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明光市堅持黨建引領,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擎」作用,努力打造明光率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示範和樣板,繪就一幅鄉村振興最美「富春山居圖」。
一是「起筆入卷」,讓基層組織「強」起來。推送做實「一抓雙促」工程,創建「紅星村部」19個、「紅旗社區」5個,39個村居活動場所進行新建或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採取「一學二查三改四評五比」五步聯動,優化提升支部建設,對747個黨組織分類施策,實現100%達標。規範135個村制度標識、黨務村務公開,開展「標準化+星級支部」創建,打造10個五星黨支部和42個黨建示範點。實施農村「領頭雁」工程,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打造一批農村黨員幹部實訓基地和黨員教育培訓基地,採取「一季一班」模式,突出「五同」主題,對全市151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150名黨員扶貧先鋒隊員、36名選派幫扶幹部和8名選調生村官輪訓全覆蓋。培訓12個貧困村60名創業致富帶頭人281人次、336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1931戶。
二是「運筆如飛」,讓特色產業「旺」起來。明光市堅持把村企聯建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著力打造產業「富民鏈」,實現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採取「黨組織+合作社+公司」模式,統籌村企兩個主體,全市135個村實現產業合作社全覆蓋。開展村企聯建「雙引雙促」行動,立足村情引產業,80個村與88家企業聯建,其他55個村與76家企業已完成編配,目前,重點推進83個村與98家企業聯建促集體經濟累計增收528萬元。大力實施「四帶一自」民生工程,採取「黨支部+X(企業、合作社等)+貧困戶」模式,全市542家企業、園區、農業合作社、大戶累計帶動貧困戶5720戶,金橋灣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村企共建「紅色扶貧車間」助力脫貧攻堅,7家「紅色扶貧車間」年創造產值3200餘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50餘萬元,帶動230名貧困戶就近就業,實現穩定脫貧。明光市張八嶺鎮柴郢村和八嶺湖景區實施村企共建,整合項目建設資金3400萬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總投資5.15億元的八嶺湖旅遊度假區已成為國家3A級景區。2020年9月,明光市柴郢村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三是「收筆如神」,讓鄉村環境「美」起來。制定《明光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20年明光市黨建引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情況圖》《2020年明光市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圖》等,將全市17個鄉鎮街道劃分為南北中三片,採取「黨支部+黨員+群眾」模式,以「打擂臺」方式比著幹、賽著幹,探索「黨建引領、群眾為主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低成本、可持續」的鄉村治理模式,明光市蘇巷鎮戴巷村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創新成立村級物業管理公司,建立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推動了美麗鄉村從「一時美」向「長久美」轉變。堅持「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的原則,根據群眾意願,組成村民理事會1415個,村民理事會由黨小組組長兼任理事會會長,5700餘名黨員帶動10萬餘名群眾參加清潔行動,形成「四季有綠、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聲」生態宜居「明光樣板」。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陸郢模式」獲國家農業農村部簡報推廣,並寫入《安徽省2020年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全省推廣。2020年7月,明光市在全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現場會上作典型交流發言。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安徽省明光市委組織部 張忠敏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