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太空船二號」設計者伯特-魯坦

2021-01-12 搜狐網

  查看原文:www.bundpic.com

  專訪「太空船二號」設計者伯特?魯坦

  「2015 年,我們兩天開一班飛船」他曾經和微軟創始人保羅?艾倫合作,設計出私人太空梭「太空船一號」,並載人飛行兩次。現在,他又攜手維珍集團CEO 布蘭森,研發「太空船二號」,預計今年8 月試飛。「二號」比「一號」大一倍,可搭乘6 名乘客和兩名飛行員。魯坦告訴《外灘畫報》:「2010 年我們將開始首次商業飛行。

  文/ 施慶

  2004 年10 月,當一架模樣古怪的太空飛行器降落在加利福尼亞莫哈韋沙漠火箭研究中心的跑道上時,很多人不會想到,再過一兩年,他們可能搭乘這架太空飛行器的「升級版」,遨遊太空。

  此前,這架名叫「太空船一號」的私人太空梭已載人飛行過兩次,並為它的設計者—縮尺複合材料(ScaledComposites)公司總裁伯特?魯坦贏得了1000 萬美元的獎金。

  今年1 月,魯坦和維珍集團旗下的維珍銀河公司合作研發的「一號」升級版—「太空船二號」模型,在紐約正式亮相,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商用私人太空船。出席展示會的維珍集團創始人布蘭森評價說,「它美麗得讓人屏住呼吸。」8 月,「太空船二號」將試飛。「目前,一切準備工作都在緊張而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接受《外灘畫報》專訪的魯坦表示, 「預計2010 年將開始首次商業飛行。目前我們的計劃是,每周向太空飛行一次,每名旅客費用約20 萬美元。2015年後,我們可能考慮兩天開一班太空船。」

  花二十萬美元去太空一遊

  2003 年,魯坦親自負責研製了亞軌道飛行器「太空船一號」和運載飛機「白騎士一代」。據他介紹, 「二號」升入太空的原理和「一號」類似,仍將利用運載飛機—「白騎士二代」升空。 不同的是,「白騎士二代」身兼兩職,不僅能發射飛船,還能作為太空遊客的訓練機。

  魯坦透露,升級版「太空船二號」和「白騎士二代」具有更加優化的結構。「白騎士二代」使用雙機身方案,這能確保運送亞軌道航天座艙至發射高度的最大效能。在達到所需高度之後, 「太空船二號」將被雙艙系統的高空噴氣機「白騎士二代」拋射出去,並同時啟動自身的火箭發動機。最新的設計圖顯示, 「太空船二號」艙內跟「一號」設計類似,在上升時最大過載限制不超過6G(6 個重力加速度)—這樣的加速度可以保證旅行者的安全。在飛行中旅客將不必穿戴任何太空衣,因為航天座艙外殼是密封的,外殼用碳塑料和環氧樹脂材料製成,能確保機組人員和旅行者的正常呼吸。

  相比單艙的「一代」,擁有雙艙的「白騎士二代」有四個發動機,翼展約42 米,可與B -29 轟炸機的翼展相媲美。而「太空船二號」機身則長達21 米,比「一號」整整大了一倍,能將6 名乘客和兩名飛行員送入亞軌道,翼展也達到10米。兩個太空飛行器都有大量圓形玻璃窗,旨在使飛行器結構的負載和價格降至最低限度。機翼兩端的折彎恰到好處,能確保下降時的穩定性,還能與太空船進入亞軌道之後的自由滑行相匹配。

  魯坦說,目前,第一架「太空船二號」已完成60% 的建造工作, 「白騎士二代」則完成了70%。魯坦表示,他的公司將為維珍銀河公司建造至少5 架「太空船二號」和兩架「白色騎士二代」運載飛機。根據他的計劃,公司在未來12 年將建造至少40 架亞軌道飛行器和15 架運載飛機。

  對於愛好航空的人來說, 「太空船二號」的成功研製意味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人們對太空旅行的看法也將為之改變。「在未來五六年內,普通的孩子們或許不用再像我當年那樣,只對太空徒懷夢想,他們都有機會去太空旅行。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昂貴的太空之旅,將來會變得便宜許多。」魯坦說。未來,人們將會對太空之旅習以為常。

