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香滿園?白銀市平川區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紀實

2020-12-18 每日甘肅

瓜果蔬菜香滿園

——平川區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紀實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吳文莉

三月的平川,田間地頭春意正濃。走進平川區水泉鎮陡城村蔬菜大棚,綠油油的隴椒掛滿了辣椒樹。村民黃兆勇和妻子正忙著採摘。黃兆勇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家種著兩個蔬菜大棚,這幾天隴椒可以上市了,他和妻子每天需要到棚裡採摘。他說:「自從把這個蔬菜棚子種上之後,我的收入年年增長,2018年我就脫貧了。」

今年,該村成立的多個辣椒種植合作社招收附近的貧困戶來打工,解決了疫情期間貧困戶無收入的難題。水泉鎮玉碗泉村村民趙海說:「我平時過來打個小工,貼補家用,同時還可以照顧家庭。」

在水泉鎮雙岔村一合作社院子裡,一輛輛滿載韭菜的貨車即將發往全國各地。雙岔韭菜遠近聞名,具有葉寬、莖粗、肉嫩、味鮮等特點,已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

徐明是雙岔村的韭菜種植戶,今年韭菜保持了一個較穩定的收購價格,徐明的臉上充滿著喜悅。他說:「之前我們種植的暖棚韭菜一畝大概毛收入2萬左右,這兩年我們又發展了很多的露地韭菜,一畝地能收入8000元左右。」

蘭州商販胡建東說:「 雙岔韭菜耐運輸,品質好,很受市民的喜愛,我幾乎每天到雙岔拉韭菜,每天一趟銷到蘭州,平川的韭菜真的很吃香。」

目前,雙岔村700多戶群眾有200多戶發展韭菜種植,種植面積達1500多畝,經濟效益達2000多萬元。產品遠銷蘭州、青海、寧夏、北京等地。

平川區寶積鎮?溝村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們忙碌的景象,他們在忙著栽種蘋果樹。運苗、栽種、澆水、技術指導,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溝村地理條件優越,加上村裡無汙染的有機農家肥,產出的蘋果很是有名。今年,?溝村在原有的1500畝蘋果種植基礎上,繼續栽植350畝蘋果樹新品種煙富10和煙富8號。

?溝村書記馮玉斌說:「種植經濟林有項目支持,有致富的例子,有成熟的種植技術,還有可靠的銷售渠道,現在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果園,有的農戶一家種植可達到14畝之多,蘋果已然成了大夥的致富果 。」

近年來,平川區緊緊圍繞特色農產品的功能定位,積極培育發展果、薯、蔬、小雜糧等特色產業,打造綠色、生態、無汙染、無公害的健康農產品。同時推廣「種植+觀光」的產業模式,探索旅遊觀光、休閒體驗為主的旅遊觀光農業,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閒於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採摘園。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大力推廣農副產品深加工,把農產品做出特色,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圍繞「綠色、有機」的農產品定位,不斷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實現產銷兩旺處處「香」。

