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州半島民間舞蹈」傳承項目入選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記者昨日從駐湛高校了解到:省教育廳日前公布了我省第二批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
雷州半島祠堂與香火屋的發展與傳承
無村不設廟,無村不立祠,雷州半島老百姓以情感寄託於神鬼,祭祀之盛,或是期盼美好生活的另一種方式。雷州半島祭祖傳至今日,大致分兩種:祠祭與家祭。所謂祠祭,即是在祠堂祭祀;家祭便是在香火屋或香火堂(雷州話叫庭間)祭祀。此二者似是相同,實則有微妙之別。
-
馬明超調研「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
10月13日,周口市政協副主席、淮陽區委書記馬明超到邵波泥泥狗工作室調研「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要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動淮陽文創產品「走出去」,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淮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馬明超調研淮陽「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
馬明超調研「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 10月13日,周口市政協副主席、淮陽區委書記馬明超到邵波泥泥狗工作室調研「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要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動淮陽文創產品「走出去」,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淮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湛江雷州灰塑省級非遺傳承人莫承遠:「屋頂匠人」的刀筆神功
雷州灰塑省級非遺傳承人莫承遠:「屋頂匠人」的刀筆神功曹龍彬 蔣生 李忠文/記者曹龍彬 通訊員蔣生 圖/記者李忠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雷祖祠的「鰲魚拱脊」、「翹角瑞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雷州夏江天后宮脊頂的「雙龍戲珠」、醫靈堂的「墀頭仙女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麻章通明村宣封廟的「108位神仙祝壽圖」……提及湛江的知名灰塑
-
耒陽市舉辦非遺傳承人群培訓班暨「十四五」非遺保護規劃調研座談會
為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增強非遺傳承人傳承保護意識,推動文旅廣體「十四五」保護規劃編制工作,12月3日,市文旅廣體局組織舉辦了2020年耒陽市非遺傳承人群培訓班暨非遺「十四五」規劃調研座談會,24名代表性傳承人和部分項目保護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
探秘雷州半島的傳統戲劇—雷劇
2020年7月22日晚9時,小編應邀走進徐聞縣南關境雷劇演出現場,探秘雷劇的演出實況,深入了解雷劇的臺前幕後情況,使廣大市民加深對雷劇的了解,特別是年輕一代人更要了解雷劇,喜歡並傳承雷州半島的傳統文化,曾名「雷州歌劇」,是廣東省雷州半島的傳統戲劇,於2011年5月23日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走進湛江感受雷州半島文化
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走進湛江感受雷州半島文化 2018年12月11日 13: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湛江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湛江訊 12月2日至4日,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的第五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活動最後一站走進湛江,來自廣東高校就讀(工作)的優秀臺灣學生、大陸學生和臺籍青年教師在內的100多名兩岸師生相聚在湛江,實地體驗和感受湛江的生態景觀、歷史文化、現代產業、城市文明,在嶺南師範學院舉行聯歡晚會和閉營儀式
-
長沙開福區政協主席熊建偉調研雷州
參觀陳璸廉政事跡展覽館 湛江新聞網訊:2月16日,長沙市開福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熊建偉率隊,深入雷州市天寧寺、博物館、雷祖祠、九龍山寶林禪寺以及陳璸紀念館等處調研,盛讚雷州歷史文化瑰麗燦爛,不愧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燈樓角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現在還能看到一個清代修建的燈塔,半島三面環海寬40~70公裡,全境面積1.3萬平方公裡,地處熱帶,水氣充沛,是中國著名的雷區,年平均雷暴日數在80~100天之間,雷州半島由此得名。另有一說是以雷州市附近的秦雷山得名,大約在距今240萬年以來的第四季,雷州半島構造運動相當活躍,火山地震多連發,時而在海面以下,時而又露出海面。
