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幾乎都被字母化,為什麼中國可以成功保留獨創的漢字?

2020-12-15 百家號

全球幾乎都被字母化,為什麼中國可以成功保留獨創的漢字?

文/月珊珊隨說人文

都說想要使一個國家滅亡,就要先從這個國家的歷史下手;要使一個種族滅亡,就要先毀滅他們的文化。在西方航海時代開啟後,歐洲人漸漸主導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西方的語言文化也隨之傳播到全世界。不難看出英法語系佔據了部分非洲,北美洲和澳洲;而拉丁語系則在整個拉丁美洲舉足輕重。那麼在這場漫長的文化發展中,全世界大部分語言都被字母化,為什麼中國可以一直保留獨創的文字呢?今天小編就想給大家講一講其中的淵源。

現如今除了一部分亞洲國家還保留著自己的文字書寫體系,幾乎全世界的文字都被嚴重拉丁字母化了。比如越南,曾經作為中國的附屬國,越南也使用了好幾千年的漢字,但是在被法國殖民統治後也逐漸丟失了自己的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字母化。漢字這個燦爛東方文化的載體,也面臨著拉丁字母化的危機。

現在很多老外都抱怨漢字太過複雜,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中會呈現截然相反的意思。但是漢字並沒有因此而衰落,反而生命力愈加旺盛,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抱怨漢字晦澀的人都不了解西方文化,中國人只要掌握常用的三千多個字,就可以看懂大部分的圖書。但是如果你只會三千個英文單詞,連讀報都困難。

當然中國也曾兩次面臨過文字字母化的危機。第一次發生在中國進入近代後,當時國家正值國家存亡之際,局勢動蕩,民族自信心遭到嚴重的打擊。當時有學者提議全面接受西化,其中就有將漢字拉丁字母化,魯迅、劉半農等人積極響應。幸好建國後我國開始推行簡化漢字,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掃盲運動,第一次漢字拉丁化危機就此結束。

第二次危機是上世紀80年代,人類進入電腦科技時代。計算機是西方世界的產物,只需要26個字母鍵就可以隨意操作,但是漢字的結構如何錄入電腦卻無解。此時有人又開始倡導廢除漢字,呼籲漢字字母化,以跟上飛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在這個危急時刻,局面出現了轉機,一個叫王永明的人發明了「五筆輸入法」,使漢字和字母的對接成為可能。這一舉措也挽救了漢字,漢字字母化再次被廢止。

經過這兩次波折,我們還是成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漢字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根本,是在歷史推進中形成的獨一無二的文字體系。像魯迅先生那樣覺得我們的文化出現頹勢,就全盤放棄,這種極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慶幸沒有拋棄漢字,正式自己的文化優勢,要知道漢字的優越性是無可替代的,如今也有很多外國人嚮往中國文化,來中國學習漢語了。

