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濤:直播帶貨的本質與未來

2020-12-06 騰訊網

直播帶貨,現在已經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但是,很多人對於直播帶貨的本質,依然沒有搞懂。

實際上,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在他的經典著作當中,早就提出過經典框架:STP+4P。

Segment:市場細分——你想要賣出你的產品,你需要搞清楚賣給誰,然後,不可能有這樣一種產品,適合所有的人的偏好——除非是空氣、水。

因此,你想要對市場進行細分,劃分成不同類別。

比如,你是做化妝品的,你就需要把客戶群體劃分成:男人、女人,30歲以下的or30歲以上的。

然並卵。

這樣的簡單粗暴劃分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太粗放了。

所以,你需要添加多個標籤:女人,30歲以下,主要的職業環境是辦公室(室內),平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已婚,學歷在本科以上,通常是從事非銷售型崗位……經過你這樣的一系列細分市場,擺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個個的可能進入的領域。

你看看,上述的組合有多少種?

Target:選擇目標市場——上面你羅列出了所有的可能進入的市場,但你需要作出選擇,因為,你的資源是有限的,並且這些市場當中,有的比較容易進入、利潤較高,你當然要選擇最賺錢的市場了。

Position:定位——同樣是一個著名的理論(裡斯與特勞特),這兩位老兄開創了定位理論學派,意思就是當你選了了某一個細分市場之後,你會面臨著大量的競爭對手,這個時候,你需要塑造一個形象,讓你跟其他人有所區別。

很抽象,舉個例子。

假設,你響應了總理的號召去擺攤,比如,賣燒烤。此時,實際上你跟其他人的市場選擇都一樣,擺在你面前的問題是:如何比別人賣得好呢?

定位。

定位就是你如何給自己貼上各種標籤,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一個唯一的位置。比如,前阿里高管美女燒烤、空姐燒烤、整條街烤生蠔最好吃的……總之,你要在消費者心目中錨定一個標籤,在這個領域中你是No.1、甚至是only1。

然後,我們就到了4P的環節。

所謂4P,分別是:產品(produ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promotion)四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縮寫為4P。

而這其中,促銷就包括了推銷、廣告和打折活動。

看到這裡,明白了吧,所謂推銷、廣告,其實只不過是營銷當中的一個概念。

那麼,說完了整個框架,我們回到主題——直播帶貨的本質與未來。

大家想像一下,最近一段時間,直播越來越像什麼了呢?

仔細想想:很多明星直播賣貨,其實賣得並不好,甚至不開張都有。那麼,為什麼很多商家依然樂此不疲呢?

答案就是:直播賣貨不僅僅是銷售(看上面的框架),直播賣貨同時是一種廣告!

換句話說,商家花了坑位費,讓主播推薦自己的產品,在流量面前亮相,即便是成交不多,但同樣是因為主播的人氣,把流量吸引過來,也實現了露臉的廣告效果。

最初的直播賣貨真的是「銷售」,本質上跟擺攤差不多,在平臺之上(平臺就是農貿市場)開一個攤位,然後就開始吆喝,你吆喝的有趣,流量就來了,之後才有了成交。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名人進入,他們本身就自帶流量,這個時候,他們與平臺的關係就變了——不是平臺帶來流量讓他們成交,而是他們帶來了流量進而讓平臺更加的火爆。

所以,他們賺的錢是要麼銷售,要麼廣告,要麼銷售+廣告。

而普通草根主播想要銷售——需要流量,想要廣告——需要流量,so,很難。

因此,直播賣貨越來越像一個廣告平臺,就像央視廣告、搜尋引擎廣告、門戶網站廣告……但是,你要知道,想要憑藉廣告賺錢,你自己要先出名。

所以,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直播賣貨,你可以賣不動貨,但一定要出名!

假設有這樣的一個操作:你花費十幾萬,找網絡推廣公司,給你包裝一下,定位一個人設,然後水軍推廣、持續熱搜,於是,你出名了,然後你開通主播,聯繫商家,低價進貨並收取坑位費,於是,你賺回了你的投入,然後為了維持你的熱度,再次僱傭水軍,持續推廣你的形象和個人品牌,以戰養戰,這樣的話,是不是一個良好的商業模式循環呢?

