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浙北小城湖州安吉喜訊連連:上榜2020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再次獲評「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杭垓鎮松坑村等6個村列入2021年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名單……
安吉,取《詩經》「安且吉兮」之名,承載著「詩意棲居」的夢想,這裡群山疊翠、綠水相間、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10多年來,安吉沿著綠色發展的道路,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的方式和路徑。
今年以來,安吉鄉村振興加速深化,獲評省數字鄉村試點示範縣、省級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示範縣,推動美麗環境從外形美向內涵美、產業美提升。
寒冬時節,我們走進安吉,聆聽百姓們訴說致富故事,感受美麗經濟一路生長,探看鄉村振興繪就的「新圖景」。
靈峰街道:燈光點亮竹鄉「夜經濟」
傍晚時分,在靈峰街道劍山村蔓塘裡自然村,千百盞燈光亮起,古戲臺、老街、園林構成一幅亦詩亦畫的立體光影秀,原本漆黑寂靜的小村,隨著遊客的到來熱鬧起來。「村裡成了景區,我的小吃生意一個月光賣燒餅就可以賺3000多元!」村民潘潮軍樂呵呵地說。
這兩年,劍山村的變化有目共睹。自從引入「大地之光」燈光秀項目,村景聯建的模式下,村莊就「搖身一變」成了大景區。「村集體以基礎設施、美麗環境配套入股,農戶作為股民參與,不僅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每年還可以拿到分紅。」劍山村黨總支書記丁其軍介紹,目前項目聘用了近百名村民員工,平均每晚接待約500名遊客。
隨著到訪遊客的增長,更多輻射效應開始顯現,村裡開起了民宿,村民銷售自家土特產生意也紅火,用當地老百姓的話來說:「原先種茶一年忙一季,如今四季能創收。」
燈光點亮竹鄉「夜經濟」,劍山村是靈峰街道的「明星村」,這樣的「明星村」在靈峰不止一個。曾經是有名的竹涼蓆加工村,如今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電商村」,全村有大大小小58家電商,年產值破億元;藉助「千萬工程」和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創建,大竹園村「生態生金」從夢想走向現實,發展旅遊新業態打造「鄉旅夢工廠」、流轉土地建設「蔬香大地」等一項項舉措助力村民增收,如今村集體收入突破了200萬元。
沿著綠色發展的道路一直走下去,靈峰街道步履堅定……
鄣吳鎮:涵養鄉村韻味「治理美」
幽幽古巷千年夢,潺潺流水過家門,安吉縣鄣吳鎮,作為一代大師吳昌碩的故裡,別樣古鎮別樣美。這種美,是綠水青山間流淌的生態之美,是歷史沉澱下來的人文之美,也不乏涵養鄉村韻味的「治理之美」。
「我們通過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獲得積分,可以在固定的兌換點進行生活用品兌換。」連日來,鄣吳鎮垃圾分類義務宣傳員楊如芬都在入戶宣傳垃圾分類,提高垃圾分類的普及率和知曉率。
「積分+智能」是鄣吳鎮精準化提升垃圾分類的重要舉措。「將垃圾分類積分與智慧農村環衛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有機結合,由智慧系統根據村民參與情況自動評分,做到分類情況精準可視、每日積分公正公開。」鄣吳鎮主要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鎮在全縣率先實現鄉鎮智慧系統全覆蓋,垃圾有機利用率達到25%,每年垃圾減量100噸以上。
「治理之美」不僅體現在垃圾分類中。今年,鄣吳鎮實施「三個+」模式深入推進「無廢鄉村」建設,「積分+智能」推進垃圾分類只是其中之一。爭創汙水零直排區省級樣板,該鎮以「生活+生產」全領域推進汙水零直排,將農村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治理進行統籌規劃,投入3000餘萬元全面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接戶納管,實現了生活汙水全部達標排放;積極發動張北興、陳愛興等鄉土人才帶動作用,倡導制扇業實行集中印染,有效帶動鎮域126家制扇業作坊集中廢水處理,實現零排放;採取「有獎+有償」分層次推進限塑(禁塑)試點,截至目前已完成兌換環保袋5000餘個、菜籃子3000餘個,塑料製品使用率下降明顯,力爭2年內全面落實「禁塑令」要求,構建塑料汙染多元共治體系。
杭垓鎮:電商經濟風生水起
近日,杭垓鎮電商物流園綜合體項目全面投入使用,承租方資金到帳後,各村將根據出資比例直接進行分紅。這不僅讓杭垓鎮的電商們喜上眉梢,更讓14個投資參股村倍感振奮。
「項目承租方是本土企業曼龍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以362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得,今後每年,參股的14個村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分紅。」杭垓鎮農業農村辦主任毛聞君說。
杭垓鎮多山區,村莊可用資源少,項目引進難度大。2018年,為了經濟薄弱村「消薄」,借鑑周邊縣市經驗,決定開展「飛地抱團」項目。
