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滿山紅葉時——三峽重慶庫區踐行新發展理念面面觀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重慶6月9日電 題:待到滿山紅葉時——三峽重慶庫區踐行新發展理念面面觀

  新華社記者李勇、陶冶、周文衝

  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40年前,一部在長江三峽重慶段取景拍攝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風靡大江南北,三峽紅葉的形象深植於一代人心中。

  如今,百裡瞿塘峽、巫峽兩岸,不僅年年有紅葉,更處處有綠意。一個生態美、百姓富、文化興的三峽重慶庫區,正向世界展示新發展理念的實踐成果。

重慶市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村民劉忠梅在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內展示紅葉產品(5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從「紅葉年年似彩霞」到「兩岸青山相對出」

  初夏時節的三峽重慶庫區,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在重慶市巫山縣巫峽鎮桂花村陡峭的山坡上,村民正在對今年新種的6000多畝黃櫨進行管護。

  黃櫨是三峽紅葉的主要樹種。每到深秋時節,黃櫨葉子變紅,長江兩岸層林盡染,呈現出峽江紅葉的獨特美景,觀賞期長達3個多月。

紅葉映襯下的長江巫峽段景象(2019年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近年來,三峽重慶庫區各區縣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在長江兩岸啟動了以紅葉樹種為主的新一輪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每年種樹4萬多畝,既修復長江兩岸生態,也讓三峽紅葉更集中連片。

  三峽地區是我國石漠化治理重點區域之一,土地瘠薄、坡度大、不保水,每年夏季還要受到川東伏旱高溫的影響,要把樹種活絕非易事。

  為了種樹,當地林業部門著實下了一番功夫。爆破、鑽探的工具齊上陣,還用上「土辦法」。巫山縣林業局生態修復科科長周厚林告訴記者,經過多年摸索,巫山總結出了自己的「種樹經」:「一個大窩、一袋土壤、一把肥料、一根水管。」

  重慶市奉節縣青龍鎮大窩社區景色(無人機照片,5月30日攝)。近年來,為保護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當地對硫磺廠實施政策性關閉,並通過石漠化治理、植樹造林等措施,不斷提升大窩社區的森林覆蓋率和環境質量。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最近兩年,巫山縣投入5億多元,完成營造林任務54萬多畝,將森林覆蓋率從十年前的40%左右提升到60%,獲評「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三峽七百裡,唯言巫峽長。「過去只有秋冬的紅葉有看頭,現在一年四季都有『兩岸青山相對出』的美景。」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說。

重慶奉節瞿塘峽一帶景色(無人機照片,2019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念好「山字經」的不僅是巫山,瞿塘峽所在的奉節縣也以「管住山頭、守好源頭」的幹勁,讓「青山依舊、猿聲再現」。

  近年來,奉節縣全面啟動補植補綠工作,開展關閉礦山、植被恢復和石漠化綜合治理,補齊長江兩岸、高速沿線、城鎮周邊「綠化天窗」。

  位於瞿塘峽口的老關廟信號臺,是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的取景地。在信號臺工作了近20年的臺長楊青川說,過去瞿塘峽兩岸看起來光禿禿的,現在隨著生態持續改善,植被越來越茂盛,前來「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獼猴也頻頻光臨,時不時要來信號臺「偷」水果。

老關廟信號臺臺長楊青川通過望遠鏡眺望瞿塘峽(5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現在,猴子越來越多了,通過對獼猴等珍稀野生動植物持續保護,『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愜意暢快重歸三峽。」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說。

生活在重慶市巫山縣小三峽岸邊的野生獼猴(2019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告別「一煤獨大」 孕育「生態寶貝」

  扼守瞿塘峽口的奉節縣,古稱夔州,既是一座風光壯美的山水之城,也是一座積澱深厚的文化名城。雖然坐擁自然人文寶庫,奉節卻長期以煤為生。2016年以前,奉節是全國產煤百強縣之一,全縣30個鄉鎮中,涉煤鄉鎮達23個,擁有產能9萬噸以下的煤礦39個,煤炭及涉煤行業從業人員近30萬人,煤炭產業一度貢獻了全縣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當地幹部群眾關閉煤礦,堅決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道路。

