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點讚!平湖「數字鄉村」拓出振興新路徑

2020-12-13 浙報融媒體

7月8日,《浙江日報》刊發《平湖「數字鄉村」拓出振興新路徑》一文,全文如下:

平湖市農業農村局牽手中國移動,開展5G+數字農業戰略合作;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基於人工智慧、5G、區塊鏈應用的果蔬數字農業工廠……6月29日下午,平湖舉行2020年第四屆農業經濟洽談會,42個高質量農業項目籤約落地,總投資額達42.5億元。其中,涵蓋科技創新、數字農業、物聯網應用等領域的項目,比例高達42.8%。

「建設數字鄉村,為鄉村振興安上『最強大腦』,也為鄉村治理提供新的路徑。」平湖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說,近年來,平湖通過大力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助力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已形成「1個大數據中心」「1個大數據分析平臺」「1個數字駕駛艙」,生產管理、流通營銷、行業監管、公共服務、鄉村治理5大應用領域的建設大框架。人工智慧、大數據正加速融入平湖鄉村的各個角落。

平湖市農業經濟開發區(廣陳鎮)——龍萌村美麗鄉村一隅

生產經營

「數字」助力農業產銷升級

建設數字鄉村,產業數位化首先要有新突破。近年來,平湖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堅持以科技創新助推農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智慧農業」逐漸走向田間地頭。

走進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的藍城·三菱蔬菜工廠,大棚裡各類瓜果蔬菜生機勃勃。據工廠負責人吳津介紹,工廠通過計算機對植物生長的溫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進行自動控制,實現一年四季連續生產。滿負荷運行,工廠可實現年產蔬菜10萬斤。

像三菱蔬菜工廠這樣,動動手指就是「農忙」,在平湖早已不是稀罕事。眼下,平湖通過全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數位化改造,不斷加大數字工廠、農產品全產業鏈數位化、農業面源汙染智能化等項目建設。

數字賦能,讓產業更智能、高端的同時,也拉近了農戶與買家的時空距離。日前,2020金平湖農產品展示展銷會在平湖市體育館熱鬧舉辦。本地優質的瓜果、蔬菜,外市的特色農產品、花卉成了大家的「心頭愛」。3天的時間,展會共吸引1.5萬人次的市民前往,交易額近350萬元。

與線下展示展銷會同樣精彩的,還有網上農博會。掃一掃二維碼,跟著網紅直播逛農博。平湖同城、風味小吃……在網上農博會上,平湖全市90餘家農業主體亮相,150多款特色農產品隨心採購。30場次網紅直播帶貨,共吸引12萬人次觀看。

「哪種農產品銷量好,哪個農場更招人喜,一目了然。」平湖市農業農村局數字中心主任邵潔說,通過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可實時察看農產品的銷售情況、增長趨勢、基地實況等。

事實上,這兩年平湖正通過打造「金服在線」公共服務平臺、「鮮到家掌上菜場」等不斷為農戶打通渠道,精準營銷。平湖市一代特種水產養殖基地負責人周宇平說,上半年正是通過政府搭建的網上銷售平臺,他們基地的跑道魚銷售相比往年不減反增。截至目前,銷售額達180萬元,其中20%為網絡訂單。

管理服務

「數字」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如何來保證?在平湖,智慧監管已成為農產品的一道「護身符」。

日前,在平湖廣陳鎮的百玫生態農莊裡,工作人員正為一批批蔬菜檢測並貼上專屬二維碼。「有了這張二維碼,消費者只需掃一掃,就能一眼知曉我們的生產經營資質、生產日期等,採購起來更安心。」農莊負責人吳曉勤說。

從田間到餐桌,「一證一碼」保安全。據了解,平湖已將全市802家農業規模生產主體全部納入信息庫,加強對農產品的全過程、全環節可監管、可追溯。截至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追溯率達97%,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