  而據維珍銀河公司公布的數據,至今,他們已經收到了大約200 名個人航空愛好者的「太空旅行」申請,獲得定金3000 多萬美元。此外,有超過一百家公司希望對此計劃提供贊助和幫助,並要求在此計劃中享受名額。

  這些愛好者中不乏對航空業極為了解的專業人士。維珍公司已經約見了大約80 名申請者,其中有一名88 歲高齡的航天科學家—詹姆斯?勒弗洛克,他也可能是最年長的申請者,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去太空旅遊一次,這是他現在的唯一心願。

  航空界的設計天才

  今年6 月, 魯坦將滿65 歲。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對航空的熱情源自孩提時代對於美國著名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朗的崇拜。

  1955 年, 魯坦無意中在迪斯尼頻道上看到了布朗。這位當時已經大名鼎鼎的火箭專家,在電視上介紹了航空的一些科普知識。「當我看到維爾納?馮?布朗在太空中行走、探月時,我驚呆了,這一切改變了我的人生。」

  在此後的幾十年,魯坦開始了一刻不停的追求他的航天夢想。正如《紐約時報》對其的評價, 「他為航空而生,沒有任何其他東西能讓他的視線從天空中移開。」

  上世紀六十年代,剛剛從加州大學畢業的魯坦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個公司—魯坦航空工廠。魯坦相信,這個世界上肯定會有很多和他一樣瘋狂熱愛航空的發燒友。於是,他把公司的主要業務確定為向這些發燒友們出售他自己設計的小飛機。當時由於資金不足,魯坦只能自己想各種辦法,來試驗自己的設計。他還記得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次試驗,當時,他把飛機的一部分捆在汽車頂上,以每小時80 英裡的速度狂奔,以此觀察飛機的反應。

  1982 年,魯坦成立了縮尺複合材料(Scaled Composites)公司,其主要業務是為美國宇航局之類的大客戶設計、製造和檢測試驗模型。在過去三十年中,公司成功試驗了26 架載人太空飛行器,包括美國彈道式載人飛船。隨著魯坦和他的公司聲名鵲起,他和他的團隊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其中包括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和英國航空業大亨布蘭森。

  如今,億萬富翁、維珍航空的老闆布蘭森已經和魯坦達成協議,後者負責設計最新的「太空船二號」和「白騎士二代」,布蘭森則負責資金和主要設備。很多人預測,布蘭森和魯坦的強強聯手,將開創私人公司正式進入航天市場的新紀元。而布蘭森在面對媒體採訪時也顯得躊躇滿志:「2008 年將會是太空船之年。」

  對話伯特?魯坦

  「我依舊跟孩子們一樣,懷揣航空夢想」

  B=《外灘畫報》R= 伯特?魯坦(Burt Rutan)

  B:能談談「太空船二號」目前的進展嗎?

  R:我們現在有了很多積累,儘管之前有不好的消息(去年一次試驗失敗導致一名航空人員喪生),但目前這項計劃進展得很順利,非動力測試將在年內進行。我們目前的計劃是,2010 年開始首次商業飛行,最初的幾年,我們計劃每周向太空飛行一次。初步計算,每一名旅客需要的成本大約在20 萬美元,這個數字要比人們想像的少得多。如果以後條件成熟,我們計劃兩天發射一艘太空船。這估計還需要至少五年時間,以後的成本可能會繼續降低。

  B:「太空船一號」已成為裡程碑,你是如何想到要進入私人航天這一領域的?

  R:最近二十五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擁有航天的夢想,他們渴望能夠從太空眺望地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夢想逐漸化為泡影。面對越來越多孩子的渴望,我不斷地在想,我該為他們提供怎樣的機會?我認為我依然也是他們中的一員。1993 年,我開始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努力,但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資金。1996 年,終於有人告訴我,有一個Ansari X-Prize的獎項,能夠提供1000 萬美元的資金,於是我想我應該去試試。參賽過程中,我還得到了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的鼓勵。

  B:你剛才提到保羅,你們是如何認識的,他怎樣加入你的計劃?

  R:那還是在設計「太空船一號」的初期,他是Ansari X-Prize 基金會的成員。當時我覺得艾倫也非常痴迷航天這一領域,所以我們討論了很多。但我沒有意識到他能夠給我提供很多的幫助,後來,他直接告訴我,他對我的計劃感興趣,然後我們一起列出了大約二十個工程項目。我說這些工程會耗資巨大,而且很費時間,他不加思索就回答我「:我們一起做!」

  B:新的合作夥伴理察?布蘭森怎麼樣?

