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走進湛江感受雷州半島文化

2020-12-10 中國臺灣網

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走進湛江感受雷州半島文化

2018年12月11日 13: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與醒獅合影。(圖片來源:湛江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湛江訊 12月2日至4日,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的第五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活動最後一站走進湛江,來自廣東高校就讀(工作)的優秀臺灣學生、大陸學生和臺籍青年教師在內的100多名兩岸師生相聚在湛江,實地體驗和感受湛江的生態景觀、歷史文化、現代產業、城市文明,在嶺南師範學院舉行聯歡晚會和閉營儀式,順利圓滿的落下帷幕。國臺辦交流局副局長王振宇、湛江副市長崔青、嶺南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黃達海等參加了活動。

  本屆嶺南行活動的主題是「青年學子創業夢?粵臺同譜中華情」。臺灣青年學子們在湛江的三天時間裡,分別參觀了遂溪孔子文化城、嶺南清官陳璸故居、茂德公古城、湛江市城市規劃館等。通過參訪交流、經驗分享,讓臺灣師生們學習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探索先輩們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感知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蓬勃生機,增進民族認同和同胞親情。

  湛江副市長崔青表示,希望兩岸青年學子能相互真誠地交流,建立真摯的友誼,在兩岸交流的大潮中,爭當粵臺經濟文化交流的參與者、宣傳者,爭當兩岸和平發展的見證者、推動者。

  據悉,目前常住在廣東的臺胞有20多萬人,在廣東各級學校就讀的臺灣學生超過1萬人,其中大學生近5000人,在廣東高校執教的臺灣教師300餘人。2010年以來,廣東累計赴臺灣高校攻讀學位、開展短期交換學習和合作研究的學生18000多人。粵臺兩地青年師生交流熱絡。(中國臺灣網、湛江市臺辦聯合報導)

在清端園前合影。(圖片來源:湛江市臺辦)

參觀茂德公鼓城。(圖片來源:湛江市臺辦)

