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宮制度:住在清宮東西十二宮的后妃如何生活

2020-12-05 騰訊網

  一、后妃等級

  太宗初始,定「一後四妃」的後宮制度,除立有皇后外,還有分局關睢、麟趾、衍慶、永福四宮的嬪妃;世祖入關後,完善後宮制度,皇后居中宮坤寧宮,設東六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六宮: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啟祥宮,長春宮,鹹福宮;合稱「東西十二宮」,后妃亦按等級分為

  中宮皇后【母儀天下掌鳳璽】 皇貴妃:【按封字一字、二字、三字遞增】 貴妃:【按封字一字、二字、三字遞增】 妃:【按封字一字、二字、三字遞增】 嬪 貴人 常在 答應 在同等級的妃嬪中,兩字封號的妃嬪要稍高於一字封號的妃嬪,同理,三字封號高於二字封號

  二、后妃禮儀

  1、自妃位以上可為一宮主位,居於東西十二宮正殿中,管束一宮嬪妃,有升降宮內嬪妃的權利

  2、若一宮尚無主位時,便由宮中位分最高者暫管宮內事務

  3、後宮嬪妃每日上線需至太后、太妃、皇帝、皇后與所居宮中主位娘娘處請安,其他高位處可視情況而定,

  4、嬪妃若是犯了小錯,可在自己宮中禁足,不得侍寢,禁足天數由主位妃嬪決定,但不可因一己之私而將人禁足,不管是陷害還是確實犯錯,要有確實的證據。

  三、后妃的自稱與她稱

  1、嬪以上可稱娘娘,或主子,對上自稱臣妾,對下自稱我、妃位以上居主位者可自稱本宮,

  2、貴人以下稱呼職位即可,如X貴人,或X常在等,對上自稱奴婢、XX氏,對下自稱我

  四、秀女選秀

  1、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選中者,留在宮裡隨侍皇帝成為妃嬪,或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未經參加選秀女者,不得嫁人。

  2、選秀由戶部奏報皇帝,奉旨允準後,立即行文八旗都統衙門,由八旗的各級基層長官逐層將適齡女子花名冊呈報上來,到八旗都統衙門匯總,最後由戶部上報皇帝,皇帝決定選閱日期。因為有病、殘疾、相貌醜陋而確實不能入選者,也必須經過逐層具保,申明理由,由都統諮行戶部,戶部奏明皇帝,獲得允準後才能免去應選的義務,聽其自行婚嫁。

  3、各旗選送的秀女,要用騾車提前送至午門外。審核完畢後進入宮門、經初試、殿試、皆過者方可留牌冊封

  II、宮女篇

  宮女者、需年滿二十五歲才可出宮。可由主子自行調配,少數受到皇上寵信者,可封答應或常在。

  宮女亦按等級分為:

  管事嬤嬤

  管事姑姑

  姑姑

  管事宮女

  宮女

  后妃的個數以及配備宮女的個數受等級位分的嚴格限制:

  皇后(正室) X 1 (可分宮女10人) 皇貴妃(大姨太) X 1 (可分宮女8人) 貴妃(二姨太) X 2 (可分宮女8人) 妃(三姨太) X 4 (可分宮女6人) 嬪(四姨太) X 6 (可分宮女6人) 貴人(五姨太) X 不限(可分宮女4人) 常在(六姨太) X 不限(可分宮女3人) 答應(七姨太) X 不限(可分宮女2人) 宮女(丫環) X 應少過二千人 給皇上看上的宮女可以由答應、常在一步步升上去。

  居住方面,嬪以上分居東西十二宮,各有專房,貴人以下則住在一塊。

  III、太監篇

  太監隸屬內務府管轄,擔當掃灑傳膳雜役,各領頭太監都按制授予品級。太監不得越四品,凡系人員,非奉差遣不得出皇城,職事之外不得幹預一事。

  太監亦按等級分為:

  大總管

  副總管

  帶班首領

  御前太監

  殿上太監

  小太監

  IV、皇子篇

  皇子等級:

  1、皇子未成年之前統一居住**宮,成年後方可出宮建府,未成年的阿哥除皇上特許外不可出宮

  2、皇子成年後便可封爵、依次為 和碩親王 和碩多羅郡王 多羅郡王 和碩多羅貝勒 多羅貝勒 和碩固山貝子 固山貝子

  V、公主篇

  現在影視劇中把皇帝之女稱作"格格"是不準確的(如,"還珠格格"、"十八格格"......)。

  順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公主等級

  1、凡皇帝生女均稱公主,中宮皇后所出為「固倫公主」,其他妃、嬪所出為「和碩公主」、公主被指婚前隨母妃居住;

  2、公主到一定年齡需有皇帝指婚出嫁,有固倫額附和和碩額附之稱;

  3、公主等級為

  **固倫公主【此處封字與后妃等同、分一字、二字、三字、淑字開頭】 固倫公主

  **和碩公主【此處封字與后妃等同、分一字、二字、三字、惠字開頭】 和碩公主

  VX、福晉篇

  福晉禮儀與等級: 嫡福晉由皇帝賜婚,故一般嫡福晉乃政治或門第需要,其餘為側室,廢嫡需請示皇上。 正: 恪榮*夫人

  **夫人 淑人 恭人 宜人 安人 孺人 嫡福晉 側:

  **福晉 側福晉 庶福晉 侍妾

  福晉子嗣分配與冊封:

  親王郡王子嗣中最出色者,可封為世子。 太子嫡出女兒封固倫格格,親王郡王女兒封和碩格格,貝勒貝子女兒封固山格格。封字依次遞加(一字,二字,三字,四字,敏字開頭)

  東六宮之景仁宮

  景仁宮,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先後修繕。

  景仁宮明代為嬪妃居所。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於此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碩裕親王福全喪,康熙帝為悼念其兄,再次於此宮暫居。其後此宮一直作為后妃居所,乾隆帝生母孝聖憲皇后、鹹豐帝婉貴妃、光緒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東六宮之承乾宮

  此宮在明代為貴妃所居。清代為后妃所居,清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貴妃、佳貴人,鹹豐帝雲嬪、婉貴人都曾在此居住。

  東六宮之鐘粹宮

  鍾粹宮明代為妃嬪所居,曾一度為皇太子宮。清代為后妃居所。清鹹豐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時,道光皇貴妃,即恭親王奕欣之母亦居此宮,代為撫育奕詝。鹹豐帝孝貞顯皇后自入宮即在鍾粹宮居住,直至光緒七年(1881年)去世。光緒大婚後,隆裕皇后也曾在此居住。

  東六宮之延禧宮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東六宮之永和宮

  和宮,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清沿明舊,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繕,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明代為妃嬪所居,清代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宮。其後,道光帝靜貴妃,鹹豐帝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等先後在此居住。光緒大婚後為瑾妃居所。

  東六宮之景陽宮

  景陽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鍾粹宮之東、永和宮之北。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長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陽宮。清沿明舊,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代為嬪妃所居。清代改作收貯圖書之地。

  西六宮之永壽宮

  永壽宮為明代妃嬪、清代后妃所居之處。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皇帝曾在此召見大學士申時行等人;崇禎十一年(1638年),因國內災情異象屢屢出現,皇帝在此宮齋居。清代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恪妃,嘉慶帝如妃曾在此居住。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崩,孝聖憲皇太后居永壽宮,乾隆皇帝居乾清宮南廊苫次,並詣永壽宮問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恪和碩公主下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孝固倫公主下嫁和珅之子,均設宴於永壽宮。道光中晚期,外侮內患日盛,而朝廷內部一味諱飾,將各疆吏密奏匿於永壽宮。光緒以後,此宮前後殿均設為大庫,收貯御用物件。

  西六宮之翊坤宮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為妃嬪居所。

  西六宮之儲秀宮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為妃嬪所居。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壽昌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曰儲秀宮。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緒十年(1884年)為慶祝慈禧五十壽辰,耗費白銀63萬兩進行大規模整修,現存建築為光緒十年重修後的形制。