我沒驗證過哦!

總結來說,直播賣貨只不過是傳統銷售的一種新形式,絕對不是一個值得你all-in的職業——因為,這和擺攤沒啥區別啊!

除非,你出名了。

李振濤

北師大MBA | 大溝通方法論開創者 | 業績增長與組織發展專家

更多好課,幫助你職場成功:

相關焦點

  • 聚焦零售本質,蘇寧易購直播帶貨之路未來可期
    自從2019年崛起,直播帶貨已然成為2020年最熱門的一種銷售方式,全民直播的盛典提前拉開序幕。然而業態野蠻生長的同時,背後的弊端也會浮出水面,網紅、明星直播帶貨翻車事件頻頻發生。這說明線上直播也有局限性,對比線下購物,直播帶貨容易出現人不懂貨、貨不對板的問題,已經違背了零售業的本質。業內人士指出,直播帶貨只是銷售方式,要想成為真正成熟的電商帶貨銷售渠道,需要提升零售供應鏈與服務鏈,不僅要尊重零售業的基本規律,還要回歸到零售業的本質。
  • 臺上三分鐘與臺下十年功,直播帶貨不能偏離零售業本質
    自從2019年崛起的直播帶貨,被2020年的一場意外「催熟」後,湧現出不少網紅主播開始直播帶貨。由於實體經濟受阻,許多線下門店也開始嘗試直播帶貨。另外,有實力的品牌商家甚至邀請明星站臺,聚焦明星人氣,直播帶貨已然成為2020年最熱門的一種銷售方式,全民直播的盛典提前拉開序幕。
  • 直播帶貨 帶火消費
    受「直播達人」帶貨現象的影響,一批線下實體經濟的相關人員也相繼擁入直播間,搖身一變成為新晉主播。一個共識毋庸置疑: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撬動市場回暖的「硬核」操作。看起來,「直播帶貨」的模式與電視購物有幾分相似,但是,為什麼越來越多消費者更願意盯著「直播間」?「直播帶貨備受追捧,在於其強烈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能讓人產生信任和購買慾。」李詩嫻說。
  • 古玩直播帶貨虛假繁榮,古玩直播帶貨泡沫有多嚴重?真相觸目驚心
    、翟建民三位古玩直播帶貨頭部主播牢牢把控著古玩直播帶貨市場的份額,其餘一些腰部主播電視鑑寶專家們也紛紛親自下場,試圖測試一下自己的人氣。據中國藝術網整理的數據,李鑑宸古玩直播帶貨全程英語帶貨357天,古玩直播帶貨量從峰值的7750萬,一度下滑到了879萬;古玩直播帶貨觀看量則從最高的2486萬,一度下滑到498萬,跌幅堪稱慘烈。
  • 從辛巴賣假燕窩公司被查,看直播帶貨、網紅經濟未來發展
    通過辛巴帶貨翻車這件事情,我們來聊聊直播帶貨和網紅經濟未來發展。直播其實最早是起源於遊戲,像我們玩的《吃雞》,直播只是作為一個即時通訊工具,用於聯絡隊友。在15年左右直播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像鬥魚、六房間、熊貓直播等,但這個時候的直播還僅限於聊聊天,賣賣萌,電商因素不明顯。
  • 「直播帶貨」未來不止於賣貨
    2020年,隨著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的紛紛入局,直播帶貨依然會很火。但也正是由於這些平臺各自優勢的發揮,比如微信的社交優勢、抖音的娛樂化基因、B站的圈層文化基礎等,再加上淘寶直播的領跑,帶來的結果就是:直播給品牌的貢獻將不止於賣貨,而是更多。
  • 戳破泡沫,如何把握直播帶貨的風向?
    直播就像一陣疾風,乘風者順勢而上,一有疏忽卻可能粉身碎骨,因此,把握風向,放平心態看帶貨非常重要。一、直播帶貨,到底誰才是贏家?從直接獲利角度講,主播是直播帶貨中最大贏家。明星帶貨更是泡沫重災區。即使有明星作為嘉賓加持,粉絲也並不一定為不感興趣或者折扣不夠的商品買單,更何況直播帶的貨並不是明星代言的產品,算不得自家偶像的「實績」,所以明星帶貨常常銷量慘澹。大部分平臺請明星來直播間,也不是為了給商家做帶貨效果的保證,而是只是利用明星來為平臺吸引用戶,本質是為了給平臺拉新、帶來新用戶和流量。