舉行聯歡晚會。(圖片來源:湛江市臺辦)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焦點

  • 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走進湛江
    (廣東省臺辦供圖)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12月6日至8日,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走進湛江,開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探尋之旅交流活動。來自廣東高校的臺籍青年教師和大陸青年在內的100名兩岸青年相聚在湛江,實地體驗和感受了雷州半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海洋文化,並在雷州市清端園舉行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之旅閉營儀式,順利圓滿的落下帷幕。
  • 學子調研雷州半島「非遺保護與傳承」
    9月24日,記者從雷州了解到:廣州工商學院青萌公益實踐團大學生們日前到雷州半島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調研活動。在雷州市非遺中心的協助下,廣州工商學院青萌公益實踐團分別採錄到雷州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雷州歌、石狗文化,廣東省級非遺項目姑娘歌和湛江市級非遺項目雷州根雕,以及遂溪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醒獅等文化資源
  • 第五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活動在廣州開營
    第五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活動在廣州開營 2018-11-3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卞磊     第五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活動在廣州開營
  • 青年學子創業夢 粵臺同譜中華情
    第五屆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修學考察活動在廣東成功舉辦。(圖片來源:廣東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廣州訊  為深化兩岸青年學子交流交往,增強臺灣學子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認同,近日,第五屆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修學考察活動在廣東成功舉辦。
  • 雷州清端文化走進湛江一中培才學校
    傳承經典 開啟未來清端文化是雷州半島一顆璀璨的明珠。為更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雷州好聲音,使廣大師生在回味歷史經典、培育家國情懷的同時,接受廉潔文化的薰陶,樹立「崇廉恥貪」的價值觀念,從而有效地拓展學校黨風廉政建設教育陣地,不斷探求校園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
  • 嶺南雷州,廣東「唯一」的縣級歷史文化名城,嶺南四大文化之一
    雷州是廣東唯一的縣級歷史文化名城,屬於廣東湛江市,雷州文化也是廣東四大文化之一,景點很多, 這裡自古就有「嶺南古郡、海北奇觀」的美稱,但雷州古城的文化古蹟自古以來就很有名,古典建築很多, 古代很多文人的騷客和官場政治家被降為這裡,產生了這裡的人傑地靈的景象,雷州的景點很多,我認為最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三元塔和唐代的天寧寺
  • 心手相牽 共創未來——第三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活動記事
    2016年11月24日至29日,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舉辦了第三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活動主題是「青年學子創業夢,心手相牽粵臺情」,來自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大學的兩岸優秀學生代表和來自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 「雷州半島民間舞蹈」傳承項目入選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記者昨日從駐湛高校了解到:省教育廳日前公布了我省第二批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 雷州半島人的祖族多是從哪裡遷來的?主要在哪個朝代遷移?
    講到雷州人,應該釐清兩個概念,一是可指雷州半島上生活的人。二是單指雷州半島上的湛江下屬的雷州市轄內的人。雷州半島上生活的人是在很古遠歷史上就有原住民的。不是完全由外地一次性大規模遷入的。雷州半島上生活的古人可確證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秦始皇派50萬大軍統一嶺南之前,兩廣屬於百越地區中的駱越與甌越人聚居之地。但在這之前,在6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雷州半島就有人類居住。可以說,雷州半島的雷州人是有自己的悠久歷史和淵源的。
  • 湛江民俗:揭秘詭異的雷州半島民俗活動「穿令箭」
    相信生活在雷州半島的朋友都聽說過或者親眼見過一種湛江(古雷州府)特色民俗活動,那就是穿令箭。-蠻抗哥)湛江地區的穿令箭起源於什麼時候?我曾針對這一疑問查閱《廣東新語》、《投荒雜錄》、《雷州府志》、《海康縣誌》等書都沒有找到直接答案,因為古代士大夫恥於言及鬼神怪誕。
  • 雷州:廣東唯一縣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體驗厚重的歷史旅遊文化
    前一篇已經聊過了祖國大陸最南的湛江市,其實,要說到歷史,湛江的歷史要從雷州說起,讓我給大家說說雷州吧。地理區位雷州在哪,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地理概念——雷州半島。雷州半島,因古雷州府轄地而得名,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猶如一條巨龍衝向南海,氣勢磅礴。
  • 走到一起來 夢想更精彩—第六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
    心手相牽不分開,共創美好新未來……」 11月9日,在活動主題曲聲中,第六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探尋之旅在廣州暨南大學啟動開營,兩岸師生共300餘人參加。本次嶺南行活動為期6天,以「海上絲綢文化探尋」為主線,先後赴陽江、茂名、湛江等地,通過修學聯誼、參訪交流、親身體驗等方式,讓臺灣青年親身體會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了解「一帶一路」提出並實施的歷史背景,見證祖國雄奇壯麗的美好河山。
  • 廣東湛江有個地方叫雷州,他們崇拜狗卻又吃狗,石狗文化是非遺
    在廣東湛江有這麼一個地方,他們的先人自稱為狗的後人,至今還流傳著石狗文化,並且入選國家非遺,這個地方就是雷州。雷州是雷州半島文化的發源地。>有個神話故事中國有三大半島,雷州半島是其中之一。雷州半島在中國地圖上就是湛江的版圖,包括徐聞縣、雷州市、吳川市、遂溪縣以及湛江市內五區。提起雷州,湛江人就特別激動,因為雷州人說話連湛江人都不是很懂,算是一支奇葩。雷州人是漢族八大民系之一,是由北方漢人、閩人與南方越族共同融合、演化而成的以漢語雷州話為共同方言的文化族群。
  • 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雷州半島!
    龍水湖,後山冬裝、天流嵐凌風中凌亂,最難將青椒於江湖,雷州半島是瓊州海峽以北的大陸向海洋的延伸區域,也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位於廣東西部地區與廣西相鄰,與海南隔著瓊州海峽相望,範圍大致與今天湛江市轄區一致。
  • 優秀!湛江雷州真的沒什麼好驕傲的……
    在廣州說到美食必定想到湛江湛江?!言語雷州話(黎話)不是所有的廣東人都講粵語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原漢族從秦、漢、唐、宋、元、明不同時期分成幾撥途經古莆田暫居而後遷居於雷州半島,也就是說,現在的雷州人大多數是從福建遷移過來的,所以雷州話,其實就是由閩南語演變過來的,也是閩南語的一種。
  • 廣東人文之遂溪縣,是雷州半島的經濟中心,被稱為湛江市區後花園
    遂溪縣,廣東省湛江市轄縣,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西臨北部灣,東臨湛江港灣。這裡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醒獅之鄉」、」中國第一甜縣」及粵西「紅色革命老區」所在地。遂溪縣鯉魚墩貝丘遺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遺址,是雷州半島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稱為「雷州半島第一村」。遂溪縣歷來都是雷州半島北部經濟貿易的繁華集市,是中國南大門的主要商埠之一,是雷州半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素有「湛江市區後花園」之稱。
  • 臺灣青年嶺南行走進江門 感受僑鄉獨特魅力
    江門日報訊 (記者/皇智堯 通訊員/林希楠) 昨日(12月6日),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江門市臺港澳事務局、韶關市臺港澳事務局承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之廣東世界遺產探尋之旅走進江門,100位兩岸青年齊聚僑鄉開展交流活動。
  • 臺灣陳璸學術交流團來廣東湛江參訪交流
    臺灣陳璸學術交流團來廣東湛江參訪交流 2014年03月27日 09:3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市政協主席鄧碧泉、湛江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海濤等出席了湛臺陳璸學術研討會。  在學術研討會上,臺灣陳璸學術交流團成員與湛江研究陳璸學者圍繞陳璸的生平事跡、陳璸在臺南的足跡、陳璸與儒學思想、臺灣年輕人眼中的陳璸、閩南文化與湛臺交流以及陳璸與廉政文化進行熱烈的交流探討。湛江市政協主席鄧碧泉指出,陳璸是雷州文化的寶貴財富,陳璸是傳統文化哺育出來的名人。
  • 感受客家文化 體驗生態農業!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走進梅州
    本報訊 (記者林婉萍)3日至5日,由省臺辦和省農業農村廳共同主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分線路六「客家文化與生態農業體驗之旅」在我市舉行,來自暨南大學、嘉應學院梅州師範分院、惠州學院、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的大陸、臺灣學子,以及在梅州
  • 不要在湛江市區尋找隱秘的角落啦,附近這座雷州古城更值得前往
    在廣州灣因法國殖民而開發之前,雷州一直是湛江所在的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一位置從西漢元鼎六年到民國二年達兩千多年。因其所在的雷州半島為南中國第一道門戶,以及廣東、廣西、海南和越南北部四地會聚之所,雷州城也被稱之為「天南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