農產品安全監管不止在銷售環節,更要注重投入品溯源。近年來,平湖通過完善農藥化肥「兩制」改革,不斷從源頭上加強投入品安全監管。目前,全市79家農藥經營單位均配備「人臉識別」一體機,利用數字手段對所有農資實行實名化監管,其中農藥實名制購買率達100%。

農業投入品實行數位化閉環管理,只是平湖打造數字鄉村的冰山一角。眼下,平湖正攜手杭州安廚、中國移動等著力構建「數字鄉村大體系」,通過建好「一朵雲」、畫好「一張圖」、織好「一張網」,強勢推動平湖農業農村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融合發展。

據介紹,平湖著力打通現有業務系統,整合各領域數據資源。同時,以農業農村數據資源平臺為基礎,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技術,套合空間數據,對農業農村基礎資源、農業產業、主體、美麗鄉村、公共服務、高標準農田等各類業務數據有效整合、統一規範,繪製出「一張圖」,實現一圖觀三農,以圖管農,依數而策。

「這塊地是誰的、面積多少、種了什麼作物、多少產量、農產品質量如何、農產品銷往何處、市場行情和需求如何,都能在一張圖上可視化分析展示。」邵潔說,未來,平湖將依託大數據中心,把各項業務值數位化,充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成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全產業鏈的「導航燈」和「指揮棒」。

平湖市新埭鎮舊埭村千畝花卉產業園(現代農業示範區)鳥瞰圖

鄉村治理

「數字」激活發展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就在平湖第四屆農業經濟洽談會上,數字鄉村——「善治寶」應用正式亮相。作為一款以農村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集數位化鄉村治理和公共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善治寶」以善治積分,激發農村居民主動參與鄉村治理,實現從村治到自治的蛻變。

眾所周知,鄉村仍然是數字窪地,即使在「村淘」已經遍地開花的當下,鎮村不少管理流程還是基本手動。鄉村治理涉及面寬、工作量大、事務繁雜,唯有通過數字鄉村建設,才能與時俱進催生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推進鄉村治理轉型發展、提升鄉村生活服務水平。

「股權分紅+善治積分」是平湖於2018年創新推出的一項基層治理新模式。這一模式以股金分紅為契機,將村民持有的村股權與參與鄉村治理所獲得的積分相掛鈎,形成「美麗基金」,最終激發村民參與治理的熱情。

一個「善治寶」,帶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最近,鍾埭街道沈家弄村黨委書記孫國強忙著熟悉「善治寶」。「有了它,以後村幹部再也不用拿著小本本上門了,高效又精準。」孫國強說,以前村民善治積分統計全靠手動,村民對自己階段性的分值並不能實時掌握,接下來村民只需手機登錄,就能自主查詢積分情況,各自手裡有本帳,配合村裡工作也會更加積極。

原來,今年,平湖將沈家弄村、通界村作為試點,大力推行「善治寶」。通過明確積分項目、具體標準、評分操作等,吸引農村居民主動參與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鄉村治理並獲取積分分值,通過積分排名,農村居民不僅能兌換日用品,還能租用村家宴中心、兌換公交卡、健康體檢卡等特定公共服務,以及支持農戶個人信用貸款等金融產品。

據邵潔介紹,目前「善治寶」1.0版已具備積分分紅、積分換物、三務公開、專家問答、農民培訓、供需發布等功能。下一步,還將基於平湖數字鄉村大腦,通過對數據的不斷採集、分析和優化,更加精準地提升鄉村智治、善治和服務。

(圖片由平湖市農業農村局提供)

