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城零售額大跌,九龍倉置業盈利遭重創

2020-12-19 界面新聞

記者 | 孫梅欣1

有著「全港乃至全球罕有優質物業資產」的九龍倉置業(01997.HK),過去一年的業績遭遇重創。

3月5日,九龍倉置業公布的2019年業績顯示,2019年集團收入160.43億港元,同比下降3%;基礎淨盈利97.71億港元,同比減少3%;股東應佔盈利39.28億港元,同比大跌78%;營業盈利127.11億港元,同比去年持平。

儘管整體業績表現仍算平穩,但報告坦言,主要是受到上半年良好的盈利和銷售業績覆蓋。另外,從分解業務來看,即便是佔據了香港黃金地段的商業、酒店、投資物業,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

報告稱,集團第三、四季度營業額分成租金降幅分別大跌49%和78%,呈斷崖式下跌。

在2018年創下最好業績的海港城,遭遇了經營最慘澹的一年,商戶零售額下降23%。其中,去年第四季度海港城商場租金收入下跌12%,全年總收入115.77億港元,盈利94.47億港元,同比均下降2%。

時代廣場所處的銅鑼灣,同樣是去年受影響最大的區域之一。報告顯示,商場部分租戶全年銷售額下降19%,收入22.2億港元,同比減少4%;盈利17.74億港元,同比減少3%。整體收入27.61億元,同比下降3%;盈利24.23億港元,同比減少2%。

同樣,位於九龍東的好萊塢廣場收入和盈利均有3%的下跌,收入5.52億港元,盈利4.15億港元。

報告稱,2019年商場收入74.52億港元,盈利66.15億港元,同比降幅均為1%。租戶銷售額全年降幅則達到23%。

和商業市場類似,九龍倉置業旗下的三家酒店業務也受到沉重打擊。去年全年酒店及會所總收入下跌22%至11.56億港元,盈利則減少47%至2.5億港元,全年整體入住率為81%,而2018年酒店的整日入住率則在92.6%。

業績報告指出,自去年年中開始,訪港旅遊人數、本地消費大跌,是造成上述經營業績下降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如時代廣場、海港城等位於核心地段的商業,人流量和銷售額受影響有嚴重。

相對而言,寫字樓收入表現較商業、酒店的嚴重疲軟情況來看,情況稍好,海港城、時代廣場及中環組合帶來的寫字樓租金仍帶來平穩及上升的表現,報告也表示,寫字樓租金的增幅,實際上稍微減輕了租金下跌對於全年業績的影響。

然而,反應相對滯後的寫字樓租金,則會在2020年表現出市場態度。報告中也表示,由於營商環境不明朗,寫字樓租賃活動放緩,市面上空置單位增加,削弱了市場對於部分區域內寫字樓的需求。

更令人擔憂的是,報告指出,疫情爆發令零售需求大減,目前難以預測疫情對經濟和社會復甦造成的損害,但零售和酒店也預計將受到拖累。同時由於今年經濟放緩,寫字樓的出租率和租金水平也將受到更大壓力。

九龍倉置業主席吳天海在網上業績會也表達出,短期內香港商業市場遭遇的極大壓力。

他表示,根據旗下酒店表現推算出香港整體五星級酒店今年2月的經營表現,入住率將低於10%,總收入很可能只有2019年同期的5%。同時,疫情使得整體經濟活力放緩,預計明年旗下寫字樓空置率將會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旗下寫字樓空置率有可能上升之外,九龍倉置業的商場租賃業面臨挑戰。早前有消息稱,由於去年遭遇人流量和銷售情況下滑,並且九龍倉無意下調租金,LV計劃關閉位於時代廣場的店鋪。

這成為去年社會事件波及以來,首個考慮在香港撤店的奢侈品牌。如果最終成行,對於九龍倉置業的租賃和合作商都勢必造成影響。

九龍倉置業發布業績後,摩根史坦利和摩根大通發布的研究報告,均對九龍倉發布了維持「減持「的評級。摩根史坦利認為,其盈利和派息低於市場預期,並預計今年表現將會更差。

九龍倉置業的業績下滑,只是反映出香港商業市場受到重創的冰山一角。

美聯工商鋪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2月,尖沙咀、銅鑼灣、中環及旺角四大核心購物區的空鋪數量達到689間,較去年9月的482間空鋪數量上升43%,空置率達到9.2%,為2015年有統計以來的新高。其中銅鑼灣空置率高達12.2%,為空置率最高地區。

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黃漢成指出,疫情對於鋪市的影響,預計要到第三季度才能全面反映。但報告認為第三季度空置率有可能還將繼續攀升至12.5%。

香港政府統計處3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78億元,同比下降21.4%,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同比降幅為23%。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臨時估計來看,珠寶首飾、名表及名貴禮物銷貨價值下跌41.6%,藥物及化妝品等降幅32.3%,影響最小的食品、酒類及菸草銷貨價值跌幅也達到6.8%。

