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2020-11-21 騰訊網

據《說文解字序》中所述:「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這段記載中提到的人物倉頡,據說乃是黃帝時期的一個史官,而更為令人記住的一點是,他就是漢字的創造者!

眾所周知,漢字的來源非常的悠久,有史記載的內容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年代,在全世界的文字中都很難找到像漢字如此歷史悠久的文字。而與此同時,漢字也是如今世界鮮有的象形文字。

那麼,為何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文字都字母化了的情況下,中國卻能夠始終的保住象形漢字呢?

下面,先從象形文字開始進行說明。

一、象形文字是古老字體,是最早產生的文字

大約是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時候,由古埃及人率先將圖畫文字進行演化,從而發明了象形文字。而由於發明的時間非常的久遠,因此就如今的研究表明,象形文字乃是世界上一種最古老的字體。

所謂的象形文字,指的就是純粹利用了圖形來作為文字進行使用,並且象形文字在形狀上與其所表示的物品或者是含義是非常的相像的。也就是說,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將所要表達出來的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利用線條或者是筆畫勾畫出來。

這種文字的優點在於能夠讓人類更加簡單的去理解一些字所表達的含義,畢竟這樣的文字就跟畫圖的道理非常相似,但是缺點就在於這種字寫起來會非常的慢,因為當寫字跟畫畫一樣麻煩的時候,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

像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還有古印度文以及我們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等,都是曾經獨立地從原始社會中最簡單的圖畫以及花紋演化出來的,逐漸的形成了各種象形文字並流傳下去。

不過,如今看來在這些象形文字中,就只有漢字仍保留了下來,並且還依舊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作為延續已久的文字,漢字一直以來傳承有序且包羅萬象,所衍生出來的文化更是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

不過,漢字在千百年來的流傳過程中,也並非一直都是非常的順利,實際上在近代的時候,漢字就曾經經歷過差點被取締的危險!

二、國家危難之際,漢字面臨被廢除之危機

眾所周知,在我國近代之時,國家的情況並不容樂觀,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許多的學者為了促進文字的發展而做了許多的努力,希望可以通過文字改革的方式,來改變國人當時普遍落後閉塞的精神面貌。

在中國文盲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之下,有部分相對激進的專家學者們認為,若是想要降低文盲率的話,那麼就需要讓更多的人擁有識文斷字的能力,而這就必須要進行文字的改革,要廢除複雜的漢字。

由於漢字不僅結構複雜,且傳授書寫相當的困難,因此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不利於向廣大下層民眾推廣使用。於是,當時的眾多文人學者認為,中國的文字就應向先進的西方看齊,直接採用簡單的字母作為文字載體,因此紛紛提倡將漢字拉丁化,

在推動漢字拉丁化的過程中,包括魯迅在內的許多著名學者表現得非常積極,甚至錢玄同還曾提出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言論。

在這些學者看來,漢字過於複雜的缺點,,實際上嚴重的妨礙了知識水平、生活水平底下的國民們的學習進程,而國民的知識水平普遍較低,則必將會導致整個中國在世界上陷入落後的深淵,從而一步步的走向滅亡的結果。

在眾多的反對聲中,漢字拉丁化的聲音越來越盛,由此可見當時漢字的地位是多麼的岌岌可危。

因此,在眾多的專家學者們的推動之下,漢字拉丁化真的被提上了日程。在1931年的時候,甚至還制訂了「中國文字拉丁化」的標準。在這套標準之下,那些原本目不識丁的老百姓們,只要學會看懂數十個拉丁字母,並且學會拼寫的話,那麼就能夠加以使用了。

這樣看來確實是非常的方便,但是實際上這種文字卻是錯漏百出的,並且漢字拉丁化實則是開始了廢除漢字的進程。所幸的是,這樣的文字改革並沒有能夠最終進行。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掃盲運動,為了讓國民更好的學習漢字,於是便全面的對漢字進行了簡化,同時還使用了拉丁字母來作為注音工具,這樣一來,既保住了漢字,又避開了漢字的弊端,因此當時的掃盲行動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讓漢字得以保留了下來。

然而,除了這次之外,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許多的動蕩。那麼,究竟是這位什麼原因,才讓中國能夠保住象形文字呢?

