「兩場大會」出發,看山東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
    9月18日,以「數字新生態 經濟新引擎」為主題的第七屆山東省網際網路大會在濟南國際(高新)會展中心拉開帷幕;9月20日,2020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暨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在青島開幕。從政策支持到金融扶持,從人才引進到產業規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山東始終十分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更是位列山東「十強產業」之中,佔有重要位置。
  • 地方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新發展
    ,持續拓展前沿科技應用場景,不斷優化新興消費供給,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全面改革創新政府服務,培育壯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北京經濟新增長點,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新活力。「高含金量」場景條件,積極推廣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好推動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
  • 我國數字文化產業規模持續壯大 成為激發消費潛力的新引擎
    促進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數字文化產業生態體系。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三)發展目標數字文化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供給質量不斷提升,成為激發消費潛力的新引擎。
  • 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如何搶抓產業數位化賦予的機遇,更好培育發展新動能?
  • 德州:「四新經濟」奏響產業發展最強音
    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特徵的「四新經濟」蓬勃發展,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壯大增長極——「四新經濟」奏響產業發展最強音□本報記者 王賀從大數據到物聯網,從人工智慧到「網紅」經濟……我市大力發展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顯著特徵的「四新經濟」,著力培育新動能、壯大增長極。
  • 人民日報: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政策解讀)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 翰墨千秋:打造創新型線上拍賣經濟新業態,打破傳統慣性思維新模式
    近期,1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指出,對加快發展數字經濟15大新業態新模式重點方向提出19項創新支持政策,以創新生產要素供給方式,激活消費新市場,發展新的就業形態,培育壯大新動能。
  • 泗水: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為加快培育新經濟,激發新動能,增創新優勢,引領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泗水縣立足山區實際和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堅持新發展理念,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培育生態循環農業。該縣推進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通過採取秸稈和畜禽糞汙資源化、飼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等途徑,推進解決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加快農牧一體化進程。推進土壤健康管理,實施農藥、化肥定額「雙減」,構建農業健康產業體系。加大「三品一標」認證,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到2023年底達到150個以上。培育數字智慧農業。
  • 《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發布!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北京市「四個中心」功能定位,體系化構建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技術產業協同創新能力、產業數位化轉型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堅決推動數據要素有序流動和培育數據交易市場,大膽探索關鍵領域對外開放及跨境數據流動等新模式新業態
  • 經濟日報社社長張小影:數字經濟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相成/攝「當今世界數字經濟已經進入到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誰引領了數字經濟,誰就掌握了新一輪發展的主動權。」張小影表示,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到新時代,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對於拓寬我國經濟發展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正在從跟跑者、並跑者逐漸的變成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