  告別「黑色依賴」的奉節,將當地2300多年柑橘栽培歷史發揚光大,成為全國著名柑橘產區之一。

  位於奉節縣白帝鎮的重慶橙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臍橙分選包裝車間內擺放臍橙(2019年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如今,奉節臍橙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產量33萬噸,綜合產值約26億元,2019年臍橙產區貧困戶戶均收入2.48萬元,全縣7006戶貧困戶在臍橙產業的帶動下實現穩定脫貧。

  脆李、茶葉、油橄欖、中藥材……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巫山、奉節按照低、中、高不同海拔區域,規劃種植適宜的經濟作物,大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孕育出一個又一個「生態寶貝」。

23歲的羅國鍵在位於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的自家脆李種植地裡錄製用於推廣營銷的視頻(5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巫山脆李,僅用幾年時間,種植規模達28萬畝,實現了沿江地帶應種盡種。1斤李子鮮果最高能賣近20元錢,成為扶貧的「大產業」。

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權發村村民在裝載剛採摘的脆李(2018年6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年年扮靚三峽的紅葉,現在不僅能觀賞,經過雕刻加工也能賣錢。在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來自重慶市文聯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王濤,牽頭建起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請來重慶市知名剪紙藝術大師黃繼琳教村民「剪紅葉」,製作紅葉書籤、畫框等產品。

  經過1年多的努力,在攻克了紅葉保存等技術難關後,訂單開始慢慢多了起來。在工坊工作的貧困戶劉忠梅告訴記者,上個月她拿到1200多元工資,「在家帶孩子、幹農活的同時,還能有這樣一份收入,真是做夢也沒想到。」

紅葉映襯下的長江巫峽段景象(2019年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文旅融合煥發生機 綠色基因不斷更新

  生態興則文明興。三峽文化歷來以其壯麗雄偉的自然山水和源遠流長的人文薈萃聞名遐邇。在新的歷史階段,三峽文化的內涵和形式不斷豐富和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綠水青山能變金山銀山,文化資源也要變成金山銀山。近年來,圍繞山水和人文打造全域旅遊,長江三峽作為旅遊目的地更有看頭了。

  奉節把文化資源作為發展的最大魅力、最大亮點、最大品牌,推動文化場景再現,啟動建設中華詩詞碑林、竹枝詞主題公園和杜甫草堂等項目。還持續深化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歸來三峽》,建設《中國詩詞大會》永久會址,讓中國詩詞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演員在《歸來三峽》實景演出中表演(2019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巫山通過種好紅葉樹、建好紅葉園、辦好紅葉節,將「三峽紅葉」打造成美麗中國的名片。目前,巫山已連續舉辦13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在國內形成「北有香山紅葉,南有三峽紅葉」的口碑。

重慶市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村民在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內作業(5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現在,每到紅葉似火的時節,在巫山神女峰腳下的抱龍鎮青石村,三峽移民易光瓊開的農家樂就會迎來一年中最火爆的時期。每天數百名遊客到此欣賞三峽紅葉,聽「神女」美麗傳說,品嘗農家生態美食。

  三峽重慶庫區基層幹部群眾認為,新的三峽文化,就是要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成為三峽庫區發展的普遍遵循和價值追求。

  在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來自重慶市文聯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王濤在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內整理擺放紅葉產品(5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在決策中,堅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個關係,以實際行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在具體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招商引資堅持「大小不論、汙染不要」,項目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環保把關」,真正做到「美麗之地」拒絕汙染。

  在生活中,堅持共建生態文明,共享藍天白雲,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環保生活方式,協同推進生態美、百姓富、文化興。

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境內的長江瞿塘峽一帶景象(無人機照片,5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雲從三峽起,天向數峰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節點,三峽重慶庫區緊緊抓住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歷史機遇,不斷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三峽庫區生根、發芽,繪就一幅「新三峽」的壯麗圖景。