三、漢字具有獨特優勢,保留象形文字絕非偶然

首先,中國之所以能夠保留著象形文字,是因為中國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象形文字是在久遠的古代時出現的,而中國的悠久歷史,確保了文字不因此而斷層,從而避免了文字的喪失或二度改造,讓象形文字得以一直保留下來。

與此同時,在中國的歷史上,還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一直保持著先進的地位,因此很少會受到其他國家的文明的影響,很少主動學習以及模仿其他的文明,這也保證了象形文字的流傳。

並且,雖說中國地大物博且人口眾多,但是由於中國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時相對來說是比較封閉的,並且曾經還因為在實力上領先於世界,而減少了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來往。

在這種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下,使得漢語與其他的文化相對的被隔離開來,讓漢字與其他語言文字之間保持著相對的獨立,而交流融合比較少了便不容易被同化了,這也讓中國保留了象形文字。

此外,漢字的魅力也是其能夠保留至今的一大重要因素。

確實,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強盛的國家,但是實際上也並非能夠每一次都抵禦住外來的入侵。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短暫的被外族徵服的過程中,中華文明不僅沒有被廢除,甚至還以自身強大的融合能力成功消納了其他文明,讓外族不惜拋棄原本的文字而使用漢字。而這就是漢字的魅力所在,也是如今的中國依舊沿用的一大關鍵因素。

這樣看來,中國能夠保留住象形文字,漢字能夠延續至今都絕非偶然!

小結

作為中華文明的代、我國重要的文化根基,漢字誕生已久,並且還經過了自身綿延數千年的傳播歷史,在此期間更是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的文字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使得這些國家的文字得到了發展。因此,漢字是國民值得驕傲的一份歷史遺存,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相應的義務去進行珍惜和愛護。

而現如今,漢字更是作為世界上少有的保留著的象形文字,因此其本身也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除中國以外,其他所有曾使用過象形文字的文明都早已走向了滅亡,但中國卻依然在世界之林屹立,這一對比足以說明了中華文明的強大之處。

對於這樣的文字,我們要儘量的將其發揚光大,並且將其繼續的傳承下去,切莫讓老祖宗留下的心血在我們的手中斷了傳承!