  西六宮之啟祥宮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初名未央宮,明嘉靖時改名啟祥宮。清晚期稱太極殿。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地方

  西六宮之長春宮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長春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永寧宮,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復稱長春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後又多次修整。鹹豐九年(1859年)拆除長春宮的宮門長春門,並將啟祥宮後殿改為穿堂殿,鹹豐帝題額曰「體元殿」。長春宮、啟祥宮兩宮院由此連通。

  西六宮之鹹福宮

  鹹福宮為后妃所居,前殿為行禮升座之處,後殿為寢宮,乾隆年間改為皇帝偶爾起居之處。嘉慶四年(1799)正月,乾隆皇帝崩,嘉慶帝住於鹹福宮守孝,下令不設床,僅鋪白氈、燈草褥,以此宮為苫次,同年十月才移居養心殿。此後鹹福宮一度恢復為妃嬪居所,道光帝琳貴人(莊順皇貴妃)、成貴妃、彤貴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道光三十年(1850),鹹豐皇帝住於鹹福宮為道光皇帝守孝,守孝期滿後仍經常在此居住。

  清宮舊事

  清宮禁地:住在東西十二宮的后妃

  作者惟舞獨尊

  在故宮旅遊圖上,在清宮的後三宮東西兩側,各有六組宮院建築,這就是清宮禁地,后妃們居住的東西十二宮,也就是我們成說的東六宮和西六宮。按照長達828頁的清《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后妃雖是皇帝的老婆,但也必須按祖制的規矩,實行定崗、定編和定待遇,誰住哪兒,誰能住哪兒都不能任性。就拿定編來說,清朝自康熙帝後,就規定皇帝老婆的編制,即: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貴人、常在、答應、學生無定數,分居東西六宮。

  東西十二宮布局圖

  在清代雖按規制有太后宮(慈寧宮)、皇后宮(坤寧宮),但歷代后妃們大都住在東六宮和西六宮。東六宮在故宮中軸線的東一長街,包括景仁宮、鍾粹宮、承乾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西六宮在故宮子午線左側。包括儲秀宮、翊坤宮、長春宮、永壽宮、啟祥宮、鹹福宮。比如慈禧太后,既未住坤寧宮,也沒住在慈寧宮,而是選擇儲秀宮作為寢宮。

  東六宮:故宮子午線的東一長街。

  景仁宮:是康熙帝的出生地,住過乾隆帝生母孝聖憲皇后、

  鹹豐帝的婉貴妃和光緒帝的珍妃。

  承乾宮:住過順治帝的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

  和琳貴妃、佳貴人以及鹹豐帝的雲嬪和婉貴人。

  鍾粹宮:鹹豐帝幼年與養母孝靜皇后在此宮居住,之後鹹豐

  帝的孝貞顯皇后(慈安皇太后)和光緒帝的隆裕皇

  後在此後居住。

  延禧宮:住過康熙帝的宜妃,道光的恬嬪和成貴人。到光緒

  朝延禧宮改為倉庫。

  永和宮:住過康熙的孝恭仁皇后,道光帝的靜貴妃,鹹豐帝

  的麗貴人、斑貴人和鑫常在,光緒帝的瑾妃,也就

  是珍妃的姐姐。

  景陽宮:也稱古鑑齋、靜觀齋、御書房,作為藏書院並不住宮人。

  西六宮:故宮子午線左側永壽宮:順治帝的皇貴妃董鄂氏和恪妃,康熙帝的敏妃,乾隆帝的孝

  聖憲皇后(崇慶皇太后),嘉慶帝的如妃住在永壽宮。

  啟祥宮(太極殿):原名未央宮,嘉靖十四年改啟祥宮,清晚期稱太

  極殿。後修長春宮時,

  將太極殿後殿闢為穿堂殿。同治帝的瑜太妃曾住太極殿;光

  緒十五年,為慶慈禧太后五十壽辰,在此演戲達半月之久;

