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博物館島位於柏林的市中心,其中博物館名目繁多、包羅萬象。列入本項世界文化遺產的有柏林老博物館、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德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館所收藏的大型古代建築物部分最具盛名。柏林博物館島上的建築群是一組獨特的文化遺產。
島上的五座博物館形態各異,卻又和諧統一,施普雷河從兩側流過,使它們的氣勢更加宏偉磅礴。1999年,這組博物館群落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博物館島集中了德國博物館的精華。島的最南端,緊鄰宮殿大橋和柏林大教堂的是老博物館(Altes Museum),在它前面伸展著盧斯特花園。最北端是新博物館(Neues Museum)和老國家藝術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面向西側的是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 Museum),最外側的是博德博物館(Bode Museum)。
老博物館建於1830年,是博物館島上建的第一個博物館。卡爾·申克爾設計的氣勢恢弘的古典式廟宇與佩爾加蒙博物館中的來自古代世界各種美妙絕倫的雕塑、繪畫、工藝品比翼齊飛。建築物本身反映了申克爾把柏林建成「施普雷河上的雅典」的理念。他沒有滿足於建築物外表龐大的氣勢,而是出乎意料地把它內部的中心建成一個圓形大廳,並排以眾神像——顯然是受到羅馬萬神殿的影響。
新博物館始建於1841年,建築風格為新古典主義,設計者弗裡德裡希·奧古斯特·施蒂勒是卡爾·申克爾的弟子。二戰期間,新博物館遭遇炸彈襲擊而大面積損毀。2009年10月,修繕後的新博物館重新開放,當年被轉移至別處的藏品也將「回家」。距今已有3400年歷史的納芙蒂蒂半身像將擁有獨立展廳,供人一睹這位埃及豔后的美貌。新博物館還將把柏林史前和早期歷史博物館的館藏包括在內。
老國家美術館展覽的主要是德國19世紀的繪畫和雕塑,其中以藏有德國繪畫大師菲德烈、門採爾、利貝曼、萊布爾、勃克林的代表作品為其鎮館之寶,另外還藏有法國印像派大師馬奈、莫奈、雷諾瓦、塞尚的名作。
博德博物館位於島北端的角上,有著巴洛克風格的館舍,宏偉的圓頂是施普雷河上的獨特風景。這座博物館興建於1897年~1904年之間。2006年重修後再次開館。博德博物館原名腓特烈皇帝博物館,1956年,東德政府將其更名為博德博物館,以紀念藝術史學家、博物館學的開創者博德,他是這座博物館的創建人和第一任館長,對這座博物館日後的發展影響十分深遠。