今年2月末,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稱茂波在發表新《財政預算案》層提到,受到社會事件影響,以及今年初的肺炎疫情影響,香港現時經濟非常差,已進入寒冬。站在市場反映最前沿的香港商業地產商們,已最先感受到寒意。

相關焦點

  • 九龍倉置業淨利跌近八成,酒店商場全線下挫
    受香港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暴力事件影響,九龍倉置業旗下的商場、寫字樓、酒店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九龍倉置業收入及基礎淨盈利分別為160.43億港元、97.91億港元,同比均跌3%,投資物業因重估錄得57.42億港元虧損,導致股東應佔集團盈利大幅下跌78%,為39.28億港元。
  • 窺報②|九龍倉置業:黑暗的180天
    上半年,九龍倉置業基礎淨盈利減少26%至38.44億港元,投資物業減少23%至38.53億港元,酒店則由盈轉虧。九龍倉置業在半年報中直言,面對前所未見的疫情爆發,集團亦不能倖免於難。入住率暴跌至個位數的酒店業務,以及不願披露零售額的商場物業最讓管理層頭疼。九龍倉置業下半年能否走出至暗時刻,靠天還得靠自己。
  • 業績受投資物業公允值拖累 九龍倉置業2019年並沒有想像中遭?
    對此現狀,九龍倉置業董事會主席吳天海在業績會上也用了「短期可憐」一詞來形容。投資物業公允值損失138億作為業務主要集中於零售、酒店、物業的九龍倉置業,受到香港經濟波動的影響首當其衝。2019年全年,九龍倉置業實現收入160.43億港元,同比減少2.66%;股東應佔利潤39.28億港元,同比大跌78%。
  • 香港海港城母公司套現亞馬遜及Facebook股票
    目前,會德豐持有九龍倉集團近66%的股份。九龍倉集團是香港最主要的投資型地產開發商之一,旗下的海港城、時代廣場、好萊塢廣場、卡佛大廈、會德豐大廈及The Murray六項投資物業於2017年被單獨拆分為九龍倉置業獨立上市。 今年2月24日,九龍倉集團、九龍倉置業、會德豐三家公司集體停牌。或許是嗅到了陡增的市場風險,會德豐宣布在上市37年後將其私有化。
  • 業績會實錄︱九龍倉置業(01997):旗下酒店入駐上升,但平均租金水平...
    公司 業績會實錄︱九龍倉置業(01997):旗下酒店入駐上升,但平均租金水平下降 2019年3月5日 23:01:18
  • 疫情重創香港崇光百貨,母公司上半年虧損2.27億元
    事實上,7月利福國際就已發布盈利預警,由於疫情爆發以來,店鋪間客流量大幅減少,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由盈轉虧。利福國際官網顯示,作為香港百貨業巨頭,利福國際在香港經營中高檔次百貨業務,包括銅鑼灣崇光百貨及尖沙咀崇光百貨。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董事會主席劉鑾鴻,香港地產富商劉鑾雄的弟弟。中期財報顯示,上述兩家百貨門店在上半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 早報|香港海港城單層空鋪高達20間;太平鳥上半年賺了1.2億...
    ,該品牌可比銷售額下跌45%,並警告稱第二財季業績仍將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預計零售額將下降15%至20%,上半財年零售額將大跌40%至50%,從上年同期的4.98億英鎊減少至2.57億英鎊。受疫情影響,ASOS第三財季在英國的零售額下降1%至3.291億英鎊,美國減少2%至1.249億英鎊,歐盟市場則大漲20%至3.28億英鎊,全球其他地區大漲19%至2.012億英鎊。報告期內,ASOS的活躍客戶同比大漲16%至2300萬。
  • 歷史上第一次,香港海港城為奢侈品牌等減租
    2019年第四季度,香港零售銷貨量同比大跌24.1%,為有記錄以來表現最差的季度。 2月11日,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發布了一份聲明,指出香港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鑑於當前零售餐飲業的困難處境,希望各會員能夠本著同舟共濟、共渡艱時的精神與租戶進行探討,提供包括寬減租金等舉措來紓緩經營壓力。該號召發布後,多家發展商隨即作出響應。
  • 香港海港城被曝「主動撤下」國旗 並貼告示「警察勿入」
    聯商網消息:此前因兩次「國旗被撤」頻繁曝光的香港海港城,8月8日因一張告示再次被推向輿論風口。 8月8日,有網友貼出海港城門前5根旗杆的旗幟全部降下,繩子也被收走。與其同時,海港城在其商場門貼出「警察勿入」的相關告示。
  • 日均銷售超1億 一個香港只有一個海港城?
    日均銷售超1億 一個香港只有一個海港城?來源:聯商網2019-03-09 10:34九龍倉置業投資地產有限公司租戶的強勁銷售帶動商場收入按年增加14%至75.29億港元,佔九置四成五的收入,營業利潤亦增14%至67.12億港元,佔集團整體的52.8%,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其中一個盈利能力最高商場的地位。截至2018年底,海港城商場的出租率為98%,年內新增超過80個品牌,當中1/8為運動休閒服飾品牌,奢侈品名牌也佔12個。