  末代皇帝溥儀在出宮前也曾住在太極殿。

  長春宮:也稱承禧殿、綏壽殿、履綏殿、平安室。乾隆帝的孝賢皇后

  和同治帝的慈禧太后居住。

  翊坤宮:康熙帝的宜妃郭絡羅氏;雍正帝的敦肅皇貴妃(年貴妃。年

  羹堯的妹妹);乾隆帝的惇妃和嘉慶帝的安嬪在此宮居住。光緒十五年為慶慈禧太

  後五十大壽辰,將翊坤宮和慈禧太后居住的儲秀宮打通,形成四進院格局

  。

  儲秀宮:鹹豐帝的懿貴妃在此居住。慈安太后死

  後,慈禧太后住儲秀宮。慈禧太后在此為

  光緒帝選秀;末代皇帝溥儀的婉容(郭布

  羅氏)也居儲秀宮。

  鹹福宮:也叫同道堂。乾隆帝在此偶住;是嘉慶

  帝,鹹豐帝守孝時的居所,慈禧太后曾在

  此居住。道光的琳貴人(即莊順皇貴妃)

  和成貴妃、彤貴妃、常妃在此居住。

  圖一:曾住景仁宮的珍妃照片

  圖二:曾住永壽宮的崇慶皇太后像

  圖三:曾住儲秀宮的慈禧皇太后照片

  -------------------------------------------------

  東西十二宮

  景仁宮

  鍾粹宮

  長春宮

  儲秀宮

  儲秀宮(清宮老照片)

  翊坤宮(清宮老照片)

