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為什麼是千古詞帝?一首《相見歡》,寫盡人生的無常和悲傷

2021-01-12 隨手談詩

南唐後主李煜,被譽為千古詞帝,這首《相見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面看來,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作品,借林花慘遭寒雨匆匆凋謝,來抒發時光飛逝、韶華易老,但這首詞內容悲愴博大、哀傷徹骨,絕非單純的傷春之作。

《相見歡》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是詞牌,也叫《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等,一般認為,這是李後主被俘虜後,從帝王變成階下囚,過著囚徒生活之後的作品,但也有小許爭議,部分學者認為,這首詩實乃後蜀皇帝孟昶所作,但大多數人認為,從風格來看,顯然更符合李煜,所以這首詞就被歸於李煜名下了。

上片寫景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詞,上片寫春花慘遭風雨摧殘,匆匆凋謝,暗含著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毀滅。

林花謝了春紅,起筆就非常巧妙,林花謝了,是對眼前所見的直敘,既然已經謝了,那就意味著失去了,難以挽回,接著「春紅」二字,表面上是修辭林花,實際上還可以比喻人的青春、比喻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花朵一去不返,人的青春也一去不返,「太匆匆」,三個字,既有不舍無奈,又猝不及防。我還沒準備好欣賞美麗的春花,還沒有來得及體會青春的熱情,怎麼突然就「朝來寒雨、晚來風」,讓它們都謝了呢?

早上有寒雨、晚上有寒風,從早到晚,這殘酷的風雨都未停歇,不是林花自願匆匆而謝,只是大自然太過無情,人生也是如此,社會中的風風雨雨,又何曾停歇呢?無奈無奈,我想要做個護花使者,我想要留住青春,但無力回天。

你看這上片,從林花凋謝的果,反推到林花凋謝的因,是大自然,也是人生。

下片抒情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下片直接從花過度到人。美人落淚,划過腮邊的胭脂,可不就是胭脂淚嗎?上片所寫的春紅,豈不是像極了被眼淚打溼的美人紅頰?人與花交映相成,美中帶淚,悽涼哀傷。此情此景,自然是要大醉一場。

幾時重?也許,是美人(春紅)想要留住這最後一夜的美好,所以發出幾時能重來的感嘆。但我們想一下李煜當時的處境,他曾貴為君主,如今卻是階下囚,上片所寫的春紅,是他眼前所見的實景,而下片的美人淚,就是他對「昨日重現」的美好願望,是虛寫。

可是,李煜明白,讀者也明白,一切都不可能再重來。又何必多此一問?上片給了答案,是無奈;下片也給了答案,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如果沒有這最後一句的升華,這首詞多半又淪為宮廷豔曲,要被打上李煜前期所作的標籤,正是因為有這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整首詞的格調,從林花春紅、美人流淚,上升到了人生與歷史的感慨。

不論世事如何變化無常,人生總是充滿了遺憾的,生命總是短促且虛無的,就像那無情的東水一樣,匆匆流逝。李煜通過「自是」二字,把他對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把他的苦與哀,寫到了極致。

如何解脫呢?無法解脫。

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從這首詞,我們就能看出李煜「大」在何處。和他有著相同經歷的另一位才子皇帝,宋徽宗趙佶也有過相同的感嘆,在《燕山亭》一詞中,趙佶說:「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嘿嘿,兩個不會當皇帝的皇帝,兩位充滿才氣的亡國之君,有著共同的遭遇,發出相同的感慨,傳說,趙佶是李煜轉世而生,若如此,那可真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啊!

