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拍了拍」有關部門: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必修科目

2020-12-17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鴻蒙之家,ID:hongmeng222】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原文標題:重磅!國務院「拍了拍」有關部門: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必修科目

9月23日國務院官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強化對醫學生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傳染病防控知識等教育,組織編寫傳染病學等醫學類精品教材,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意見》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醫學教育培養的醫務工作者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面對疫情提出的新挑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新任務、世界醫學發展的新要求,我國醫學教育還存在人才培養結構亟需優化、培養質量亟待提高、醫藥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為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經國務院同意,出臺《意見》。

《意見》要求以新理念謀劃醫學發展,以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發展,以新內涵強化醫學生培養,以新醫科統領醫學教育創新,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全力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深化住院醫師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改革,完善保障措施,加強對醫學教育投入保障。

臨床醫學類專業:嚴控高職招生規模,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

此次《意見》明確,要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提升醫學專業學歷教育層次,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推進「醫學+X」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創新拔尖人才培養。

在提升醫學專業學歷教育層次方面,《意見》指出,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大力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教育;縮減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招生規模過大的醫學院校招生計劃;適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新增招生計劃重點向緊缺人才傾斜。

《意見》明確,2020年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均須設置麻醉、感染、重症、兒科學科,大幅度擴大麻醉、感染、重症、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

在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方面,逐步擴大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規模,加快培養「小病善治、大病善識、重病善轉、慢病善管」的防治結合全科醫學人才;3年內推動醫學院校普遍成立全科醫學教學組織機構,建設100個左右國家全科醫學實踐教學示範基地。2021年起開展臨床醫學(全科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培養工作,擴大臨床醫學(全科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

此外,加強醫學院校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醫院的醫教研合作,3年內建設30個左右公共衛生實訓示範基地。

在加快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培養方面,推進「醫學+X」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擴大學術型醫學博士研究生培養規模,開展醫師科學家培養改革試點。加強與國際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拔尖創新醫學人才。

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意見》還提到,要積極採取措施吸引優質生源報考醫學專業,依託高水平大學建設一批一流醫學院。

同時,深化本科醫學教育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推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到2021年建設600個左右醫學本科一流專業建設點。

推進醫學教育課堂教學改革,強化對醫學生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傳染病防控知識等教育,組織編寫傳染病學等醫學類精品教材,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強化現代信息技術與醫學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醫學教育新形態,建設400門左右國家級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推出1500門左右國家級醫學線上線下精品課程;建設國家臨床醫學、中醫學、公共衛生等教學案例共享資源庫。

在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方面,強化中醫藥專業在中醫藥院校中的主體地位,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中醫藥主幹專業。支持編寫一批符合中醫藥教育規律的核心課程教材。試點開展九年制中西醫結合教育,培養少而精、高層次、高水平的中西醫結合人才;探索多學科交叉創新型中醫藥人才培養。

對醫、護資格考試通過率

連續3年低於50%的高校予以減招

《意見》要求,高校要把附屬醫院教學、科研建設納入學校發展整體規劃,科學規劃設置附屬醫院的數量,防止盲目增設附屬醫院;強化附屬醫院臨床教學主體職能,增加對附屬醫院教學工作的經費投入。

同時,系統推進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統籌管理,在現有領導職數限額內,加快實現有醫學專業背景的高校負責人分管醫學教育或兼任醫學院(部)主要負責人。

《意見》還明確,要建立健全醫學教育質量評估認證制度,逐步將認證結果向社會公布,對認證不合格的醫學院校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達標的取消相關專業招生資格。

將醫師資格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作為評價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對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3年低於50%的高校予以減招。推進畢業後醫學教育基地認證和繼續醫學教育學分認證,將住培結業考核通過率、年度業務水平測試結果等作為住培基地質量評估的核心指標,對住培結業理論考核通過率連續2年排名全國後5%位次的專業基地予以減招。

此外,要加快建立醫藥基礎研究創新基地。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綜合優勢,建立「醫學+X」多學科交叉融合平臺和機制。

將醫務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意見》明確,要保障住院醫師合理待遇。

住培基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培訓對象薪酬待遇發放標準,鼓勵承擔培訓任務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對全科、兒科等緊缺專業培訓對象的薪酬待遇予以傾斜。

面向社會招收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培訓對象培訓合格當年在醫療衛生機構就業的,在招聘、派遣、落戶等方面,按當年應屆畢業生同等對待。對經住培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與臨床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

此外,《意見》還明確要推進繼續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將醫德醫風、法律法規、急診和重症搶救、感染和自我防護,以及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知識與技能作為醫務人員必修課。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健全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網絡。將醫務人員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情況納入其年度績效考核的必備內容。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中,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強調臨床實踐等業務工作能力,破除唯論文傾向。