  鹹福宮

  儲秀宮

  永和宮

  太極殿

  景陽宮

相關焦點

  • 清朝後宮只有東西六宮,妃子們只能睡大通鋪,後宮生活其實很悲慘
    最近這段時間,有關於清宮宮鬥劇的影視題材非常火爆,每個妃子之間的爾虞我詐,毒辣手段都是層次不窮。其實每個妃子爭鬥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能得到皇上的寵愛,為皇上生下皇子,好在後宮爭得一席之地。看到每一位妃子每天是住著偌大的宮殿,過著雍容華貴,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有一群太監和宮女伺候著。
  • 最全清朝後宮等級制度一覽表:一後四妃東西十二宮
    原標題:最全清朝後宮等級制度一覽表     一、后妃等級   太宗初始,定「一後四妃」的後宮制度,除立有皇后外,還有分局關睢、麟趾、衍慶、永福四宮的嬪妃;世祖入關後,完善後宮制度,皇后居中宮坤寧宮,設東六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六宮: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啟祥宮,長春宮,
  • 清朝后妃制度:看了這些,保準你不想穿越到清宮劇
    選秀女和選宮女最大的區別是,秀女不一定入宮。因為選秀女,不是單純給皇帝選后妃,其實是給所有的近支宗室皇子、皇孫選秀——當然主要是給皇帝,但候選人當選秀女後,也可能分配給近支宗室為妻。宮女是全部留在後宮的。清朝選宮女,第一年紀要求是十三歲。第二必須是上三旗的女兒。上三旗是正黃旗、正白旗和鑲黃旗。只有上三旗身家清白的女兒才能入選宮女。
  • 清朝后妃的八個等級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這些年,清宮劇著實不少。對清朝後宮的等級,普通觀眾已有基本認知,不過總體仍是一知半解。清初(入關前),努爾哈赤時期還沒有后妃制度。妻妾都稱「福晉」或「格格」,像努爾哈赤的16個妻子都叫「福晉」。皇太極時期,后妃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五宮: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
  • 揭秘清朝的妃嬪等級制度,人數有限額,連居住的宮殿都有講究!
    看過清宮劇就知道,清朝的後宮妃嬪有嚴格的地位等級之分,那麼具體是怎麼劃分的呢?今天,課代表就為大家來揭秘——《延禧攻略》劇照其實,努爾哈赤時期,並沒有具體的后妃制度,當時的妻妾沒有名號,皆稱「福晉」或「格格」,完善的清朝后妃制度是從康熙時期開始的。
  • 清朝後宮妃嬪等級制度和待遇,網友:漲知識了!
    我們看過清宮劇都知道,清朝的後宮妃嬪眾多,其等級制度也是分的特別細的,可謂是尊卑有序。那麼清朝的後宮之中到底有多少個等級呢?他們的待遇分別又是多少呢?清朝初年,後宮統稱為妃(除了皇后),到是沒有分的太細。
  • 真實的清朝後宮生活,沒有那麼多爾虞我詐,每天都過著重複的生活
    清宮劇一直是熱度居高不下的,劇情也往往是后妃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背叛暗害等等。電視劇中的后妃們無一不是美人,衣著精緻,菜餚精緻,電視劇中的畫面處處透露著精緻講究四個字。也因為這些清宮劇,讓大家基本了解了清朝后妃的等級。
  • 清宮后妃的生活究竟什麼樣?「十一」到瀋陽故宮看看
    清代後宮的后妃佳麗們,在吃、穿、用等生活各個方面等級森嚴,都有相應的講究,她們的宮內生活其實也挺「文藝」,女紅、賞畫、皇家園林裡放煙花。展覽通過博物館收藏的典制禮器、服飾佩飾、妝奩梳具、文房清玩、翰墨丹青、女紅刺繡、茶具餐具等100餘件精美的清宮傳世藏品,在觀眾面前展開一幅幅生動的宮中佳麗們的生活畫卷,為我們揭秘了清代后妃佳麗的宮中生活。
  • ...皇帝的貴人常在答應那麼多,但是故宮裡只有東西六宮吧,加上偏殿...
    X 看了很多清宮戲,始終有一個疑問,皇帝的貴人常在答應那麼多,但是故宮裡只有東西六宮吧,加上偏殿看著也不大,這些位份低的嬪妃能分到單獨的住房麼?
  •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看清朝皇帝的後宮陣容
    幾乎歷朝歷代都會制定約束皇帝後宮的制度,必經皇帝作為國家的君主,要對整個國家,更重要的是要對皇族負責。祖制要求皇帝既要龍體康健,主宰軍政大事,又要子孫興旺,社稷後繼有人,同時不能沉浸於個人淫樂,將七情六慾的皇帝約束得恰到好處。
  • 「十一」假期,去探秘清宮后妃的雅致生活吧
    9月29日,「宮中有佳人——清宮后妃的雅致生活」展在瀋陽故宮飛龍閣、翔鳳閣開展,策展人張正義指著「設色牡丹圖」和「設色富貴長春圖」對記者說。此次「宮中有佳人——清宮后妃的雅致生活」展,通過博物館收藏的典制禮器、服飾佩飾、妝奩梳具、文房清玩、翰墨丹青、女紅刺繡、茶具餐具等100餘件精美的清宮傳世藏品,在觀眾面前展開一幅幅生動的宮中佳麗們的生活畫卷。
