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0日 12:48:58 來源:中新網福建
來自臺灣的學生帶來戲曲串燒 黃榕琦 攝
中新網福建新聞8月30日電(吳林 黃榕琦)「我和閩港澳的好幾位朋友都互加了微信,我們還約好明年暑假他們可以到臺灣來做客,下次換我們招待他們。」曾多次赴大陸交流的臺灣高雄市義守大學的陳巧縈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坦言道。
29日晚,由福建省教育廳主辦,福建師範大學、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承辦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2018年閩港澳臺大學生菁英領袖營,在福建師範大學旗山校區施學共樓演播廳舉行了閉營儀式暨聯歡晚會。
營員一起出演古風彈唱《青花瓷》 黃榕琦 攝
本次活動旨在促進兩岸及港澳高校校際交流與合作,增進青年學生的相互了解與友誼,讓港澳臺青年學子切身感受絢麗多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福建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葉燊指出,閩港澳臺大學生青年中的菁英領袖更應自覺扛起文化傳承創新的大旗,做中華傳統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傳播者。「活動是有期限的,友誼卻是無期限的。」他希望同學們今後繼續加強聯繫與溝通,共同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過去的9天,來自閩港澳臺高校的100多名大學生,先後走進了廈門、杭州、福州3地,泛西湖,踏古鎮,賞清幽美景;遊三坊七巷,觀文字印刷,在廈門、杭州和福州三地體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在短暫的時光裡,同學們的視野得以開拓,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亦有所增強。
與此同時,同學們亦從對3座城市的走訪過程中,認識到現代科技及創新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香港大學學生何嘉惠介紹道,在中醫藥方面,科技幫助研發藥片、膠囊,令傳統中藥在功效方面得以媲美西藥;在紡織方面,科技為國內外的絲綢產業帶去了新啟示。
營員帶來詩詞彙《水調歌頭》 黃榕琦 攝
閉營儀式上,閩港澳臺大學生帶來情景歌謠、文學朗誦、手影舞、舞臺劇等表演,笑聲不時從觀眾席裡傳來,臺上臺下歡聲一片。還帶來情景劇《帶你看四地》,呈現出兩岸四地在娛樂、影視、舞蹈等方面的不同的經典場景。
臺灣義守大學學生陳巧縈代表臺灣學生發表個人感言時談道,當今的年輕一代被賦予了更多、更沉重的文化使命。她隨後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的年輕一代從老師及長輩口中得知,我們的祖先來自大陸。唯有先去了解才能做傳承,才能令文化源遠流長,這是年輕一代的使命。
廈門大學學生劉景峰在此次活動的主題演講賽中贏得一等獎。他向記者表示,他對杭州的印象最為深刻,認為杭州不僅是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更是一座受創新驅動的城市,走在街道上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創新,行動支付、共享電單車等,都反映出城市「網際網路+」的高度發展。
福建省教育廳港澳臺辦主任林海峰表示,希望閩港澳臺的學生在友誼的橋梁上走得越寬、越廣、越遠「這次活動是起點,而不是終點。」他鼓勵港澳臺學生畢業後積極赴內地工作,憑「港澳臺居民居住證」享受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他亦提前向同學們送上中秋節的祝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