相關焦點

  • 幾乎全球都被字母化,為何漢字卻獨獨被保留?
    自從航海大發現之後,西方的字母也入侵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如今世界上大多數都是英法文學體系,或者是拉丁語系。這或許正應了那一句話:想要滅亡一個國家,就要從這個國家的歷史下手。但是,在幾乎全球都被字母化的時候,為什麼漢字卻獨獨被保留了下來?
  •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眾所周知,如今除了亞洲個別國家還保留著自己的文字書寫體系,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用起了拉丁字母,那麼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呢?現在除了中國和我們一些鄰國沒有使用拉丁字母,全球其餘的所有國際幾乎都被拉丁字母化了,事實上,在過去漢字也差一點被拉丁化。這是由於當時國家受到了打壓,這讓很多人多我們的民族文化產生了懷疑,所以很多人就提議去除漢字,全面拉丁字母化!
  • 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
    導語: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跪舉火把虔誠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倉,古人象形聲意辨惡良……這是一首叫《生僻字》的歌曲歌詞,彰顯了漢字獨一無二的歷史和藝術。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什麼中國能保住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中國能保住,自己的漢字書寫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各方面的實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國際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也是比較密切的,有交往其實就有影響。說到文化傳播,這其中的橋梁就是語言的溝通,英法語系佔領了整個非洲北美,還有澳洲,可是我們亞洲為什麼能夠依舊保留住自己的語言和整個書寫體系呢?這個世界也正在被拉丁字母感染。
  • 全球都用字母,我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個人功不可沒
    說實話,在這個全球都在用字母的時代,我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人絕對的功不可沒。圖片來自網絡其實也可以說,除了亞洲小部分國家還保留了自己的書寫體系之外,整個世界的文字都開始被拉丁字母侵蝕,吞噬,讓後消失。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我們中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換句話說除了亞洲部分國家文字還保留了自己的書寫體系,整個世界的文字都已經嚴重拉丁字母化了。就連用了幾千年漢字的越南,也在法國殖民統治之後,逐漸走向字母化。漢字作為整個東方文化的核心載體,面臨拉丁字母化的威脅。作為拉丁字母的使用者的老外們,就對晦澀難懂的中文開始了各種無釐頭的抱怨。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那麼,為何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文字都字母化了的情況下,中國卻能夠始終的保住象形漢字呢 不過,如今看來在這些象形文字中,就只有漢字仍保留了下來,並且還依舊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作為延續已久的文字,漢字一直以來傳承有序且包羅萬象,所衍生出來的文化更是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 不過,漢字在千百年來的流傳過程中,也並非一直都是非常的順利,實際上在近代的時候,漢字就曾經經歷過差點被取締的危險!
  • 在全球文字大都被字母化之際,為什麼漢字卻能夠遺世獨立?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諸如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等都屬於象形文字。脫胎於繪畫符號的古代文字,大多是表意也就是象形的。在之後的腓尼基人、波斯人接觸到這批文字之後,便不再理會其表意功能,而是將之作為可以拼讀自己語言的字母加以繼承,因此便形成了字母文字。3.隨著羅馬帝國對歐洲、非洲北部以及中東的統一,字母文字獲得進一步發展。而今天的英法俄等國,其文字也就繼承了字母文字。同時隨著近代歐洲的強大,字母文字逐漸完善,同時也被廣泛傳播。4.
  • "漢字慧"讓漢字書寫字母化 老外學中文so easy
    圖為傳統漢字筆畫學習方式與漢字字母化學習方式對比圖。        人民網重慶6月30日電(陳易)漢字能用英文字母書寫了,老外眼中複雜的中國漢字也可以如此「easy」。29日,「漢字慧」形體結構字母化教學體系與高氏漢字編碼系統正式對外發布。該項目的運用,將顛覆外國人學習漢字的傳統方法,開創漢字讀寫的國際化、彩色化時代。   據悉,眾多來華留學生尤其來自歐美國家的留學生,即使在通過HSK四六級,能夠熟練聽說漢語之後,漢字仍然是無法跨越的認讀和書寫障礙。漢字字母化教學體系將讓外國人用母語方式輕鬆學習中文。
  • 全球都在使用字母,為何中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曾經有外國網友在網上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何全世界都在用字母的時候,中文卻沒有被淘汰,反而如今變得越來越有生命力呢?其實中國也是有過拉丁化危機的,在近代的時候,隨著國家的衰落,西方列強的入侵,導致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不自信,許多學者提出了要廢除漢字,讓中國的文字拉丁化,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的文字筆畫太多,普及難度比較高,不利於推廣。在提倡漢字拉丁化的學者中,魯迅和劉半農是主要發起者。