  • 清朝後宮中,真的是用清宮圖來預測生男生女的嗎?方法其實更簡單
    清宮圖,相信大伙兒都見過,不知從何時起,成了備孕神器。就小編而言,好像真沒聽說誰懷孕之前沒用過。那這東西到底是不是清宮裡用的?到底是真是假?從邏輯上講,此物應該不是清朝後宮女子必備神器,而且應該效果不大。為啥?因為如果這東西真的有用,那清朝為何還會有這麼多的格格、公主?
  • 後宮爭鬥慘烈?因為清宮劇你誤會了什麼
    這股清宮風隨著《如懿傳》的播出延續至今,近日「如懿太弱」等關鍵詞又持續霸佔熱搜榜。毫無疑問,從《還珠格格》《康熙王朝》等清宮啟蒙劇起,清朝的那些事兒,早已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熱門談資之一。雖然這些劇集讓觀眾了解了不少歷史故事,但在影視化的過程中,許多橋段並無依據,甚至造成了誤解。老佛爺就是皇太后的代稱?雍正和乾隆真如劇中一般好女色?清朝後宮爭鬥真的如此激烈嗎?時報為你一一解析。
  • 【文史知識】中國古代的后妃制度
    原標題:【文史知識】中國古代的后妃制度 ▲周代的后妃制度 在封建時代,帝王在後宮的妻妾有多少,人們往往是用「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或「後宮佳麗三千」來形容。 《禮記》裡記載周朝的后妃制度是:「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侍婦,八十一御妻。」意思是,天子有6宮娘娘、3位夫人、9位嬪妃、27位侍婦、81位妻子,加起來就有126個各種級別、各種名稱的老婆。
  • 【古窯講堂】閻崇年:大故宮2(三十七)東西六宮之六宮布局
    明清皇宮的後宮,最尊貴的部分是位於中軸線上的後三宮,即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明朝皇帝住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但清朝從雍正帝開始住養心殿,而皇后只在大婚時住坤寧宮三天,其餘時間也不住坤寧宮。清朝皇后住在哪裡?明清皇帝眾多妃嬪住在哪裡?主要是住在東西六宮。《清宮詞》說:「長街深邃列西東,綺館椒庭署後宮。答應更兼常在號,漢家增級位須同。」本講從東西六宮布局開始介紹。
  • 清朝皇后必須是滿族的貴族,其次才是蒙古族,漢人則是完全不可能
    上次我們一起分析了唐朝的後宮嬪妃制度,這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朝的嬪妃等級制度。清朝是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也歷經了很多皇帝皇后,後宮女人更是數不勝數。清朝也是影視古裝劇大熱的題材,我們平時看電視常常會聽到裡面對妃子的稱呼各有不同,雖略有一點了解,心裡卻還是沒有清晰的概念,十分模糊。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求清朝對於後宮女子的封號制度吧。清朝在統治格局上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入關前和入關後。而妃嬪制度也隨著入關前後有不同的規定。
  • 清宮「后妃」真會玩!麻將紙牌樣樣有,和想像中很不一樣!
    清宮「后妃」真會玩!麻將紙牌樣樣有,和想像中很不一樣!總是看清宮劇,劇中的妃子們好像除了勾心鬥角就沒有事情可以做了,其實妃子們有很多可以打發時間的玩具。圖為時鐘八音盒清末珍貴材質骨質雕麻將牌骨質麻將牌,清朝妃子使用的麻將,將傳統的「中」、「發」改為了「龍」、「鳳」。水滸人物圖紙牌,後宮嬪妃非常會玩紙制龍形風箏,此風箏是清代宮廷遊戲時所用。比起現代的風箏,這個風箏的造型精緻,做工精良。遊戲動物紙牌。益智穿線板。
  • 「太虛幻境」女兒之境,原來竟是皇上後宮
    小說作者在創作《紅樓夢》時,一定會有一個參照的客觀環境,任何文藝作品都不是作者的憑空想像,作者的創作靈感一定是來源於生活的。那麼,現實生活中什麼地方和《紅樓夢》中描寫的情景是一致的呢?只有皇上的後宮是這種情況。
  • 清宮后妃吃啥、用啥、咋休閒十一期間瀋陽故宮有新展覽
    本版圖片由遼瀋晚報首席記者查金輝攝清代後宮的后妃佳麗們,在吃、穿、用等生活各個方面等級森嚴,都有相應的規矩。她們的宮內生活其實也挺「文藝」,女紅、賞畫、皇家園林裡放煙花。9月29日,「宮中有佳人——清宮后妃的雅致生活」展在瀋陽故宮飛龍閣、翔鳳閣展廳開展,展覽將持續至12月底。
  • 直擊清朝宮女的真實面孔:沒有清宮劇的漂亮,圖五就是常說的嬤嬤
    滿清入關後,沿襲了明朝的宮女制度,只不過改變了選擇方式,但最終的目的還是一樣,讓她們為皇家服務。 在各類清宮劇中,就有很多關於宮女的鏡頭,她們大多都是年輕貌美的女子;但歷史上真實清朝宮女是什麼樣的呢? 今天,就通過一組珍貴的老照片看看清朝宮女的真實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