-
雷州半島,沿襲著千年的鹽耕文明
雷州半島(即舊時的雷州三縣:海康縣、遂溪縣、徐聞縣。)的製鹽史已有數千年歷史之久,穿越時間隧道,其發展經歷了由原始手工生產、手工機械生產到機械化、現代化生產的過程。上千年來歷經煮鹽、煎鹽方式的傳承與改進,雷州半島沿海鹽民一直在努力加大海鹽生產的開發力度,提高製鹽的技術含量。
-
《粵菜師傅》聚焦雷州半島
7月29日,記者從我市相關部門獲悉,廣東衛視6集電視專題片《粵菜師傅》中第二集《烘焙大師》在雷州半島開拍,將於今年10月份播出。7月19日至26日,廣東衛視《技行天下》節目組一行,前來雷州半島拍攝電視專題片《粵菜師傅》第二集《烘焙大師》。
-
雷州半島三元塔;邦塘古村老民居
廣東雷州半島的古老遺存本來就不是很多,我們挑選了被稱為雷州第一村的「邦塘古村」和為雷州形勝的「三元塔」。 關注「長腳鶴立」公眾號,查閱更多的自駕、自助攻略。 第09天接上回:我們來到了廣東雷州市西郊的邦塘古村,網上攻略時,看到的照片很不錯。
-
非遺傳承發展保護是前提
原標題:非遺傳承發展保護是前提 當前,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向縱深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但也必須正視,在基層工作實踐中,受經濟利益驅動和價值認識導向的影響,還存在著工作推進不平衡、傳承人群參與度不高、「重效益、輕履約」等問題。
-
雷劇,雷州半島傳統文化的精粹,藏在記憶深處的風景
雷州半島方言有數種,講白話和雷州話的人比較多。我的奶奶和嬸嬸習慣講雷州話,家裡的其他人習慣講白話。雷劇具有獨特的價值,2009年被列入廣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拉大網」——雷州半島傳統的捕魚方式
記者李鴻雁報導:汽浪、藍天,陽光、沙灘,海灣、椰林、漁民、日出日落……這幾乎是雷州半島每天的速寫。抽水煙的雷州半島漁民雷州半島,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三面環海。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因古雷州而得名;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合稱"中國三大半島"。「拉大網」也即是「拖地網」,雷州話叫「搬姑」,是雷州半島漁民從事傳統海洋捕撈中最常見的一種淺海作業方式。
-
非遺保護進程中民間戲曲保護傳承現狀與思考
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非遺保護工作方針的工作原則,本文提出了做好民間戲曲傳承發展工作、適應性創新和傳承發展的思路,以及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具體措施。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政策,無疑將大力推進戲曲的傳承發展,也意味著戲曲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不僅上升到了國家的戰略層面,也已融於社會發展的眾多方面。在吹響戲曲振興強勁號角的同時,傳統戲劇的鑼鼓遍地敲響,怎樣保護傳承本地戲曲文化,成了當地文化主管部門,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者、戲曲工作者致力實施重要工作。
-
省非遺保護中心調研荊州「非遺在社區」工作,15個非遺項目已「紮根」社區
20日上午,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一行到荊州調研「非遺在社區」試點工作推進情況,交流探索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中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現場觀摩了五蝦鬧鯰、楚簡製作技藝、楚地插花技藝等非遺項目,詳細了解了社區非遺保護傳承情況、課程教學計劃、受眾效果等,並對沙市區「非遺在社區」工作的探索與創新表示肯定。
-
雷州半島曬制海鹽12道古法
雷州半島位於大陸的最南端,東有南海,西有北部灣,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三面環海,一面紅土丘陵山坡。熱帶海洋季風氣候,無嚴冬酷暑,四季如春。雷州半島東西海岸海域內含有三大海洋生態系統: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系統,三大生態系統中的海洋生物,為淨化海水創造天然的條件。
-
高華帶隊赴重慶市開展非遺保護條例立法調研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導)根據省人大常委會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為進一步做好《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立法調研工作,近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高華帶領省人大教科委、省文化和旅遊廳有關同志,赴重慶市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立法工作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