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夢天》押韻很特別,這是一首八句的換韻古體遊仙詩

2020-12-06 老街味道

有朋友問到:「詩鬼」李賀的經典名篇《夢天》押韻嗎?

前言

中唐詩人李賀是一個很特別的詩人,他的奇特想像力是他的詩風獨具一格。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

人言「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詞,長吉鬼仙之詞耳。

《夢天》是其代表作之一,除了他天馬行空的想像以外,還可以注意一下這首的詩的押韻。有不少不熟悉詩詞的朋友誤以為這首詩不押韻。

一、《夢天》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

如同杜甫《望嶽》一樣,七言八句的詩不一定是七律,李賀的這首詩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這首詩的前四句1、2、4句,押入聲韻:色【入聲職韻】、白【入聲陌韻】、陌【入聲陌韻】。職、陌兩個韻部在古體詩中可以通押。

後四句的5、6、8句,押上聲【馬韻】:下xǐa、馬、瀉。

第三句和第七句不押韻,以平聲收尾:光、煙。這是仄韻古體詩通常遵循的一種方式。

這首詩是一首換韻的古詩,但是換的兩種韻都是仄聲:入聲和上聲。

二、其他八句換韻的古體詩

李賀還有一首很著名的八句換韻古體詩,《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首詩前兩句押平聲【灰】韻:催、開;後面六句押了4個【上聲紙韻】:裡、紫、起、死。

換韻古體詩,還如王勃的《滕王閣詩》,前四句仄韻,後四句平韻: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前面四句押上聲韻:渚、舞、雨。後四句押平聲韻:悠、秋、流。很像兩首絕句的組合。

三、夢天的章法安排 前四句登天所見

《夢天》這首詩分前後兩段,前四句寫夢中登天(這首詩也叫做《夢登天》),自己在月宮中的所見: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玉兔蟾蜍都是傳說中月宮裡的動物,李賀用了一個老、一個寒字來修飾中心語:兔、蟾。第一句都看出李賀用字的特點,他很喜歡用寒、泣這類字。

天空中陰雨籠罩,似乎看見老兔寒蟾的低泣。

這時雲彩半開、月色當空,雲如同白玉樓一般。在透著光的露氣中月亮如輪,在月桂飄香的路上,我似乎遇到了仙女。

多麼美好的夢境呀,可惜老街活了半生也沒有做過這樣的夢,怪不得寫不出這種詩來。

三、後四句 在天上俯視大地

《夢天》的後四句,寫夢中登天的詩人在月宮中俯視大地: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遠遠望去,仙山之下滄海桑田,千年一瞬如同走馬。大地的九州,就像九點細微的煙塵,大海就如同傾瀉的一杯水而已。

三山:指海上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

我們今天很容易看到從天空中拍攝的地球照片,但在一千多年以前,詩人李賀就利用自己奇詭的想像,給大家描述了另一個角度的現實世界。

後面這四句也有區別,第5、6句寫時間的變化,7、8句寫不同角度觀察到空間的變化。

短短的八句詩,李賀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奇妙的意境。在今天,我們常常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類似的情形,但是在古人的眼裡,這種想像力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甚至有人評價,李賀雖然被稱為鬼才,但是他作「仙語「時,連李白也未必能及。

四、遊仙詩

清人方扶南《李長吉詩集批註》中認為:

變郭景純《遊仙》之格,並變其題;其為遊仙則同。

方扶南說,李賀這首詩是郭景純遊仙詩的路數。

大家去鎮江遊玩時,在金山寺對面的百花洲上,有一處小島,上面有郭景純的墓地。為什麼建在水邊呢?這哥們是個風水師,而且是風水學的祖師爺。據說他媽媽的墓地也在水邊,發大水時也淹不到。

郭璞字景純, 兩晉時期官員學者, 南渡後曾經修《晉史》,在王敦叛亂中被殺。

他在文學史上一個比較有名,他是遊仙詩的代表詩人,錄入其中一首《遊仙詩》大家與李賀的《夢天》比較一下:

雜縣寓魯門,風暖將為災。吞舟湧海底,高浪駕蓬萊。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臺。陵陽挹丹溜,容成揮玉杯。姮娥揚妙音,洪崖頷其頤。升降隨長煙,飄颻戲九垓。奇齡邁五龍,千歲方嬰孩。燕昭無靈氣,漢武非仙才。