相關焦點

  • 浙報整版點讚!嘉興鄉村振興展開新畫卷
    6月24日,《浙江日報》今日嘉興版面整版刊發《嘉興鄉村振興展開新畫卷》,全文如下:南湖:挖掘本土文化 推進全域秀美引導村民清理房屋周邊堆放物,清理整治不規範的屋頂廣告、牆面廣告、店招燈箱……連日來,一場農村環境全域秀美行動在嘉興南湖區農村鋪開
  • 浙報點讚!三年從「鎮」到「城」,建德航空小鎮探索開發區發展新路徑!
    浙報點讚!三年從「鎮」到「城」,建德航空小鎮探索開發區發展新路徑!開發區(航空小鎮)依託原橫山鋼鐵廠已有的工業配套體系,通過「騰籠換鳥」,不僅節約7000萬元的「造新城」資金,更縮短了園區企業2~3年的培育周期,存量建築改造成通航總部大樓、通航研發中心、雙創中心等業態,引進高空跳傘、低空旅遊、系留熱氣球等通航旅遊新業態,航空小鎮成為全省首個通航類特色小鎮的4A級旅遊景區,2019年6月成功命名浙江省特色小鎮,建德經濟開發區入選浙江省美麗園區示範名單。
  • 「菁彩青農」陝西青年鄉村振興論壇: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
    央廣網西安10月21日消息(記者舒隆煥)10月20日,在第27屆楊凌農高會開幕前夕,團陝西省委、省農業農村廳、楊凌示範區管委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舉辦「菁彩青農」陝西省青年鄉村振興論壇,行業專家學者齊聚楊凌,共話陝西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 助力鄉村振興!浙報集團溫州分社聯合名城、設計集團與泰順百福巖村...
    2018-10-24 18:0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豔瓊 蔣超 吳昱燊黨建引領聚合力,為鄉村振興傳遞好聲音。抓黨建助力鄉村振興在浙報集團溫州分社黨支部的牽頭下,此次黨建聯盟成立,旨在全面推行「黨建+」理念,整合有利資源,以黨建促進業務,實現黨的建設與自身發展良性互動,有效發揮黨組織幫帶作用,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注重實效」的農村黨建工作新格局。「相信黨建聯盟共建將給農村發展帶來新機遇!」
  • 浙報點讚!平湖新埭鎮共繪農村人居環境全域秀美新畫卷
    8月26日,《浙江日報》專版刊發《從「幹部幹群眾看」到「幹部群眾一起幹」 平湖新埭鎮共繪農村人居環境全域秀美新畫卷》一文,全文如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題中之義。今年以來,平湖市新埭鎮立足從「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以全域秀美為目標,錨定目標齊發力、真抓實幹促落實,走出了一條從「幹部幹群眾看」到「幹部群眾一起幹」的廣闊路徑。事上改:鎮村幹部帶頭幹「阿姨,玉米棒子不容易爛,得扔在灰色桶裡,記住哦!」
  • 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 「菁彩青農」陝西省青年鄉村振興論壇舉行
    西安網訊(記者 馬瑩)今天(10月20日),在第27屆楊凌農高會開幕前夕,團陝西省委、省農業農村廳、楊凌示範區管委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舉辦「菁彩青農」陝西省青年鄉村振興論壇,邀請行業大咖齊聚楊凌,共話陝西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陝西農業發展歷史悠久,是現代農業科技和對外開放的優勢區,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
  • 助推「鄉村振興」匯通達打出「數字鄉村」建設組合拳
    助推「鄉村振興」匯通達打出「數字鄉村」建設組合拳時間:2020-12-15 14:4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助推鄉村振興,匯通達打出數字鄉村建設組合拳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網際網路用戶不斷增加,農村已然成為中國消費新熱土,數字鄉村成為各行各業爭奪的黃金新賽道
  • 田園空間博物館,鄉村振興新路徑?!
    田園空間博物館的三大要素博物館學家新井重三明確指出了生態博物館的三大要素—核心博物館、衛星博物館、探索路徑。從這三要素的關係來看,核心設施(博物館)處於生態博物館整體的中心位置;其周圍繞著附屬設施,也可以形象地稱之為「衛星博物館」;附屬設施之間用路徑連接,用以引導來訪者探索散布在區域內的各類衛星博物館。
  • 發展數字農業 推進產業富農——助力鄉村振興的電商路徑
    近年來,在創新農產品交易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引導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等方面有著突出表現的農村電商漸已成為鄉村振興和發展數字農業的「標配」。在與具體場景深度結合的過程中,在應對產品痛點、渠道痛點、人才痛點上不斷貢獻著電商力量。
  • 浙報點讚平湖念好新時代「山海經」
    12月9日,《浙江日報》刊發《平湖青田山海協作「飛地」產業園建設參與者俞四龍——新時代「山海經」,越念越有底氣》一文,全文如下:連日來,窗外寒風凜冽,但平湖青田山海協作項目由青田264個經濟薄弱村抱團出資,通過「飛地」的方式,在平湖經開區投資建設高標準現代化廠房,平湖則負責項目落地、招商。
  • 齊魯名鎮泰山論道,探尋鄉村振興路徑
