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觀察 | 回眸「十三五」 重慶這樣踐行新發展理念

2020-12-11 上遊新聞

極不平凡的五年!剛剛閉幕的中共重慶市委五屆九次全會高度評價重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

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是重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沉心靜氣、團結拼搏,推動重慶各項事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最具戰略指引意義的是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重慶視察並對重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最具裡程碑意義的是

黨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為重慶賦予了戰略使命、帶來了重大機遇。

最具歷史性意義的是

脫貧攻堅即將圓滿收官,重慶人民將與全國人民一道,告別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

最具根本性意義的是

重慶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最具標誌性意義的是

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這是重慶清晰的發展軌跡。那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如何在重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呢?

▲11月26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    蘇思 攝/視覺重慶

崇尚創新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十三五」以來,重慶把創新擺在發展大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別是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積極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

「智造重鎮」風生水起。「十三五」以來,重慶累計推動實施2563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成數位化車間359個、智能工廠67個,推動企業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6.9%、單位生產能耗降低20.5%、生產效率提高70.2%。傳統產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的同時,重慶在戰略新興產業大步向前,尤其在「芯屏器核網」產業全鏈條上持續發力,「雲聯數算用」要素集群建設發展迅速,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一大批新基建項目紛紛上馬,加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智慧名城」穩步推進。居民進出小區大門,「刷臉」即可;城市路面積水,「智慧城管」會自動抓拍上報並通知工作人員處理;根據道路狀況,「智慧路燈」可自動調整紅綠燈間隔時間……創新讓重慶這座城市越來越「聰明」。在工信部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智慧城市典型案例中,重慶榜上有名。

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加快建設,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京東紛紛入渝,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來渝合作,智能人才、技能人才等各類優秀英才齊聚巴渝……重慶的創新發展清晰可見。借力大數據智能化,特別是連續三年成功舉辦智博會,「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廣為人知。目前,重慶集聚數字經濟企業超過1.5萬家,高質量發展的動能足。

▲重慶城市藍天白雲。  蘇思 攝視覺重慶

注重協調

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協調。這對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重慶來說,更是如此。

從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來看,重慶主動對接,積極融入。攜手四川共同推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互聯互通、民生服務等一大批合作事項落地見效。此外,重慶還與四川、雲南、貴州籤署《關於建立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的協議》,共同推進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和旅遊宣傳推廣協作;與廣西、四川等西部12省(區、市)和海南省及廣東省湛江市籤署「13+1」省(區、市)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加快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

從全市發展「一盤棋」來看,重慶構建起「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今年以來,重慶接連分區域召開三場高規格座談會,指導各片區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協同發展,各地發展方向更清晰、發展任務更明確、幹事創業激情更加彰顯。中心城區圍繞「強核提能級」新要求,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主城新區圍繞「擴容提品質」,當好新型工業化主戰場,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則認真踐行生態優先當示範、綠色發展當標杆的重要使命;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在努力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標杆上下功夫。

從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來看,重慶形成城市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十三五」時期,重慶統籌推進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嚮往。一方面,大力實施城市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加快了軌道交通、城市路網以及「兩江四岸」「清水綠岸」「山城步道」等重點工程建設步伐。另一方面,鄉村振興全面提速,「五個振興」要求精準落實,農村「三變」改革、「三社」融合發展和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實效。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無論是立足於國家區域發展,還是基於城市自身發展,重慶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日趨完善。

▲10月30日,合川臺泥水泥廠,廠區內鮮花盛開,不遠處是新投用的超低排放設施。    萬難 攝/視覺重慶

倡導綠色

綠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也是發展的「底色」。「十三五」期間,重慶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近年來,重慶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強化「上遊意識」,擔起「上遊責任」,紮實推進汙染防治等「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等「八項行動計劃」,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加快築牢,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提速推進,高技術產業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萬元GDP能耗、碳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從縉雲山綜合整治,到廣陽島生態保護與修復,「十三五」期間,重慶「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深入實施,快速推進「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如今,重慶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空氣品質和水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已超過300天。

自2018年啟動林長制試點以來,短短兩年多時間,重慶試點區縣已擴大至15個,林長制也從最開始的「摸著石頭過河」到逐漸成熟,並探索推動森林覆蓋率指標區縣間橫向交易。在管好森林的同時,重慶還全面推行了河長制,管好河流和水庫等重要水資源,創新實施了「雙總河長制」,獲得了水利部、長江委肯定,並在全國進行推廣。