在唐朝,除了李賀以外,這種風格的遊仙詩也不少,最有名的就是詩仙李白了。另有一個代表人物是杜牧的朋友曹唐:

其《織女懷牽牛》如下:

北鬥佳人雙淚流,眼穿腸斷為牽牛。封題錦字凝新恨,拋擲金梭織舊愁。桂樹三春煙漠漠,銀河一水夜悠悠。欲將心向仙郎說,借問榆花早晚秋。

遊仙詩因為對於山水有所描繪,所以對後來山水詩的發展也有巨大的影響。謝靈運等山水詩人的出現,使得遊仙詩漸漸式微,不再是詩歌的主流。

結束語

蘇軾曾有詩云: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過李賀卻憑藉自己的頭腦,雖然身在」廬山「中,但是依然描繪出自己心中的」廬山「面目。

不同尋常的想像本來就不易,用適合的詩句表達出來更不易。我最喜歡最後兩句: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讀起來,腦海中不由得出現一幅畫面,實在妙不可言。您最喜歡李賀哪句詩呢?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76-85 秋風多少愁 10首詞10個小故事

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單純寫景嗎?

相關焦點

  • 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別
    也稱為今體詩。在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不包括所謂的「齊梁體」),還有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詩。那麼古體詩與近體詩有什麼區別呢?總的來說可以從句法、用韻、平仄上來區別。 在句法上,古體詩每句的字數不一,每首詩的句數也可以不一樣。而近體詩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超過八句的為排律或稱為長律。)
  • 近體詩古體詩填詞三種押韻有什麼區別 一文說明詩詞押韻的秘密
    詩詞的押韻是最基礎的知識,相對來說近體詩的押韻最難但是好理解,古體詩的押韻和詞的押韻形式更多,更複雜一些。下面,老街用儘量少的文字,說明一下近體詩的押韻,古體詩的押韻,詞的押韻各有什麼特點。首先有幾個名詞提前說明一下:1、每句最後一個字,押韻的字叫做韻腳,不押韻叫做白腳。
  • 宋詞中的玉樓春也是七言八句,和七律有什麼區別?
    這兩首第一句都是仄起仄收。白居易是一首七律,顧夐是一首詞。我們先看看相同之處。 2、都要遵守平仄要求 玉樓春是一首七言詩,但不是律詩,而是一首古體詩。 而且玉樓春也不同於普通的古體詩,因為早期的詞是用來演唱的歌詞,所以作詞叫做「 倚聲填詞」,但是後來樂譜失傳,後人就依照詞譜填詞。 例如上面舉例的時候,也附上了《玉樓春》的詞譜。
  • 寫古體詩應該如何押韻?
    現代詩不要求押韻,但如果要寫古典詩詞,押韻是最基本的條件,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什麼是押韻為了讓詩讀起來有循環往復的和諧感,我們在特定的句子最後一個字會使用讀音相近的字,這就是押韻。寫詩是如何押韻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不同體裁押韻的規則也有所不同。一.古體詩古體詩的韻腳可以押平聲,也可以押仄聲。除了漢代流行的柏梁體句句押韻之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單數句可押韻可不押韻,偶數句則必須押韻。
  •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楊慎說王安石不懂詩妄評李賀
    前言前幾天看到一個關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的問題: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分為哪四個部分,怎麼理解?《雁門太守行》是一首樂府古題,南朝以及唐朝不少著名的詩人寫過《雁門太守行》。其中李賀的這一篇是名聲最大的作品。
  • 舊體詩是怎樣押韻的 每一句都必須押韻嗎 有哪些具體形式和說法?
    當然,古體詩沒有那麼嚴謹,例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押仄韻,但第一句是仄收:子。不過按照永明體八病的說法,子是上聲,與去聲「去、處」不同,不算是上尾。
  • 詩歌為什麼要換韻,看寶玉的詩就知道了
    詩歌作者常常會換韻,換韻有什麼作用呢?我們以賈寶玉的一首詩來看一下換韻的作用。前四句講完之後,突然之間就換韻了,押的字還是仄聲,起、裡、舉,然後又換韻。這一小段裡,就換了六七次韻,那換韻究竟有什麼用呢?情感的轉折,韻中是可以含情的,不同的韻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我們看七步詩中: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七絕一首(原創)秋雨戲花花落去
