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複習資料:文言文翻譯十點失誤

2020-12-18 中考網

一、文言文翻譯的要求翻譯文言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二、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後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儘量達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譯的失誤形式(一)不需翻譯的強行翻譯在文言文中凡是國名、地名,人名,官名、帝號,年號、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譯時,可以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不用翻譯,因為這些詞一般都無法與現代漢語對譯。如: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

譯成:晉國侯王和秦國霸主包圍鄭國,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

(二)以今義當古義有的詞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意義已經變化了,有的詞義廣大,有的詞義縮小,有的詞義轉移,有的詞感情色彩變化,有的名稱說法改變。因此,要根據原文的語境確定詞義,且不可以今義當古義。下面幾例翻譯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門豹治鄴》譯成:這個女子品質不好應該再找個品質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傳》譯成:使者聽了很高興,按照常惠說的來辭讓單于。

3、(虎)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譯成:老虎咬斷驢子的喉嚨,吃完驢子的肉,才到樹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譯成:先帝(劉備)不認為我卑鄙無恥。

這四句翻譯均犯了以今義譯古義的毛病。例1的好屬於詞義擴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現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質,對人、對事、對物都可以修飾限制。譯句應改成這個女子長得不漂亮。

例2的讓屬於詞義縮小,在古代漢語中既可以表辭讓、謙讓之意,又可表責備之意,而現在只用於辭讓、謙讓的意思。譯句中的辭讓應改為責備。

例3的去是詞義轉移,由古義離開某地的意思,後來轉移為到某地去。意義完全相反。譯句中的才到樹林中去,應改為才離開。

例4的卑鄙屬於感情色彩變化。在古代這個詞是中性詞,指地位低下,見識淺陋。現在是貶義詞,指人的行為或品質惡劣。譯句中的以今義當古義,應改為古義。 #p#分頁標題#e#

(三)該譯的詞沒有譯出來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譯成:以藺相如的功勞大,拜他為上卿。

譯句沒有把以譯出來,應當譯成因為,也沒有把拜譯出來,應當譯成任命才算正確。

(四)詞語翻譯得不恰當例如: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譯成:不愛惜珍珠寶器肥田沃土。

譯句中把愛譯成愛惜不當,愛有愛惜之意,但在這個句子中是吝嗇的意思。

(五)該刪除的詞語仍然保留例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譯成:從師學習的風尚也已經很久不存在了。

譯句中沒把原句中的也刪去,造成錯誤。其實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語氣助詞,起到舒緩語氣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在翻譯時,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頓、湊足音節,或者起語氣作用的助詞,或者起連接作用的虛詞,它們沒有實在的意義,雖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譯時,因為沒有相當的詞可以用來表示它,應該刪除不譯。比如表示判斷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譯時應該從譯句中去掉,並在適當的地方加上判斷詞是。

(六)省略成分沒有譯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沒有必要翻譯出來,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須翻譯出來語意才完全如:權以〈 〉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司馬光《赤壁之戰》)

譯成:孫權給群臣看,沒有誰不嚇得改變了臉色的。

句中的以後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書信,而譯句中沒有譯出來,應該在孫權的後邊加上把曹操的書信,語言才顯得清晰完整。

(七)該增添的內容沒有增添在翻譯時,有時為了文句符合現代漢語習慣,必須增添一些內容,才算恰當,如: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

譯成:現在劉表剛剛死亡,兩兒子不團結。

在數詞兩後邊加上量詞個,語氣才顯得流暢。再如: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譯成:因此,先主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他。譯句中在數詞三後加上量詞次字。

(八)無中生有地增添內容一般說來,文言文翻譯必須要尊重原文的內容,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增添一些內容,以至違背原文的意思。否則,就會造成失誤,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譯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潔,學有專長,樂於助人並且可以當我老師的人在裡面。

譯句中的品行高潔、學有專長,樂於助人的人原句中沒有這個內容,是翻譯者隨意加進去的,應刪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應當譯出的意思卻遺漏了,沒有把全句的意思說出來,只說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p#分頁標題#e#

譯成:孔子說:學習後要複習,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

譯句把時的意思漏掉了,應該在複習前加上按時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譯句。

(十)譯句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則在古代漢語中,有一種倒裝句,這種句子在翻譯時,一般說來,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譯成:尋找人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沒有找到。

這個句子翻譯的不妥,因為原句是定語後置,在翻譯時必須把定語放回到中心詞前邊,正確的翻譯是:尋找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人,卻沒有找到。再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譯成:蚯蚓沒有爪子和牙齒的鋒利,筋骨的強壯。

