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浙江日報》刊發《平湖「數字鄉村」拓出振興新路徑》一文,全文如下:
平湖市農業農村局牽手中國移動,開展5G+數字農業戰略合作;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基於人工智慧、5G、區塊鏈應用的果蔬數字農業工廠……6月29日下午,平湖舉行2020年第四屆農業經濟洽談會,42個高質量農業項目籤約落地,總投資額達42.5億元。其中,涵蓋科技創新、數字農業、物聯網應用等領域的項目,比例高達42.8%。
「建設數字鄉村,為鄉村振興安上『最強大腦』,也為鄉村治理提供新的路徑。」平湖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說,近年來,平湖通過大力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助力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已形成「1個大數據中心」「1個大數據分析平臺」「1個數字駕駛艙」,生產管理、流通營銷、行業監管、公共服務、鄉村治理5大應用領域的建設大框架。人工智慧、大數據正加速融入平湖鄉村的各個角落。
平湖市農業經濟開發區(廣陳鎮)——龍萌村美麗鄉村一隅
生產經營
「數字」助力農業產銷升級
建設數字鄉村,產業數位化首先要有新突破。近年來,平湖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堅持以科技創新助推農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智慧農業」逐漸走向田間地頭。
走進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的藍城·三菱蔬菜工廠,大棚裡各類瓜果蔬菜生機勃勃。據工廠負責人吳津介紹,工廠通過計算機對植物生長的溫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進行自動控制,實現一年四季連續生產。滿負荷運行,工廠可實現年產蔬菜10萬斤。
像三菱蔬菜工廠這樣,動動手指就是「農忙」,在平湖早已不是稀罕事。眼下,平湖通過全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數位化改造,不斷加大數字工廠、農產品全產業鏈數位化、農業面源汙染智能化等項目建設。
數字賦能,讓產業更智能、高端的同時,也拉近了農戶與買家的時空距離。日前,2020金平湖農產品展示展銷會在平湖市體育館熱鬧舉辦。本地優質的瓜果、蔬菜,外市的特色農產品、花卉成了大家的「心頭愛」。3天的時間,展會共吸引1.5萬人次的市民前往,交易額近350萬元。
與線下展示展銷會同樣精彩的,還有網上農博會。掃一掃二維碼,跟著網紅直播逛農博。平湖同城、風味小吃……在網上農博會上,平湖全市90餘家農業主體亮相,150多款特色農產品隨心採購。30場次網紅直播帶貨,共吸引12萬人次觀看。
「哪種農產品銷量好,哪個農場更招人喜,一目了然。」平湖市農業農村局數字中心主任邵潔說,通過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可實時察看農產品的銷售情況、增長趨勢、基地實況等。
事實上,這兩年平湖正通過打造「金服在線」公共服務平臺、「鮮到家掌上菜場」等不斷為農戶打通渠道,精準營銷。平湖市一代特種水產養殖基地負責人周宇平說,上半年正是通過政府搭建的網上銷售平臺,他們基地的跑道魚銷售相比往年不減反增。截至目前,銷售額達180萬元,其中20%為網絡訂單。
管理服務
「數字」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如何來保證?在平湖,智慧監管已成為農產品的一道「護身符」。
日前,在平湖廣陳鎮的百玫生態農莊裡,工作人員正為一批批蔬菜檢測並貼上專屬二維碼。「有了這張二維碼,消費者只需掃一掃,就能一眼知曉我們的生產經營資質、生產日期等,採購起來更安心。」農莊負責人吳曉勤說。
從田間到餐桌,「一證一碼」保安全。據了解,平湖已將全市802家農業規模生產主體全部納入信息庫,加強對農產品的全過程、全環節可監管、可追溯。截至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追溯率達97%,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
農產品安全監管不止在銷售環節,更要注重投入品溯源。近年來,平湖通過完善農藥化肥「兩制」改革,不斷從源頭上加強投入品安全監管。目前,全市79家農藥經營單位均配備「人臉識別」一體機,利用數字手段對所有農資實行實名化監管,其中農藥實名制購買率達100%。
農業投入品實行數位化閉環管理,只是平湖打造數字鄉村的冰山一角。眼下,平湖正攜手杭州安廚、中國移動等著力構建「數字鄉村大體系」,通過建好「一朵雲」、畫好「一張圖」、織好「一張網」,強勢推動平湖農業農村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融合發展。
據介紹,平湖著力打通現有業務系統,整合各領域數據資源。同時,以農業農村數據資源平臺為基礎,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技術,套合空間數據,對農業農村基礎資源、農業產業、主體、美麗鄉村、公共服務、高標準農田等各類業務數據有效整合、統一規範,繪製出「一張圖」,實現一圖觀三農,以圖管農,依數而策。
「這塊地是誰的、面積多少、種了什麼作物、多少產量、農產品質量如何、農產品銷往何處、市場行情和需求如何,都能在一張圖上可視化分析展示。」邵潔說,未來,平湖將依託大數據中心,把各項業務值數位化,充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成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全產業鏈的「導航燈」和「指揮棒」。
平湖市新埭鎮舊埭村千畝花卉產業園(現代農業示範區)鳥瞰圖
鄉村治理
「數字」激活發展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就在平湖第四屆農業經濟洽談會上,數字鄉村——「善治寶」應用正式亮相。作為一款以農村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集數位化鄉村治理和公共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善治寶」以善治積分,激發農村居民主動參與鄉村治理,實現從村治到自治的蛻變。
眾所周知,鄉村仍然是數字窪地,即使在「村淘」已經遍地開花的當下,鎮村不少管理流程還是基本手動。鄉村治理涉及面寬、工作量大、事務繁雜,唯有通過數字鄉村建設,才能與時俱進催生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推進鄉村治理轉型發展、提升鄉村生活服務水平。
「股權分紅+善治積分」是平湖於2018年創新推出的一項基層治理新模式。這一模式以股金分紅為契機,將村民持有的村股權與參與鄉村治理所獲得的積分相掛鈎,形成「美麗基金」,最終激發村民參與治理的熱情。
一個「善治寶」,帶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最近,鍾埭街道沈家弄村黨委書記孫國強忙著熟悉「善治寶」。「有了它,以後村幹部再也不用拿著小本本上門了,高效又精準。」孫國強說,以前村民善治積分統計全靠手動,村民對自己階段性的分值並不能實時掌握,接下來村民只需手機登錄,就能自主查詢積分情況,各自手裡有本帳,配合村裡工作也會更加積極。
原來,今年,平湖將沈家弄村、通界村作為試點,大力推行「善治寶」。通過明確積分項目、具體標準、評分操作等,吸引農村居民主動參與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鄉村治理並獲取積分分值,通過積分排名,農村居民不僅能兌換日用品,還能租用村家宴中心、兌換公交卡、健康體檢卡等特定公共服務,以及支持農戶個人信用貸款等金融產品。
據邵潔介紹,目前「善治寶」1.0版已具備積分分紅、積分換物、三務公開、專家問答、農民培訓、供需發布等功能。下一步,還將基於平湖數字鄉村大腦,通過對數據的不斷採集、分析和優化,更加精準地提升鄉村智治、善治和服務。
(圖片由平湖市農業農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