  • 從明星帶貨到熱門IP帶貨:抖音直播帶貨內容升級術
    說到底,直播帶貨的本質仍是內容,通過內容升級來驅動商業生態升級。而這也暗合了抖音一直所堅持「內容為王」的平臺調性,十分注重內容消費者的觀感和體驗。也正因為此,在直播帶貨的這個事情上,我們看到當下抖音相對緩和與克制的一面,並沒有急於發力數據,而是儘可能地豐富平臺上的主播主體,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和可看性,以培養用戶的看播習慣,提升看播率。
  • 大浪淘沙進行時,供應鏈成「王道」——直播帶貨,未來會是什麼樣
    熱鬧非凡的直播產業,吸引了素人、明星、各領域精英爭相湧入。然而,在行業爆火背後,直播帶貨業內正在經歷怎樣的變革?未來朝著什麼方向發展?日前,1號君走進一個真實的直播間,聽專業人士解惑。03未來會是什麼樣從2016年興起到今年呈現火爆之勢,直播帶貨從「萌芽期」走到了「成長期」,從商品交易的角度看,實現了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的轉變,提升了人們的消費體驗,形成了新的消費方式。那麼,未來,直播帶貨行業會何去何從?
  • 李誕們降維打擊直播帶貨?
    「我偶然劃到了李誕直播帶貨,他真的靈魂都在搞笑,好像不是在直播,是在做節目,真的快要無腦下單了。」有網友激動分享觀看李誕直播的感受。邊講段子邊賣貨、在歡聲笑語中主動剁手,「誕式直播間」結合脫口秀的形式打造了有別於傳統的內容消費場景,模糊了綜藝和直播的界限,與羅永浩帶貨異曲同工,為「脫口秀演員直播帶貨」提供了一個榜樣示範。
  • 深度解讀:直播帶貨中「人貨場」到底是什麼意思?
    因為淘寶直播李佳琦薇婭,快手的辛巴,抖音羅永浩等少數頭部帶貨主播的爆紅,外界看來直播賣貨已經一片「紅海」。疫情期間,很多行業都出現了銷路受阻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商家也把電商直播看做作自家產品銷售的標配。不過,面對抖音、淘寶直播這些渠道的快手崛起和新一波流量紅利,想要布局直播帶貨的傳統商家們卻不得要領。
  • 直播帶貨,不講武德?
    如今的直播帶貨似乎就給看客們一種這樣的感覺。一面,是在剛剛過去的雙11,淘寶直播誕生了28個成交超1億元的直播間。頭部主播超強的帶貨能力還在持續。另一面,數量龐大的長尾主播,要麼鮮有人問津,要麼帶貨效果極差。有的甚至玩起了刷單的把戲,做的也是「一錘子」買賣。
  •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直播就像一陣疾風,乘風者順勢而上,一有疏忽卻可能粉身碎骨,因此,把握風向,放平心態看帶貨非常重要。01 直播帶貨,到底誰才是贏家?從直接獲利角度講,主播是直播帶貨中最大贏家。明星帶貨更是泡沫重災區。即使有明星作為嘉賓加持,粉絲也並不一定為不感興趣或者折扣不夠的商品買單,更何況直播帶的貨並不是明星代言的產品,算不得自家偶像的「實績」,所以明星帶貨常常銷量慘澹。
  • 李安嶙:直播帶貨,興趣觸髮帶貨靈感
    最近,有粉絲和我聊直播帶貨,當然,時間也是比較晚,所以交流的比較少。事實而言,目前直播電商、直播帶貨是時下最為火爆的「零售形態」,粉絲在主播中,進行直播的過程,點擊商品連結,進行購買,形成互動。目前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商品銷售的形態之一,趨勢不可逆,似乎,「人人直播,人人帶貨的時代已經開啟。」直播帶貨的誕生與火爆的進行曲直播電商對於「商業零售有沒有衝擊」,我先說一下,直播電商的誕生。