相關焦點

  • 「千古詞帝」李煜的悲傷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被稱為「千古詞帝」,可惜生在帝王家。《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 「人生長恨水長東」——被譽千古詞帝的李煜,詞牌地位到底如何?
    李煜被譽為「千古詞帝」,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確實是皇帝抗爭吧,沒實力,投降吧,人不接受,老婆被人霸佔,自己寫一首詞發個感嘆,就換來了一杯毒酒——恥辱人生中的喟嘆,因為絕望的精神內涵和李煜的才情,綻放出一些不同於當時代詞牌特色的光華。李煜的詞,美則美矣,實際上在詞牌史上的位置遠遠沒達到「詞帝」的高度。
  • 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悲慟,從一首詞看詞帝李煜的亡國傷感
    南唐後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他的詞繼承了晚唐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亡國後的詞作題材廣闊,含義深沉。堪稱「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深遠。
  • 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悲慟,從一首詞看詞帝李煜的亡國感傷
    堪稱「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深遠。 大家所熟知的名句有很多,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廣為流傳。李煜國滅當了俘虜後,被解往京師洛陽,故國已在千裡之外,回去是不可能的了。曾經一言九鼎,萬人之上的帝王,一夜之間成了人見人欺的亡國奴,這種失落、感傷、悲恨、痛苦是常人所想像不到的。
  • 李煜千古經典名篇,語義雋永悠遠,嘆盡繁華易逝,寫盡人生易老
    李煜圖片一、千古詞帝,李煜其人南唐後主李煜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於南唐而言,他是亡國之君;於文學藝術而言,他是「千古詞帝」。以致我們每每讀到李煜的文學詞作,總會把「詞帝」與「皇帝」二者聯繫起來。很多人認為,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不適合做帝王。而有的認為,他是純情若賈寶玉一樣的人。
  • 他賦予詞新生命,"千古詞帝"李煜十首詞作,首首經典,流傳千年
    你知道千古詞帝李煜嗎?李煜則不然,他的詞影響力巨大,存世佳作很多。縱觀他的一生,從一國之君到階下囚,人生高開低走。他是帝王之子,稀裡糊塗的當上了皇帝,作為一國之主,亡國之事遭遇奇恥大辱,降宋被俘頻頻被欺辱,寄人籬下,敢怒不敢言,只能忘情於詞作之中,抒發自己的情感。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中學課本裡的三首詞——《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虞美人》,均出自於李煜之筆。
  • 李煜詩詞:風情哀愁千古詞帝
    李煜40句經典詩詞,體會千古詞帝的風情與哀愁他是千古詞帝,前半生旖旎無限;他是亡國之君,後半生屈辱難當。他叫李煜,他寫的詞意境優美,感情純真,語言精煉自然。亡國之後李煜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他將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通向對於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詩詞君總結了李煜最經典38句詩詞名句,一起在李煜的作品中體會他的風情與哀愁吧!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南唐後主李煜被世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作在詞壇影響深遠,可以說是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的風採。李煜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變化無常的一生,從萬人敬仰的一國之君到受盡侮辱的滅國之君,他的一生的經歷造就了他的作品含義深沉、題材寬闊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詞帝」。
  • 他賦予詞新生命,「千古詞帝」李煜十首詞作,首首經典,流傳千年
    想到一個名字——李煜。提到李煜,亡國之君「帽子」一定要扣在他的頭上。不過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詞寫得美,還能寫出一手好書法,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要遠遠比當皇帝的影響力大得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南唐皇帝李煜的十首詞,相信讀完你一定被他的文採所折服。
  • 李煜的這首詞不輸《虞美人》和《相見歡》,最後一句更是千古經典
    提到古詞,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詞人的詞作,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都無不體現出豪放派詞作的雄壯氣勢;當然,人們也會想到婉約詞派的代表李清照和柳永,無論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還是「
