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欣賞:賞樸喆作品 感悟藝術真諦

2020-12-04 誰知心傷

欣賞樸喆老師筆下的齊派藝術佳作,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也是一種內心的升華。樸喆用漫長的歲月累積經驗,結合前人的經典作為基礎,畫出了一幅幅充滿神韻的藝術品。如果說,欣賞樸喆的畫是一種美的享受,那麼收藏她的畫就是一種身份和品味的象徵,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隨著年齡的增長,樸喆老師的繪畫技術越來越趨於成熟,如今,她筆下的作品已經充滿了齊派藝術的氣息,是典型的齊派藝術佳作,不僅具有齊白石的神韻,更有她自己繪畫多年來所形成的個人風格。細細觀賞她的畫,不僅是用畫筆在詮釋著事物的藝術之美,更是在畫自己的人生感悟,在畫一種態度、一種執著。

許多人說起齊白石,便會想起他畫的蝦趣圖,齊老筆下的國畫蝦聞名中外,是齊派藝術的代表性題材,也是畫壇中的經典之作。身為其後人,樸喆除了經常觀摩齊白石的蝦畫外,也在日常生活中長時間的去觀察研究蝦的習性以及樣貌。

現如今,樸喆畫的蝦已經可以稱為佳作,不僅僅是充滿齊白石的神韻,更是用自己的藝術表達方式,完美的演繹出了蝦靈動的姿態和生動的神情,深刻的領悟了齊派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奧妙。如此活靈活現的對蝦,再搭配上充滿古典韻味的荷花,這樣一幅寫意鬥方小品,看著雖不大,卻內含乾坤、小巧精妙,讓人不得不感嘆畫家之畫功深厚!

再來看這幅雄雞圖,畫家先是將畫面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方是一串金黃的柿子,寓意事事如意;中間則是一隻威風凜凜的大公雞,只用寥寥幾筆便將公雞的神態刻畫得炯炯有神;最下面又畫了兩隻小雞,活潑可愛;最後,樸喆老師又在畫中點綴了一隻蜜蜂,用又工筆畫的形式描繪了一隻栩栩如生的螞蚱,成為了畫中的點睛之筆。樸喆老師能夠將這些題材搭配的和諧生動,並佐以鮮豔奪目的色彩,達成了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並且樸喆老師將公雞與柿子搭配,不僅別致美觀,而且寓意事事大吉,是一幅在風水上極佳的國畫作品。

樸喆老師的國畫作品中,總是充滿了田園趣味,有一種質樸生動的氛圍,能讓人在觀畫時感受到寧靜和舒適。她選擇以一些吉祥的花鳥畫題材入畫,搭配上她憨厚純樸的筆墨,變得頗具觀賞趣味。這幅寫意花鳥畫小品,色彩明亮豐富,給人一種喜慶歡愉之感。畫家用行雲流水的黑墨畫出藤蔓與葉脈,再畫上紫色的花瓣搭配墨綠的葉子,雅趣天成。紫藤花開,寓意著紫氣東來,我喜歡樸喆老師的畫,不僅僅是因為她的作品能帶給我視覺上的享受,更因為在觀賞樸喆老師的作品時,能夠在無形間帶給我一種吉祥樂觀的正能量。