  R:布蘭森從始至終一直都關注著我的公司,關注著私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很久以前,布蘭森就已經把目光投入到商業航天領域,這是他與別人不同的地方。但我有時候也有點受不了,因為他每次逢人就說自己的計劃、項目。不過我認為布蘭森是一個註定要成功的人,他曾經公開說過,即使沒有任何人幫忙,他也要將這個計劃完成好。我想他一定不是在誇海口。

  B:一些對於航空事業感興趣的人對你所從事的領域心存疑慮,因為我們知道航天事業私人化可能會受到一些規範的限制和政府的管理。你對此怎麼看?

  R:我覺得管理是應該的,畢竟最重要的還是安全性。這不僅僅是對太空梭,普通飛機也要受到約束和管理。從安全問題來考慮,美國已經做得足夠仔細了。如果我們通不過安全檢測,我們就不能從事該領域的商業計劃。除去安全這一點,我們現在從事

(責任編輯:王偉)

相關焦點

  • 「太空船2號」背後的科學怪人(1)
    搭載著「太空船2號」的「白騎士2號」飛行器。伯特·魯坦和他設計的「太空船1號」。這座遠沒有美俄宇航基地奢華的地方,承載了來自民間的科技精英們的太空夢,被稱為民間航天之父的伯特·魯坦就是其中之一。    10月31日,正值深秋,莫哈維沙漠天高雲淡,沒有討厭的紊流和強風。在太空港裡,伯特·魯坦和他的小組成員們正嚴謹地檢視著一切數據,當天將進行英國維珍銀河公司的載人商業飛船——「太空船2號」的試飛。
  • 發動機故障,維珍太空飛行器「太空船2號」試飛中斷
    發動機故障,維珍太空飛行器「太空船2號」試飛中斷 12月12日,英國維珍銀河公司商業太空飛行器「太空船2號」在美國新墨西哥州試飛時因飛行器發動機故障中斷,飛行器最終安全滑翔至地面。
  • 美國設計家造出個人飛船計劃年內飛向太空
    有的人擔心自己的身體能否適應太空旅行,要知道太空人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身體測試和適應性訓練。而魯坦說,他的宇宙飛船提供的太空旅行,並不比在遊樂場裡乘坐「太空梭」強度更大。最大的挑戰來自飛機從太空返回地球大氣層的時候,10秒鐘內,氣壓會驟增到5個大氣壓。但對於任何身體健康的人,這些壓力是可以承受的。
  • 維珍總裁駁斥太空船「爆炸說」(圖)(2014-11-04 11:37:59)
    油箱和引擎完整  理察·布蘭森3日對英國媒體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是爆炸造成了維珍公司「太空船二號」墜毀。他稱,太空船「爆炸說」是「不負責任的含沙射影」。  布蘭森表示,一旦查明造成「太空船二號」墜毀的原因,他就會繼續推進維珍公司的商業載人太空項目。
  • 天宮二號:我在太空的1036天
    還記得太空「老朋友」天宮二號嗎?在太空飛行1036天之後,天宮二號返回地球啦! 根據計劃安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於2019年7月19日,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時光追溯到2016年的中秋之夜,天宮二號帶著中華兒女的期盼踏上逐夢之旅。
  • 解密月球的真實來源,印度月船二號莫名墜毀,原因是什麼?
    印度嘗試登月,月船二號突然爆炸,原因是什麼?它的殘骸找到了嗎?月球,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顆星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等朗朗上口的古詩詞,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同時也是古代詩人抒發思鄉之情的表達。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月球與人類就存在著很深的淵源。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
    在經歷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考察作業後,我國「探索二號」科考船日前結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務,開始返航。▌「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
  • 「太空巴士」變「太空貨車」!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眼下,科研人員正在執行著一項全球矚目的全新任務——打造中國空間站。
  •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太空對接成功!
    據央視新聞,今天凌晨,神舟十一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對接成功!景海鵬和陳冬入住天宮二號後,將在組合體內生活30天,開展大量科學實驗工作,成為中國史上時間最長的太空駐留飛行任務。據資料介紹,天宮二號和神十一是在距離地球393公裡的太空相約,兩個比子彈速度還要快8倍的空中飛行器安全可靠無誤差地對接在一起。按照計劃,天宮二號是中國首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其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先期技術驗證。
