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送給諸葛亮的「雞舌香」是什麼東東?

2020-12-13 三國月旦評

東漢桓帝當政的時候,有一位名叫迺(讀「乃」,姓)存的老臣,因為不注意口腔衛生,所以有著嚴重的口臭。有一次跟皇帝說話的時候,臭得皇帝懷疑人生。於是皇帝送給他幾根釘子形狀的「雞舌香」,讓他拿回家以後放嘴裡嚼一嚼。

迺老先生拿回家以後放到嘴裡一根嘗了嘗,覺得一股辛辣苦澀的氣息超級難受,以為皇帝要賜他毒藥,嚇得涕淚橫流,幸好這時候有一位朋友告訴他,這是一種香料而已,嘴裡含一片能讓口氣變得芬芳。老先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皇上是讓自己常嚼口香糖,保持口氣清新呢。

在那些穿越劇裡,我們常常看到古典美女們有著「吹氣如蘭」的特異功能,然而殘酷的事實,大多數的古人是不刷牙的,更沒有牙膏,直到宋代以後才出現了貴族才用的牙刷、牙鹽。

那麼古人是怎麼克服口臭的呢?

這就輪到剛才提到的雞舌香上場了。

雞舌香,也叫丁香或者釘子香,是一種熱帶出產的香料,早在東漢時代就流傳到了我國,成為了當時流行的「口香糖」。

據東漢儒學家應劭所寫的《漢官儀》記載:

「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黃門郎對揖跪受,故稱尚書郎懷香握蘭,趨走丹墀。」

可見,從那以後,東漢朝廷裡面慢慢也就形成了一種制度,凡是在皇帝跟前上奏的「尚書郎」(相當於中央機要秘書),必須在嘴裡含一根雞舌香,這樣才不至於因為口臭燻倒皇上。

那麼問題來了,雞舌香,或者叫丁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一、丁香是什麼花

說到丁香,很多人大概都會想到一種常見的美麗花卉,它像桂花一樣有著一簇一簇的純白或者淡紫色花瓣,盛開的時候整個庭院裡都瀰漫著沁人肺腑的花香。因為這種淡紫色的花常在去秋天開放,又簇結在一起,讓人想到「心結」,所以在民謠歌曲中也帶著幾分愁緒。就像那首傳唱一時的歌:「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麼憂鬱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

看上去這種丁香花的花蕾和幹透了的香料丁香也有點相似,莫非丁香真的是這種樹上採集來的嗎?

事實上這是一個名字導致的重大誤解。作為香料的丁香確實長得有點像「丁」字,或者說像一根釘子。但它跟我們常見的那種「紫丁香」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是一種原產在東南亞印尼和馬六甲海峽島嶼上的一種桃金孃科植物的花蕾,經過幹制脫水加工以後做成的。

我國古代宋代的醫書《開寶本草》中說:

「丁香,二月、八月採。按廣州送丁香圖,樹高丈餘,葉似櫟葉,花圓細,黃色,凌冬不雕。醫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釘子,長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藥爾。」

可見,這種丁香樹是高大的喬木,而且只在熱帶地區生長,至少在宋代就已經引種到我國了。

而我們常見的那種丁香樹,學名叫作「華北紫丁香」,是一種長不了太高的小喬木或者灌木,而且只在我國北方生長。清代園藝學家陳淏子所寫的《花鏡》中說:「丁香一名百結。葉似茉莉,花有紫白二種,初春開花,細小似丁香,蓓蕾生於枝杪,其瓣柔,色紫,清香襲人。」講的就是這種紫丁香。

很多大爺大媽被這兩個名字所誤導,以為公園裡的丁香花可以做名貴的香料,就在落花時節撿拾起來拿到家裡曬乾,實在是很沒有必要——因為無論怎麼曬也曬不成店鋪裡賣的那種丁香。