    文林詩說:與大家分享學習格律詩的一些內容詩說:第一篇 古體詩、近體詩的區別簡述一、古體詩的概念:古體詩這是依照古詩的做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唐朝武則天之前的詩基本都叫古體詩。
  • 近體詩有嚴格的格律,那麼古體詩有格律嗎
    詩抒發情志,這是詩的內核,詩的形式,隨著文化的發展與環境的變化也隨之變化,但有一點不變的基礎,就是「詩是韻文」,也就是說,詩是押韻的。這不僅體現在中國古典詩歌當中, 即便是外國的十四行詩,也是需要押韻的。近體詩格律淺述中國古典詩歌,又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
  • 古體詩和近體詩有什麼區別?
    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對許許多多的自然現象,如風、電、雷、雨等無法理解,於是統統把這一切歸於神明。出於敬畏,原始人類通過唱歌跳舞的方式來歌頌神明,表達出人們的期望——風調雨順,獲得豐收等。這便是詩的起源。唐朝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在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體詩」(不包括所謂的「齊梁體」),還有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詩」。
  • 念奴嬌不押韻嗎 閒聊高中40首必背古詩詞
    因為有著平仄、對仗、粘連、押韻的嚴格要求,使格律詩成為最難的詩體。一般分為五七言絕句(四句)、五七言律詩(八句)、五七言排律(八句以上)課本中有以下幾種格律詩:(1)、五言律詩2首: 王維《l山居秋暝》、 杜甫《登嶽陽樓》 。
  • 七言絕句的第3句為什麼不押韻 句句押韻不行嗎?
    1、隋朝的絕句隋朝皇帝楊廣有一首《春江花月夜》流傳甚廣: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這是一首古體絕句,其韻腳和白腳的規則和唐朝一樣。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這首詩出現了一個和上面其他絕句的不同之處。第三句中,作為白腳的<頭>,竟然和韻腳的平仄一致。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詩人開始注意避免白腳和韻腳平仄一樣呢?
  • 七言絕句的第3句為什麼不押韻 句句押韻不行嗎?
    首句尾字押韻既是韻腳,首句尾字不押韻就是白腳。無論是近體絕句還是古體絕句,第三句末尾字幾乎都是白腳(不押韻)。1、隋朝的絕句隋朝皇帝楊廣有一首《春江花月夜》流傳甚廣: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這是一首古體絕句,其韻腳和白腳的規則和唐朝一樣。
  • 寫詩的時候,如何押韻?
    所以,押韻是寫詩的基本條件。這一點無論對古詩還是現代詩都是一樣的,但是現代詩由於各種新興文化的衝擊,有很多認識和看法與古詩不同。我們講押韻還是以古詩為主。而中國古詩詞又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牌、散曲等等。押韻這個大的概念針對每一種小的分類又有區別。包括使用的韻書也有不同。押韻格式從押韻本身的格式來看,分為隔句韻和排韻兩種。
  • 必學基礎 填詞時的換韻、叶韻、葉平韻、葉仄韻是什麼意思?
    在詞韻中屬於【第七部】2)詩韻的鄰韻通押但是大多數詞類似於古體詩押韻,可以用詩韻的鄰韻通押。例如徐昌圖的《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 初學者必看-關於近體詩押韻的一些知識
    古體詩押韻較為寬鬆,可以換韻,可以押鄰韻。近體詩押韻有較嚴格的規定,總結如下:一、偶數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首古絕,屬於古風詩範疇)三、一韻到底原則上,近體詩中間不能換韻,尤其是在科考考場上的試帖詩、應制詩和限韻詩。
  • 怎樣欣賞「詩鬼」李賀的經典名篇《夢天》
    李賀的這首《夢天》,是他遊仙詩的代表作。在詩中,詩人想像自己在一個浩月當空的夜晚,飄飄然飛上美麗的天空的情景。「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描寫的是在那萬籟俱寂的夜晚,天空似乎被月宮中那隻玉兔和寒蟾的淚水洗得那麼清澈。月宮的兔子和蟾蜍雖然衣食無憂,但它們一定孤獨寂寞吧?它們也會在孤單寂寞冷中,禁不住地流下傷心的淚水吧?
  • 詩歌分類及古體詩寫作
    (1976年在秦始皇陵區出土了一件鈕鍾,上書錯金銘文:「樂府」,2000年在西安秦遺址出土「樂府承印」封泥一枚,進一步肯定了這一史實,而非始於漢武帝時期。)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