相關焦點

  • 待到滿山紅葉時——讀楊白雲三峽山水畫風格
    (文/汪在滿)楊白雲曾在長江行船達30多年,從部隊轉業後就進了長江輪船公司的駁管處,從此在三峽中出出進進近  由於條件限制,楊白雲沒有拜過老師,更沒有進過美術學院,全憑他對山水的熱愛、理解和領悟,用獨創的技法表現三峽的山山水水
  • 巫山紅葉為什麼這樣紅 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將在巫山拍續集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了重慶代表團的審議。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進行發言,當他介紹到巫山已連續舉辦了11屆長江三峽國際紅葉節,努力打造「北有香山紅葉、南有巫山紅葉」的旅遊品牌時,引發了總書記的美好回憶。總書記微笑著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部紅遍全國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說的就是三峽紅葉,景色很美。
  • 初冬三峽紅葉美,登上神女峰來看看歌裡唱的滿山紅葉似彩霞
    「滿山紅葉似彩霞,正是三峽初冬時」。長江三峽的秋色,是國內來的最晚的秋了,每年當許多地方都落葉掃盡、一片蕭索之時,三峽紅葉才剛剛開始。現在又到了12月中旬,三峽的紅葉應該快到最好的時候了,這段時間重慶遭遇寒潮,今年的三峽紅葉季可能還要晚幾天,今天發一組神女峰上的紅葉預預熱吧。隨著重慶到萬州高鐵的開通和重慶主城到巫山的高速路全線貫通,重慶和三峽的距離現在是越來越近了,以前我們從重慶去巫山,行船長江要將近兩天兩夜,而現在坐大巴車,僅僅六個多小時。
  • 重慶柑橘:三峽庫區的「致富明珠」
    如何借力「一帶一路」的東風推進三峽柑橘「行穩致遠」?如何加快「世界知名、中國一流」柑橘生產區建設?  初冬時節,記者行走三峽庫區,赴一場重慶柑橘之約。    「提升一米」靠科技  柑橘產業既是重慶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三峽庫區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依託,它承載著農(移)民致富、農業增效的重要使命。
  • 總書記提到的《等到滿山紅葉時》,經典老片將在巫山拍續集
    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進行發言,當他介紹到巫山已連續舉辦了11屆長江三峽國際紅葉節,努力打造「北有香山紅葉、南有巫山紅葉」的旅遊品牌時,引發了總書記的美好回憶。總書記微笑著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部紅遍全國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說的就是三峽紅葉,景色很美。浩蕩的長江,巍峨的山峰,山水凝聚的靈氣,孕育了巫山獨特的美,巫山紅葉已成為長江三峽旅遊的一張名片。
  • @成都人 又是紅葉滿山時 重慶巫山邀你賞「江山紅葉」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1月10日報導 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今日,由重慶市巫山縣委、重慶市巫山縣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傳媒集團支持的第十四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成都推薦會在成都舉行,此次紅葉節將於11月20日在渝東門戶巫山隆重開幕。據介紹,今年紅葉節期間,巫山將陸續開展網絡媒體互動參與、景區文藝互動表演、城區文藝匯演等系列參與性、娛樂性較強的遊客互動體驗活動20項,並推出13條精品旅遊線路,亮點精彩紛呈。
  • 江山紅葉醉 巫山雲雨飛 第十四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助推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巫山縣創新舉措,以「旅遊宣傳營銷年」行動為抓手,將形象宣傳與渠道營銷相結合,在重慶、四川、湖北、廣東、山東、西安、海口、杭州設置了8個駐外旅遊宣傳營銷工作組,開拓旅遊客源市場的同時,提升巫山的知名度、美譽度,全面擴大「神女戀城·紅葉巫山」品牌影響力,助推旅遊工作邁上新臺階。
  • 重慶巫山:深入踐行綠色發展 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
    居渝東門戶,擁3000平方公裡土地,融自然山水之美、歷史人文之美、風土人情之美於一體的巫山,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文化牌,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必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詩和遠方!
  • 新聞發布會|又是滿山紅葉時,11月20日巫山邀你來!
    第十四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將於2020年11月20日開幕。本屆紅葉節有哪些精彩活動?今(1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十四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相關情況。