現代詩人戴望舒在《雨巷》中寫道: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很顯然,這裡講的「丁香」是指作為花卉的紫丁香,帶著一點心結,帶著一點愁緒。正如南唐中主李璟詩中所寫的:

「青鳥不識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但是如果你見過幹制之前的香料丁香,就無論如何也不會用來比喻美麗的女孩子,呃,還是讓它做香料吧。它的花苞在花朵開放之前是青綠色的,還算有一點點小清新,花萼開放之後則會變成充滿肉慾感的紅色,跟紫丁香實在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

二、丁香竟然也分公母

由於丁香樹並不是我們國家原產的物種,很多人都沒見過它長什麼樣,也就有了很多誤解。比如說唐代編纂《唐本草》的醫學家蘇敬(宋時因避趙佶的名諱,被改名為蘇恭)就說:

「雞舌香樹,葉及皮並似慄花,如梅花,子似棗核,此雌樹也,不入香。用其雄樹,雖花不實,採花釀之,以成香。」

蘇敬認為丁香樹有雌雄兩種,所以做出來的香也有兩種,一種是長得像棗核(其實更像橄欖)一樣的母丁香,另一種是長得像「丁」之一樣的公丁香。這種看法當然是錯誤的,因為丁香樹是雌雄同體的植物,沒辦法分雌樹、雄樹。不過,丁香這種香料倒確實有公母之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所謂的公丁香就是用上面我們看到的青綠色花蕾曬乾製成的,在它還沒有完全開放的時候,抓緊時間採摘下來晾曬烘烤,幹透了以後就變成了香料中常見的紫紅色丁香。如果不採摘下來,丁香花就會開放、授粉然後結出橢圓形的紫紅色果實,在這種果實還沒幹掉之前採摘,再加以炮製,得到的就是所謂母丁香了。

一般來說,公丁香有一種很霸氣的香氣,如果你敢像古人一樣拿來嚼一下的話,就會感到一股極為辛辣刺激的味道自撞向腦門,而且會一直像無數小刀一樣割你的舌頭。不過等辛辣過去一點之後,又會感受到一種芬芳的甜香。相比之下,母丁香的味道要稍微柔和一點,但是帶點甜味香氣卻一點也不差。

除了可以當口香糖以外,據說雞舌香還能解酒。《酒中玄》裡面說:「飲酒者,嚼雞舌香則量廣。浸半天,回則不醉。」也不知道這種神奇功效到底是不是編的,你有空了也可以驗證一下。

當然,丁香更重要的作用還是做調味品。無論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五香粉還是十三香,裡面都少不了丁香一味。當然丁香也可以單獨用,在燉肉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放進去一點點丁香粒就能達到提味的效果了。

三、丁香的象徵意義

西漢時代的張騫開拓西域之後,源源不斷的「洋貨」就從貫通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來到了我們中國。其中就包括丁香。它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我們現在已經沒法考證了,只知道在東漢後期,這種名貴的口香糖就已經是官員們必備的佳品了。

三國時代的曹操我們都很熟悉,就不多介紹了,他曾經給自己敵對方的諸葛亮寫過一封簡訊,請注意,這裡的簡訊就是那種比較短的信,而不是手機簡訊。這封《與諸葛亮書》寫道:

「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看起來,這不僅僅是一條簡訊,更是一份快遞單,送的東西正是雞舌香。那麼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曹操這個人有時候是很搞笑的,他喜歡玩各種啞謎。在當時來說,雞舌香是古代皇帝近臣們專用的口香糖。所以曹操實際上是邀請諸葛亮也來到皇帝身邊當尚書郎,這樣嘴裡嚼根雞舌香才有意義嘛。當然了,對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來說,來到皇帝身邊也就是到他的陣營中來了。

雞舌香這種東西在當時並不多見,曹操一口氣拿出5斤也算是大手筆了(漢斤相當於250克,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半斤)。不過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諸葛亮並沒有因為曹操許下的高官厚祿而動搖,那他到底是怎麼答覆曹操的,也就不重要了。