據了解,近年來,杭垓鎮電商發展勢頭良好。去年,全鎮電商產業銷售達3億元。電商產業快速發展,但也同時面臨著倉儲物流廠房緊缺的問題。鎮經發辦主任張旭琴介紹,鎮裡本著「讓利與村、優先發展」的原則,在電商聯盟對面,拿出20餘畝土地作為專用地用於建設物流倉儲廠房,互利互補,實現共贏。
電商經濟在杭垓風生水起,電商物流園綜合體的建設是生動實踐之一。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杭垓眾多外貿企業受到較大衝擊,而電商產業發展趨勢依舊保持向好狀態,全鎮1~11月電商銷售額已經突破3.5億元。
同時,為進一步深化「三服務」活動,幫助企業「穩外貿、促內銷」,杭垓鎮舉辦了首屆中國竹木園藝之鄉電商文化節,鎮長徐平親自為全鎮30餘家企業在抖音等多家平臺直播帶貨,直接帶動當月電商銷售額5000餘萬元,為電商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報福鎮:「長壽之鄉」致富新路子
「在毛竹林裡種下竹蓀,從賣竹蓀變成了賣竹蓀蛋!」12月的安吉縣報福鎮已經進入了寒冬,村民們聚在文化禮堂裡,樂呵呵地說著今年的收成,「新鮮事」是一樁接一樁。
素有「長壽之鄉」美譽的報福,毛竹資源豐富,是百姓家庭收入重要來源。但近年來毛竹價格走低,傳統的毛竹加工收益減少。「必須轉型!」為此,報福鎮積極探尋發展林下經濟,以景溪村為試點,請專家突破技術,開發了賣竹蓀和竹蓀蛋多種經濟。「我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村民們以毛竹林資源入股,可以拿到股份分紅。」景溪村黨總支書記黃大偉直言「村裡今年收成很不錯」,除了這些,合作社還開發了遊客上山採摘體驗項目,今年村裡還引入10畝大球蓋菇,市場也是供不應求。
壯大集體經濟,加快推進生態資源向經濟資源轉化,眼下,報福鎮湯口村「美人橘」種植園內,新一批的柑橘樹已經種下,作為今年新引進的項目,湯口村出租了集體土地90多畝,光租金每年新增20萬元。同樣,在上張村,通過整合閒置土地資源,今年金絲皇菊擴種至40畝,進一步擴大了集體收益。「抱團」致富,該鎮還推動10村聯合創立「福興」鄉村振興公司,發展物業經濟,目前項目三期也即將完工,全部建成之後每個村平均有15萬的收入。
村村有產業,致富有門路,如今這在報福鎮不僅是響亮的口號,更化為堅定的行動,人人鼓足幹勁,共同奔向幸福生活。
章村鎮:康養產業大有可為
從空中俯瞰章村鎮,層層山巒綿延不絕,綠水繞村,好風景盡收眼底。「我們這裡是黃浦江的源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章村鎮黨委書記唐春燕介紹,全鎮巧打「畲族」「源頭」「高山」3個特色品牌,做活「美麗經濟」。
對於中藥材來說,產地、生長環境非常重要。5年前,高山村人李熙華看中家鄉優異的自然環境,回鄉流轉了數百畝閒置竹林,利用林下空間資源培育三葉青等中藥材。經過精心的培育,今年他套種的三葉青迎來了首次豐收,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在海拔700米左右的茂密竹林下套種中藥材實屬不易,這樣的「成功示範」正引領著章村鎮中草藥種植產業走向規模,高山村有三葉青、郎村村有鐵皮石斛、茅山村有靈芝……目前,全鎮中草藥總種植面積達2000餘畝,平均每畝增收2500元以上。
在此基礎上,章村鎮以「中藥+休閒旅遊、文化科普、藥膳養生」康旅融合的創新模式,全力打造「康養」品牌,目前已經建成三葉青仿野生基地、牛牯坳風情園中草藥基地等一批基地,並通過藥膳文化節、親子採摘節等活動,全面加快康旅融合步伐。
今年,章村鎮進一步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堅持生態文明導向,重點拆除6家低散亂企業,紮實推進畝均改革落實見效。2020年拆除各類違建13000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面積達25000平方米,拆後利用率達100%。
如今,越來越多的長三角遊客慕名而來,漫步黃浦江源頭,感受青山綠水,體會著濃濃的畲族風情。
山川鄉:全域旅遊各美其美
山川很小,山川也很大。位於安吉南部的這個小鄉鎮,全鄉下轄6個村,人口僅6000多人;就是這樣的小山村,是全國環境優美鄉、省級旅遊度假區,又是安吉縣美麗鄉村精品村唯一全覆蓋的鄉鎮。
全域旅遊「各美其美」,山川是怎麼做到的?山川鄉領導介紹,近年來,山川堅持「生態立鄉、旅遊強鄉、文明興鄉」戰略,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逐漸形成以「浪漫」為主題的「一村一景」全域鄉村旅遊格局。
馬家弄村主打「自由樂土,幸福家園」,通過「村莊+景區」的模式,全村組建「一園、一山、一街、一廣場」的精品遊線;高家堂是中國最美十大鄉村之一,以「村企合作」的模式共同建設經營,成為了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典範之一;山川村圍繞鄉域4A級大景區、旅遊風情小鎮和小城鎮綜合整治等建設工作,完善基礎配套,引進旅遊項目,是展示山川鄉山水風土人情的核心窗口;大裡村以其清新自然的鄉野真趣和戶外運動休閒為契機,成為一方自然與人文和諧發展的山鄉樂土;船村村打出了「休閒度假、峽谷探幽」牌,依託井空裡大峽谷、老樹林度假酒店,帶動船村農家樂聚集發展;九畝村則以「高山九畝、雲霧之巔」而聞名,悠久的農耕文化造就九畝高山梯田景觀和獨家高山避暑勝地。
美麗鄉村吸引遊客紛至沓來,2019年全鄉共接待遊客97.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73億元。如今,山川鄉正朝著省旅遊風情小鎮建設的目標不斷奮進,為安吉建設中國最美縣域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