    &nbsp&nbsp&nbsp&nbsp本屆論壇設置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振興戰略與齊魯樣板打造」的主題,旨在探尋鄉村振興路徑,講好鎮域故事,更好服務鎮域發展,並重點發掘一批基層鄉鎮典型。與會專家就目前我國農業產業特別是鎮域經濟發展和鎮域治理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及策略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生活富裕、農村和諧美麗,從根本上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但是,要使鄉村振興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到2035年取得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決定性進展,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就需要從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精神文明、社會治理、農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入手,按照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內在要求,尋找有效的路徑
  • 田博會② | 打開「未來農業」新世界!農業品牌化助力鄉村振興
    田博會不僅為德清積極向外展示形象,還能夠為農村發展拓路,為農業轉型發展提供新動能。   助推鄉村振興,共建美好生活。為持續打響田博會品牌,即日起,推出《「e起回歸•i的田園」 第二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系列報導,今天推出第二篇《打開「未來農業」新世界!優良特色農產品品牌撬動鄉村振興》。
  • 浙報整版丨美麗經濟一路生長 安吉鄉村振興繪就新圖景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10多年來,安吉沿著綠色發展的道路,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的方式和路徑。今年以來,安吉鄉村振興加速深化,獲評省數字鄉村試點示範縣、省級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示範縣,推動美麗環境從外形美向內涵美、產業美提升。
  • 社科評論|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經驗與推進路徑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鄉村振興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鄉村文化振興在其中佔據重要地位,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靈魂。
  • 有機農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
    在「三農」工作方面,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基本原則,吹響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進軍號。實踐經驗表明,推動全域有機農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途徑之一。
  • 甘肅:探索鄉村產業振興三級聯動「點供」用地
    本報訊 (記者 王海川)近日,甘肅省政府下發《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利用5年時間構建起以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為引領、以「牛羊菜果蔬藥」六大特色產業為支撐、以「五小」產業為補充的鄉村產業體系,並積極落實用地保障政策。
  • 直播電商新模式 鄉村振興新動能 | 浙江省「村播計劃」啟動儀式暨...
    「村播計劃」作為「美好生活 浙播季」專項行動的重要環節,旨在促進全省農村電商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讓農民變主播、手機變農具、直播變農活、數據變農資,為全省推動農產品上行、培育經濟發展提供新模式與新動能。
  • 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現狀、經驗及路徑研究
    ,也為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能空間;第三,調研地的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具有四點典型經驗:(1)積極培育村莊產業組織,大力發展農村「留守經濟」和特色產業;(2)鼓勵社會工作機構對接村莊治理,從而有效服務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3)充分發揮婦聯的引領作用,重視留守婦女在鄉村振興中的正向價值;(4)注重發揮社會組織的優勢,探索「一元多核」、「三治並進」的治理模式。
  • 定位都市近郊農業,蹚出鄉村振興「坊子路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 通訊員 劉華強 高亮 張停停11月10日記者獲悉,在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中,山東省有10個鄉村入圍,濰坊市坊子區窪裡村成為濰坊市唯一入選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