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日本開畫超《你的名字》,新海誠再造宮崎駿神話?

2020-12-19 肥羅大電影

新海誠會成為第二個宮崎駿嗎?

至少他已經成為了日漫界唯一能夠不靠系列動畫持續製造票房爆款的票房王者。

在《你的名字》收穫巨額票房與口碑之後,他時隔三年後的新作《天氣之子》首周票房輕鬆突破開畫三天票房達到16.44億日元,首周人次接近116萬名。在非系列動畫電影中,其開畫成績則僅次於宮崎駿執導的《哈爾的移動城堡》首周末的14.84億日元。

三年前,《你的名字》憑藉超強的後勁,最終以250.3億日元的成績躋身日本影史票房第四名。《天氣之子》在口碑遭遇巨大爭議的情況下開局大熱,毫無疑問是吃到導演前作巨大成功帶來的紅利,業界普遍認為最終票房破百億日元毫無問題,但能否衝擊年度冠軍還有懸念。

隨著該片引入內地的呼聲逐漸高漲,如果該片真的在內地公映,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已經在日本本土達到宮崎駿級別商業號召力的新海誠,能像宮崎駿一樣在內地市場也成為爆款製造機嗎?

宮崎駿多年前的舊作《千與千尋》在內地上映35天後,票房已經達到了4.86億,《你的名字》內地票房則為5.76億,創下日本引進片至今為止的票房紀錄。如果《天氣之子》在內地上映,新海誠能夠在內地市場成為宮崎駿式的票房神話嗎?

相比《你的名字》,《天氣之子》不是人人都愛的大眾爆款,新海誠還是贏了?

《天氣之子》最大的爭議在於,新海誠這次似乎並沒有說出一個好故事。

日本雅虎電影的最新評分上,該片目前得分為3.87分(滿分5分),屬於中等偏上水平。而2016年《你的名字》最高曾經達到4.45的評分。

相比《你的名字》用壯美畫面講述了「相愛卻錯過的男女」這一經典愛情故事,而《天氣之子》則著眼於當今時代,講述獨自出走至東京的十六歲少年帆高,偶遇了在東京生活的少女天野陽菜。得知陽菜驅散陰雨的超能力之後,兩人連同陽菜的弟弟凪一起積極去幫助那些需要短暫晴朗天氣的人們,並漸漸建立起羈絆的愛情故事。

讓人驚喜的是,本次《天氣之子》裡,出現了《你的名字》相關主演的身影。很多日本網友看完電影開始在推特上大玩猜人遊戲,到底哪個鏡頭哪個角色是三葉,taki君和三葉後來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結婚了嗎等等相關話題異常火爆。

即便有這樣的超強彩蛋,日本觀眾的評價還是出現了明顯兩極分化。

有日本網友表示《天氣之子》劇情太爛,無法與《你的名字》相比較,場景之間的聯繫似乎令人困惑,感到非常失望。

另一部分網友卻對電影評價相當之高,認為不能按照好萊塢電影的審美來欣賞這部電影,而需要有足夠的想像力來理解導演的意圖和世界觀。還有不少人表示,自己爆哭感動到不行……

無論如何,爭議主要出現在故事和角色層面,壁紙狂魔的威名不僅猶在,甚至可能比《天氣之子》更勝一籌,「東京沉沒」這一末世風格設定下,新海誠在自己最擅長的畫面部分做足了功夫。

以至於許多日本觀眾已經迫不及待趕往電影拍攝地打卡。

如果該片真的在內地上映,究竟會再造《你的名字》的票房神話,還是會在毀譽參半的口碑中遭遇一場票房沉沒?

