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高校組建「周末義教隊」服務「留守兒童」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周末義教」服務隊隊員正在給孩子輔導作業 李旭暉 攝

中新網襄陽12月14日電 題:湖北一高校組建「周末義教隊」服務「留守兒童」

作者 胡傳林 程威 李曉軍

12月13日清晨5時30分許,天還未亮。湖北文理學院「周末義教」服務隊隊員張靖、郭雨涵等4人就早早起床了。簡單洗漱後,他們先是乘坐512路公交車到達客運站,再兩次轉乘客車,來到「周末義教」目的地——棗陽市七方鎮留守兒童愛心輔導中心,開始一天的志願服務活動。

「周末義教」服務隊隊員給孩子發放課外書籍 胡傳林 攝

從2011年起,這支「周末義教」服務團隊,堅持每個周末及寒暑假來到棗陽市七方鎮,為留守兒童進行功課輔導、親情陪伴。10年來,累計開展義務支教500餘期,3000多名留守兒童、貧困生從中受益。近日,該團隊「牽著你的手伴你共成才」精準扶智項目獲評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當義教隊員來到輔導中心時,兩間簡陋的教室裡,早已坐滿了50多名中小學生,他們大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後,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留守兒童。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冒著嚴寒天氣趕來,正在伏案做作業的孩子們立即歡呼起來。「老師,路上好冷吧。」「老師,這道題我做不出來,你給我講講吧。」「老師,今天安排有什麼實驗活動」……

「周末義教」服務隊隊員正在給孩子輔導作業 李旭暉 攝

隨後,4名大學生分為兩組進入教室,開始為孩子們輔導作業。每間教室裡,孩子們大小不一,有一至六年級的小學生,也有七至九年級的初中生。輔導的科目涉及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等科目,孩子們不時舉手提問,服務隊員都一一耐心解答。遇到一些共性難題,隊員們就走上講臺集體授課。

「周末義教」服務隊隊員正在為孩子授課 李旭暉 攝

趁著午休時間,服務隊員還與孩子們一起打桌球、玩遊戲、做物理實驗。直到下午4時30分,忙碌一天的服務隊員才和孩子們依依惜別,啟程返校。

服務隊員張靖告訴記者,他就是七方鎮人,10年前和這些留守兒兒童一樣,他也曾在這裡接受過「周末義教」團隊的幫扶。2019年,當他被湖北文理學院錄取後,第一時間加入了這個愛心團隊,堅持每周回來開展義教服務。

今年52歲居民孫國萍就是這家留守兒童愛心輔導中心的創辦人。談起創辦初衷,孫國萍說,七方鎮有很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交給家中老人照看。起初,她就是想給留守孩子們提供一個寒暑假能夠有人照看的地方,避免他們沉迷遊戲、甚至走上人生歧途。於是就以每年1000多元的租金將鎮上廢棄的電影院租下,免費接收留守兒童進行輔導。

2011年,隨著學生不斷增多,孫國萍一個人忙不過來,再加上小學四年級以上數學、外語,她根本輔導不了,於是便找到湖北文理學院尋求幫助。從此,湖北文理學院便組建「周末義教」志願服務隊,每周末及寒暑假定期趕往這裡開展義教工作。

「周末義教」服務隊隊員給孩子作物理實驗 李旭暉 攝

湖北文理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詹莉介紹,從該院2010級物理學學生杜鵬飛擔任首任志願服務隊隊長以來,先後有10任隊長400多名隊員愛心接力,10年紮根棗陽七方鎮開展義務支教,傾心服務山鄉「留守兒童」。其中,黃強、吳順喜、徐珊、陳延英等志願者,還專門為留守聯孩子編寫了教材。目前,該校已將「周末義教」志願服務隊納入精準扶智項目,制定了系統完善的管理體系,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保障,讓愛的接力棒薪火相傳。(完)