相關焦點

  • 當代藝術欣賞:國畫大師齊白石後人作品 柿子國畫
    柿子在國畫中所代表美好寓意也很多,火紅的柿子象徵著紅紅火火,一片丹心。柿子有著「玉盤露水,冰齒餘香」的美譽,「柿子」也是國畫中常常出現的題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柿子」是吉祥的圖飾,柿於「事」同音,寓意紅事(紅柿)當頭、事事(柿柿)如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樸喆老師最新作品——國畫柿子圖吧!自古以來柿子就被很多人喜愛,留下的詩詞中對於柿子的描寫也是多如繁星。
  • 賞國畫牡丹 品高雅藝術
    高萬舉老師的牡丹國畫帶給我們視覺美,視覺感悟,雖然是一叢花束,但與別人不同的是他對於筆墨的研究,不在一枝一葉上下功夫,而在整個布局上起到畫龍點睛之處,看似平淡的花束,但又能感覺到萬花齊放,這就是高萬舉能夠駕馭筆墨為畫面所用,讓牡丹國畫找到心靈的歸宿,讓人們在欣賞之餘,得些許的安穩和啟發。
  • 當代藝術欣賞:樸喆老師花鳥畫作品,字畫收藏不容錯過
    齊白石的孫媳樸喆也深受其祖父的影響,自從進入畫壇以來,便開始了齊派藝術的創作。時至今日,樸喆的作品已經在國內外的書畫界中取得了極高的聲譽。現如今,收藏樸喆作品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是傳承的力量,也是齊派藝術的魅力!
  • 當代名家作品賞析 別致秀雅的山水國畫藝術
    李佩錦最新力作國畫仿古山水畫《溪山行雲》(作品選自:易從網)從古至今,國畫就是文人雅士們家中必備的裝飾品,品茗字畫也是人生一大樂事欣賞國畫不僅要看畫家的筆墨技法,還要探尋畫中的深意,領略畫家筆下的人生真諦,感悟國畫所承載的內涵和魅力。當代實力派畫家、中美協會員李佩錦老師就是一位非常有升值潛力的畫家,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李佩錦老師創作的山水國畫,進入畫家筆下的世外桃源吧!
  • 都有哪些畫家值得收藏 名家後人作品 未來字畫收藏的風向標
    國畫大師齊白石孫媳樸喆老師最新《果蔬四條屏》(作品選自:易從網)字畫作為藝術品,不僅是一種物質,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體現,具有很高的欣賞、研究價值。書畫作品永不過時,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提升自身價值。
  • 返樸堂主人國畫作品欣賞:雲中誰寄錦書來、一蓑煙雨任平生
    現為四川中國畫研究院畫師,四川東方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特邀畫師。返樸堂主人國畫作品欣賞:《種瓜得瓜圖》 尺寸:68×68cm返樸堂主人國畫作品欣賞:《採菊東籬下》返樸堂主人國畫作品欣賞:《高原放牧》 尺寸:68×68cm返樸堂主人國畫作品欣賞:《春過桃花溪》返樸堂主人國畫作品欣賞:《李白送友人詩意》 尺寸:68×68cm返樸堂主人國畫作品欣賞:《賽馬圖》返樸堂主人國畫作品欣賞
  • 麥客藝術 | 趙永梅國畫作品欣賞
    書畫藝術作品攝影 / 推廣趙永梅 國畫作品之一 局部趙永梅國畫作品欣賞作 者 / 趙永梅圖 片/ 麥客專業攝影制 作 / 麥客藝術趙永梅,畫家。作品欣賞 >>>趙永梅 國畫作品之一工作室專注書畫藝術領域拍攝全文完文章推薦>>>
  • 樸喆國畫柿子作品賞析 事事如意、事業一帆風順
    火紅圓潤的柿子,預示著生活上事事如意、事業順利等,因此在國畫中也常以柿子作為題材進行描繪,國畫柿子無論是在家居裝飾還是字畫收藏中,也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如果你也喜歡國畫柿子,請跟我一起來欣賞當代實力派畫家、齊白石後人——樸喆老師筆下的寫意柿子圖吧!
  • 感悟藝術的真諦,劉紫崗人物畫作品選
    感悟藝術的真諦,劉紫崗人物畫作品選
  • 近現代字畫家孫廣信:感悟自然 詮釋藝術真諦
    在我國現代畫壇中,有一位畫家以他獨特的風格,詮釋著美的真諦,他就是字畫家孫廣信。孫廣信作為我國現代畫家,尤其擅長山水畫與書法。孫廣信字畫從四王入手,上溯宋元等繪畫大家,有深厚的傳統繪畫基礎。在勾、皴、擦、點、染等國畫基本技法上,孫廣信具備深厚的功力,其運筆、用墨、設色、留白,法度極為周密,於荒冷中見其神韻,華茂中具有逸氣。藝術源於生活。
  • 字畫收藏如何選擇 名家之後作品 大家風範盡顯