日本動畫內地票房簡史:最賣座的還是宮崎駿和哆啦A夢

2015年被視作日漫進入中國市場的市場分水嶺。2007-2009年,中國內地引進了《哆啦A夢:大雄的恐龍》《哆啦A夢:大雄的新魔界大冒險》《哆啦A夢:大雄與綠巨人傳》,均票房不利。2010-2011年,連續有兩部《名偵探柯南》劇場版在國內上映,票房表現一般。2012-2014年,沒有一部日本動畫在國內大銀幕上映。

但隨著2015年又一部《哆啦A夢》劇場版《哆啦A夢:伴我同行》在中國市場大獲成功,同時激發了日本業界和中國電影公司對日本批片的引進熱情。

2016年成為日漫引進片的爆發之年,全年引進日本動畫電影達到了9部,從票房成績來看,它們不僅全部突破了千萬大關,甚至有4部影片票房突破了1億,《你的名字》的內地票房高達5.76億元,接下來的兩年,引進日本動畫電影的數量略有下降,同時總票房數據也明顯下滑。但隨著2019年《千與千尋》等日本動畫電影的上映,日漫引進片無論數量還是票房都在全面回暖。

儘管日漫引進片不斷增多,但業界認為真正具有較強票房號召力的依然是知名導演作品或經典劇場版電影。

統計顯示,2017年、2018年引進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最高的均為《哆啦A夢》劇場版新片,但除了經典IP「柯南」和重映的《龍貓》以外,其餘日本動畫電影的內地票房都在2000萬以下。

2019年引進日漫數量已經創造歷史新高,目前票房最高的《千與千尋》有望衝擊5億票房,《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夏目友人帳》則突破1億元,除了《千與千尋》是宮崎駿電影,其它均為劇場版動畫電影。

除此之外,日漫引進片票房相對穩定的依然是柯南、哆啦A夢、海賊王、聖鬥士星矢、火影忍者等國民度超高的日本動漫IP。

有影院經理介紹,這類動漫作品首先是有較為穩定的粉絲基本盤,而被口碑或者身邊友人安利去看的也不在少數。以中國市場播出的TV版動畫積累下大批青少年觀眾的《哆啦A夢》為例, 2015年《哆啦A夢:伴我同行》3D版電影收穫5.3億創下系列票房最高,2018年的《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2.09億人民幣,剩下兩部均在1億上下。「而決定其票房上下的則是影片出圈程度,《哆啦A夢:伴我同行》之所以能成為年度票房黑馬,肯定是動員了大量粉絲之外的路人觀眾。」

但這些頂級IP也有明顯的票房區間,除了票房最穩定的《哆啦A夢》系列,《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和《航海王》系列劇場版日漫的內地票房都有破億的成績,但受限於內容和粉絲,票房突破2億很難,並且稍有不慎就會跌落億元關卡。

而 《蠟筆小新》、《聖鬥士星矢》、《櫻桃小丸子》的系列票房號召力則基本處於第三區間。

影評人介紹,這類劇場版動畫,經常出現一個觀影現象:資深忠粉看得十分興奮,而路人觀眾很難get到看點和彩蛋,經常看得一臉懵。

因此日漫劇場版電影的中國市場命運很大程度決定於IP在中國市場而非日本本土市場的國民度,例如正在上映的《命運之夜》第二部,就是日本國民級IP動畫《Fate/staynight》「HF線」劇場版,但該系列在國內國民度一般,因此第一部劇場版電影的內地票房只有3161萬,第二部預計總票房也將於第一部接近。

此外,影片口碑、上映日期和日本本土上映間隔和宣發也對票房具有明顯影響, 2016年上映的《名偵探柯南:純黑的惡夢》票房3103萬,《櫻桃小丸子 來自義大利的少年》2548萬,《蠟筆小新:夢境世界大突擊》2242萬,《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1098萬,都一定程度受到口碑拖累。今年上映的《魔神Z》幾乎是「裸發」上映,上映首日排片不足1%。,票房僅收36萬元。

而《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在日本上映近兩年之後才在國內上映,日本動畫的觀眾,又都習慣透過網絡「追番」,到最後走進電影院支持的,也是只有鐵粉中的鐵粉,所以即使關注度不低,該片票房也僅為3800萬元。

能在劇場版之外獲得票房成功的原創日本動畫電影則相對較少,其中兩部票房大熱之作都是重映版。2018年《龍貓》上映時,不少影迷都是抱著「還宮崎駿一張電影票」的心態走進影院的,最終這部1988年在日本上映的宮崎駿名作拿下1.74億票房。而今年上映的《千與千尋》則有望將宮崎駿電影內地最高票房提升到5億量級。

相對這些大師作品,其它原創日漫則由於市場因素較難取得票房突破,以日本金牌編劇岡田磨裡打造的《朝花夕誓》為例,儘管曾斬獲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並收穫不俗口碑,最終票房也僅為1723萬。

新海誠會成為宮崎駿之後的日本動畫票房神話嗎?