  • 全球都在使用字母,為何中國能夠保住獨有的漢字?西方人永遠不懂
    隨著殖民地發展,英法語就佔領了部分非洲、北美以及整個澳洲,拉丁語系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則統治了整個拉丁美洲,拉丁字母,也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字母體系,就連使用了幾千年漢字的越南在法國殖民之後也開始走向字母化,而中國同樣也受到了拉丁字母的衝擊。
  •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文|小楠趣談作為文明古國,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十分深遠。在古代,許多國家都曾經來到中國學習訪問,封建國家的印象深入他國人的心中。但是,隨著時代不再能夠接受封建帝制和閉關鎖國,中國也逐漸沒落。中國逐漸沒落的時候,他國卻在崛起。現在的世界一超多強的形勢下,英文的普及範圍居然比中文要多。可是,中國並沒有被波及到。漢字還一直是我國的第一語言,並且逐漸被其他國家的人學習。這是為什麼?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 26個英文字母解構8000漢字 「漢字出徵全球行」重慶啟動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1月9日電 (記者 鍾旖)「漢字出徵全球行」活動9日在重慶啟動,該活動將以漢字文化為載體,面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屆時,由重慶科研機構研發的26個英文字母解構漢字系統將落地海外漢語學校和培訓機構。
  • 大多數國家都被字母佔領,為何只有中國保住了漢字體系
    從當前的中國語言體系中,不難發現它們大多數與字母有關,而我國的漢語似乎是唯一的。當然,日本和韓國是個例外,他們吸收了漢字的精華而發。那麼,為什麼如此多的國家中,只有我的國家保留漢字系統嗎?實際上,曾經我國其實差點也放棄漢字,當時,西方文化盛行,許多西方留學歸國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 漢字教學「神器」重慶出爐 26個英文字母解構8000漢字
    隨著全球「漢語熱」興起,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學習漢語。據國家漢辦粗略估算,目前除中國(含港澳臺)之外,全球學習使用漢語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包括60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以及4000多萬各國主流社會的學習和使用者。其中,漢字書寫是他們學習的一大障礙。圖為「漢字慧」項目在留學生中試水。
  • 世界各國幾乎都被「字母」佔領,為何僅中國保住了「漢字體系」?
    世界各國,唯有中國使用漢字。近年來,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老外被中國文化所吸引,開始練習漢字,學習漢語。不過對老外來說,漢字實在是太難了,想學好它們可不容易。不過,這也不能怪老外學習能力不強,我國的漢字結構本身比較複雜,只不過由於中國世世代代都寫漢字,所以對我們來說才比較簡單。不過,我們在為自己的文字感到驕傲的同時,也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如今世界各國幾乎都被「字母」佔領,為何僅中國保住了「漢字體系」呢?
  • 歷史出現多種文字,幾乎都被字母化,為何中國漢字可以傳承幾千年
    漢字的出現象徵的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在中國遠古時期古人就研究出各種記事的方法,結繩、刻道等等,這些都是漢字最初的雛形,這些記事方式的出現就意味著人類對當前生活狀態不滿,急需要改變生活方式。之後出現甲骨文、出現各種書法,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出現中央集權制度,漢字的使用和應用正式化,並且沿用下來。
  • 為什麼中國不需要轉化為字母的書寫系統?因為我們的漢字很強大!
    本文來自quora用戶: Sadao Ikebe;文章有改動 翻譯:東爺太二Mac為什麼中國不需要轉化為字母的書寫系統?因為中文書寫系統實際上比拼音字母系統更好!中國人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拉丁文字母。拼音是基於拉丁字母的。我們不介意直接在報紙,書籍,期刊,字幕,博客,論壇和其他地方使用各國單詞。世界上有超過15億人使用漢字,其中包括數百萬生活在西方的人,但你看不到任何流行媒體中的中文字符以及當地的拉丁字母語言,當中國作者引用英國人的句子時,他們用原始語言引用原句是沒有問題的。例如,人們可以在中國的正式出版物中輕鬆寫出來。
  • 中國漢字往事:計算機時代,誰阻止了中國漢字「拉丁字母化」?
    而在三十多年前,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術性問題,很多科研專家們都為此展開了一場大討論。 1918年,錢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號上發表《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一文,他認為,「中國文字衍形不衍聲,以致辨認書寫極不容易,音讀極難正確。這一層近二十年來很有人覺悟;所以創造新字,用羅馬字拼音等等主張,層出不窮。」
  • 讓漢字筆畫邂逅外文字母
    比如,漢字中的「亻」旁,通過旋轉角度,可以類比為英文小寫的「y」;「口」可類比「o」;「匚」旁可以看作英文字母「C」。  如此一來,每個漢字都能解構重組為英文字母的組合。針對一些特殊意義的偏旁,「漢字慧」還有一些固定搭配。比如「月」旁固定對應「D」,「日」對應「O」,這是根據甲骨文與拉丁字母的相似性而定。  高曉明稱,目前解構的最長漢字需要12個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