相關焦點

  • 產業鋪開致富路——白銀市平川區文旅產業發展速寫
    產業鋪開致富路——平川區文旅產業發展速寫白銀日報特約通訊員 吳文莉人間最美五月天,在平川區?近年來,平川區立足豐富的生態資源、文化旅遊資源,通過政府推動、規劃提升、產業扶持、產品打造、示範創建、市場驅動,深耕文旅融合,闖出了一條高質量旅遊扶貧新路。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裡,平川區?陰古渡景區累計接待區內外各類遊客2.01萬人,實現旅遊收入400多萬元。
  • 最亮的「星」——白銀市平川區陶瓷產業發展紀實
    如果說白銀平川是位母親,陶瓷就是她最優秀的孩子;如果說白銀平川的產業如浩瀚星空,陶瓷就是最亮的那顆「星」。推進項目抓建設近年來,白銀市平川區實施了陶瓷文化景觀布設項目,在城區部分街道路段、廣場、公園布設了一批陶瓷景觀,在響泉、小黃灣、崖腰山等美麗鄉村建設中,有效注入並強化陶瓷元素,為鄉村旅遊增添了活力與亮色;實施了陶瓷機械設備服務平臺建設項目,購置了部分陶瓷機械設備、電器設備製造所需設備。
  • 甘肅白銀市平川區:「網紅小鎮」陶瓷造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燒制陶瓷歷史綿延數千年。上世紀90年代是西北最大的日用陶瓷工業基地。近幾年,平川區依託古瓷窯、老陶瓷廠等工業遺存,大力推動陶瓷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集陶瓷研發生產、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陶瓷小鎮,走出了一條「陶瓷+旅遊」的特色發展之路。
  • 大灣村裡的幸福事——白銀市平川區寶積鎮大灣村創建全國文明村紀實
    大灣村裡的幸福事——平川區寶積鎮大灣村創建全國文明村紀實白銀日報記者 朱德軍通過創建全國文明村,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這就是「全國文明村」——平川區寶積鎮大灣村的幸福事。寶積鎮大灣村地處平川區南部,距離城區10公裡左右,平高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土地開闊,是蘋果、西甜瓜、玉米制種等經濟作物的天然種植基地。全村現轄3個村民小組,163戶548人。
  • 白銀市平川區:黑毛驢「馱」起農民致富夢
    平川區王家山鎮於大川村村民寇明林中國甘肅網5月8日訊「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種著幾畝薄田靠天吃飯,日子過得很艱難。2017年開始養黑毛驢,從剛開始的10頭發展到現在,存欄量已經達到了110多頭,算下來每年能收入10萬元以上。」5月7日,白銀市平川區王家山鎮於大川村村民寇明林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通過養殖黑毛驢,她家已於2018年順利脫貧。黑毛驢屬大型驢種,它的生長發育快、繁殖力高,對飼養條件要求不苛刻。
  • 江村鎮:特色農業產業鏈奏響致富交響曲
    近來年,江村鎮堅持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找準黨建引領農業產業發展的切入點,構建「縣有多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全鎮特色農業蓬勃發展,擦亮了農業品牌,拓寬了農民致富路。建好班子,夯實基層組織築堡壘。
  • 太白:打好「組合拳」 拓寬群眾致富路
    近年來,太白縣立足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打出了一套「規模化生產、品牌化推介、多元化助銷」的消費扶貧「組合拳」,有效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持續推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壯大產業 提升品質太白縣靖口鎮石溝村距離縣城20多公裡,山大溝深,群眾的收入來源主要靠蔬菜種植和勞務用工,增收渠道比較單一。
  • 戈壁荒灘變現代化合作社:探訪柴達木盆地腹地的拓荒致富路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戈壁荒灘變現代化合作社:探訪柴達木盆地腹地的拓荒致富路  中新網青海格爾木11月26日電 題:戈壁荒灘到現代化合作社:探訪柴達木盆地腹地的拓荒致富路  作者 孫睿  「自打合作社成立起,我就拿出家裡僅有的2萬元入了股,不僅成為了合作社的社員,還能在家門口上班,一個月有5000
  • 白銀市「豫信杯」象棋邀請賽在平川區舉行
    白銀市「豫信杯」象棋邀請賽在平川區舉行 2020-06-24 0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元江縣:青棗種植拓寬群眾致富路
    原標題:打炭小組:青棗種植拓寬群眾致富路九月的元江壩子,驕陽似火、熱浪撲面,進入元江縣紅河街道橋頭社區打炭小組,沿途一片片的青棗地裡,棗樹枝繁葉茂,長勢甚好。打炭小組引進青棗種植後,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全組種植青棗430餘畝,年產鮮果1500餘噸,銷售額達到520餘萬元,果農人均收入達到10962元,青棗種植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拓寬了路子。「2002年,我們種植水果甘蔗,到2005年水果甘蔗效益下滑,我們又種植冬早蔬菜等經濟作物。」
  • 第五屆(2019)中國驢業發展大會暨第三屆國際毛驢產業發展論壇新聞...