相關焦點

  • 湖北一高校組建「周末義教隊」 10年服務「留守兒童」
    【解說】從2011年起,湖北文理學院組建了一支「周末義教」服務團隊,堅持每個周末及寒暑假來到棗陽市七方鎮,為留守兒童進行功課輔導。近日,該團隊「牽著你的手伴你共成才」精準扶智項目獲評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解說】12月19日上午9時,當記者跟隨4名義教隊員來到輔導中心時,兩間簡陋的教室裡,早已坐滿了50多名中小學生。
  • 贛州高校大學生開展暑期志願服務活動 關愛留守兒童
    他強調,志願者要牢記使命、增長才幹,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把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行動;實踐團隊要突出主題,講求實效,結合學生專業特長,結合地方實際需求,為構築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環境盡一份力,做出一份貢獻;共青團、教育局等團教組織要加強保障,確保安全,建立工作預案,嚴守工作紀律,確保萬無一失,讓廣大學生志願者在實踐中成長為信念堅定、本領過硬、堪當重任的棟梁之才
  • 如何讓留守老人不孤單?雲和崇頭鎮組建38支志願服務隊
    2018-06-23 06:1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縣委報導組 王鳳鳳 通訊員 馬曉玲 見習記者 馬亞南留守老人在愛心驛站拉家常、詢問身體和生活狀況……6月21日,雲和縣崇頭鎮林山下村黨支部的黨員志願者們開展了定期的關愛留守老人志願服務活動
  • 長篇人物通訊《留守兒童的媽媽朱秀霞》引強烈反響
    長篇人物通訊《留守兒童的媽媽朱秀霞》6月6日在《周口日報》發表後,在國內產生深遠影響。《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社、《南方日報》、《河南日報》、《大河報》以及上海衛視、河南衛視、湖北衛視等多家媒體相繼報導。該篇通訊在大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 全國第二批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發布 兩地留守兒童關愛模式獲認可
    記者注意到,福建三明「三聚三化」精準關愛呵護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湖北松滋從「五缺」到「五有」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溫馨港灣入選典型案例。  近年來,為提升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福建省三明市民政局積極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引導社會專業力量,開展農村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服務,實現了「三聚三化」。
  • 生鮮超市反哺留守兒童 湖北春暉在行動
    人民網武漢11月9日電 11月8日,在武漢市沿江大道濱江苑,由湖北勝華富農投資的社區生鮮超市正式營業,社區居民們在小區門口就能買到安全實惠的新鮮果蔬,行動不便的居民和空巢老人可免費享受送貨上門服務。據介紹,社區生鮮超市的開設並非是為盈利,它其實是勝華富農春暉行動的一部分。
  • 美國女研究生中國高校實習 山村支教關愛留守兒童
    原標題:美國女研究生中國高校實習 山村支教關愛留守兒童 莉迪亞和支教的大學生一起為留守兒童上課。楊韻涵 攝 23日,來自美國布裡奇波特大學的研究生莉迪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十分迷戀中國,希望能夠繼續留在中國,關愛留守兒童。 從美國來到中國西部高校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實習,莉迪亞很快就適應了中國的生活。莉迪亞說,她選擇來到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實習,是希望通過交流、學習和工作的機會,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在川大錦江學院,她為學生講授英語口語及寫作課程,深入淺出,風趣幽默,廣受好評。
  • 大師沈曉手把手教留守兒童做手影
    大師沈曉手把手教留守兒童做手影推薦閱讀 大師沈曉手把手教留守兒童做手影  扮烏龜,演兔子,念旁白……這不是在表演話劇,而是要通過一雙神奇的手,利用燈光照射的效果在碩大銀幕上演繹一段童話故事。
  • 情系留守 美育童心 打開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新模式
    針對留守兒童得不到適當照護、缺乏親情關愛的問題,今年6月28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審稿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與未成年人和被委託人至少每月聯繫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情況,並給予未成年人親情關愛。7月3日,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向社會公眾公開徵求意見,一石激起千層浪。
  • 七彩假期 情暖童心|福建水院與泰寧文昌小學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幫扶...
    8月14日,「七彩假期 情暖童心」福建水院——泰寧文昌小學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志願活動正式啟動。啟動儀式在文昌小學舉行,泰寧縣團縣委書記鄒為坤,團縣委副書記江芳,福建水院團委副書記、學工處副處長莊娟瑜,泰寧縣教育局湯應金股長、學院團委相關老師、文昌小學張曉斌、黃榮芳副校長以及水院的志願者們和文昌小學21名留守兒童代表參加了活動。