自從2015年,《哆啦A夢:伴我同行》引進內地並拿下了5.3億票房之後,國內引進的日本動畫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大部分日本動畫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票房表現不溫不火,而個別電影又能取得超乎市場預期的佳績。

「歸根結底,日本動畫電影的票房表現依然是情懷向。劇場版日漫的粉絲基礎決定了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的基本體量,但對於龐大的內地電影市場來說,僅僅有粉絲捧場還是不夠的,而目前為止經過市場檢驗,能夠將日本動畫電影觀眾從粉絲擴展到普通人群的,依然只有少量民工漫級IP劇場版動畫電影、宮崎駿和新海誠電影。」影評人指出,這種情懷依賴症成為日本動畫電影最大的票房利器,也成為它最大的瓶頸。

當日本動畫電影扎堆進中國,還有電影能複製甚至超越《你的名字》票房神話嗎?以治癒系見長的日本動畫電影,又能否治癒自己的情懷依賴症?

有影評人分析,相對日本動畫電影,經過多年全球化拓展的好萊塢動畫電影總體更加大眾化、更符合普通家庭觀眾的觀影需求,加上成熟的類型模式、故事套路和技術優勢,往往能斬獲較為固定的票房,但近兩年也出現了明顯疲態。

一位熟悉日本動漫的影評人介紹,因為國內日漫劇場版很大一部分觀眾都是死忠粉,無論劇情故事如何套路,都照樣會買單。

但日漫作品要出爆款,無論是原創還是劇場版,很大程度上要看情懷效應有多強。

至今保持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紀錄的《你的名字》除了靠著奇幻愛情故事取勝,很大程度上是「動畫片畫風同款濾鏡」營銷,讓新海誠電影成功破圈,「但濾鏡背後,其實還是新海誠動畫中隱藏的日式美學情懷打動了觀眾。」

而宮崎駿的《龍貓》、《千與千尋》引發的票房熱潮已經證明,很多觀眾不是去電影院看電影,而是在電影中「找自己」,從中看出的是各種回憶與懷舊。《哆啦A夢:伴我同行》、《龍貓》票房大賣,也是因為電影情節恰到好處地勾起了觀眾的童年情懷。

「情懷」,由此成為日本動畫電影之於觀眾最強的觀影驅使動力,也構成了日本動畫電影在中國市場對抗好萊塢動漫電影最厲害的殺手鐧。

影評人指出,儘管目前在市場份額上好萊塢動畫電影依然保持優勢,但日本動畫電影正在加速追趕,今年令人期待的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如果能夠在中國上映,這波日本動畫電影勢頭還能保持下去,而無論票房成敗,新海誠都已經成為日本動畫界另一個同宮崎駿一樣閃耀的名字。