    國畫大師齊白石孫媳樸喆老師最新《果蔬四條屏》(作品選自:易從網) 字畫作為藝術品,不僅是一種物質,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體現,具有很高的欣賞、研究價值。在眾多藝術門類中,花鳥畫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版塊,經過長年累月的發展,國畫花鳥畫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藝術水平,成為了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 柿子國畫掛在哪裡好 雅俗共賞的寫意柿子圖
    ,樸喆在創作的時候也深受其祖父的影響,所作國畫均體現出典型的齊派藝術特色,這幅柿子畫也不例外。 高檔裝飾畫 樸喆新品鬥方花鳥畫《事事如意》(作品選自:易從網) 樸喆筆下的柿子國畫,與齊白石大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她採用橙色與青色相結合
  • 柿子國畫掛在哪裡好 名家手繪真品鑑賞
    樸喆老師寫意柿子國畫新作《事事如意》(作品選自:易從網)眾所周知,齊白石的作品中,亮點就在於他獨特的畫風,柿子國畫也不例外,這種雅俗共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齊派藝術畫風,也深入了齊白石的後人樸喆老師新品寫意花鳥畫條幅柿子圖《事事如意》(作品選自:易從網)觀賞樸喆筆下的柿子國畫,富有濃鬱的生活氣息,這樣的藝術佳作是非常難得的,不僅適合作為字畫投資收藏,樸喆也是一位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名家後人
  • 國畫·巫金榮 | 遊太行之畫卷,賞山水之趣靈
    國畫 | 巫金榮 編輯 | Wayne「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至於山水,質有而趣靈。」——宗炳《畫山水序》,以山水為質,而寄畫家之趣靈,是山水畫的真諦。賞巫金榮筆下的山水,可以賞其山勢靜謐空靈、賞其皴法細密有致,可觀其樹石,亦可探其雲霧,但若要更深一層去欣賞,就要透過山水,去看他筆下太行山的性格,去體會巫金榮對自然的感悟,去往畫家心中的世界,那裡有千山萬壑,弱水三千。
  • 國畫作品欣賞,感受名家山水品藝術韻味
    國畫,也就是「中國畫」,是我國傳統的一種繪畫形式,實用毛筆蘸水、墨、彩畫在宣紙或是絹上。國畫歷史由來已久,主要有人物、花鳥、山水三大類,今天我們的國畫作品欣賞就來欣賞幾幅名家手繪山水畫,從自然山水中感受畫家的精神境界。
  • 名家手繪四條屏國畫 大氣端莊寓意好
    像我們常見的花鳥四條屏《梅蘭竹菊》就是如此,四條屏國畫的寓意美好而積極,不僅寄託了畫家的情感和志向,也讓觀者品味賞真,賞心悅目,使平凡的生活題材富於表現性的藝術魅力。國畫大師齊白石孫媳樸喆老師最新《果蔬四條屏》(作品選自:易從網)這幅《果蔬四條屏》是出自齊白石後人——樸喆老師的花鳥畫作品,分別有寓意長壽的壽桃、花開富貴牽牛花、事事如意柿子以及大吉大利的荔枝圖組成,整幅作品的色彩繽紛亮麗,極具觀賞、收藏價值,也是家居裝飾中必不可少的吉祥國畫作品。
  • 柿子國畫有什麼寓意 寓意吉祥美好的柿子國畫
    火紅圓潤的柿子,預示著生活上事事如意、事業順利等,因此在國畫中也常以柿子作為題材進行描繪,國畫柿子無論是在家居裝飾還是字畫收藏中,也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如果你也喜歡國畫柿子,請跟我一起來欣賞當代實力派畫家、齊白石後人——樸喆老師筆下的寫意柿子圖吧!
  • 撥動心靈琴弦去感悟對繪畫藝術的真諦與嚮往,書畫藝術己然是王建玉...
    人物成就:1995年作品在迎接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而舉辦的藝術大賽中獲優勝獎;2009年,作品[竹韻]參加湖南省國畫館慶三十周年國畫展並被收藏;2011年,作品"竹風浩蕩"參加全國書畫展,被國家瑞金博物館收藏;2012年,寫生創作的"江南春韻"被「中國書畫報」刋登並被收藏。
  • 廖鑑奎國畫 書法作品欣賞
    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有鑑於此,這次展覽以「格物致知」為題,意在倡導藝術家在觀察現實生活時,要有一種「格物」的意識和精神。在面對自然、客觀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態,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把它提煉成繪畫語言,最後使自己超越物理羈絆,超然於物象與自我形骸之外,達到內心的豁然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