  • 愛馬仕香港海港城店重裝開業,消費者排隊購買
    受疫情以及零售環境持續低迷影響, 九龍倉置業旗下兩大核心商場海港城和時代廣場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別大跌30%和23%,其中海港城空置率飆升至10%,創歷史新高,時代廣場的空置率也升至8%。   作為最受中國內地消費者喜愛的高端商場,海港城從2007年起銷售額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2018年更是高達24%,銷售額平均每天超過1億港元。
  • 內地房地產盈利佔比75% 九龍倉稱香港貨櫃碼頭面臨挑戰
    特約撰稿朱麗娜香港報導導讀去年香港發展物業對該集團基礎淨盈利的貢獻僅為13%,內地發展及投資物業佔比則分別為59%、16%。「去年的經營環境有喜有憂,不同部門的業務也有參差,香港地產、物流部門業績倒退,而內地的發展和投資物業則成為盈利的主要來源,」3月7日,香港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天海出席業績記者會時表示。
  • 香港海港城,終於肯減租了?
    據香港多家媒體報導,亞洲最賺錢的購物中心——香港海港城也宣布減租。作為九龍倉置業旗下最賺錢的資產,海港城此次減租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而該號召發布一天後,九龍倉置業旗下最賺錢的資產——香港海港城或許迫於局勢壓力,只能相繼跟進。   海港城方面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商場客流量驟減,多個品牌商家業績受到嚴重影響,為減緩商戶壓力,海港城決定將2月租金減半,同時商場已及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對抗疫情,保護消費者和員工的安全。
  • 九龍倉置業:今年上半年可能錄得虧損
    摘要 【九龍倉置業:今年上半年可能錄得虧損】九龍倉置業在港交所公告稱,董事會初步估計,本集團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可能錄得虧損,與此相比,2019年同期則錄得股東應佔集團盈利港幣69億8900萬元。
  • 香港海港城原來如此厲害,一年可收租95億,價值高達1500億
    海港城一個商場的銷售額已經佔到全香港零售總額10%以上。可以說海港城在香港零售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香港被譽為世界的購物天堂,旅客去到香港自然要去好好購物一番。 海港城位於香港的尖沙咀,連接著香港著名的星光大道,可以遙望到對岸的整個中環。海港城是由4部分組成,分別是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海洋中心和港威大廈。這些都是在當年九龍倉碼頭上重建而成的。
  • 香港海港城業態組合數據揭秘背後的商業秘密
    海港城,這名稱不算歷史悠久,發展商九龍倉集團於1987年將尖沙咀廣東道的一系列於上1966年代陸續建成的商場、辦公室、酒店進行組合,並統一命名為海港城購物區。海港城年客流量超過8千萬人次,世界範圍內僅全球最大購物中心46.5萬平方米(扣除停車場與輔助設施)的杜拜購物中心可與海港城匹敵。2016年,海港城年營業額佔香港總零售額6.5%,在高端和奢侈品商品銷售額方面更是佔了香港總份額的近三分之一。
  • 會德豐擬私有化旗下九龍倉集團 預計較停牌股價溢價四成
    會德豐的主要附屬公司包括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九龍倉置業地產投資有限公司(01997.HK),會德豐地產(新加坡)有限公司(新加坡上市股份代號:M35)及會德豐地產有限公司。24日早間,九龍倉集團、九龍倉置業和會德豐均發布停牌公告。據港交所最新披露的公告顯示,目前會德豐在九龍倉集團的持股比例為70.03%。
  • 窺報③|九龍倉集團:乏善可陳的半年成績單
    文|黃小妹 來源|風財訊九龍倉置業的「憂慮」,在一母同胞的九龍倉集團身上復演。從內地發展物業、投資物業,到酒店業務,再到物流業務,九龍倉集團所有業務分部無一倖免,都遭受到疫情的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渡盡疫情的劫難,九龍倉集團「元氣大傷」。內地市場業績「喜憂參半」「疫情大流行置各地經濟於困境」,九龍倉集團這句半年報標題總結了其上半年的困境。
  • 因投資物業和酒店錄得未變現 九龍倉置業預計中期錄得虧損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4月28日下午,九龍倉置業地產投資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目前可得的管理資料及對市況的評估,董事會初步估計,集團2020年上半年可能錄得虧損,2019年同期為錄得股東應佔集團盈利69.89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