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賦予詞新生命,「千古詞帝」李煜十首詞作,首首經典,流傳千年

2020-11-23 騰訊網

論我國歷代君王,有誰在文學上成績斐然呢?想到一個名字——李煜。提到李煜,亡國之君「帽子」一定要扣在他的頭上。不過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詞寫得美,還能寫出一手好書法,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要遠遠比當皇帝的影響力大得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南唐皇帝李煜的十首詞,相信讀完你一定被他的文採所折服。

能寫出好文章的皇帝不少,但從文學價值及藝術成就方面來衡量就鳳毛麟角了。李煜則不然,他的詞影響力巨大,存世佳作很多。縱觀他的一生,從一國之君到階下囚,人生高開低走。他是帝王之子,稀裡糊塗的當上了皇帝,作為一國之主,亡國之事遭遇奇恥大辱,降宋被俘頻頻被欺辱,寄人籬下,敢怒不敢言,只能忘情於詞作之中,抒發自己的情感。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中學課本裡的三首詞——《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虞美人》,均出自於李煜之筆。他是天生的貴族藝術家,出生在帝王之家,從小讀書練習書法,善於音律,還曾創作曲目。用現在的話來講,他贏在了起跑線,而且極具才華,文學水平水漲船高,也就是當下稱作的「學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文人。

文人缺少豪情壯志及應有的霸氣,在政治方面,他是失敗者,在文學方面,他是「千古詞帝」。李煜的詞現存三十餘首,以任縱率真的抒情風格為主,與他的純真性格有關,他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在內容方面,以亡國前後為分界線。亡國前,主要寫奢靡的宮廷生活,風格綺麗,花間派氣息濃重,又獨具特色。亡國後,更多表現出沉痛的哀愁,意境悠遠。

李煜善用賦體,慣使白描手法,藝術成就頗高,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詩人葉嘉瑩認為:李煜寫詞時感情的宣洩是無發行無節制的任縱,如同隨地顯形、姿態百現地傾斜而下的澗流。評價如此之高,可以想像李煜的詞在當下的地位。

在詞的表現方面,李煜拓寬了領域,他不僅描寫花間派內容,直抒胸臆,情感真摯,對豪放詞派又深遠的影響。由於被俘的恥辱經歷,同時代詞人根本沒有這種遭遇。為此,李煜的詞感情純真,他將悲劇人生用文字表現出來,讀完讓你體驗到人生無常,人生的變化莫測及人生的不可捉摸。

他的詞語言自然,精煉又富有表現力,常用白描的手法抒發情感,用貼切的比喻讓情感表現更加形象,形成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詞風方面獨樹一幟,剛柔之美融為一體,在當時的詩人中可謂獨領風騷,成為被模仿的對象。

李煜用赤子之心、真情實感,賦予詞新的生命,被譽為「千古詞帝」。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筆下最為知名的十首佳作,一起感受這位帝王的才氣吧!