雞舌香的典故流傳到了後來,變成了在皇帝身邊當官的代名詞。這種說法到了唐代特別流行,很多人都寫到了自己的詩作裡面。

比如說晚唐詩人劉禹錫在被貶黜到外地之後,給朋友寫了一首《早春對雪奉澧州元郎中》,詩裡面有兩句吐槽:

「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雞舌香。」

意思是說,昨天我們還在朝堂上好好當官,今天居然就來到這麼個鳥不拉屎的破地方!「同含雞舌香」並不一定是指真的嚼了雞舌香,而僅僅是一種代稱。

有時候,雞舌香又被簡寫成「雞舌」或者「雞香」,比如說唐代詩人羅隱在《寄禮部鄭員外》中就恭維對方說:

「班資冠雞舌,人品壓龍頭。」

而另一位詩人李商隱則恭維友人說:

「金門石閣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

88個三國家族的生死博弈,

上演一出鼎足三分的「權力的遊戲」!

系統梳理三國豪門世家譜系,

解開家族權力密碼。

馬伯庸、餘世存、師永剛聯合推薦

成長新書:

列族的紛爭:三國豪門世家的政治博弈

京東、噹噹、天貓及各大書店有售。

相關焦點

  • 若得臥龍可得天下:曹操為什麼要送給諸葛亮五斤雞舌香?
    眾所周知,曹操與諸葛亮是不同戴天的死敵。但奇怪的是,在某些史料中,曹操曾經私人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還送了禮物:「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那麼曹操為什麼要送給諸葛亮五斤雞舌香呢?首先要說明的是,「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的記載最早見於宋朝的《五色線》。而《五色線》這本書的史料價值很低,清朝的紀曉嵐將其收入《四庫全書》時就評價此書是「割裂舛謬,不可枚舉」。因此曹操給諸葛亮的這封「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的信件很可能是後人的偽作,可信度不高。
  • 揭秘:曹操為什麼要贈送五斤名貴的雞舌香給諸葛亮?
    其文曰,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這封信當然是曹操寫的,收信人自然是諸葛亮。先來了解一下這個雞舌香是什麼東西。據本草綱目記載,丁香,釋名:丁子香、雞舌香。氣味:辛、溫、無毒。原來是一種香料。有的人會問,這個東西現在很普遍啊。
  • 雞舌香為何被歷代顯貴們推崇
    據漢代應劭《漢宮儀》記載:「尚書含雞舌香伏奏事,黃門郎對揖跪受,故稱尚書郎懷香握蘭,趨走丹墀。」從此,雞舌香成為歷代顯貴們的推崇時尚。五代草本學家日華子在其著作中提到:「雞舌香治口氣,所以三省故事,郎官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其氣芬芳,至今方書為然。」原來,雞舌香又稱母丁香,是丁香的成熟果實,性味功效與公丁香相似,但氣味稍淡,功力較遜,在我國海南有栽培。
  • 曹操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僅11個字,成千古謎題,至今無人弄懂
    需要在口中含雞舌香以免口中的不潔氣味燻到皇帝曹操送雞舌香,或許是在暗示>又名滿天下別說是5斤雞舌香了,哪怕是5噸估計諸葛亮都不一定多看一眼曹操好歹也是一世梟雄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感故而送五斤雞舌香以表敬佩之意