▲山水重慶。  王正坤 攝視覺重慶

厚植開放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要把開放之門開得更大,不斷向開放要活力。「十三五」期間,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形成對外開放通道優勢,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

在開放大通道上,「十三五」期間,重慶統籌推進鐵公水空全方位發展,積極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體系,讓開放通道越走越暢,越拓越寬。比如,陸路上,向西,重慶開闢「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為全國中歐班列的誕生打下基礎,已成為亞歐間重要的國際物流通道;向南,重慶主導發起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服務品類超過300類,輻射96個國家和地區的246個港口。

在開放大平臺上,重慶集中力量抓好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經開區等19個國家級開發開放平臺建設,利用好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重慶自貿試驗區等重要平臺。比如,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5年來,累計籤署各類協議68個、合作項目230個,總金額超過322億美元;推動重慶26個區縣參與項目,如今,這一項目已成為重慶打造的一張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名片。

在開放大環境上,重慶出臺了《重慶市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全市打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良好環境也吸引了眾多跨國企業來渝投資。據統計,目前重慶各類外商投資主體超過6000戶,在渝的世界500強企業近300家。

地處西南、身居內陸,重慶一度是開放「末梢」,但隨著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成效不斷顯現,重慶逐漸由開放「末梢」蝶變成為開放「前沿」。

▲桃花溪環境綜合整治後。  長壽區委宣傳部供圖

推進共享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推進共享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十三五」期間,重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需求為導向,全面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普通百姓,讓重慶人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脫貧攻堅成效明顯。目前,全市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和4個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191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十三五」期間,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46萬人,完成「十三五」3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控制在較低水平。

社會保障更加健全。截至今年10月,全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2352萬人、538萬人和718萬人,城鄉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過重慶直轄之初的10倍。

醫療衛生持續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床位有19.96萬張,比2015年增長27.78%;註冊護士數10.32萬人,增長47.57%;全市三級甲等醫院布局擴大到21個區縣、增至36家,每個區縣至少有1家二甲醫院。