相關焦點

  • 他賦予詞新生命,"千古詞帝"李煜十首詞作,首首經典,流傳千年
    你知道千古詞帝李煜嗎?想到一個名字——李煜。提到李煜,亡國之君"帽子"一定要扣在他的頭上。不過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詞寫得美,還能寫出一手好書法,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要遠遠比當皇帝的影響力大得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南唐皇帝李煜的十首詞,相信讀完你一定被他的文採所折服。
  • 宋詞三百首11:這首經典宋詞是他最著名的詞作,也是最後的絕命詞
    在宋詞文學史上,李煜的地位是很高的。他的詞作雖然大部分產生於宋代以前,但是代表其詞作水平最高的,還是他被宋朝囚禁時期所寫的。所幸的是,這種特殊的人生經歷給予了李煜更多關於人生的感慨,尤其在很多的抒發故國之思的詞作當中,真實的體現了李煜作為「千古詞帝」的風採。
  • 千古詞帝李煜:一副「牽機藥」送命,8首詞作,感受絕望中的悽美
    這位名極一時的國君詞帝,無論他生前有多麼的風光,也無論死後怎樣的加官進爵,都不過如同在一抷黃土上加插一枝隨風飄蕩的白花而已,如同史書中冰冷而絕情的總結。時間是洗滌一切的消化劑,縱然生時權威赫赫、揚名萬裡,死後一切都終將雲散煙消。唯獨與眾不同的是,他成了千古詞帝。縱觀古代,亡國之君何其之多?
  • 千古詞帝李煜一生最美的十首詞,你讀過幾首?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因是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所以世稱李後主。在位時間為961年至978年,在七夕節那天出生,也在七夕節那天辭世,一生和七夕節結下了不解的情緣。他的文學造詣極高,有「詞魂」「詞帝」之稱,其詞大多散佚,傳世不多,卻篇篇佳作。
  • 「千古詞帝」李煜最為悲壯的一首詞,再現亡國場景,讓人感同身受
    他身為一國之主,無疑是失敗的,但他卻取得了文學上的成功,成為了「千古詞帝」這句話,正是對李煜一生的真實寫照。李煜的詞以南唐亡國為界,前期多為奢靡之音,亡國後多抒發亡國之恨。尤其以被俘後的詞作最為經典。他以詞作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意境開闊,情真語摯,是他用血淚、更是用生命凝成的佳作,字字泣血,感人至深。
  • 「千古詞帝」李煜的詞中用了怎樣的表現方式?
    李煜被稱作是「千古詞帝」,他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詞中獨樹一幟,對後世詞壇也有深遠影響。李煜的詞打破了「花間詞派」辭藻華麗但缺少真情實感的特點,拓寬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的詞大都是直抒胸臆,在詞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很容易便能引起讀者共鳴。比如《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句,內心的憂愁比作滾滾不斷的春水,升華了悲愁的感情,這首詩也是李煜的經典名作,流傳至今。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南唐後主李煜被世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作在詞壇影響深遠,可以說是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的風採。李煜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變化無常的一生,從萬人敬仰的一國之君到受盡侮辱的滅國之君,他的一生的經歷造就了他的作品含義深沉、題材寬闊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詞帝」。
  • 李煜當皇帝前所作的兩首詞,絕大多數人都沒聽過!
    「千古詞帝」李煜作為南唐的亡國之君,多遭後世非議。雖說他作為皇帝昏庸懦弱,終至亡國被俘,客死他鄉,但他在詞史上千古詞帝的地位卻是毋庸置疑的,「詞帝」之稱當之無愧!一般講李煜的詞,都會分為兩個時期:亡國前和亡國後。
  • 南唐後主李煜,抒寫哀怨詞作,《長相思》一首,不愧為千古詞帝
    如同李清照與李煜。尤其是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人生經歷確實不是普通人能夠體驗與理解的。出生優渥,生活無憂,促成了他成為一位「文人」。而骨子裡的文弱書生之氣,要化成頂天立地、撐起一整個國家重新興盛而起,恰是無能為力。但就在這種情況下,在經歷著人生中最為痛苦的階段時,也正是他文學藝術上迸發出最強大之力的階段。一首《長相思》,足以證明李煜的文學造詣。
  • 不愧「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一共6句話,句句都是經典
    「千古詞帝」名號的由來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我們可以把他的生卒日都精確到天,是因為歷史有記載,他的生死都在舊曆七月初七,他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他被史學界稱為「南唐後主」,南唐在李煜手裡滅亡。
  •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比起皇帝,他更適合當一個詞人,可惜站錯了位置。如今人們想起他,除了他驚才豔豔的詩篇,只剩下他奢靡昏庸的事跡。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於汴京,從此淪為趙家兄弟的階下囚。
  • 千古詞帝李煜:這8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極致
    「李後主的詞是他對生活敏銳而真切的體驗,無論是享樂的歡愉,還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其間。我們有的人活過一生,既沒有好好地體會過快樂,也沒有好好地體驗過悲哀,因為他從來沒有以全部的心靈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這是人生的遺憾。」
  • 「千古詞帝」這首幽會詞,寥寥幾筆,寫盡小兒女痴態
    (出自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就是流傳千古的佳作。從現代遺傳學的角度來講,後主李煜也稱得上是繼承了乃父的衣缽。不過比後主幸運的是,南唐雖然在李璟手中,因其窮兵黷武,驕奢淫逸,一直走下坡路,但他畢竟沒有成為亡國之君,沒有體會過別國辭家,淪為階下囚的肺腑之痛。
  • 「千古詞帝」李煜的悲傷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被稱為「千古詞帝」,可惜生在帝王家。《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 千古詞帝的六首巔峰之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他被文學界稱為「千古詞帝」,為宋詞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被史學界稱為「南唐後主」,南唐自李煜後滅亡!
  • 李煜的「封神之作」,4句話無一不是千古名篇,開頭6個字流傳千年
    這句話說的是在婉約詩裡,男詩人要看李後主,也就是李煜。李煜這個人比較奇怪,同樣也是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愛江山愛詩詞,不愛權利愛詩畫,做皇帝做的「一塌糊塗」,作文人竟成了「千古詞帝」。這首詩被傳唱為李煜的「封神之作」,「無言獨上西樓」這6個字的開頭便流傳了千百年,驚豔了世人。細品,李煜這首詞勾勒的不僅僅是一個獨自登樓的孤獨身影,還有「無言」二字所賦予的棉布愁苦。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子清新優美,流傳千古,無奈卻憋屈了自己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很多人都對皇位覬覦不已。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很多不喜歡當皇帝,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坐上皇位。在他們的帶領下,國家逐漸走向了衰敗亦或者是滅亡。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千古詞帝」李煜的愛情故事
    李煜,五代時南唐後主,他在詩詞方面造詣極高,有著「千古詞帝」之稱。李煜的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糜,語言明快,用情真摯,亡國後的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成為宋初婉約派的開山,被後世尊稱為「詞聖」。他庸弩無能,卑屈事宋,歲時貢獻,府藏為之空竭。他念佛填詞,醉生夢死,詩書畫造詣日臻佳境,而南唐皇朝氣息奄奄,日薄西山。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的悲慘遭遇成就了他「千古詞帝」的地位。李煜是一位多情且深情的男人,他的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歷史上稱為大周后和小周后。
  • 李煜的這首《蝶戀花》中最後一句流傳千古
    李煜,在中國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的人物,在史學界,後人稱其為「南唐後主」,在文學界後人稱其為「千古詞帝」,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帝王數量數不勝數,詞人數量也是不勝枚舉,但是,將二者完美結合在一起的,恐怕只有李煜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