參考資料:《說文解字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世界文明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象形文字,真正保存下來的,恐怕就只有漢字了。那麼,為什麼產生於其它地方的象形文字都消失了,卻只有中國的漢字保留下來了呢?世界上其它文明史上出現過的象形文字不一樣。除了漢字以外,世界上還出現過許多象形文字,比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古瑪雅文字等等。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文字
    世界文明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象形文字,真正保存下來的,恐怕就只有漢字了。那麼,為什麼產生於其它地方的象形文字都消失了,卻只有中國的漢字保留下來了呢?但是最終他們的文字也沒有發展起來,而是漢字一直延續了下來。清朝為了保護滿民族的文字,官方的文件,都用滿文和漢文各寫一遍。這樣搞繁文縟節,顯然就是為了保護滿文,讓滿文不至於失傳,並且力求讓滿文在全國推行起來。不過,雖然政府採用了強力手段,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實現這個目標,滿文並沒有在全國推行起來。世界上其它文明史上出現過的象形文字不一樣。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什麼中國能保住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中國能保住,自己的漢字書寫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各方面的實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國際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也是比較密切的,有交往其實就有影響。其實不僅僅是現代社會各國之間的交往比較密切,其實早在很久之前的大航海時代,世界就已經有了聯繫,那個時候還是歐洲人,他們先開啟國家之間的相互交流的。隨著國家的強大,西歐國家把他們國家的思想文化等等都傳播到世界各個地方,其實我們也能感受到這文化傳播的重要性,比如我們現在生活中就能感受得到,我們日常用品很多都是外國生產的,我們購買外國產品也是輕而易舉就能購買的到的。
  •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文|小楠趣談作為文明古國,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十分深遠。在古代,許多國家都曾經來到中國學習訪問,封建國家的印象深入他國人的心中。但是,隨著時代不再能夠接受封建帝制和閉關鎖國,中國也逐漸沒落。中國逐漸沒落的時候,他國卻在崛起。現在的世界一超多強的形勢下,英文的普及範圍居然比中文要多。可是,中國並沒有被波及到。漢字還一直是我國的第一語言,並且逐漸被其他國家的人學習。這是為什麼?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我們中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換句話說除了亞洲部分國家文字還保留了自己的書寫體系,整個世界的文字都已經嚴重拉丁字母化了。就連用了幾千年漢字的越南,也在法國殖民統治之後,逐漸走向字母化。漢字作為整個東方文化的核心載體,面臨拉丁字母化的威脅。作為拉丁字母的使用者的老外們,就對晦澀難懂的中文開始了各種無釐頭的抱怨。
  • 幾乎全球都被字母化,為何漢字卻獨獨被保留?
    自從航海大發現之後,西方的字母也入侵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如今世界上大多數都是英法文學體系,或者是拉丁語系。這或許正應了那一句話:想要滅亡一個國家,就要從這個國家的歷史下手。但是,在幾乎全球都被字母化的時候,為什麼漢字卻獨獨被保留了下來?
  • 【象形文字與字母文字的關係——字母文字是次生文字】
    漢字外,其他字母文字應該都是圍繞象形文字的次生,最初象形文字是人類選擇的必然,生活使然。文字之所以是文明的標誌,是因為國家是由足夠夠多的人群組成,需要組織國家活動,需要足夠的國家記憶,文字就發展起來了,從而趨於健全。在最初的國家活動中,並不是所有群體都處於國家中心,有被邊緣化,自動遠離中心,或被驅離開中心。
  • 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
    導語: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跪舉火把虔誠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倉,古人象形聲意辨惡良……這是一首叫《生僻字》的歌曲歌詞,彰顯了漢字獨一無二的歷史和藝術。
  •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眾所周知,如今除了亞洲個別國家還保留著自己的文字書寫體系,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用起了拉丁字母,那麼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呢?現在除了中國和我們一些鄰國沒有使用拉丁字母,全球其餘的所有國際幾乎都被拉丁字母化了,事實上,在過去漢字也差一點被拉丁化。這是由於當時國家受到了打壓,這讓很多人多我們的民族文化產生了懷疑,所以很多人就提議去除漢字,全面拉丁字母化!
  • 在全球文字大都被字母化之際,為什麼漢字卻能夠遺世獨立?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諸如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等都屬於象形文字。脫胎於繪畫符號的古代文字,大多是表意也就是象形的。此外,中國人至今能夠保留漢字,其原因是:1.雖然中國也有著漢字簡化的歷程,但簡化時間相對較晚,此時隨著中國毛筆、紙張等書寫工具的發展和普及,通過簡化文字便於書寫已經不再重要。同時,中國人自古便很在意漢字背後所表達的含義,並引以為豪,因此即使簡化也難改其象形文字的本質。