  • 李煜一首《相見歡》,只有短短四句,卻寫盡了人生苦短的哀愁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帝王,在宋朝成立不久以後就投降做了人質,掙來的只不過是被囚禁在深宮之中,被囚禁後,李煜的時光整日就消耗在空曠的小園子裡,在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打擊下,寫下了《相見歡》這首詞,以表達自身的苦悶之情。《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 ·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千古詞帝——李煜
    點評:此詞為李煜最後一首感懷故國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詰問的口吻,悲憤的情懷,激宕的格調,放筆悲號,寫盡亡國君主的哀愁。上闋曲調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經歷過大災難,煉就大手筆,才能究詰人生,寫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詞作,大有負荷全人類之悲哀的氣概。
  • 走進歷史——詞帝李煜
    歷史上,被稱為「千古詞帝」的僅此一人,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可以說他是最不想當皇帝,也最不適合當皇帝的人!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千古詞帝——李煜
    李煜通過四五十字的小令,把亡國後的悽涼之苦寫的令人傷感不已,此詞包孕極富,寄慨極深,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可以晉級決賽。點評:此詞為李煜最後一首感懷故國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詰問的口吻,悲憤的情懷,激宕的格調,放筆悲號,寫盡亡國君主的哀愁。上闋曲調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經歷過大災難,煉就大手筆,才能究詰人生,寫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詞作,大有負荷全人類之悲哀的氣概。
  • 千古詞帝李煜的一首小詩,絕大多數人都沒讀過!
    「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名滿天下,幾乎人人都能背上幾首名作,脫口就能道出幾個名句。比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等等。王國維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因而李煜的詞才能如此深入人心引起所有讀者的情感共鳴。不過,眾人皆知李煜擅詞,卻很少人讀過李煜的詩。
  • 李煜一首高水平的作品,用詞來抒發內心的憂愁,通篇卻無一個愁字
    而在宋代以前,有一個人已經將填詞這種文學體裁,運用的爐火純青了,也創作出了許多千古絕唱,這個人便是一代詞帝李煜。並且李煜的詞作,對宋朝的詞貢獻和影響都非常大,他的詞婉約或悲傷,只是短短幾句,就可以把一首詞描繪的非常生動,悲傷、悽涼,讀起來讓人肝腸寸斷。詞帝李煜,一生創作出了《虞美人》、《蝶戀花·春暮》、《浪淘沙·懷舊》等千古佳作。別說對宋詞有著巨大的影響,就是時至今日,李煜的詞也是被眾多詩詞愛好者追捧的。
  •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
    相見歡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喜馬拉雅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讀千古最美情詩。從此,那個身為君王的 「千古詞帝」李煜,開始過上他的囚徒生活。那一年的冬天,他肉袒(肉袒出降,是說投降時一隻袖子不穿露出胳膊來,以表示臣服,認罪。)出降,然後告別了他熱愛的金陵城、繁華的金陵城,來到汴京,來到汴梁。雖得以不死,且被封「違命侯」,卻開始了一段屈辱的囚徒生活。在這段屈辱的囚徒生活中,李煜開始用他的悲劇人生,去改寫整部「詞史」——開始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 千古詞帝李煜亡國後寫下一首浪淘沙,道盡世事無常,令人落淚
    對於亡國後的李煜來說,世界那麼大,愁緒那麼多,能夠安放哀愁的地方,卻只有夢裡和詞中: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他把所有的悲痛與回望,化成了我們所共同擁有的情感,全都寫進了詞裡,一字一句,都是血淚,滿含著刻骨的悲痛。
  • 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烏夜啼》,末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提到詞,李煜可以稱得上詞壇中繞不開的話題,他並未生在詩詞高度繁榮的唐宋,而是在政權林立的五代十國時期,他被史學界稱為「南唐後主」,他也被文學屆稱為「千古詞帝」,後人對他的評價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倖做君王
  • 被耽誤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列祖李昇』之孫,其父李璟。李煜此人多才多藝,不僅文章出眾,而且擅長書法和繪畫。他為人厚道,在政治上可以說是昏庸無能。在愛情上是忠貞不渝,在早期詠了好多的愛情為主題的詞,可見他對美人的喜愛程度。1:後主被迫上位李煜自小就與眾不同,長相是風韻俊朗、玉樹臨風。要是按照看相之人必說是帝王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