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古今風華,展京昆大美!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於11月1日正式開幕。京昆好戲即將輪番登場,佳作雲集,名家薈萃。據悉,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分為主會場京崑劇目展演、分會場「梅蘭芳」戲劇獎章評選及京昆青年演員大賽、分會場京昆學術論壇、小劇場京昆戲曲展、分會場京昆大家樂等5個板塊。 從11月1日晚開幕式演出京劇《眷江城》,到11月30日閉幕式演出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一個月內看26臺京昆好戲,過癮!
從經典古裝戲到聚焦抗疫題材,
省內六大京昆院團拿出新創劇目
發布會現場,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介紹了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情況。今年主會場京崑劇目展演中,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南京市京劇團、蘇州崑劇院、崑山當代崑劇院、長榮京劇院等省內六家京昆院團紛紛拿出近兩年新創的優秀劇目參演,競相展示成果,凸顯各團出人出戲的欣榮面貌。
剪斷的長髮、被救的小貓、瞞著家人上前線的白衣天使、堅持為醫院供餐的快餐店……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出品的原創現代京劇《眷江城》,將戰「疫」過程中無數感動瞬間搬上舞臺,再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間大愛,實現了京劇演繹當下時事題材的重大突破。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的原創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是多年來全國罕見成功的崑劇現代戲,甫一面世就顯露出精品氣象。舞臺上,水磨崑腔盡顯大師少年風華,舞臺下,觀眾紛紛讚嘆省昆青年演員彰顯名角風範。
京劇《陳修良》《梅園往事》回望戰爭年代,解讀偉人與英雄的光輝事跡;崑劇《世說新語》《浮生六記》京劇《鐵證長堤》踏進歷史長河,探尋千年文脈、名士風流;京劇《幸福「158」》描摹當下反映民生,崑劇《崢嶸》則崑山當地為背景講述抗疫故事,這些當地當代題材新戲融入時代審美,凝聚京昆戲曲人的時代思考和新鮮詮釋。
從古代演到現代再到當代,
他們讓京昆藝術,既傳統又青春
鄭澤雲
柯軍
駱朗
施夏明
「借《眷江城》這部戲,我們也與湖北省京劇院進行了合作,並邀請該院青年演員李衍茂擔任主演,以文藝工作者的擔當描述抗疫情懷」,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院長駱朗在發布會現場談到了開幕式演出現代京劇《眷江城》,該劇除了以傳統戲劇表達當代現實題材外,還在舞臺展示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在演員的臉上畫上了口罩!以寫意的舞臺妝表現口罩,既符合現實性又符合舞臺審美,是京劇當代題材的一種大膽嘗試。
崑山當代崑劇院本次將演出的現代劇目《崢嶸》也是抗疫題材,該劇主演、崑山當代崑劇院副院長由騰騰之前剛剛參演了紫金藝術節重點劇目崑曲《眷江城》,同樣的抗疫題材,她在接受採訪時坦言既有啟發也有壓力,「最重要的,我們對於崑曲可以表達現代題材有了充分信心」。
《佔花魁》是蘇州崑劇院的新排參評劇目,蘇州崑劇院副院長唐榮在現場感慨跟今年所有新排劇目面臨的困難一樣,排練時間非常緊張,「上半年因為疫情原因,排演一直在推遲,排演周期特別短。而且上半年的演出活動都挪到了下半年,所以下半年的工作量特別大,全年計劃的70多場演出都在下半年,壓力很大。過程很艱苦,但非常欣慰的是,最後我們帶著一部滿意的作品來到京昆藝術群英會」。
同樣忙碌在多場演出和多個角色之間切換的還有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副院長施夏明,紫金藝術節上剛剛成功演繹了崑劇《眷江城》中的醫生之後,在本屆京昆藝術群英會上,他將有《世說新語》《浮生六記》《梅蘭芳·當年梅郎》三部作品將上演,前後這四部戲既有古裝傳統戲也有年代戲,還有當代戲,還有旦角戲,「我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頻繁地切換頻道,當中每演完一個戲,就要把自己腦袋裡面的臺詞臺本切換到下一個戲的狀態。雖然腦子有點亂,但是還是會非常盡力的去完成好,而且這些人物其實演起來都挺過癮的」。
傳統大戲、先鋒實驗、青春力量,
還有省外京昆名團帶來保留劇目
此外,在主會場京崑劇目展演中,來自國家京劇院、天津京劇院、上海京劇院、湖北省京劇院、北方崑曲劇院、上海崑劇團、浙江崑劇團等省外京昆名團也帶來了各自的保留劇目、傳統經典,如京劇《智取威虎山》《趙氏孤兒》《將相和》《徐九經升官記》、崑劇《拜月亭》《玉簪記》《風箏誤》等,傳統程式有板有眼,唱念做表耳熟能詳,引人沉醉京昆藝術的傳統風採。另外,本屆群英會安排了最受觀眾喜愛的京昆武戲專場,省內外院團同臺競演,切磋技藝,演繹國粹的力與美。
突破與創新一直是戲曲人揮之不去的思考。本屆京昆群英沿襲上一屆特色「實驗」版塊,開設京昆小劇場展演,北京京劇院《惜·姣》、上海崑劇團《椅子》、江蘇省崑劇院《我的臨川四夢》、南京市京劇團《鑑證》將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聽體驗。分會場「梅蘭芳戲劇獎章」評選及京昆青年演員大賽,則代表著戲曲「青春力量」的一次集中亮相。
早鳥票7折、學生票5折,
京昆群英會,藝術大家樂!
一切為觀眾服務,與戲迷全方位互動是歷屆京昆群英會的一大亮點。本屆紫金京昆群英會,依然本著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讓老百姓真正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為此,「京昆大家樂」板塊將舉辦少兒京昆演員大賽,京昆書畫名家邀請展,拓展京昆藝術審美趣味,延伸其審美價值。戲迷說戲、演前導賞、名家見面會等互環節,則將為廣大戲迷提供與戲曲藝術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挖掘和培養更多喜愛戲劇藝術的觀眾群體,激發戲劇市場活力。
第三屆京昆藝術群英會依舊堅持「文化惠民」政策,每場演出開放大量低價票,惠民票價佔比30%以上。開票前兩周享受早鳥票7折優惠;一次性購票滿30張及以上享受六五折優惠;大中小學生憑學生證購票可享5折優惠。(以上優惠不可同享)。目前,已開票劇目仍可進行購買,購票通道有:蘇演票務、大麥網、貓眼、文惠網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豔
攝影:郜煒磊
視頻拍攝、剪輯:孫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