……

「十三五」期間,重慶交出了一份暖人心、聚民意「民生答卷」。

回眸「十三五」,重慶收穫多多。展望「十四五」,重慶自信滿滿。因為重慶前進的路徑已清晰可見——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把各項工作整巴實、不吹殼子,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重慶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原標題:回眸「十三五」 | 重慶這樣踐行新發展理念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 浙江省絲綢產業發展成就
    回眸「十三五」 浙江省絲綢產業發展成就 2021-01-14 08:52:43 來源:浙江經信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回眸「十三五」(二)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總結和宣傳展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化學在推進戰略實施、工程建設、科技創新、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改革發展成就,中國化學黨委宣傳部推出「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宣傳活動,講好中國化學故事,傳遞改革發展信心,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力,為集團公司第三次黨代會召開營造濃厚氛圍,為加快打造研發、投資、建造、運營一體化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吹響前進號角
  • 媒體看建陽丨建陽區「十三五」發展成就回眸
    逐波踏浪謀跨越 砥礪奮進譜新篇 ——建陽區「十三五」發展成就回眸 五年光陰 「十三五」時期,建陽區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年均增長10.8%。2020年全區生產總值預計256億元,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8.7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4億元,增長1.4%,總量位居南平市第一,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 重慶育仁中學:辦學理念踐行中的文化傳承與特色發展
    人民網重慶12月20日電 重慶市育仁中學地處兩江新區核心,重慶主城區唯一全國歷史文化名鎮龍興。學校自1945年創立以來,風雨七十餘載,始終緊隨時代發展,將自身文化和特色貫穿發展始終,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古鎮文脈,相得益彰。  在辦學過程中,學校涵養出「仁愛」為內核的文化體系,不斷豐富仁愛教育課程體系,健全仁愛教育激勵機制,堅持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 踐行五大理念,開拓發展新境界
    「十三五」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必須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矢志成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示範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杆省,擘畫浙江未來發展的動人勝景。提高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使之成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的光輝旗幟,方能志行萬裡,擊楫奮進,勇立潮頭  崇尚創新,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國土綠化扮靚"天水綠"
    「十三五」以來,我市林業和草原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及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指示精神,踐行綠色理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
  • 待到滿山紅葉時——三峽重慶庫區踐行新發展理念面面觀
    >題:待到滿山紅葉時——三峽重慶庫區踐行新發展理念面面觀  新華社記者李勇、陶冶、周文衝  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40年前,一部在長江三峽重慶段取景拍攝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風靡大江南北,三峽紅葉的形象深植於一代人心中。  如今,百裡瞿塘峽、巫峽兩岸,不僅年年有紅葉,更處處有綠意。一個生態美、百姓富、文化興的三峽重慶庫區,正向世界展示新發展理念的實踐成果。
  • 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成都日報 2021-01-06 07:27
  • 《瞭望》雜誌︱重慶更新「兩江四岸」
    ➤重慶「兩江四岸」治理提升不等同於一般的環境整治和風貌改造,而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從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空間布局、傳承歷史文化等方面系統地促進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產業能級,增強城市發展活力➤今年重慶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讓此前已經完工的部分治理提升工程遭遇尷尬。
  • 回眸「十三五」 | 統計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
    回眸「十三五」 | 統計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 2021-01-14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江新區: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
    數字經濟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線上消費體驗不斷提升、科技成果改變生活……在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新業態迸發出源源不斷的新活力。生活性服務業加速「數位化」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服務業線下場景線上化和數位化轉型的進程。疫情之下,生活性網際網路服務業按下了「快進鍵」:新零售、線上教育、視頻會議、遠程辦公、雲問診等,驅動生活性服務業數位化提速,催生了無接觸服務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新業態。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景觀規劃方案出爐
    他表示,此次會議聚集了政、產、學、研、規、建、管等各個領域的專家、資深人士等,體現了國際性、專業性、互補性,希望大家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共同助力兩江協同創新區打造重慶創新發展的高地。知名專家建言獻策建議進一步深度挖掘各類人群對景觀環境的各類需求,更好地契合活力多元、開放共享的理念。劉濱誼表示,在兩江協同創新區的景觀設計中可以 「一增一減」,增加自然景觀的成分和含量,減少人工景觀構築和人為景觀活動。杜春蘭認為,景觀規劃和主題策劃只是大系統中的一項,作為專項的時候就意味著要對接大系統。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成就】以協調發展理念構建均衡發展新格局
    「十三五」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協調發展,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成績顯著。我省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合理階段,經濟發展質量和社會事業齊頭並進、快速提升;大力實施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積極落實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機制,各類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的自由流動,有效推進了城鄉協調發展;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在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 李永福:踐行發展新理念 篳路藍縷譜新篇
    宜昌市發改委(長江辦)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3次重要講話精神,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正確處理「五大關係」,踐行「五大」新發展理念,以篳路藍縷創業精神和砥礪前行工作作風,奮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一、踐行新發展理念進入新境界。
  •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引起與會代表熱議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記者 吳亞飛&nbsp&nbsp&nbsp&nbsp從「公園城市」首提地到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兩年多來,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先行實踐縱深推進。
  • 聚焦「高質量發展攻堅年」 成都踐行新理念 服務新格局
    成都發展 聚焦「高質量發展攻堅年」 成都踐行新理念 服務新格局 製圖楊仕成   從「十三五」邁向「十四五」,成都蹄疾步穩、從容自信。
  • 回眸「十三五」: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智」造新高度
    回眸「十三五」: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智」造新高度 2020-12-08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引智轉化與科技生態 兩江協同創新區「領舞」重慶創新發展
    此前,兩江協同創新區內的創新「西格瑪」空間正式投用,吸引北京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等五大高校十個應用測試團隊入駐。立體交通、新體制雷達、介孔量子材料、智能超算等前沿科技匯聚與此。重慶魯汶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由比利時魯汶大學支持設立,他們於近期推出了「基於BIM的PPP項目自動化評估決策系統」,可以有效提高和解決現階段工程建設項目中前期的評估自動化問題,為政府融資項目實施提供智力決策。
  • 四川廣大幹部群眾對新發展理念展開熱議 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四川在線記者 羅之颺 寇敏芳 鄭志浩 何浩源「新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指引和實踐指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結束後,連日來,我省廣大幹部群眾對新發展理念展開熱議。
  • 積極做新發展理念的踐行者
    原標題:積極做新發展理念的踐行者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推動五大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成為各級領導幹部面臨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