相關焦點

  • 你的名字、天氣之子:被譽為宮崎駿接班人的新海誠,作品豈止唯美
    提到新海誠,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他作品裡唯美的畫風,清新的線條,柔美的音樂,是幾乎每一幀都可以取作壁紙的精緻畫面。《秒速五釐米》中的絢爛櫻花,《言葉之庭》中的幽靜亭臺,《你的名字》裡的璀璨流星,《天氣之子》裡的雨後初晴……影片裡場景的描畫與色彩的搭配,堪稱美輪美奐。
  • 新海誠《天氣之子》成日本票房冠軍,《你的名字》後票房再破百億
    這是繼《你的名字》後,日本近三年來唯一一部突破「百億大關」的本土影片,新海誠也成為了宮崎駿後唯一一位連續兩部票房破百億電影的導演。8月26日,日本映畫製作者聯盟宣布,新海誠執導的動畫《天氣之子》將代表日本爭奪新一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這也是日本繼宮崎駿執導的《幽靈公主》後時隔21年再度派出動畫作品角逐該獎項。
  • 天氣之子:新海誠的「毒瘤」戀愛觀?難怪口碑不及《你的名字》
    三年前一部日漫《你的名字》刷爆網絡,一時間在網際網路上出現了許多網名叫做三葉的女孩,而我的好友圈也不幸被「攻陷」。時隔三年,那個男人帶著全新的作品《天氣之子》又來了。《天氣之子》在日本本土的上映時間在7月19日,經過了三個月的時間沉澱,目前豆瓣評分鎖定在7.1分,距離導演新海誠的神作《你的名字》8.4的高分確實有些下滑。
  • 新海誠《天氣之子》成遺憾,日本動畫電影在國內票房空間有限
    圖片來源@豆瓣文丨讀娛,作者丨零壹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並沒有重現《你的名字》的熱度。《天氣之子》,以及新海誠的強烈風格對票房有著很強衝擊力,一度讓其被視為宮崎駿之後,日本動畫電影的重振者——如今這個被各種劇場版佔領的日漫電影市場裡,已經很少能有人像宮崎駿那樣全面收割票房,翻開日本動畫電影排行榜,能發現百億日元以上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除了滿屏的宮崎駿外,就只有一個新海誠的名字夾在其中了。
  • 《天氣之子》其實是《你的名字》續集?新海誠的敷衍起名之路
    在預告片裡,玉珠碎落,風起雲湧,少年少女青澀的臉寫滿了不安,莫非這又是一部有多甜就有多虐的故事在新海誠的作品《追逐繁星的孩子》,女主叫做明日菜,在《你的名字》裡女主叫做三葉,在《天氣之子》裡女主叫做陽菜,《秒速五釐米》的主人公叫做明裡和貴樹,只能說新海誠對於起名似乎有點敷衍啊,要麼是菜的要麼是葉的?
  • 《天氣之子》為何沒能複製"你的名字"的成功?
    而在日本,《天氣之子》累計票房超138億日元,暫列日本影史票房第12位、本土電影榜第7位,目前是2019年度票房冠軍。  對比來看,新海誠前一部作品《你的名字。》日本總票房250.3億日元,位列影史票房第4、本土作品影史票房第2。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再續票房神話!
    到《天氣之子》 繼《你的名字。》 作為新海誠導演時隔三年回歸之作,影片在情感上延續了《你的名字。》 影片在香港累計票房已超過1590萬港元,位居2019日韓電影香港票房首位;在印度,影片有超5萬人聯名請願引進,成第三部在印度上映的日本電影。 此前,新海誠導演代表作《你的名字。》引進內地,一舉斬獲票房5.75億元,登頂中國影史日本引進電影第一。
  • 從宮崎駿到新海誠,日本動畫電影發生了什麼
    登頂今年日本電影年度票房榜的《天氣之子》新海誠爆款作品《你的名字。》劇照新海誠另一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劇照《涼宮春日的消失》劇照由日本著名導演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以143億日元登頂今年日本電影年度票房榜,並將代表日本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 宮崎駿的接班人?聊聊《你的名字》導演新海誠
    除了《攻殼機動隊》的 押井守、《新世紀福音戰士》庵野秀明、《阿基拉》大友克洋等人,當然也有媒體們推薦的細田守與 新海誠。細田守與新海誠這兩人在動畫電影界摸滾打爬了十多年,越來越被看好,最近新海誠導演的《你的名字》票房大獲成功,在日本本土累計票房達到票194億日元,超過了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幽靈公主》,成為日本國內電影票房收入排名第6位的影片。
  • 《天空之子》的新海誠差宮崎駿1個字
    同在日本,新海誠與宮崎駿表達上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1新海誠從《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到2019年的《天氣之子》,新海誠已有六部院線電影。除《追逐繁星的孩子》展示鄉下,其他的都以現代城市東京為故事發生地。