這個譯句沒有按定語後置的特點來譯,正確的翻譯應該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壯的筋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文言文翻譯複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文言文翻譯複習,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文言文翻譯的複習   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是檢測考生是否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雖然側重於古漢語語言形式的考查,但由於同時也涉及內容,因而是中考文言文閱讀中一種綜合性的考查手段。文言文的翻譯講究信、達、雅。
  • 中考語文二輪複習資料文言文定語後置
    中考語文二輪複習資料文言文定語後置 定語後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定語後置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資料彙編-文言文句子翻譯
    文言文句子翻譯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非常細小的東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2)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裡這樣去想,那麼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變成鶴一樣。
  •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文言文翻譯十點失誤
    二、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後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儘量達到完美。
  • 2018中考語文複習:中考文言文翻譯要點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語文複習:中考文言文翻譯要點》,僅供參考!
  • 2015中考語文必考知識點:文言文複習
    中考語文必考知識點:文言文複習   《北京市中考說明》中關於「文言文閱讀」的考試的要求:   (1)理解文章中文言詞語的含義。   (2)了解句意,能將文言文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 2020屆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考點分析,吃透收藏,中考難丟一分!
    文言文翻譯考題是每年的中考必考的一道大題,我們一定要多花一些時間去掌握好這一考點的內容,在中考中做到不丟一分。在分析這一考點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上一篇文章2020屆中考語文:文學文化常識考點分析,收藏複習,中考難扣一分中所留下的來問題答案。
  • 人教版:7-9年級語文重點文言文+詩歌翻譯,預習複習都實用
    初中階段,學習好語文是離不開文言文的學習的。而對於文言文,許多同學都學得不好,尤其是對於翻譯來說,是文言文的重點以及難點,主要在於繁多的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等。許多同學往往都因此而丟分,而近年來,由於中考改革,更是加大了對文言文的考查力度,所以,同學們在課後不管是複習也好,預習也好,都要去著重的學習文言文。鑑於此,今天老師給同學們整理了一篇7-9年級語文全冊的文言文詩詞原文+翻譯,對於同學們平時預習以及複習都是很有幫助的,家長朋友們可以給孩子列印下來裝訂成冊,相信對孩子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 中考語文複習資料:文言文翻譯操作要點
    文言文翻譯步驟: 1.找到要譯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細審讀要譯句子在前和在後的句子,揣摩這段話的大致含意,明確其說的方向和範圍。 2.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翻譯原則: 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從這幾方面去做。
  • 2019年中考將近,如何規劃複習語文提高語文成績
    目前,我們的初三語文課已經全部結課了,進入第一輪複習階段,而語文要想提高成績,最關鍵的就在於複習的時間規劃要合理,語文複習的方法要正確,並且熟練中考考點,對每一個考點的解題思路要清晰。做到這三點,起碼語文成績應該可以達到一個歷史的最高值。下面小徐老師就說一說具體操作辦法。
  • 中考-語文文言文考點:誡子書
    語文是中考的重要科目,語文文言文是中考的必考內容之一,難度不少。以下是小編搜集的中考言文考點-誡子書,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探討,並做一做後面的閱讀理解題。譯文:【閱讀訓練】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 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文言文字詞複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文言文字詞複習,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文言字詞的複習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譯句子和理解句意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確朗讀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詞含義為前提。所以我們首先要注意對古漢語中虛實詞意義的理解和積累。
  • 2017中考語文文言文代詞複習:乃
    中考語文文言文代詞複習:乃   五、乃   1、副詞   ①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相當於「才」「就」。   例:太丘捨去,去後乃至。(《陳太丘與友期》)   這裡的「乃」當「才」講。意思是,陳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後朋友才到。   例: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
  • 中考語文資源:中考語文複習資料(文言文)
    語文複習資料(文言文) 第一部分 (一)、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揭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 中考語文複習的要點及應對策略
    中考語文複習的要點及應對策略     甘肅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李旭儔     【摘要】面對中考語文,要從研究《綱要》,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抓現代文閱讀,提高古詩文的閱讀能力,注重書寫和表述,加強作文教學六方面全面複習,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 中考語文複習:文言文常用虛詞歸納
    中考語文複習:文言文常用虛詞歸納   文言文閱讀中經常會考察大家一些基本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比如虛詞的用法或者詞性詞意等,這些就需要同學們在平時就學會及時歸納總結,以下這些常用虛詞及其用法,總結的很詳細,家長和孩子們趕緊一起學習下吧!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資料彙編-課文梗概
    ……               相關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資料彙編——文言文句子翻譯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資料彙編——文言文重點字詞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資料彙編——文學常識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資料彙編——詩歌賞析
  • 中考語文文言文各種考察題型解讀
    近幾年, 文言文試題雖然不是很難,但是需要記憶的內容不少,因此同學們在複習中也要格外留心。中考文言文試題一般取材於課內,尤其是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內容主要包括文學常識、實詞註解、語句翻譯、名句默寫、劃分節奏、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節、思路等)、寫法探究、比較辨析、延伸拓展(開放性試題)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為單項考查和綜合考查兩種。
  • 初中語文文言文複習重點:常考字詞解析總結,暑假進步必備資料
    通假字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難解決的字,尤其是在文言文裡更難!如果你在語文試卷中理解不到這篇文言文的大概含義,那麼,你就不會選題!所以平時除了記憶課本上的常考字詞,還應該多學習一些課外文言文!為什麼每次語文試卷上從不考課內文言文?
  •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目,期末複習如何突破?
    又快到了期末考試,如何複習文言文?初中的文言文閱讀,重要性不必說。因為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缺失,不能理解當時的文化和語境,當下許多孩子對於文言文的態度,也是覺得和魯迅一樣怕,而且煩。傳統文化全面復興,中考中文言文和古代文化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