  • 直播帶貨2.0時代商家如何盈利?
    直播帶貨正吸引各方人才加入並不斷地創造銷量奇蹟,但直播行業近期出現的數據造假,主播翻車等負面新聞也讓商家充滿迷茫與擔憂。雙11購物狂歡後,直播帶貨被唱衰的聲音此起彼伏。直播戰場是否真的進入了尾聲?各大數據平臺均表明,直播的吸金力依然很強,直播在未來幾年,仍然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直播帶貨不是沒落,而是在以一個新的方式融入到消費者的生活裡。
  • 媒體+直播帶貨,有點兒意思
    近一段時間以來,主流媒體紛紛入局直播帶貨。跨平臺直播、大小屏連線……媒體直播帶貨到底是一陣風還是風口?對媒體融合帶來哪些啟示?傳播君約訪專家,為你解讀。媒體直播帶貨,優勢何在?4月12日,繼「小朱配琦」(央視主持人「段子手」朱廣權與「帶貨一哥」李佳琦合體直播帶貨)後,央視新聞開啟第二場直播帶貨,央視主播歐陽夏丹與演員王祖藍擔任首席帶貨官。此次直播在快手平臺的累計觀看人次達1.27億,累計點讚量達1.41億,連同66位快手達人發起的「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直播,當晚共賣出6100萬元的湖北產品。
  • 聚焦東莞直播帶貨大賽㉔ | 「好家風」: 借力直播帶貨 打造爆款...
    位於望牛墩鎮的廣東比倫生活用紙有限公司,公司市場部總監李光運正在籌備將新產品引用直播帶貨渠道銷售。依託公司品牌「好家風」的傳統優勢,廣東比倫生活用紙有限公司將著力開展新零售模式。李光運介紹,目前新零售已經是大勢所趨,但「好家風」比較依賴於傳統的銷售模式,因此需要藉助直播帶貨這一新形式。
  • 直播帶貨這麼火,淺聊直播背後如何斂財千億的騙局
    通過直播帶貨,資本方所代表的高級玩家,又是如何操縱股價的?下面淺聊就為大家揭秘直播帶貨背後的騙局,想要了解騙局,就需要先了解一場直播帶貨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其中品牌方、主播、平臺這三方缺一不可,為了省事,我就把它們稱之為鐵三角品牌方需要把貨賣出去,主要需要用自身的流量變現,而平臺呢,則需要穩定的商業模式,孵化體系、獲得更多的賣貨主播和抽成收入
  • 江南春此言差矣,直播帶貨不只是術
    企業搞流量、短視頻、直播等等基本上是一個術,短期都見效,解決不了生意長期發展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靠品牌贏得人心。江南春是廣告產業大佬,深諳營銷之道,儘管分眾擅長的戶外廣告和網際網路廣告形式不同,但生意的本質區別不大。因此,他對直播帶貨的定義,頗為看衰,有點飲鴆止渴的味道。未到終局難言勝敗,直播帶貨是非多,過去一年經常反轉。
  • 直播帶貨,羅永浩是預見未來,還是向現實妥協的無奈?
    其實羅永浩籤約抖音已經是好幾天的新聞了,而今天小米的宣布4月1日羅永浩直播帶貨開賣小米手機10。這個時候很多人心裡已經無法形容是什麼樣的感受了!關於直播賣貨老羅是怎麼說的2019年四季度的時候,堅果手機整體團隊併入到字節跳動。而後老羅已經離開了堅果的團隊。到了今年3月26號的時候,羅永浩總算有了聲音,入駐直播帶貨平臺,並在今天宣布開賣小米10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