  • 「個人意見」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創作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日本今年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梅雨季,東京整個從六月下旬開始就幾乎沒有出現過晴天,正是伴隨著如此巧合的現實狀況,新海誠時隔三年的新作《天氣之子》終於7月19日周五在日本公映,相當應景的是,當天臨近中午時分東京難得的迎來了7月以來首個大晴天,趕早場看首映的觀眾可謂是真切感受到了「百分百晴天巫女」的魔力。
  • 新海誠《天氣之子》最新預告公開!我永遠相信誠哥!
    而如今,2019年7月19日,新海誠將攜新作《天氣之子》,再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新海誠暌違三年的最新作《天氣之子》公開了最新預告,並宣布音樂依然由RADWIMPS負責。上一次在《你的名字。》 《天氣之子》是以一個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作為故事背景,講述被命運操控的少年與少女,選擇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的故事。
  • 《天氣之子》VS《你的名字》,究竟差在哪?
    「看完之後,我覺得《天氣之子》沒有《你的名字》好看。」自上映後,阿魚已經聽到過不少這樣的評價。而目前豆瓣上的評分,《你的名字》8.4,《天氣之子》7.1。2016年,《你的名字》橫空出世、火遍全網,在日本本土攬下250億票房,在全球範圍內該片更是超越了大師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榮登日本電影全球票房冠軍,這讓大家知道日本動畫電影除了宮崎駿還有一個新海誠
  • 《天氣之子》發布幕後紀錄片 新海誠工作狀態曝光
    《天氣之子》發布幕後紀錄片 新海誠工作狀態曝光 時間:2020.04.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有關
    劇情細節照應新海誠前作,小慄旬配音,國內有望引進以作品畫面唯美、情感細膩風格著稱的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最近剛放出預告。同新海誠2016年執導的動畫片《你的名字。》中彗星凌空的背景設定相似,《天氣之子》的故事設定在一個氣象變化混亂的時代,故事涉及奇幻、愛情和災難等元素。
  • 新海誠《天氣之子》首映,對比《你的名字》,是超越還是退步?
    對於三年前橫掃國內各大院線,並創造了票房歷史的《你的名字》,各位想必也是記憶猶新吧。三年過去了,新海誠導演帶著新作《天氣之子》再一次回歸到了大眾的視野中,不可避免,《天氣之子》勢必會被拿來與《你的名字》比較一番。那麼,這部眾望所歸的新作,究竟可以打幾分呢?
  • 新海誠再出新作!《你的名字》原班人馬打造新作動畫《天氣之子》
    提到新海誠,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那「每一幀都是壁紙」的製作質量,還有各種話題作品。雖然距離《你的名字》上映並掀起熱潮已經是 2 年前的事情了,但是現在提到這兩年日本動畫行業的發展,《你的名字》都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 他不是下一個宮崎駿,他的名字叫新海誠
    昨天,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中國大陸首映。小夥伴們的朋友圈,想必已經經歷了一輪「被安利」的刷屏吧。截止11月28日,《你的名字》在日本本土的票房已經達到驚人的194.9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9億元),雄踞日本國產電影票房總榜第3名,距離第二名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票房196億日元)僅一步之遙。
  • 聽說《天氣之子》被吐槽得很慘?網友:確實不能比《你的名字》
    三年前,以奇幻動人的愛情講述了《你的名字》,為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填補上了最後一塊短板——故事,而新海誠呢,也終於以《你的名字》這部作品達到了大成之境,正式步入日本動畫電影大師的行列。當初,《你的名字》這部作品的全球票房甚至超過了宮崎駿的神作《千與千尋》,以至於讓吉卜力工作室憑藉今年的重映,才重新奪回了第一名的寶座。
  • 《你的名字》續集登場,控制天氣的異能少女,新海誠打磨3年神作
    提到目前我們能看到的2D動畫電影,公認製作水平最高、口碑最好的還是《你的名字。》,這部由新海誠執導的日本奇幻動畫電影讓給很多小夥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大家對新海誠有了了解,他的漫畫和電影似乎是日本影視界的一股清流,就像《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