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在瓷器收藏界中有一句話:「收藏若無景泰藍,藏盡天下也枉然」,一語道破了這一原本專屬於皇家的瓷器品類的珍貴與獨特之處。那麼這原本僅出現於鐘鳴鼎食之家的瓷器,為何在數百年間都沒有走出過宮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原屬皇家的景泰藍瓷器,到底有多珍貴。
明十六世紀 泰景藍番蓮瑞獅紋渣鬥14.3 公分,估價1,500,000 — 2,500,000港幣
首先,從工藝上來說,景泰藍瓷器的燒造技術、工藝成熟度都達到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地步。在英國的莫裡森家族收藏館中,就有一組景泰藍香爐,被盛讚為「世界的奇蹟」。而景泰藍本身極為煊麗、絢爛、鮮亮的色澤以及精絕倫的掐絲工藝,輔之以璀璨輝煌的鎏金裝飾,不僅在明清時期是皇家御用,六百餘年民間難見其真容,是傳聞中神乎其神的「妙瓷」;在今天的收藏界,景泰藍瓷器也是持續走紅,甚至拍出過幾億的天價,足以說明景泰藍瓷器的珍貴。
明宣德 泰景藍纏枝蓮紋朝冠耳鼎式爐尺寸:寬15.5cm成 交 價: RMB 805,000
而工藝的精湛僅僅是景泰藍瓷器名滿天下的一部分原因,富麗而豐盛的藝術表現形式幾乎集中在了景泰藍上,形成了一種銅作胎,細銅絲軋扁後手工製成各種圖案作為瓷器裝飾的獨特藝術手法,這些裝飾以多種多樣的形態出現在景泰藍上,金屬的貴氣優美為景泰藍注入了長盛不衰的審美價值,它們或掐、或焊、或貼,以立體而生動的姿態出現在胎體上,再加上五色琺瑯釉料,更添豐美神韻。
因為景泰藍使用了青銅和燒瓷的傳統技術,又處處體現著中國傳統繪畫和雕刻的技法,所以才使得瓷器整體呈現出渾厚凝重的氣度、又有些富麗典雅的神韻,不僅在中國人眼中頗具有藝術性,在國外也很有市場,具有雙向的收藏價值,珍貴之處,無需贅言。
清中期 泰景藍蓮託八寶紋龍鈕三足爐RMB 1,400,000 總的來說,景泰藍瓷器的珍貴在於其繁複複雜的工藝與精湛的燒造裝飾技巧,它們保證了景泰藍瓷器渾厚凝重的氣度與富麗典雅的神韻;而皇家專業的身份又保證了它的來源與品質,流入民間少,也使得其價值進一步攀升,在拍賣場上價格屢創新高;並且其藝術美感不僅能夠得到中國人的認可,也符合西方主流審美,能集這三點特質與一身,無怪景泰藍瓷器珍貴如斯,還有著如此多的美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