    綠陰幽草勝花時,瓜熟果繁天地香。九月是收穫的季節、感恩的季節,非常榮幸在這美麗的季節與大家相聚在瓜果飄香的平川,我是本場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平川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劉龍。本屆大會以「新理念、新產業、促脫貧 奔小康」為主題,由中國畜牧業協會、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白銀市人民政府主辦,白銀市平川區人民政府、白銀市農業農村局、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歷時3天。舉辦此次大會旨在進一步搭建驢業產業交流平臺,凝聚驢業產業發展智慧,推廣先進經驗理念,拓展驢業消費市場,提高行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和市場綜合競爭能力,加快推動驢產業可持續發展。
  • 重慶黔江:特色花卉拓寬致富路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title":"重慶黔江:特色花卉拓寬致富路", "url":"https://www.cqcb.com/yxzx/picture/2020-12-09/3395279.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xzx/picture/2020
  • 一村一品富農家——慶陽市寧縣發展特色產業助推精準扶貧紀實
    原標題:一村一品富農家——寧縣發展特色產業助推精準扶貧紀實圖為米橋鎮群眾收穫蔬菜。本報通訊員章興勃  本報記者 安志鵬 通訊員 李建強  南義鄉焦臺村的瓜果蔬菜飄香,盤克鎮宋莊村的花卉競相綻放,太昌鎮申明村的梅花鹿養殖紅紅火火……盛夏時節,步入寧縣鄉村,到處能看到特色產業大發展的景象。  貧困群眾依靠什麼脫貧?怎麼樣才能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 鳳凰涅槃展新姿——白銀市平川區城市發展工作綜述
    鳳凰涅槃展新姿——平川區城市發展工作綜述特約通訊員 吳文莉平川區城市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以項目建設為引領,做大做強工業經濟近年來,平川區堅持工業主導、園區引領,初步形成了以先進位造、陶瓷建材、新材料為主導和農產品深加工、輕工製造業、商貿物流、現代服務為配套的產業格局。
  • 特色產業舞「龍頭」 闖出一條致富路
    原標題:特色產業舞「龍頭」 闖出一條致富路   李大塘村位於蒙城縣小辛集鄉南2公裡,過去村民主要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滯後。
  • 2020年甘肅白銀市平川區引進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公告
    二、引進計劃全區公開引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9名,其中:平川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2名、平川區植物保護檢疫站1名、平川區水旱災害防禦中心2名、平川區水利工程質量安全工作站1名、平川區安全生產執法大隊1名、平川區應急保障服務中心1名、白銀市平川陶瓷研究中心1名。具體引進計劃詳見《2020年白銀市平川區引進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崗位需求表》。
  • 圖說長治丨屯留區:桑葉變「金葉」 拓寬致富路
    圖說長治丨屯留區:桑葉變「金葉」 拓寬致富路 2020-08-20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山村:勤勞種下幸福果 產業拓寬致富路 □本報記者 華政國 高靈...
    如今,這個山光秀麗、靜謐宜人的小村莊正在立足自身優勢,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經濟,打造詩意田園,讓小康夢想照進現實生活。好中優—— 蔬菜大棚變成「小康棚」 走進東山村,一座座白色透明鋼架大棚隨即映入眼帘,棚內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在標準化培育狀態下的瓜果蔬菜長勢喜人。 村民耿喜宇正忙著在自家大棚裡修剪枝葉。耿喜宇告訴記者,他家的蔬菜水果全都是有機的,保證吃起來和自己家菜園子裡種的是一個味兒。
  • 文化育檢樹品牌——白銀平川區檢察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紀實
    原標題:文化育檢樹品牌  ——平川區檢察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紀實  記者 黃武  日前,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隆重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和新一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
  • 興仁市:鎖寨村小青瓜助力村民拓寬致富路
    油菜花花開滿地鎖寨村位於興仁市城北,距城區4.5公裡,一條清澈的河流穿村而過,是一個環境優美、生態保存完好的多民族聚居村落,也是興仁市早熟蔬菜重要供給地和城區居民休閒旅遊的主要去處。忙碌在田間地頭鎖寨村民近幾年,鎖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村通組路打通了,生態環境變好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