  • 逐夢太空丨我國首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交出「成績單」
    央視網消息:2016年的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著空間實驗室任務圓滿收官,天宮二號也結束了兩年的在軌設計壽命。截至9月25日,天宮二號在軌正常運行738天。歷時兩年時間,天宮二號都完成了哪些飛行試驗任務呢?
  • 跨越海洋與太空!潛器與演播室的視頻通話是如何實現的?揭秘「雙船...
    「雙船雙潛」又是怎樣相互配合的? 科考母船與潛水器如何工作? 別急 聽我慢慢道來↓↓↓ 「探索一號」「探索二號」是何方神聖? 2020年11月10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歷史。
  • 人類探索太空的代價:挑戰者號太空梭的隕落
    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甘迺迪太空中心旗下的一架太空梭。1983年開始用做軌道載具,但不幸在1986年時於任務中爆炸墜毀。圖為挑戰者號執行STS-6任務時的降落。美國的太空梭都是以早期的研究船名作為命名,因此挑戰者號的命名由來也不例外,是承襲自1870年代航行於大西洋與太平洋上的英國海軍研究船挑戰者號,除此之外,「挑戰者」這名字,也曾經被拿來命名阿波羅17號的登月模組。圖為正由太空梭運輸飛機運往甘迺迪太空中心的挑戰者號。相關紀錄:飛行次數:10次。繞行地球:987圈。任務長度:在太空中69日。
  • 魯坦旅行者號飛機,用9天完成不著陸、不加油環球飛行
    這架飛機被命名為Rutan Voyager(魯坦旅行者號),為了獲得足夠的升力,降低自身體重,飛機採用了很多特殊的設計結構。魯坦旅行者號在耗時9天多的飛行中,Dick Rutan和Jeana Yeager輪流駕駛飛機,其實飛機在起飛滑跑的時候就出現了意外,一側翼尖觸地刮擦,造成機翼輕微受損,一架伴飛的輕型飛機在觀察傷口後認為情況不足以影響飛行,因此並沒有取消計劃。
  • 月船2號升空,華春瑩說了一句英文,印度人: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
    「月船2號」發射升空7月22日14時43分,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斯裡赫裡戈達島,印度「月船2號」發射升空。實際上「月船2號」的發射經歷了頗多挫折,最初計劃於2018年4月發射,因故障原因推遲到2019年1月3日,結果又被取消了,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消息顯示,之所以取消是因為2018年下半年火箭發射任務過於繁重影響到「月船二號」計劃。4月份又因設備設計改變再度延期,7月15日又因在發射前的56分鐘發現洩漏而終止發射。
  • [國際]黑川紀章設計聖彼得堡「太空船」運動場
    這座被稱為「太空船」(Spaceship)的運動場由著名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設計。最近在為聖彼得堡的澤尼特足球俱樂部(Zenit Football Club)建設新運動場舉行的投標活動中,黑川紀章的「太空船」方案獲勝。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科考任務開始返航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在經歷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考察作業後,我國「探索二號」科考船日前結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務,開始返航。▌「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在與「奮鬥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聯合作業期間,「探索二號」搭載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滄海」號視頻直播著陸器,成功與「奮鬥者」號實現了萬米洋底對接。
  • 總設計師揭秘天宮二號:承載兩名航天員30天太空生活
    總設計師揭秘天宮二號:承載兩名航天員30天太空生活 2016-09,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它將承載著兩名航天員在太空生活30天,實現航天員中期駐留。
  • 無人太空船9次成功,日本打算利用「星門」空間站,進行載人登月
    H-II運載飛船是日本研發的一款無人太空飛行器,日本研發該飛船的目的,是為了給日本實驗艙「希望」號運輸補給。據了解,在2009年7月17日的時候,日本首艘H-II無人太空船就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對接任務。
  • 當《環世界》來到太空:不僅要造太空船,還要照顧刁民的小情緒
    正所謂城牆總是從內部崩塌的,在深度娘今天帶來的這款《太空避難所》(Space Haven)中,雖然來到了外太空,但我們與刁民的鬥爭也仍在繼續!從零建造你宜居的求生飛船作為一款太空生存沙盒遊戲,玩家的太空船可以為玩家進行全方面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