  • 兩江觀察 | 回眸「十三五」 重慶這樣踐行新發展理念
    「十三五」期間,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這是重慶清晰的發展軌跡。那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如何在重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呢?這對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重慶來說,更是如此。從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來看,重慶主動對接,積極融入。攜手四川共同推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互聯互通、民生服務等一大批合作事項落地見效。
  • 第五屆「三峽紅葉夔門登山季」活動在奉節縣啟幕:最是橙黃葉紅時...
    「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初冬時節,三峽紅葉已紅遍瞿塘峽兩岸,金黃圓潤的奉節臍橙綴滿枝頭。12月5日上午,隨著重慶市奉節縣委常委、夔州旅遊文化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品雄宣布開始,第五屆「三峽紅葉夔門登山季」活動正式啟幕!瑰麗壯美的冬日三峽美景「橙」邀五湖四海的賓朋前來觀賞。
  • 一生中必看的最美紅葉,重慶巫山紅葉!
    仲秋時五彩繽紛,晚秋時層林盡染 ,初冬時一片火紅攝/易建波攝影@楊永蘭巫山——行走的風景,流動的畫廊攝/朱雲平@攝影吳劍波史上最全紅葉路線匯總巫山紅葉傳統經典遊船線路■小三峽 ·小小三峽小三峽·小小三峽是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小三峽巴霧峽是紅葉最集中的景區之一。
  • ​賞紅葉正當時 巫溪蘭英大峽谷滿山紅葉等你來賞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日17時30分訊(記者 冉長軍)這幾天,一波關於巫溪蘭英大峽谷景區的紅葉刷屏了不少市民的朋友圈。其實,每到秋季漫山遍野的紅葉將巫溪裝扮的分外妖嬈,這個秋天到巫溪與滿山的紅葉來一次浪漫的約會吧!
  • 中國作家「重慶文學周」•文學進三峽庫區活動走進涪陵
    華龍網10月12日11時20分訊(記者 林森 通訊員 喻文萱)今(12)日,記者從重慶市涪陵區獲悉,中國作家「重慶文學周」•文學進三峽庫區活動走進涪陵,重慶市作家協會與長江師範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共建重慶當代作家研究中心。
  • 長江三峽紅葉最佳觀賞地,2020年賞紅葉的最佳時間
    長江三峽紅葉帶是全國最長的紅葉帶,覆蓋面積上百萬畝,長江三峽滿山遍地都是紅葉,西至重慶奉節,東至宜昌南津關,南至湖北恩施,北至大巴山山脈,遍布整個長江三峽流域。特別是深秋初冬時節,景象獨特,與江面形成了一幅幅紅火的滿山美景。長江三峽賞紅葉的最佳時間?
  • 歐陽文《等到滿山紅葉時》│清風朗誦
    ,等到滿山紅葉時,北京的香山,長沙的嶽麓山,南京的棲霞山,四川米亞羅和九寨溝,長江三峽兩岸,吉林紅葉谷等地,都有盛開的迷人紅葉。每當秋日,我被秋色的紅葉所震撼,那一簇簇、一片片的紅葉,如堆堆篝火,似團團雲霞,熱烈奔放、斑斕悅目。我喜歡秋日的紅葉,等到滿山紅葉時,你看山巒起伏、層林盡染、谷長景深、流水潺潺。那滿山滿谷的樹木經過風雕霜染,楓櫨如火似丹,榆柳金黃一片,而蒼松翠柏,濃綠依舊,把城鄉滿山的紅葉襯託的更加豔麗多姿。
  • 重慶三峽庫區涪陵基督教感恩堂換屆
    涪陵是重慶市第三大城市,又是三峽庫區的重要移民城市,涪陵基督教感恩堂位於庫區涪陵的主城區內,於2005年才建立起來,起步晚,但在神的帶領中,已逐步發展並開放一堂帶四個聚會場所,信徒已達1000人以上,分布在四個堂點。
  • 江山紅葉醉 巫山雲雨飛
    為進一步唱響「紅葉」品牌,近年來,巫山以全域旅遊發展為抓手,多措並舉,不斷壯大文化旅遊產業,豐富文化旅遊產品;以第十四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為契機,全面營造宣傳氛圍,壯大節慶經濟,推廣「神女戀城·紅葉巫山」品牌;同時,全面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打造長江三峽旅遊集散基地,加快建設國際知名現代化旅遊城市。
  • 雙節同慶 遊遍重慶㉘|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雲陽縣的梯城風光
    雙節同慶 遊遍重慶㉙|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梁平區的山水百態雙節同慶 遊遍重慶㉚|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豐都縣的名山名水雙節同慶 遊遍重慶㉛|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墊江縣的賞花吃「花」雙節同慶 遊遍重慶㉜|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奉節縣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