  • 關愛留守兒童 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溪西村分館落成
    為了豐富留守兒童假期生活,日前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在溪西村設立分館,眾多愛心企業、愛心家庭等共同參與揭牌儀式。明亮的閱讀室,有趣的各種圖書,新開放的圖書館一開放就受到了溪西村小朋友們的歡迎,愛心企業也為溪西村分館捐書、捐物,添置設備。最讓小朋友開心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父黃偉明導演的到來。
  • 湖北省創新留守兒童工作 快樂教育促兒童健康成長
    仙人渡鎮中心小學六(2)班的張曉華低下頭,清澈的眼神裡掠過一絲無奈。  父母出外打工,孩子留守家園由親戚照看,像曉華這樣的孩子,我省有135.3萬。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留守兒童問題。我省在全國率先安排省預算內資金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服務中心項目建設試點,用創新的思維和管理模式,讓農村孩子們快樂留守。
  • 留守兒童的假期|暖心行動 讓留守兒童有了安全感
    前不久,民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目前,我國已在鄉鎮和街道一級配備了4.5萬名「兒童督導員」,在村一級有62萬名「兒童主任」上崗,為鄉村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愛。  近日,記者走訪浙江、山東、山西、安徽等地農村了解到,這個暑假,各地紛紛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心活動,讓農村留守兒童度過一個安全踏實的暑假。
  • 關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思考
    在精準扶貧脫貧、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因此,我們要借鑑國外立法保護兒童的做法和經驗,加大政府對有兒童的困難家庭的經濟支持,強化父母的責任意識,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關愛作用,社團組織、慈善機構等各種方式關愛留守兒童,徹底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使留守兒童這一概念成為歷史。
  • 潛山市婦聯:撐起留守兒童「保護傘」用愛讓心不再「留守」
    近年來,為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潛山市健全工作運行機制,提升服務保障水平,著力保護兒童權益,持續改善兒童民生,撐起留守兒童「保護傘」,用愛讓心不再「留守」。部門協調整合資源優勢。市政府每年召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市婦聯、教育局、民政局、衛健委等成員單位共同研究制定婦女兒童「兩綱」。市婦聯定期舉辦基層婦聯主席、婦聯執委、婦女幹部培訓班,提升兒童工作者履職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成立潛山市巾幗志願者協會,註冊登記巾幗志願服務隊,聯動社會力量參與兒童關愛公益活動。 教育引導培育優良家風。加強家庭教育陣地建設,全市建有安慶市級家教家風實踐基地1個。
  • 「媽媽工廠」留下媽媽 讓留守兒童告別留守
    改變農民工「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媽媽工廠」留下媽媽 讓留守兒童告別留守新學期開學了,清晨6點,家住武漢黃陂區王家河街的黃紅霞就起床了,準備好早餐,喊起兒子一起吃過之後,她把兒子送進了就讀的小學。上午7點半,她準時來到工廠,一天的工作開始了。
  • 基督徒藝人蔣麗萍創愛基金 關愛留守兒童
    而蔣麗萍本人面對自己所做的事工,也特別於個人的微博發布感言,「能服務孩子便是我們的福氣,一定要把孩子栽培起來,成為我們中國有美好品德又願意承擔責任的好公民。」「能為主奔跑,祝福中國教會和留守兒童,便是我們的福氣,願主堅立我們手造的工,成就神旨意。」
  • 【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_留守兒童調查報告_搖籃育兒百科
    全國留守兒童2300萬,它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根據某調研結果顯示: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且表現為隱性,不容易發現但影響深遠。主要表現如下:  一、性格柔弱內向。
  • 武漢多方力量傾情關愛 讓留守兒童暢享精彩童年
    針對這一現狀,武漢市多部門聯動,出臺各項政策,加強法治宣傳,全力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武漢衛生計生部門積極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健康狀況監測評估 圖片來源:湖北日報網  武漢市各地誌願者們廣泛開展系列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活動,給廣大留守兒童們帶去了歡樂,送去了祝福,與他們一起共同歡度「六一」國際兒童節。
  • 傷心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系列之二
    上過大學的人都會知道,學術論文都有關鍵詞;可我們的先人和後人絕不會知道,今天的中國農村有個傷心詞——「留守兒童」。許多外國朋友一定會納悶:什麼叫「留守兒童」?為什麼要兒童「留守」?兒童「留守」的目的是什麼?許多國家不允許未成年兒童一人呆在家裡,父母長期將幼兒留在家裡,在很多國家既不義又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