相關焦點

  • 國辦發文: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9月23日,有媒體從教育部獲悉,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強化對醫學生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傳染病防控知識等教育,組織編寫傳染病學等醫學類精品教材,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 教育部:中醫藥課程將列為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針對「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近期教育部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答覆道,教育部正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制定《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
  • 教育部明確:中醫藥課程將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教育部明確:中醫藥課程將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2-11 07:17 來源:澎湃新聞
  • 教育部擬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畢業實習內容
    同時,建設一批中醫藥類精品課程,使臨床醫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中醫知識、加深中醫理解和建立中醫思維,為從事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和研究奠定基礎。教育部稱,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
  • 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教育部將發重磅文件
    12月9日,教育部答覆「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中表示,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
  • 教育部: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中醫
    」收悉,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現答覆如下: 正如您所說,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一、關於在本科階段增加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中醫學課時及實踐時間的建議 2018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其中臨床醫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明確要求學生要掌握中醫學(民族醫學)的基本特點,了解中醫學(民族醫學)診療基本原則,開設中醫學類必修、選修課程,加強西醫專業本科生的中醫教育。
  • 8所中醫藥大學被除名事件:或與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有關
    然而,目前包括成都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在內的國內其他20所中醫院校卻仍在《名錄》之中。畢業於北中醫的田海河是美國中醫校友聯合會主席,這是一個由來自中國內地25 所中醫高等院校畢業生和部分美國中醫針灸院校畢業生組成的非營利組織。他向記者分析說,出現這樣的被除名事件,或與教育部下屬的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有關。
  • 教育部擬將中醫藥課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
    教育部擬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針對「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近日,教育部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答覆道,教育部正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制定《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 三部門:培養仁心仁術醫學人才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23日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同志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要培養仁心仁術的醫學人才,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
  • 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複試科目2020考研參考書目
    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2020年各專業考試科目參考書   【初試科目】   698中醫綜合二   ①中醫內科學 100分 《中醫內科學》薛博瑜、吳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全國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第3版)。
  • 如何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三部門詳解來了
    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加快推進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全面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作出系統部署。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同志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 福建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福建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2013-07-06 16:2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專家組考察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11月3日,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專家組來到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甘肅省人民醫院),進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現場考察工作。
  • 廣州中醫藥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2020年招生簡章
    「重經典、強臨床」是學校本科教學最鮮明的特色。80年代中期,學校率先啟動經典回歸臨床的教學改革,把四大經典作為必修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實施「院系合一」的管理體制,促進醫教協同發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始於1978年,是全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規模和培養質量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學校人才輩出,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教授等一批傑出校友,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 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專家考察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共...
    甘肅經濟日報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耀)記者11月9日從甘肅省人民醫院了解到,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專家組組長、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黃鋼教授,專家組成員首都醫科大學付麗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李學軍教授、吉林大學醫學部陳霞教授,專家組秘書、北京大學醫學部魯曼教授一行5人前來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德陽醫院臨床醫學專業接受專業認證
    11月17日,國家教育部臨床醫學認證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到德陽市人民醫院,對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德陽醫院臨床醫學專業進行現場考察。據介紹,臨床專業認證是依據國家頒發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委員會專家組實地考察,評價教學單位是否符合或在多大程度上達到臨床醫學專業國家教育標準要求,同時幫助找出人才培養差距,指出教學改進方向。
  • 中城振興:解讀《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
    為把《意見》落到實處,2019年11月,國務院中醫藥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關於印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對《意見》中的6個章節、20個大項、125項任務進行了詳細梳理和明確分工,直接指定了每一項任務的具體負責部門。
  • 2021年甘肅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校於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標誌著甘肅省高等中醫藥教育的開始;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同年針灸學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權資格;2003年被批准為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012年被批准為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013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014年獲批中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上海市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中心成立
    這一中心以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為核心,以上海市中醫醫療機構和綜合醫院有關臨床部門為臨床研究分中心,搭建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關鍵技術支撐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開展中醫藥循證評價體系建設。何為循證醫學?專家透露,循證醫學不同於傳統醫學,傳統醫學是以經驗醫學為主,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是在醫療決策中將臨床證據、個人經驗與患者的實際狀況和意願三者相結合。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教學亟待「扶正祛邪」—新聞—科學網
    依本報記者的觀察,這也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此次本科教學改革所遵循的原則。教育部和北京市有關部門負責人更希望,北中醫大能為全國中醫藥院校的教學改革做出表率。 「5+3」是道填空題 北中醫大此次教改的大背景,是教育部、衛計委等6部門2014年11月印發的《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