  • 全球都用字母,我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個人功不可沒
    說實話,在這個全球都在用字母的時代,我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人絕對的功不可沒。圖片來自網絡一直使用拉丁字母的外國人,不止一次的抱怨中國的文字難懂,難理解,在這個全世界都在使用字母的時代,中國卻險險的避開了拉丁字母的同化,反而越來也有生命力,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因為各種原因而學習對他們來說堪比天書的方塊字
  • 全球幾乎都被字母化,為什麼中國可以成功保留獨創的漢字?
    全球幾乎都被字母化,為什麼中國可以成功保留獨創的漢字?文/月珊珊隨說人文都說想要使一個國家滅亡,就要先從這個國家的歷史下手;要使一個種族滅亡,就要先毀滅他們的文化。那麼在這場漫長的文化發展中,全世界大部分語言都被字母化,為什麼中國可以一直保留獨創的文字呢?今天小編就想給大家講一講其中的淵源。現如今除了一部分亞洲國家還保留著自己的文字書寫體系,幾乎全世界的文字都被嚴重拉丁字母化了。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當今世界所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字以及歷史上曾存在過的已消亡的文字無論有多麼花裡胡哨基本上都可以歸入這三大門類。這三類文字中最初出現的是表形文字(象形文字),那麼什麼是象形文字呢?然而象形文字的局限性也是相當明顯的: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客觀事物可以畫出來,然而缺乏實體感的抽象事物怎麼畫呢?比如呼吸的「呼」字怎麼畫呢?難道畫一個鼻子不成?那麼我也可以理解成你所要表達的是一個「鼻」字啊。由於象形文字存在複雜與學習難度高的固有屬性,所以後來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象形文字逐漸被更容易學習和初步掌握的拼音文字所取代。
  • 三論漢字: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都滅絕了,漢字為何能流傳至今
    漢字源自何方,出自誰手?根據傳說,漢字是由黃帝的左史官倉頡所造,距今約4400年,他受鳥獸足跡啟發,造出了漢字。漢字出世的那一刻,電閃雷鳴,天雨粟、鬼哭嚎,連老虎都嚇得躲了起來!漢字絕非簡簡單單的符號,每一個字都是有理論依據的。漢字造字有六法,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
  • 文字戰爭五千年:漢字從世界強勢文字到退守一隅,原因何在?
    語言文字是不斷進化的,地球上現存的語言文字和一千年前有非常巨大的變化,大部分甚至已經無法交流。語言文字在過去一千年都進行了哪些進化?二、字母化人類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包含了事物的基本信息,容易識別,但隨著詞彙量的增加,象形文字的缺點就顯現出來了:字形複雜,難以學習、難以記憶、難以傳承、難以創造!埃及象形文字只有300多個,蘇美爾楔形文字最多時也只有1000個,在傳承過程中又丟失了幾百個,最後只剩400多個。
  • 為什麼國外都用字母文字,而中國卻使用漢語這種複雜的語言
    現代中文是一種音、意文字,漢語中既有指示和會意的,表示意義的文字,也有表示音素的形聲字。它們大部分是從自然圖像中一步步抽象出來的,是以字形這基礎。而這個世界上除了象形字演化出的音意文外,其它的語言都是源於的發音文字。比如韓國,越南用的就是拼音文,而歐美國家則普遍使用的是拉丁字母文。
  • 象形文字現在只有漢字留存,而它4000年長盛不衰,秘訣是什麼
    而文字也是研究一個國家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比如因為沒有發現同時代的文字,當我們認為第一個王朝是夏朝的時候,世界上卻一致認為我們的第一個王朝是商朝,活脫脫的把文明史往後縮短了400多年,就是吃了沒找到文字的虧。而4000年前的時候,在世界上有埃及,巴比倫和印度這三個國家和我們並行。
  • 世界各國幾乎都被「字母」佔領,為何僅中國保住了「漢字體系」?
    世界各國,唯有中國使用漢字。近年來,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老外被中國文化所吸引,開始練習漢字,學習漢語。不過對老外來說,漢字實在是太難了,想學好它們可不容易。不過,這也不能怪老外學習能力不強,我國的漢字結構本身比較複雜,只不過由於中國世世代代都寫漢字,所以對我們來說才比較簡單。不過,我們在為自己的文字感到驕傲的同時,也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如今世界各國幾乎都被「字母」佔領,為何僅中國保住了「漢字體系」呢?
  • 大多數國家都被字母佔領,為何只有中國保住了漢字體系
    從當前的中國語言體系中,不難發現它們大多數與字母有關,而我國的漢語似乎是唯一的。當然,日本和韓國是個例外,他們吸收了漢字的精華而發。那麼,為什麼如此多的國家中,只有我的國家保留漢字系統嗎?實際上,曾經我國其實差點也放棄漢字,當時,西方文化盛行,許多西方留學歸國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 在全世界都被「字母」佔領的社會,為何中國保住了「漢字體系」?
    從航海時代開始,歐洲這一神秘的土地鑄造品在全世界都得到了認可,伴隨著它走向世界的是歐洲的語言,例如英語和法語,為了主要語言迅速佔領了非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在拉丁語系佔領下舉手投降。那麼,既然歐洲的語言如此具有傳播性,為什麼我們中國沒有被這些「字母」所佔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