  • 「雞舌香趣談」與「潤肺清痰宜食梨」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節奏才是王道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雞舌香趣談」與「潤肺清痰宜食梨」!雞舌香趣談丁香是桃金孃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是名貴的香料,可以人藥,也可以作為高檔調味品用於菜餚。
  • 跟皇帝講話有口氣,官場專用奢侈品,雞舌香了解一下
    雞舌香在歷史上很早就有記載,東漢恆帝時期,因受當時衛生條件所限,有一位老臣患有嚴重的口臭,每次朝堂奏對,皇帝都如受酷刑被他的口氣薰得痛不欲生。無奈之下皇帝拿出了珍貴雞舌香賞賜他幾根,吩咐他下朝回家嚼一嚼。
  • 「奸詐」曹操有個好辦法
    「雞舌香」發出辛辣刺激的味道,刁存以為皇帝要毒死自己,不敢下咽,退朝之後,匆匆忙忙跑回家,和家人訣別,恰好此時有個同僚來訪,就讓刁存把嘴裡的「毒藥」吐出來,忽然間口中發出奇異的香氣,同僚有所耳聞,就告訴他這是珍稀名貴的「雞舌香」。後來負責向皇帝奏事的郎官每天都含雞舌香,向皇帝奏事,對答時,唇齒之間發出芬芳的香氣。
  • 古代高官吃雞舌之謎
    8月13日,寫了《到底出什麼事了,連中紀委都關注糧食問題啦》一文。因文內用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兩句,有讀者留言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雖好,但作者李紳是個奢靡無度的人。以前也聽說過這段子,說李紳愛吃雞舌,為了吃雞舌每次殺雞300隻。
  • 清明節盛開的這種花不但壯陽還能除口臭,曹操曾贈五斤給諸葛亮
    古代沒有牙膏,也沒有牙刷,除了影視劇裡經常出現的茶水漱口的鏡頭,古人還有一個去除口臭的妙方——口銜「雞舌香」。丁香為何又叫做丁舌香呢?唐代藥物學家陳藏器對此的解釋是:「花實叢生,其中心最大者為雞舌,擊破有順理而解為兩向,如雞舌」而得名的「雞舌香」,但是這種丁香古代醫家一般認為是母丁香,後來一些藥學著作常把母丁香和公丁香一起統稱為丁香。
  • 古代文人武將皆攜香
    實際上,不僅是在上層社會,連普通百姓,文人武士皆攜香,聞香遠不止現今的識女人這般簡單,攜香是美自身敬他人的一種習俗 ,嘴裡嚼塊口香糖在古代也曾是禮。《中華遺產》雜誌刊文說到曹操曾送諸葛亮雞舌香,中國古代宮廷和上遊場合,確實是人人都散發著香氣。
  • 雞骨香、雞舌香都是沉香嗎?
    《南方草木狀》中所述:「蜜香、沉香、雞骨香、黃熟香、棧香、青桂香、馬蹄香、雞舌香,案此八物,同出於一樹也」,其中就有雞骨香、雞舌香。《天香傳》中,作者將海南沉香分為四名十二狀,四名:沉水香、棧香、生結、熟結;十二狀:雞骨香,小鬥笠,青桂,頂蓋,包頭,倒架,吊口,樹心格,蟲漏,蟻漏,馬蹄香,黃熟香,同樣有雞骨香。
  • 曹操是一個奇怪的人,喜歡送別人莫名其妙的東西,表達自己的含義
    曹操就是運用這種方法的一個行家老手,他在傳奇的一生當中送過別人很多東西,我們今天就來詳細的說一說。曹操曾經送給關羽一匹寶馬,這匹馬是當年董卓的一匹馬,叫做赤兔。就是因為這匹馬,呂布背叛了丁原,將他殺死來到了董卓的帳下,成為一名大將。在隨後呂布被人離間將董卓殺死,自己組建勢力被曹操圍殺,自然這匹馬也就到了曹操的手裡。
  • 曹操送諸葛亮雞舌香是何意,不是說他口臭,而是藏有深意
    今天,小編就給您說個鮮為人知的,曹操曾不遠萬裡,派人到四川,給諸葛亮送了一包雞舌香,究竟他是何用意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於是,諸葛亮決定離開荊州,與張飛等人入川會師。入川後不久,諸葛亮便收到了一件「快遞」,是曹操在河南許昌派人送來的一個荷包。  諸葛亮很納悶,打開荷包一看,裡面還有一張紙條,上面曹操親筆書寫,「今奉雞舌香五兩,以表微意」。諸葛亮仔細一看,還真是雞舌香。無緣無故的送雞舌香,曹操是何意呢?專家們經過研究,一開始覺得是曹操在諷刺諸葛亮,說他有口臭。
  • 「氤氳書香」《古香遺珍》——圖說中國古代香文化(連載2)
    《漢官儀》和《漢官典職》都記載了尚書郎向皇帝奏事時須口含雞舌香的規定,稱:『尚書郎懷香握蘭,趨走丹墀。』《漢中儀》一書還記述了漢桓帝賜大臣雞舌香的有趣故事。有個叫乃存的侍中,年紀很大,因消化系統較差,口臭很嚴重。皇帝照顧老臣的面子沒有直說,只是賜給他一些口含的雞舌香。不想乃存沒有見過雞舌香,含在嘴裡辛辣刺痛,還以為自己犯了大錯,皇帝給他毒藥賜死。
  • 雞骨香、雞舌香都是指沉香嗎?
    古人根據其結香的形式或是形狀等,取了各種名字,如雞骨香、雞舌香等。沉香取材自瑞香科植物,樹木本身受到外界的刺激後,經過了幾十年甚至百年更久的時間醇化而形成,它有著木材的外表,實際上是木質纖維和油脂的固態凝結物。因有了油脂成分,含有多種芳香分子化合物,這也正是它香味的來源。
  • 【慧通微課堂】第四百二十七課:文人與香——文壇軼事:于謙兩袖清風、刁存口含雞舌香
    刁存口含雞舌香  東漢恆帝時,有侍中(侍奉於皇帝左右的官員)名刁存,年長,有口臭。一日,恆帝賜了刁存一個狀如釘子的東西,令他含到嘴裡。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又覺得此物味辛刺口,便以為是皇帝賜死的毒藥。沒敢立即咽下去,急忙回家與家人訣別,命家人速置靈堂,後臥以待斃。
  • 劉備、曹操、諸葛亮三人遺言都是怎麼說的?
    縱觀「三國」中劉備、曹操、諸葛亮三位英雄人物的遺言,細加玩味,可得教益一二。就實際上劉備對趙雲說這番話,也就是讓趙雲能在關鍵時刻保全劉禪的地位不被篡權,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其他人。言畢,駕崩。讓劉備魂縈夢牽的始終是後來當上「安樂公」的阿鬥,是兒子。曹操後事曹操與劉備不同,由於曹丕的繼位權此時已經很是牢固,關於輔佐兒子曹丕的交代他也就一語帶過:「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卿等宜輔佐之。」
  • 貂蟬被曹操送給關羽後,第二天就自殺了,關羽做什麼?
    貂蟬被曹操送給關羽後,第二天就自殺了,關羽做什麼? 曹操把貂蟬賞賜給關羽,為何第二天就自殺了?關羽做了什麼?原是昭陽宮裡人,驚鴻宛轉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關羽03貂蟬賜予關羽曹操曾想到關羽跟自己要過人,就想著把貂蟬送給他
  • 一個彌天大謊,諸葛亮敢說,周瑜敢信,卻讓曹操淪為「背鍋俠」
    魯肅帶著諸葛亮拜訪周瑜,周瑜知道諸葛亮名氣很大,就故意試探諸葛亮說:「曹操兵力強盛,劉備和東吳聯合也不是曹操的對手,投降才是最好的選擇。」諸葛亮看透周瑜的意圖,故意說:「公瑾說得對!我也正有此意。其實,議和很簡單,都不用派遣使者。曹操這次來,無非就是為了兩個女人,只要把這兩個女人買下來送給曹操,曹操自然就退兵了。」周瑜問:「哪兩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